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_第1页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_第2页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_第3页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_第4页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视频1-4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

宁波大学教授郑曙光一、全国高校开展“我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评述二、让大学生难忘的人与事: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三、基于受教者视角:大学生喜爱什么类型的教师四、基于从教者视角:教师如何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老师”本讲主要内容一、全国高校开展“我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评述1.近几年开展这一活动的基本情况评选“我喜爱的老师”,已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普及率高:评选“我喜爱的老师”可谓是全国高校热潮涌动,从2007年以后,大多数高校都在开展这项活动。基本特点

参与人数多:有些高校可谓是万名学子评选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参与的学生数量多、组织者热情高,评选自己喜爱的老师就象评选名星一样。

校园内外联动:一些媒体积极报道、评论,可谓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从学生在校园的BBS上表达对老师的感言,到学生会组织评选喜爱的老师。从在校生评选喜爱的老师,到毕业生表达对母校最难忘老师的感恩。从本科生评选喜爱的老师,到在校研究生评选喜爱的导师。活动类型分析1.学生自发型

以二级学院、学系为单位居多,但也有学校名义组织评选的。从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到评选“十佳教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学校组织型对学校组织型,一般比较强调程序的公正性。通常会有推选阶段、初选阶段、评议阶段与公示阶段等若干阶段所组成。基于网络投票基础性较好,在推选阶段大多会选择网投这一方式。还设定每人投票的最高限额与投票次数,以防范投票权招揽现象的发生。

一些地方的省教育厅积极推进关于开展“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主题活动。

湖北省教育厅于2013年作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我喜欢的好老师”评选活动方案的通知》,并设定7项评选条件。同时,对因违法、违纪受到过处罚、处分或相关处理的;当年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评选资格。该项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大学,也包括中小学。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型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去关照的社会现象

说实在的,评上了学生喜爱的老师,只是对老师心理上的籍慰,精神上的满足。不加一分薪酬,不作为考评与职称评审的依据。尤其是对于学生自发评选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草根评选”。

在评选条件中,职称、科研不是硬条件。当选者中有德高望重的资深老教师,有个性张扬的学科带头人,也有亦师亦友的年轻教师。有一项评选公告这样写道:“只要老师您有那么一个闪光点吸引我们,您就是‘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书山学海,耳畔谆谆教诲;薪火相传,师长风雨相随;知馨行远,学慕师表之范;饮水思源,感念师育之恩。在母校学习与生活的日子里,同学们遇到许多可敬可爱的老师,他们成为学生们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业上的指导者,生活上的关心者。……学生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所喜爱的老师难以忘却的情怀。一个老师,如果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那一定不是偶然的。老师们懂得,有一群自己的学生在关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有自己的辛勤付出,总会得到学生们的情感回报!1.它触及师生情感世界

正是这种不起眼的评选活动,却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关注,为什么?在评选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称,将那些帮助关心过自己、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教书育人、良师益友、诲人不倦,桃李春风的老师从幕后推向幕前。而对于老师来说,被推荐评选上的是一种激励,对于未被推荐评选上的,那是一种鞭策。得票高者,心中窃喜,得票低者,也似乎在反省。发现身边的力量,品味身边的故事,树起追赶的标杆。老师们深感,要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单靠言语是不够,应要有更多的行动。上好每一堂课,成为许多老师们的自觉行为。从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到做老师最喜爱的学生。可谓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势必促进教风与学风建设。2.它惠及学风教风建设在学生看来,通过评选,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采访等,使自己与心爱老师的距离更加接近,看到了老师在讲台背后的许多轶事,看到了教学工作的辛勤,从而也更加珍惜课堂教学。----它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一颗感恩的心,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种心的交流。在老师们看来,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学生褒奖。在学生开展评选最喜爱教师的同时,教师们也在开展“做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活动。3.它践行师恩师德建设4.它推进着学校制度建设为弥补师生间联系薄弱、学生缺乏个性化指导的问题,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实现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相互促进、相互进步。一些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以宁波大学为例,学校于2012年9月开始在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中正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调研中,学校教务处处长、学生处处长都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以“初次分配、二次选择”为基本分配原则,以为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为基本工作职责。半年多来,在各学院、相关部门的积极推进下,全日制本科生“人人有导师”、“人人见导师”的师生联动局面初步形成,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导师不断涌现,一些典型的师生互动范例也为“学生最喜爱老师的评选”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二、让大学生们难忘的人与事:三个案例所引发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曾关照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三个故事,至今感到很难忘,并引发对相关话题的思考。2005年曾在网上热议的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去世时57岁,系讲师职称。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第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已离世8年

一位年愈知天命之年,职称也不高的老师,去世后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听过他课的学生的反响?令这么多学生尊敬和爱戴?一时曾引起了社会的热议。

看了他的事迹,我也思考了许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晏才宏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的电路课,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学生称他为“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1)钟爱教学他上课已达到了这种境界:一杯茶、一支粉笔随身,不用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知识早已烂熟于胸,例题信手拈来,讲课条理清晰、自成体系。他有一手俊秀的板书,洪亮的嗓音,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学生在校园BBS的悼文中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书本上那些枯燥的字句,到了他嘴里就像活了一样,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定理,经过他的讲解,就变得非常简单明白。”“不知道天堂里是不是也会有人学习电路呢?如果有,遇到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运。”

当他得了重病后,对学生说:“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眼里透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一周后他又出现在讲台上。“由于新老师没到,我继续把第一章讲完再告一段落。”那一课许多学生是含泪听完的。临下课时,他对学生说:“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你们就是我未能完成的艺术品。真对不起!”他这样向学生致歉,同学们则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住院后,他还对妻子说:“帮我到学校定一间大点的教室,把学生召来。你带上一杯水,我说不出话时给我喝一口,我还想再讲一课。”然而,这个心愿至死未能实现……(2)热爱学生

一个老师若单是讲课好,并不足以赢得学生如此爱戴,最令人感佩的是他对学生的耐心和热情。他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为学生答疑上。起初他住城里,离校区很远,晚上常因答疑错过校车,回家还会接到学生的电话。于是他住进了校区招待所,以便接待学生,每周只回家一两次。

他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但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还是个老讲师。(3)不图名利图实绩

他没有把精心放在写论文与评职称上,他不是一个不学无术者!熟知他的人都说,他最让人感佩的一点是淡泊名利的洒脱,对职称从未挂怀。也有人认为,无论如何,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言行在浮躁之风盛行的校园里显得如此地“不合时宜”。倘若以世俗的眼光看,他不能算是功成名就;但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他的分量很重很重……

试想,如果2005年也在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恐怕他也会高票当选!受训学生含泪告别“兵哥哥”

每次高校的军训一般为期15天,通常在阅兵式之后,当考官完成任务即将返回部队时,总会有这么生动的一幕:许多受训新生们争相与心目中最可爱的教官合影;有的同学抢着要教官签名留念;有的同学冲上前去和教官拥抱;有的则在互诉离别感言。----同学们挥泪送别,依依不舍的场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们。第二个故事:大学校园每年都会有的生动一幕

一些经历过军训的网友这样评论这件事:“毕竟都是年轻人,知道哪些人、哪些事值得去怀念,哪些情谊值得去珍留。尤其是平时很严厉的教官,看看“士兵突击”就能理解这种情感。尽管哭的时候看起来比较傻逼,有损形象,但是习惯了冷漠的我们,人生能经历几次这样的情谊。这种师长与兄弟般的情谊在大学里是很少见到的。”

一位大一学生在网上这样感慨地说:“军训很苦,但在教官们严厉的军事训练中得到了很多,永远得珍惜,永远记得他们。”“同学们与教官朝夕相处中,彼此已早建立深厚的感情,教官的形象早已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忘不了在告别之时同学们划过两腮的泪水,忘不了在离开之际斜阳下最美的军礼。一句告别,一声珍重,一举挥手相送,一次擦拭眼泪,都留在了最后的一抹余晖之中,变成了永久…”

军训才只有2个星期,学生与教官的情感就那么真切,而我们的绝大多数老师与学生相处了4年,却达不到这种情感?同样是从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原因何在?我对此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想到的一个结论是:要让学生喜爱,从教者对学生要“严爱相间、亦师亦友,还要有奉献”。“心目中要有学生,而不仅仅是只有学问。”这一现象引发的话题?在某个师范学院举行的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一位普通的宿管阿姨赵艺在学校百余位入选老师中脱颖而出,以总票数第二的成绩最终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10位老师。在这10人名单中,其他9名都是有一定职务或教授、副教授等职称的老师,其中仅教授职称的就有4名。。----宿管阿姨PK大学教授,她赢了。

43岁的赵阿姨只有中专文化,在学校的宿舍岗位工作已有六年,虽然工资还不到1000元,但她非常快乐。这六年期间,她视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有什么困难总是倾力相助。在学生们心中,她是慈母,更是人生中的老师!第三个故事:普通的宿管阿姨成了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大学生喜爱的老师不只局限于教师群体

不少同学将赵艺的事迹或是对赵艺的感恩心情晒到了网络上。在大学生们的QQ空间、博客或微博上,有这样一些富有诗意的语句:“如春雨润物无声,如春风吹拂万象,你的关心让我们离乡求学的心情更加平静、愉快和温暖。一次次的帮助,一次次的呵护,让我们对你心生无数一次次的感激……

你是慈母,更是人生路程中的老师”

无独有偶,类似此种情形,在宁波大学的校园中也曾有过。

2012年,学校精心策划录制了4讲“微讲堂”视频“身边的感动”,推荐申报给省社科联与钱江电视频道,其中《308张笑脸背后的故事》,系校后勤集团推荐的。讲述了一名后勤宿舍管理员阿姨辛春兰微笑为学生服务的事迹,在她离开工作岗位时,宁波大学北二村3号楼学生连夜拍摄制作该楼学生308张笑脸视频送给辛阿姨。播出后也引起社会热议。

这一故事让我感动,给我以思考的是:谁称得上老师?谁又能称得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站在七尺讲台上,他们当然是学生的老师,但不全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在人生的路途上,那些关心过学生们、帮助过学生们的非教师群体,他们理所当然也称得上“老师”而深受学生喜爱。也许,在评“教学名师”的时候,这些后勤宿管的阿姨们无缘成为评选对象,但当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评选谁最为他们所喜爱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视线投向这批默默无闻的人们!三、基于受教者视角:大学生喜爱什么类型的教师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老师的幽默,喜欢老师写得很漂亮的板书,甚至只因为老师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让学生有了自尊性而终生受益。

●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

●老师有丰富阅历的、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教师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从网上调查数据看,学生喜爱老师的理由主要是:一是人格魄力让学生喜爱

《学记》中有句话,叫“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的原始出处。虽然在《学记》的原始意义中,“亲其师”与“信其道”之间不见得就是因果关系,但对于许多老师的日常经验而言,如果一个老师让学生感觉到亲近,那么他(她)确实容易听从老师的教诲,也可以说,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这个人而学习,也因以老师为榜样而影响其人格与事业。宁波大学有一个讲座,叫“做人做事做学问”,至今已有150多讲了。它把“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联系起来,凡是事业有成者,他首先是人格健全而高尚者。依我看,在这“三做”中,首先是做人。可谓“修德、修文”、“自由、自律”。有些大学的校训上将“厚德载物”写入其中,也就是这个道理。二是执教能力让学生信服

教学是一种能力活。这里所讲的能力是指“学高”。学高才能为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诉老师们:“学生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在南京理工大学所组织的“什么样的老师为学生喜爱”的调查中,曾调查了南理工123名同学,90%的大学生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什么叫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们认为,对教材的烂熟、对学科知识点的准确把握,甚至包括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能力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自信。在讲到执教能力时,会联想到的问题是它与科研能力的关系。在一些学校评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中,当选的人老师中有资深教授,但一些讲师比教授更受欢迎。

曾有一个高校,在“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该校3万多名学生投票,从全校3000多名专职教师中推荐出84位候选老师。在这84人的名单中,有46人是青年讲师,占54.8%。

为什么职称更高、更具长者风范的教授,在大学生中反而没有青年讲师的人气旺?质言之,部分学生尊敬“老先生”的,但未必为学生所喜爱?1.教学、科研全能者,且将精心与时间投入于教学活动中,当然最为学生所喜爱,不存在学生不喜爱这些老师问题。2.由于教授、副教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平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工作上,给本科生上的课不多,以至本科生对其不熟悉,这已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些教授、副教授们难以为学生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问题与分析

一位同学在网上这样坦言: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时间相对少,接触机会少,虽然你很优秀,但如果我对你一点儿也不了解,当然不会选你。3.老师能否受欢迎,并不在于职称和名气。一些教授虽然学识渊博,治学精深,但上课却比较沉闷,让人昏昏入睡。对这样的“老先生”,学生很尊敬,但未必喜爱。三是驾驶课堂的艺术让学生喜爱

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认为:学生评选名单是对青年教师的一种肯定与鼓励,同时也为一些教授提出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学,教授重视科研固然是应该的,但心目中要有学生,而不仅仅是只有学问。十几年前,高校中是学问做得好的教授们普遍受学生欢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思想变得更为活跃和务实,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在教学上用足功夫,才能受到大学生的欢迎。科研固然重要,课堂精彩则是根本。

博学敬业还需要有驾驶课堂的艺术。有个高校在评选学生喜爱的老师的同时,还在大学生中作“最不喜欢的老师”的回答式调查,得出的结论有10大类老师不太受学生喜爱:

(1)死气沉沉型。讲课没激情,课堂氛围沉闷。

(2)照本宣科型。听课与自学一个样。

(3)傲气十足型。有些老师觉得自己学历高,留过洋,见过世面,满脸了不起的样子,喜欢在学生面前“现”,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知。

(4)滔滔不绝型。一节课下来,感觉说话都不用喘气,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结束语是:“由于时间关系,这小节就不讲了,那些内容就回去看看行了,不过考试的时候还是会考……”。

(5)天马行空型。东拉西扯,思维不是一般的跳跃,不坐上“神六”你还真跟不上,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讲的什么。

(6)沟通障碍型。有知识却倒不出来,表述不清,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

(7)自恋型。把自己、家庭的奋斗史当必修课来讲,炫耀自己的成就成为他们教学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对上课内容记住不多,却能对老师的成就史倒背如流。

(8)方言型。一口浓重的方言让学生听起来不知所然。

(9)邋遢型。外表着装不太在意,也不太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上课抽烟或吃东西。

(10)过分严厉型。上课决容不得半点杂音,学生一不小心踩到禁区,马上就会被批评。上课不是在分享知识,简直在受罪。四、基于从教者视角:教师如何成为受学生喜爱的老师1.大学与大学生:基于人生教育阶段的认识大学和中学的最大不同在于:大学时代课本只是一本参考价值较大的资料,每个老师对课程的理解都会有不同,讲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才会是吸引学生的地方。大学教师面临的也不再是“个人尊严”下的小绵羊,而是在蜜糖里泡大的接受新事物较多的一代。他们单纯、热情活跃、生气勃勃。因此,他们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的“老古板”,也不喜欢严历有余,活泼不足的修道院里的“嬷嬷”。今天的大学生们,赶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改革时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求知欲,他们喜欢的是时刻想着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他们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理想中的大学老师,最好是全面发展型,但在做不到这一点的情况下,被学生喜爱的肯定有他的特质所在。如勤勉型、激情型、幽默型、知识渊博型等。

2.“喜爱”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好感,让学生喜爱,每个老师应有自己的特质英国有部电影叫做《万世师表》,描述了一位坚守岗位努力教学的拉丁文老师奇普斯从教的一生,他从青年时代进入英国布鲁菲学校作画教,一直到六十年后从该校退休,期间经历年轻时的认真木纳,中年时的婚姻幸福与丧妻之痛,乃至晚年的慈蔼宽容,将一个坚守岗位努力教学的好老师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3.让学生喜爱,应做好教学本职工作

(2)教学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应加强教学方法论研究大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教学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专业性活动。大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创造性、自主性、开放性。其中专业性是最基本的,是其他特点的前提;创造性是核心,它支配全部教学活动;自主性贯穿于教学始终,是关键;开放性是实现教学目的措施和途径。

(1)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应包括: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与毕业论文指导等

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是强调过程的全身心的参与而不是结果。这是学生喜爱教师的关键。如课外科研项目的辅导,挑战杯的指导,实习带队等都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性。

大学教学的专业性,要求我们以专业为背景传递专业知识和高深的学问。

大学教学的创造性,要求我们不要当“课本教授”、“书本教授”、“粉笔教授”或“鼠标教授”,要当“点金教授”和“授渔教授”。(关于讲义与教材的关系)

大学教学的自主性,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信息,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更多地接受知识量。在自主学习与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我从教《商法总论》课程的体会)

大学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我们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就我们法学学科来讲,立法动态、司法实践动态、理论争论动态等。

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试图将某个领域或学科的知识悉数教给学生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

(3)做好教学工作的着力点是处理“鱼”与“渔”的关系大学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学生一起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成一条河”,这样才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荡涤陈腐,永往直前。著名教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应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他们的嘴皮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解放他们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4.如何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老师”第一,要让学生喜欢我这个人,这是教师的职业素养问题。第二,要让学生喜爱我所从事的学科,这是教学能力问题。第三,要让学生从我的教学中得到成长的快乐,这是教学实益问题。

教师作为职业活动者有自己的职业素养。有人说,做教师是良心活,做好做坏一个样,我说不是,按我理解,职业素养是任何从事职业活动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养成,它是社会对特定职业公认的一种职业规则。我从事法学教学,具有法学工作者与教师的双重性素养要求,作为一位法学工作者,它的基本素养是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在处理法务时应勤勉与谨慎。作为大学的法学教师,它的基本素养要求则是熟悉法学教学活动,遵循教学规律,忠诚于教育事业,在法学教学活动中应勤勉与活跃。

(1)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积极养成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这是被学生喜爱的人格力量

师德是人格力量的源泉。师德的标准会有很多,但我把它概括为三句:对学生应要有爱心,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应有恒心,对自己的不足应要有虚心。师德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总体评价,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成长经历。因此,教师日常的行为举止,谈吐表达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上课时间到了,是学生到得早还是老师到得早,早晨上课时老师是否带着早点走进教室,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2)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职业素养中的二大基石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是:师德与师能。关于师德

师能是立业的根本。按照我们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本事”。如何衡量师能,不同专业会有所不同,比如法学专业,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对法律关系的准确梳理、对问题的准确分析,对解决问题方案的最佳设计,这就是师能。学生听了课堂教学后,对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并形成了较强的思辨能力。

关于师能教师的师能高与低,是通过课堂教学表现出来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担任讲授,教学效果就不甚相同,学生的评教结果也不一样,课程内容娴熟,教学严谨的教师就可以将课程讲得融会贯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课程内容生疏,备课又绝不认真的教师,除了引起学生的反感外,还影响着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