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第一节涉外刑事案件概述第二节涉外刑事管辖权第三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的一般程序第四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的特殊程序第一节涉外刑事案件概述一、涉外刑事案件的含义(一)涉外刑事案件的概念涉外刑事案件,是指由我国司法机关处置的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涉外案件作出了明确的阐述。该解释第133条规定:本解释所称的涉外案件是指:(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外国人犯罪的或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符合刑法第八条、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外国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公民犯罪和中国公民犯罪的案件。综合这些法律规定,涉外刑事案件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涉外刑事案件,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的涉及外国或外国人的刑事犯罪案件。广义的涉外刑事案件,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与外国或外国人有关的刑事犯罪案件,在我国境外发生的与中国或中国公民有关的刑事犯罪案件,以及国际条约和国际合作的刑事犯罪案件。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第九条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第十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第一节涉外刑事案件概述(二)涉外刑事案件的形态:发生在领域内和领域外两种形态:发生在领域内的:1.违法主体为外国人的刑事案件;2.侵害对象为外国人的刑事案件;3.犯罪行为地或犯罪结果地在中国境内的案件;4.外国人在本国犯罪后潜逃到我国的案件;5.中国公民在外国犯罪后逃回我国的案件;发生在领域外的:1.外国人犯罪案件2.中国公民触犯我国法律的案件3.中国公民触犯刑律后逃往国外的案件4.中国公民在外国触犯所在国法律的案件二、涉外刑事案件的类别类别域内犯罪型域外犯罪型跨国犯罪型国际犯罪型有组织犯罪型特殊犯罪型第二节涉外刑事管辖权一、涉外刑事管辖权的含义(一)涉外刑事管辖权的概念涉外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涉外犯罪所拥有的起诉和惩罚的权力,即国家在国际司法事务中所享有的控制和处置具有涉外因素刑事案件的权力。(二)设立涉外刑事管辖权的意义1.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2.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尽快启动司法程序和适用法律。3.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打击国际犯罪和跨国犯罪。4.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履行国际义务。5.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和实施,有利于开展国际合作。在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管辖权的确立来维护国家主权:1.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犯罪,应当根据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2.在我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或中国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行为,由我国主管机关行使管辖权。3.属于我国管辖的涉外刑事案件,应当按照<刑法>关于管辖的规定,由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外国司法机关无权管辖。4.外国人在我国境外侵犯我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按照我国法律处置,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权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属地原则,又称领土原则或属地管辖权,是以领土为基础而确定的刑事管辖权。也就是说,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土的犯罪行为,不管犯罪行为人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都适合本国刑法。属人原则,又称国籍原则或属人管辖权,是以国籍为基础而确立的刑事管辖权。保护管辖原则,又称安全原则,是以国家利益和本国公民利益为基础而确定的刑事管辖权。1.犯罪在外国发生,而不是在中国领域内发生的,否则只要按属地原则实施管辖即可。2.犯罪是由外国人实施,而不是由中国公民实施的。3.犯罪侵犯中国重大利益,危及中国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独立,侵害了中国的国家经济稳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利益,如果不行使刑事管辖便不足以维护本国安全和公共秩序。4.保护管辖不取决于双重犯罪,不论行为地国是否把该行为视为犯罪,都不影响中国依照本国法律主张对该案件的刑事管辖权。普遍管辖原则,又称世界性原则,是以维护世界各国的普遍利益为基础而确定的刑事管辖权。也就是说,只要犯罪人的行为构成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对其实施刑事管辖,而不论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是否发生在本国领土内,不论犯罪人是否属于本国公民,也不论是否侵害其国家或公民的利益,只要犯罪人进入本国国境内并在控制之下。案例1:2004年7月21日,中国天津女商人赵燕在美国边境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一侧旅游时,被美国国土安全部警员罗伯特.罗德斯无端殴打得头破血流。事件发生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官员立即看望,表示将尽全力给予帮助和保护。我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邱绍芳紧急约见美国驻华使馆负责人,专门就此案向美方进行交涉,对发生在美国的如此侵害人权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严重关注,要求美方立即对此案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依法严惩肇事者,并及时向中方通报有关情况。我外交部长在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时要求美方立即对此案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依法严惩肇事者。鲍威尔致函李肇星表示,在获悉有关赵燕受到美国边境执法官员不公正待遇的报告后,他深感不安,美国政府将根据美国法律彻底调查这一事件。案例2:3月底:中国台湾渔船“庆丰华168”号抵达肯尼亚;4月18日: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索要30万美元赎金,船员开始长达6个多月的海上囚禁生活……5月15日:船员们被迫出动抢劫其他船只时,被美国军舰发现;5月25日:由于与台湾船主的谈判陷入僵局,来自辽宁抚顺的船员陈涛被撕票;9月中旬:淡水吃光,船上只剩十袋大米,以后开始靠吃鱼饵生活;10月底:海盗劫持一日本渔船,美国军舰封锁被劫船只周围海域;11月5日:海盗得到22万美元赎金后弃船逃走;11月14日:渔船停泊肯尼亚蒙巴萨港;11月24日:10名内地获释船员经香港抵达广州。就中国台湾三艘渔船在索马里被不明身份武装分子劫持事件,2007年9月5日,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前往索马里过渡政府驻肯联络办公室,紧急约见正在访肯的索过渡政府总理格迪,就中国渔船和渔民被劫持事件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肯尼亚使馆主管索马里事务的官员何建林今天向记者证实,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已经与索马里过渡政府就此建立了联系,我驻肯尼亚大使紧急会见了索过渡政府总理,要求索过渡政府保障中国船只和船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格迪总理表示,他首先代表索过渡政府和人民对被劫持的中国船员表示深切同情,并对他们的家属表示真诚的慰问。索过渡政府将通过军阀、商界和当地长老了解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尽快解救人质。他本人也将于近日返索,亲自处理此事。据台湾媒体报道,由于在解决这起事件中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当地渔业协会和被劫船员家属强烈要求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求援,但被台湾当局一口拒绝。何建林也向本报记者证实,我驻肯尼亚使馆还没有收到台湾当局的求援请求。劫持事件发生后,中国驻肯使馆已通过索过渡政府驻肯联络办、国际海员协会、肯政府外交部和联合国索马里事务办事处等多种渠道设法解救人质。三、涉外刑事管辖权的扩展、冲突与解决
管辖权的扩展管辖空间的扩展管辖方式的扩展管辖对象的扩展属地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属人管辖(二)涉外刑事管辖权的冲突此外,涉外刑事管辖冲突还包括双重国籍冲突问题。(三)涉外犯罪管辖权冲突的解决1.解决涉外犯罪管辖权冲突应遵循的原则(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公约优先原则(3)或起诉或引渡原则(4)普遍管辖原则(5)犯罪地管辖优先原则2.解决涉外犯罪管辖权冲突的具体方式(1)法律协调(2)外交协调(四)我国对犯罪的中国公民双重国籍与管辖冲突的处理1.犯罪的中国公民双重国籍产生的形态2.双重国籍产生管辖冲突的处理(1)中国公民除自动丧失国籍外,须依法退出中国国籍,才能取得外国国籍(2)犯罪人或犯罪嫌疑人在追究其法律责任之前,不得退出中国国籍(3)犯罪人或犯罪嫌疑人非法出走后取得的外国国籍无效国内法刑事管辖权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专属管辖普通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市级公安机关权限省级部级船舶民航森林铁路(一)地域管辖:是指以犯罪地为标准来划分同级公安机关之间对刑事案件的管辖权,即在本辖区内办理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1.普通地域管辖(1)以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为主,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为辅。(2)以最初受理案件的机关为主,以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为辅。2.特殊地域管辖(1)外国人实施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后进入我国领域内的,由该外国人被抓获的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实施对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的犯罪后进入中国领域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的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二)级别管辖:1.市级公安机关的权限。根据《办案程序规定》,地(市)级公安机关负责重大涉外犯罪刑事案件的侦查。我国对涉外刑事案件管辖级别的规定,采取了高一级处理的原则。县级公安机关一般不负责对涉外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2.省级公安机关的权限。省级公安机关负责市级公安机关侦破有困难的重大涉外刑事案件.3.部级公安机关的权限。公安部是公安机关进行涉外警务合作的主管机关,负责指导与外国警察机构的协作。地方公安机关需要请求外国警方提供警务合作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警务合作的请求书,经公安部审批后实施。(三)专属管辖1.中国船舶内犯罪案件。2.中国航空器内犯罪案件。3.国际列车内犯罪案件。4.森林内犯罪。第三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的一般程序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的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外刑事案件过程中采取的法律规定的通常步骤和方法。一、涉外刑事案件的立案(一)立案的条件1.必须具有构成涉外刑事案件的犯罪事实。(1)犯罪事实的认定要以我国《刑法》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为准。(2)犯罪事实必须具有涉外因素。(3)该犯罪依法应由我国管辖的。2.必须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7)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但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8)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二)立案的程序1.受理材料(1)案件来源(2)受理2.初步调查(1)查明案件涉及人员特别是外籍人员的国籍身份、入境时间等自然情况。(2)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和知情人核实有关情况,初步确定案件的性质,必要时还需进行初步勘察,以便确定相关事实,收集必要的证据材料,综合分析初查结果,提出结论性意见。(3)根据初查结果确定是否立案。经初查,发现有犯罪事实且应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立案。认为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应立案。3立案登记。凡是有涉外犯罪事实需要依照我国法律追究刑事责任的,由负责初查的侦查人员提交立案报告。立案报告应包括立案材料来源、发案时间、发案地点、犯罪事实、犯罪过程、现有证据材料、立案法律依据和初步处理意见。立案登记后,对于应由公安机关办理的涉外刑事案件,按照以下管辖级别办理:(1)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实施的侵害对象为外国人的犯罪案件,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重大涉外刑事案件由省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案件,无论侵害对象是谁,都应交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必要时由省级公安机关办理。(3)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实施的犯罪案件,无论其侵害的对象是谁,都应交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办理。如果是特大案件应交由省级公安机关办理。(4)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犯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中国组织的犯罪案件,应由省级公安机关办理,必要时由公安部给予协调。4.案件报告和通报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在查明案情后,应在48小时内报告上级公安机关,并且通报同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外事部门,通报或报告的内容包括:案件处理情况、对外表态的口径、采取措施情况等。二、涉外刑事案件的侦查(一)涉外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1.保护现场2.现场勘查3.现场记录(二)涉外刑事案件的调查取证1.询问外国证人:(1)证人的条件:《刑诉法》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另外,担任本案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法人等不能作为证人,同案犯不能互为证人。(2)询问主体只能是侦查人员,其他任何机关和人员均不能对证人进行询问。询问时,侦查员应不少于2人,聘请的翻译不属于侦查人员。(3)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4)询问的保密规定(5)询问未成年人的法律要求(6)询问聋哑、外国人或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的证人,应聘请翻译。2.讯问外国犯罪嫌疑人(1)讯问的法律要求一是主体必须是侦查人员,且不得少于2人;二是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在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讯问,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三是提审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填写提讯证,在看守所进行;四是对未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讯问时,可通过传唤或传讯方式到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2)第一次讯问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第一次讯问时问题要集中,指向明确,切不可把摊子铺得太大,什么都问,什么都没突破。第二,第一次讯问除了讲明法律、政策外,侦查员要多听,尽量让犯罪嫌疑人多说,促其暴露矛盾,获得更多的信息。第三,尽量少使用证据。第四,无论其作有罪供述或无罪辩解,都让其讲完再提问。第五,讯问外国人时要为其聘请翻译。第六,讯问外国籍犯罪嫌疑人时,应当进行录音、录像。第七,讯问不同国籍的外国籍犯罪嫌疑人时,要结合其具体法律意识、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等具体情况作法律、思想教育工作,还要尊重其宗教信仰,不可使用侮辱性语言,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三、对外国犯罪嫌疑人的刑事强制措施(一)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1.必须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并报省级公安机关备案。2.必须出示<拘传证>3.如被拘传人抗拒拘传不愿到案,执行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4.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二)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1.对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岁的婴儿的妇女(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8)持有有效护照和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公安部《规定》第64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38条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对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活动地域的限制。如果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必须经过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批准。负责执行的机关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得到决定取保候审机关的同意。(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做到随传随到。(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能利用自身仍有的一定自由实施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诸如对有关证人进行威胁、殴打、报复或者引诱证人作伪证。(4)不得伪造、毁灭证据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审人不得利用未被羁押的便利条件与其他同案人订立攻守同盟,统一口径,隐藏、销毁、伪造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依据上述法律,取保候审已满十二个月后,办案单位应为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办理撤销取保候审手续,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的,办案单位应当退回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所交纳的保证金。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2.程序(1)取保候审的申请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下列人员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3、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4、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聘请的律师;(2)取保候审的审批决定公安机关接到申请后,应在7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复。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手续,不同意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决定采取取保候审的,应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办案人员应制作《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说明理由及形式,经办案部门负责人同意后,报请县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3)取保候审的担保保证人的条件: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住处和收入。保证金的数额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以及案件的性质、情节、危害性等综合确定。数额较高的,应经地市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保证金的种类应是人民币、港币或者可以在中国金融机构兑换的外国货币,不能是有价证券、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其他贵重物品。(4)取保候审的执行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办案部门应当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取保候审应注意的问题:1.外国籍犯罪嫌疑人提出保证人担保的,保证人应为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公民或是在华长期投资的外资企业;2.如果保证人不愿意继续担保或丧失担保条件,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3.保证金应在取保候审时一次交清,到公安机关指定的银行专户交纳,以防发生不必要的纠纷;4.对外国人取保候审的,应报省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通报同级政府外事部门。(三)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1.对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岁的婴儿的妇女(4)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5)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6)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7)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8)持有有效护照和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又不需要逮捕的
2.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至五十六条的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践,监视居住的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审查案件,作出决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应首先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监视居住七种情形之一,以及是否不宜取保候审。如果符合监视居住条件之一,即可考虑适用监视居住,并依法作出监视居住的决定,制作《监视居住决定书》,写明有关内容,签字、盖章,载明日期。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第二,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决定。并告知犯罪嫌疑人应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准会见他人;(3)在传讯时,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执行前应填写《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
第三,交付执行。将《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第四,变更或撤销。如果案情发生变化,应及时撤销或变更监视居住。监视居住应注意的问题1.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聘请的律师认为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要求解除的,公安机关应立即审查。对于超过期限的,应立即解除监视居住;未超过期限的,应当在3日内书面答复申请人。2.对外国人进行监视居住的,应派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懂外语的同性别侦查人员执行。(四)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1.对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拘留的对象应当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⑴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⑵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⑶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⑷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⑸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⑹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⑺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2.程序: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情况和理由,经部门领导审核,由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由检察长决定,再送交公安机关执行;对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先行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同时立即办理拘留手续。由于我国法律规定,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因此,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然后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的,执行人员应在拘留证上注明。拘留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拘留后,应在24小时内制作通知书,送达被拘留人的家属或单位,告知拘留的时间、原因、羁押场所。对于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时间可以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员,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拘留应注意的问题:1.决定对普通外国人采取刑事拘留时,要报省级公安机关审批,同时通报省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和同级政府外事部门。2.发现被拘留人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使领馆工作人员时,应立即释放,并及时层报公安部,通报相关部门。3.发现拘留人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按相关规定处理。(五)逮捕1.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2.程序(1)受理。检察机关对公安等侦查机关提请批捕的案件,应指定专人审查其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等是否齐全,法律手续是否完备。(2)审查案卷材料。人民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审查。审查后提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意见。(3)作出决定。检察人员对提请批捕的案件审查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决定,重大案件应当经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作出决定后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或《不批准逮捕决定书》,送公安等侦查机关执行。对公安等侦查机关要求复议、复核的不批准逮捕案件,应当及时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六)暂缓出境措施1.概念:又称之为限制出境或不准出境,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出入境证件有疑问的人员,限制其出境行为的一种强制措施。2.对象: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
3)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的行为尚未处理,经有关主管机关认定需要追究的;4)未持有效证件或签证出境的;5)持伪造、涂改或他人护照、证件出境的;6)拒绝接受查验证件的;7)公安部或国家安全部通知不准出境的;8)未在指定口岸出境的。3.实施方法一是不准出境的对象一般由省级司法机关批准;二是应向当事人口头或书面通知;三是根据案件性质和当事人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或怎令提交财产担保或交付保证金后离境;四是可根据情况,扣留当事人护照或其他有效证件;五是通过口岸边检机关进行控制,阻止其出境。4.暂缓出境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对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签证、证件的外国人,在吊销或收缴原证件并没收非法所得的同时,可以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或处3日以上10日以下的居留,也可以并处限期出境;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口岸控制1.概念:口岸控制:又称边控,是指公安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控制人员出入境的一种措施。口岸控制,是指设置在对外开放的口岸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通过出入境检查的方式,对不准出境人员采取的查缉、堵截和控制措施。2.对象:有持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嫌疑的。有持用伪造或者涂改的出境、入境证件嫌疑的。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通知有犯罪嫌疑的。有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秩序嫌疑的。3.程序:公安部各业务局需对有关人员实施边控的,由各业务局审批,交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以公安部的名义布控。地方各级公安机关需对有关人员实施边控的,由各省级公安机关审批,并以省级公安机关的名义交有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或者省级公安机关边防局(处)布控,同时抄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备案。对列入“不准入境人员名单”人员的边控,仍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审批和发布。4.控制办法和期限:(1)控制办法。边检机关在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中控制人员出入境的办法有六种:掌握出入境动态、阻止出境、阻止出境且扣留证件、阻止入境、阻止入境且扣留证件和扣留人员。交控单位应在边控要求中明确提出一种控制办法。需扣留人员的,必须提交逮捕证、拘留证等相应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文书。对外国籍边控对象一般不适用扣留证件。(2)控制期限。对需掌握出入境动态的边控对象,控制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对需采取其他控制措施的边控对象,控制期限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需要延长边控期限的,交控单位应当在原控制期限内办理续控手续。超过控制期限的,边检站自动撤控。在控制期限内被查获或其他原因无需继续边控的,交控单位应按原办理程序办理撤控手续。在紧急情况下,县(市)公安机关来不及向省级公安机关报批而在当地边检站临时交控的,应在交控后7日内按规定补办审批手续,送边检站。逾期没补办的,边检站予以撤控。对列入不准入境人员名单人员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最长不超过5年。到期前,原报单位应及时办理延长控期手续,逾期没有办理的,边检站按到期自动撤控处理。因传染病等列入不准入境名单的,控期到病愈。控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各单位在交控时,应出具本单位的公函,并附“边控对象通知书”。第二,各省级公安机关发布边控一般应以明传电报的形式。对涉及国家机密的人员,应发密码电报。第三,为确保边控资料的准确,“边控对象通知书”必须打印。第四,“边控对象通知书”的内容必须填写详实,其中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入境证件种类和号码是有效查获在控人的关键项目,不得漏填、误填。第五,为及时将查获后信息通报给交控单位,交控单位应向边检机关提供24小时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四、涉外刑事案件的破案、销案(一)破案:经过侦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的,可以结案。制作破案报告,写出起诉意见书,报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将案件材料、证据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二)销案:经侦查发现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应制作《撤销案件报告》销案,报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已被逮捕的,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第四节涉外刑事案件处置的特殊程序一、特殊程序的含义(一)概念(二)特殊程序的特征(三)涉外特殊程序的原则二、特殊程序的内容(一)告知程序(二)通知程序(三)探视与通信关于安排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官员探视有关事宜的通知福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9月15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照会我厅,该馆领事拟于9月27日下午探视因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被刑事拘留的美国公民SHIYINGZHENG(男,1972年8月27日生,护照号码113272728)、ROBERTRONGFUCHEN(男,1966年6月6日生,护照号码702985896)和因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美国公民JIANLINLU(中文姓名:卢建林,男,1971年2月15日生,护照号码112467475),请你处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规定安排探视事宜。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二00六年九月十八日略析外国人涉财刑事案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我国学习工作、观光旅游,但同时也有些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特别是涉财犯罪日益突出。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2004年至2008年五年间审结的30起一审外国人涉财犯罪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外国人涉财犯罪的基本特点及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涉外案件的审判工作,提升我国的对外形象。案件的特点1、案件类型日趋多样,信用卡诈骗犯罪突出
从案件所涉的罪名看,
30件案件共涉及10项罪名,其中信用卡诈骗位居首位,有9起,占30%,且有3起案件还同时涉及妨害信用卡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在上述9起信用卡诈骗案件中,被告人在我国境内制作伪造的信用卡后持卡在银行ATM机上提款,汇往境外账户;或利用自己的外宾身份,使用境外带入的伪造的万事达信用卡和VISA信用卡,在珠宝店、名牌商品专卖店、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等处,进行高额消费;或利用网上获取的他人信用卡信息在网上购物并套现。
2、犯罪主体分布较广,亚洲籍人占据多数
从被告人的国籍看,
30件案件共涉及48名外籍被告人,其中亚洲地区28人,占总数的58.3%;非洲地区8人,占总数的16.7%;美洲地区10人,占总数的20.8%;欧洲地区2人,占总数的4.2%。3、被告人刑期普遍不重,并处驱逐出境较多
从所判刑期看,在30起案件所涉的48名外籍被告人中,其中有28人被判处5年以下(不含5年)有期徒刑,占58.3%;有11人被判处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占22.9%;有5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占10.4%;另,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公诉机关撤回起诉的各1人;其中40人被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占83.3%。上述情况反映出外国人在我国境内所犯涉财类犯罪的罪行一般尚不属特别严重,而为了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保护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对外国籍被告人判处自由刑的同时充分适用了驱逐出境的法律规定。
4、共同犯罪增多,作案分工明确
从犯罪情况看,共同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一是共同犯罪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2004年至2006年共审结一审涉外刑事案件16件,无共同犯罪案件;
2007年审结共同犯罪案件2件,占当年审结的一审涉外刑事案件的25%;2008年审结共同犯罪案件3件,占当年审结的一审涉外刑事案件的50%。二是共同犯罪案件被告人人数增多。从2名被告人发展到7人共同作案,且作案过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属于复杂的共同犯罪形态。如被告人桑吉万·伟劳特汉等7名被告人信用卡诈骗案,有人专门负责制作伪造的信用卡,有人专门负责保管伪造的信用卡及制作伪卡的读卡器、尚未制成伪造信用卡的
“空卡”等,有人则专门负责持伪造的信用卡至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山师范学院《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大学《工程经济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电力大学《航空材料双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碳纤维材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应用随机过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行政伦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口译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数控车床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小学科学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5篇)
- 三年级上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政治画像品德操守自我评价3篇
- 奶茶督导述职报告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白熊效应(修订版)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
- 立项报告盖章要求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被执行人给法院执行局写申请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