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4浅基础施工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单元4浅基础施工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将基础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但尚无准确的区分界限,一般把埋置深度在5m以内,且能用一般方法和设备施工的基础属于浅基础;基础埋深超过5m,采用特殊方法和设备施工的基础则属于深基础,如桩基础等。按使用的材料可分为:砖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1独立基础识图与构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06G101-6)包括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既是设计者完成现浇混凝土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等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独立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1.1.1独立基础平面注写方式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独立基础集中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相对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1)独立基础编号。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状通常有两种,见表4-1。1)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DJJ××;2)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DJP××。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截面竖向尺寸。1)阶形截面基础。当基础为单阶时,其竖向尺寸仅为一个,且为基础总厚度,注写为DJJ××,h1;当基础为多阶时,各阶尺寸自下而上用“/”分隔顺写,注写为DJJ××,h1/h2/h3…,如图4-1所示。2)坡形截面基础。注写为DJP××,h1/h2,如图4-2所示。(3)独立基础配筋。1)独立基础底板配筋。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例如: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标注为:B:XΦ16@150,YΦ16@200;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级钢筋,X向直径为Φ16,分布间距150mm;Y向直径为Φ16,分布间距200mm。如图4-3所示。2)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配筋。双柱独立基础的顶部配筋,通常对称分布在双柱中心线两侧,注写为“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当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底板顶面非满布时,应注明其总根数。例如:T:10Φ18@100/Φ10@200:表示独立基础顶部配置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Φ18设置10根,间距100mm;分布筋HPB235级,直径为Φ10,分布间距200mm。如图4-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规定。当独立基础底板的X向或Y向宽度不小于2.5m时,除基础边缘的第一根钢筋外,X向或Y向的钢筋长度可减短10%,即按长度的0.9倍交错绑扎设置,但对偏心基础的某边自柱中心至基础边缘尺寸小于1.25m时,沿该方向的钢筋长度不应减短。2独立基础原位标注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进行原位标注;当平面图形较小时,可将所选定进行原位标注的基础按双比例适当放大;其他相同编号者仅注编号。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阶形截面独立基础。对称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如图4-5所示;非对称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如图4-6所示。(2)坡形截面独立基础。对称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如图4-7所示;非对称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的原位标注,如图4-8所示。1.1.2独立基础配筋构造(1)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独立基础何为长向,何为短向应详见具体工程设计。1)独立基础底板同向采用一种配筋时,其构造如图4-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独立基础底板短向采用两种配筋时,其构造如图4-10所示。(2)双柱独立基础底部与顶部配筋构造,如图4-11所示。1)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板的截面形状,可为阶形截面DJJ或坡形截面DJP。2)双柱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根据基础两个方向从柱外缘至基础外缘的延伸长度ex和ex′的大小,较大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下,较小者方向的钢筋设置在上。3)当矩形双柱普通独立基础的顶部设置纵向受力钢筋时,宜设置其在下,分布钢筋宜设置在上,这样既施工方便又能提高混凝土对受力钢筋的黏结强度,有利于减小裂缝宽度(与梁箍筋设置在外侧的原理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双桩基础长向为何向应详见具体工程设计。(3)设置基础梁的双柱独立基础配筋构造,如图4-12所示。1)双柱独立基础底部短向受力钢筋设置在基础梁纵筋之下,与基础梁箍筋的下水平段位于同一层面。2)双柱独立基础所设置的基础梁宽度宜比柱截面宽度≥100mm(每边≥50mm),当具体设计的基础梁宽度小于柱截面宽度时,施工应按构造规定增设梁包柱侧腋。(4)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1)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如图4-13所示。2)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如图4-14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5)柱在独立基础的插筋锚固构造。1)当抗震柱与非抗震柱插筋插至独立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锚深度≥laE(la)时,柱角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la)深度后截断。如图4-15所示。2)当抗震柱与非抗震柱插筋插至独立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锚深度<laE(la)时,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如图4-16所示;与直锚深度(竖直长度)对应的弯钩直段长度a,见表4-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双柱设置基础梁柱插筋锚固构造。当双柱之间设置基础梁且基础梁宽度大于柱宽度,插筋插至双柱独立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锚深度≥laE(la)时,柱角插筋和与基础梁轴线平行布置的柱中部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锚入基础梁横截面中的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la)深度后截断。如图4-17所示。4)抗震柱与非抗震柱在基础顶面以上的竖向筋的连接构造,以及抗震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可按03G101-1中关于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的相关规定。(6)单跨基础连梁钢筋构造,如图4-1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2独立基础施工工艺独立基础施工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下普通独立基础工程施工。独立基础工程涉及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施工。1.2.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基础施工图纸,掌握独立基础构造要求,基础轴线的关系,基础剖面的形状、尺寸和标高,垫层的标高和尺寸。(2)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需求计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完成进场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混凝土试配工作。(4)编制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材料准备(1)钢筋。钢筋进场时,应分批查对标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性能试验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进行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须符合规范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钢筋验收批:同厂家、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不大于60t组成一验收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样。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如无出厂合格证原件,有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亦可,但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上要注明原件存放单位,抄件人和抄件、复印件单位签名并盖公章。(2)水泥。一般采用42.5级或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后分批按《通用水泥》(GB175—2007)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水泥验收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如果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3)砂。一般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5%。(4)石。一般采用20~40mm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5)水。宜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可供饮用的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施工机具准备(1)施工机械。主要设备:电锯、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2)工具用具。木模板、组合钢模板、Φ48×3.5钢管、扣件、8#~12#铁丝、钢筋钩子、撬棍、绑扎架、钢丝刷、石笔、墨斗、手推车、铁锹、木抹子等。(3)检测设备。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卷尺、温度计、磅秤、混凝土试模等。4.作业条件准备(1)基础垫层均已完成并验收,办理了隐蔽手续。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设置轴线桩,标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轴线,标出基础、墙身及柱身轴线和标高。(3)混凝土配合比已经试验根据实际材料确定。(4)基槽安全防护已完成,并通过了验收。(5)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应准备就绪。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2)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3)班组中一般中、高级工不少于6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4)班组生产效率可参考独立基础综合施工定额,见表4-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2.2施工工艺流程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除模板。1.2.3施工操作要求1.基础放线根据轴线桩及图纸上标注的基础尺寸,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基础边线;绑筋支模前,应校核放线尺寸。2.钢筋绑扎独立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9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2)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绑扎时,按底板钢筋受力情况,确定主受力筋方向。独立基础底部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3)钢筋绑扎方法。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马凳,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马凳应在下片钢筋网上。钢筋撑脚的形式和尺寸,如图4-20所示。每隔1m放置1个。其直径选用见表4-8。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5)基础底板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6)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一般采用就地成型方式施工,亦可采用搭设钢管绑扎架。将基础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穿基础梁下部钢筋,与箍筋绑牢。当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双排钢筋间可用短钢筋支垫(短钢筋直径不小于25mm并不小于梁主筋),短钢筋间距以1.0~1.2m为宜。基础梁钢筋绑扎完成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成型的梁筋骨架落地。(7)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进行控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8)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9)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保证上部钢筋位置准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支基础模板(1)阶形独立基础。根据基础施工图样的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模板,底层模板由四块等高的侧板用木挡拼钉而成。其中相对的两块与基础台阶侧面尺寸相等,另外相对的两块要比台阶侧面尺寸两边各长150mm。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安装上一阶模板。上阶模板的侧板应以轿杠固定在下阶侧板上。校核基础模板尺寸、轴线位置和标高无误后,再用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如图4-2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坡形独立基础。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如图4-22所示。4混凝土施工施工工艺:浇筑、振捣→养护(1)浇筑与振捣。1)混凝土浇筑时,不应发生初凝和离析现象,其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0~50mm,并填写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2)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槽等。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基础工程的分层厚度宜在250mm左右。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6)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养护。1)基础混凝土常见的自然养护方法有: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等。2)自然养护:是在常温下(平均气温不低于+5℃)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并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自然养护的基本要求:①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②如混凝土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裂缝,应立即加以遮盖,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③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能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5.基础模板的拆除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坏时拆除。1.3独立基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1模板安装1.主控项目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2.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4-9的规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4-10的规定。1.3.2钢筋安装1.主控项目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2.一般项目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表4-11的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3.3混凝土施工1.主控项目(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4-12的规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技术方案中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2.一般项目(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面布内有凝结水;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注:1.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2.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3.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4.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4独立基础施工成品保护措施(1)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可能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3)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振捣钢筋,防止钢筋产生位移。(4)基础回填土时,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防止打夯机砸坏混凝土基础边角。(5)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他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5独立基础施工安全环保措施1.5.1安全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2)施工区域采用封闭管理,坑、槽边设防护栏。在基坑沿边作业时,应观察坑槽壁、边坡土体松动情况、有无松动裂缝,必要时可在土体松动、塌方处用钢管、木板、木方支撑等安全支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生坍塌,应立即停工,组织人员撤至安全地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3)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应由持证电工操作。各种加工设备必须有地线连接,设备电源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设备维修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不得私自进行维修;焊机必须接地,导线和焊钳接导处绝缘必须可靠。1.5.2环保措施(1)现场施工时对扬尘应有控制措施。施工道路应设专人洒水,堆土应覆盖。(2)钢材及钢模板的装卸应轻放,尽量采用吊车作业;在城市和居民区施工时应遵守当地关于防噪声的有关规定。(3)混凝土搅拌机械及机具清洗时应节约用水,现场应设置沉淀池,污水须经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4)对建筑垃圾处理应按要求运至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抛弃或填埋。1.6独立基础施工质量记录及样表1.6.1独立基础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1)表C1-3技术交底记录;(2)表C1-4施工日志;(3)表C1-5预检工程记录;(4)表C2-2-2基槽及各层放线测量及复测记录;(5)表C2-3-11水泥出厂合格证;(6)表C2-3-12水泥试验报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7)表C2-3-17砂子试验报告;(8)表C2-3-18石子试验报告;(9)表C2-4-1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10)表C2-4-14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11)表C2-4-15混凝土抗渗性能报告;(12)表C2-4-17混凝土强度评定表;(13)表C2-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4)表C2-6-8混凝土浇灌申请书;(15)表C2-6-9混凝土开盘鉴定;(16)表C2-6-10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7)表C2-6-11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18)表204-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9)表204-3模板拆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1)表204-7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1)表204-14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2)表204-15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23)表204-16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以上表式采用《河北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所规定的表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6.2独立基础施工质量记录样表(1)《水泥试验报告》样表(表C2-3-12)。(2)《砂子试验报告》样表(表C2-3-17)。(3)《石子试验报告》样表(表C2-3-18)。(4)《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样表(表C2-4-12)。(5)《混凝土浇灌申请书》样表(表C2-6-8)。(6)《混凝土开盘鉴定》样表(表C2-6-9)。(7)《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样表(表C2-6-11)。(8)《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样表(表C2-6-10)。(9)《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样表(表C2-4-1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1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10)《混凝土抗渗性能报告》(表C2-4-15)。(11)《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表C2-4-17)。(1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1)。(13)《模板拆除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3)。(14)《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7)。(15)《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14)。(16)《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15)。(17)《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样表(表204-16)。上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1条形基础识图与构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06G101-6)包括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既是设计者完成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等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2.1.1条形基础的分类条形基础整体上可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两类:(1)梁板式条形基础。梁板式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结构和钢结构。平法施工图将梁板式分解为基础梁和条形基础底板分别进行表达。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板式条形基础。板式条形基础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平法施工图仅表达条形基础底板。当墙下设有基础圈梁时,再加注基础圈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2.1.2条形基础编号及注写方式1.条形基础编号条形基础编号分为基础梁、基础圈梁编号和条形基础底板编号,分别按表4-13和表4-14进行表达。2.条形基础注写方式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有平面注写与截面注写两种表达方式,设计者可根据具体工程情选择一种,或将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条形基础的施工图设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1.3基础梁平面注写方式基础梁(JL)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1.集中标注基础梁的集中标注内容为:基础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梁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相对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1)基础梁编号。基础梁编号,见表4-13。(2)基础梁截面尺寸。以b×h,表示梁截面宽度与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3)基础梁箍筋。当具体设计仅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下同)。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或多种箍筋间距时,用“/”分隔不同箍筋的间距及肢数,按照从基础梁两端向跨中的顺序注写。当设计为两种不同箍筋时,先注写第l段箍筋(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在斜线后再注写第2段箍筋(不再加注箍筋道数)。例:11Φ14@150/250(4),表示配置两种HPB235级箍筋,直径均为Φ14,从梁两端起向跨内按间距150mm设置11道,梁其余部位的间距为250mm,均为4肢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例:916@100/916@150/16@200(6),表示配置三种HRB400级箍筋,直径16,从梁两端起向跨内按间距100mm设置9道,再按间距150mm设置9道,梁其余部位的间距为200mm,均为6肢箍。施工时应注意:在两向基础梁相交位置,无论该位置上有无框架柱,均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梁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基础梁等高时,则选择跨度较小的基础梁的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基础梁等高且跨度相同时,则任选一向基础梁的箍筋贯通设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4)基础梁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1)底部钢筋。以B打头,梁底部贯通纵筋(不应少于梁底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增设梁底部架立筋以固定箍筋,采用“+”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2)顶部钢筋。以T打头,梁顶部为贯通纵筋。3)侧面纵向钢筋。以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4)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例:B:4Φ28;T:12Φ287/5,表示梁底部配置贯通纵筋为4Φ28;梁顶部配置贯通纵筋上一排为7Φ28,下一排为5Φ28,共12Φ28。例:G8Φ14,表示梁每个侧面配置纵向构造钢筋4Φ14,共8Φ14。施工时应注意:①基础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②基础梁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1/4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原位标注(1)原位标注梁端或梁在柱下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包括底部非贯通纵筋和已集中注写的底部贯通纵筋)。1)当梁端或梁在柱下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3)当梁中间支座或梁在柱下区域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4)当梁端(柱下)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底部贯通纵筋相同时,不再重复原位标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底部贯通纵筋经原位注写修正,出现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须延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2)原位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但交叉位置无柱时,应根据抗力需要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将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直接画在平面图十字交叉梁中刚度较大的条形基础主梁上,原位直接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相同时,可在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直接引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3.基础圈梁集中标注基础圈梁JQL仅需集中引注:基础圈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基础圈梁底面相对标高高差、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标注方式与基础梁的集中标注相同。2.1.3条形基础底板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1.条形基础底板集中标注条形基础底板的集中标注内容为:条形基础底板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条形基础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1)条形基础底板编号。条形基础底板向两侧的截面形状通常有两种,见表4-14。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TJBJ××(××);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TJBP××(××)。(2)条形基础底板截面竖向尺寸。1)当条形基础底板为坡形截面时,注写为h1/h2,如图4-2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当条形基础底板为阶形截面时,如图4-24所示。(3)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及顶部配筋。以B打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的横向受力钢筋;以T打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顶部的横向受力钢筋;注写时,用“/”分隔条形基础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与构造配筋。例:B:Φ14@150/Φ8@250;表示条形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级横向受力钢筋,直径为Φ14,分布间距150mm;配置HPB235级构造钢筋,直径为Φ8,分布间距250mm。如图4-2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例:当为双梁(或双墙)条形基础底板时,除在底板底部配置钢筋外,一般尚需在两根梁或两道墙之间的底板顶部配置钢筋,其中横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从梁的内边缘(或墙边缘)起算,如图4-26所示。2.条形基础底板原位标注(1)原位注写底板平面尺寸。平面原位标注b、bi,i=1,2…。其中,b为基础底板总宽度,bi为基础底板台阶的宽度。当基础底板采用对称于基础梁的坡形截面或单阶形截面时,bi可不注,如图4-27所示。对于相同编号的条形基础底板,可仅选择一个进行标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原位注写修正内容。当在条形基础底板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底板截面竖向尺寸、底板配筋、底板底面相对标高高差等,不适用于条形基础底板的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可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板或该板外伸部位,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2.1.4条形基础截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又可分为截面标注和列表注写两种表达方式。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应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条形基础进行编号,见表4-13和表4-1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1.5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的规定当条形基础的底板宽度≥2.5m时,除条形基础端部第一根钢筋和交接部位的钢筋外,其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可减短10%,即按长度的0.9倍交错绑扎设置,但非对称条形基础梁中心至基础边缘的尺寸<1.25m时,朝该方向的钢筋长度不应减短。2.1.6条形基础配筋构造(1)基础梁J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详见图4-28所示。1)跨度值l0为支座左右两跨跨度的较大值(边跨端部支座l0取边跨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当纵筋需要采用搭接连接时,在受拉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受压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3)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延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2)基础梁J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详见图4-29和4-30所示。(3)附加钢筋和附加吊筋构造,如图4-31所示。(4)条形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1)条形基础底板转角配筋构造,如图4-32所示。2)条形基础底板丁字交接和十字交接配筋构造,如图4-33所示。(5)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配筋构造。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配筋构造,如图4-34所示。进入底板交接区的受力钢筋和无交接底板时端部第一根钢筋不应减短。(6)柱在条形基础的插筋锚固构造。1)当抗震柱与非抗震柱插筋插至条形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锚深度≥laE(la)时,柱角插筋和与基础梁轴线平行布置的柱中部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弯钩直段长度≥6d且≥150mm;锚入基础梁横截面中的柱中部插筋可插至laE(la)深度后截断。如图4-35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当抗震柱与非抗震柱插筋插至条形基础底部配筋位置,直锚深度<laE(la)时,所有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如图4-36所示;与直锚深度(竖直长度)对应的弯钩直段长度a,见表4-6。3)墙插筋在条形基础的锚固构造。所有墙插筋应插至基础底部配筋上表面并做90°弯钩,如图4-37所示;与直锚深度(竖直长度)对应的弯钩直段长度a,见表4-6。4)抗震柱与非抗震柱在基础顶面以上的竖向筋的连接构造,以及抗震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可按03G101-1中关于上部结构底层框架柱的相关规定。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2条形基础施工工艺条形基础施工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墙下条形基础工程,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柱下条形基础工程。条形基础涉及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施工。2.2.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基础施工图纸,掌握条形基础构造要求;基础轴线的关系;基础剖面的形状、尺寸和标高;垫层的标高和尺寸。(2)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3)完成进场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混凝土试配工作。(4)编制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材料准备(1)钢筋。钢筋进场时,应分批查对标牌、外观检查、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机械性能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进行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须符合规范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钢筋验收批:同厂家、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不大于60t组成一验收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样。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如无出厂合格证原件,有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亦可,但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上要注明原件存放单位,抄件人和抄件、复印件单位签名并盖公章。(2)水泥。一般采用42.5级或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后分批按《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验收批: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如果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3)砂。一般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5%。(4)石。一般采用20~40mm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5)水。使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可供饮用的水。3施工机具准备(1)施工机械:电锯、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等。(2)工具用具:木模板、组合钢模板、Φ48×3.5钢管、扣件、8#~12#铁丝、钢筋钩子、撬棍、绑扎架、钢丝刷、石笔、墨斗、手推车、铁锹、木抹子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3)检测设备:水准仪、经纬仪、钢卷尺、卷尺、温度计、磅秤、混凝土试模等。4作业条件准备(1)基础垫层均已完成并验收,办理了隐蔽手续。(2)设置轴线桩,标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轴线,标出基础、墙身及柱身轴线和标高。(3)混凝土配合比已经试验并根据实际材料确定。(4)基槽安全防护已完成,并通过了验收。(5)运输通道通畅,各类机具应准备就绪。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1)健全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2)班组已进场到位并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3)班组工人一般中、高级工不少于60%,并应具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4)班组生产效率可参考条形基础综合施工定额,见表4-15。2.2.2施工工艺流程条形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除模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2.3施工操作要求1.基础放线根据轴线桩及图纸上标注的基础尺寸,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基础边线;绑筋支模前,应校核放线尺寸。2.钢筋绑扎条形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38所示。(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2)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绑扎时,按底板钢筋受力情况,确定主受力筋方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3)绑扎钢筋方法。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4)基础底板下层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5)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一般采用就地成型方式施工,亦可采用搭设钢管绑扎架。将基础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穿基础梁下部钢筋,与箍筋绑牢。当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双排钢筋间可用短钢筋支垫(短钢筋直径不小于25mm并不小于梁主筋),短钢筋间距以1.0~1.2m为宜。基础梁钢筋绑扎完成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成型的梁筋骨架落地。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6)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进行控制。(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其内容包括: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8)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保证上部钢筋位置准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3.支基础模板条形基础模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1)先安装底板侧模,一般用短钢筋或木楔与地面固定,侧模顶部在四角处用木条斜拉固定。如图4-39所示。(2)再安装梁腹板侧模,一般用吊模法支模。即在箍筋上水平点焊一根短钢筋作为模板支座,标高与坡顶平齐,支座间距一般为1.0~1.5m,校核基础模板尺寸、轴线位置和标高无误后,再用钢管、扣件加固模板。4混凝土施工同前述“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中相关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2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2.3条形基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前述“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质量检验标准。2.4条形基础施工成品保护措施同前述“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成品保护。2.5条形基础施工安全环保措施同前述“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安全环保措施。2.6条形基础施工质量记录及样表同前述“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施工质量记录。上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1筏形基础识图与构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04G101-3)包括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既是设计者完成现浇混凝土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监理等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依据。3.1.1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与编号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编号按表4-16的规定。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1.2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平面注写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的平面注写,分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并规定原位标注取值优先。1.集中标注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的集中标注,应在第一跨(X向为左端跨,Y向为下端跨)引出,标注内容包括:(1)基础梁编号。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的编号,见表4-16。(2)基础梁截面尺寸。以b×h表示梁截面宽度与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注写基础梁的箍筋。1)当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即可。2)当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不需加注箍筋道数);不同箍筋配置用斜线“/”相分隔。例:11Φ14@150/250(6),表示箍筋为HRB335级钢筋,直径为Φ14,从梁端到跨内,间距150mm设置11道(即分布范围为150×10=1500mm),其余间距为250mm,均为六肢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例:9Φ16@100/12Φ16@150/Φ16@200(6),表示箍筋为HRB335级钢筋,直径为Φ16,从梁端向跨内,间距100mm设置9道,间距150mm设置12道,共余间距为200mm,均为六肢箍。施工时应注意:两向基础主梁相交的柱下区域,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主梁按梁端箍筋全面贯通设置。(4)注写基础梁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1)底部钢筋。以B打头,注写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的规格与根数(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采用“+”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顶部钢筋。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配筋值。注写时用分号“;”将底部与顶部纵筋分隔开来,如有个别跨与其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例:B4Φ32;T7Φ32表示梁的底部配置4Φ32的贯通纵筋,梁的顶部配置7Φ32的贯通纵筋。3)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B8Φ253/5表示上一排纵筋为3Φ25,下一排纵筋为5Φ25。施工时应注意:①基础主梁与基础次梁的底部贯通纵筋,可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②基础主梁的顶部贯通纵筋,可在距柱根1/4跨度范围内采用搭接连接,或在柱根附近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③基础次梁的顶部贯通纵筋,每跨两端应锚入基础主梁内,或在距中间支座(基础主梁)1/4跨度范围采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且应严格控制接头百分率。(5)注写基础梁的侧面纵向构造钢筋。以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例:G8Φ16,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8Φ16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4Φ1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原位标注(1)注写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包括已经集中注写过的贯通纵筋在内的所有纵筋:1)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端(支座)区域底部纵筋注写为10Φ254/6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6Φ25。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3)当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4)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底部贯通纵筋相同时,不再重复原位标注。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底部贯通纵筋经原位修正注写后,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贯通纵筋须延伸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2)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相同时,可在基础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吊筋(反扣)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3)注写修正内容。当在基础梁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梁截面尺寸、箍筋、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梁底面标高高差等)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则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根据“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原则,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3.基础主梁JZL与基础次梁JCL标注图示基础主梁JZL标注图示,如图4-40所示;基础次梁JCL标注图示,如图4-41所示。标注说明,见表4-1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1.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平面注写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1.集中标注筏基平板LPB贯通纵筋,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1)筏基平板编号。筏基平板LPB的编号,见表4-1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筏基平板截面尺寸。以h=××××表示板厚。(3)注写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先注写X向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括号内注写跨数及有无外伸;再注写Y向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括号内注写跨数及有无外伸。例X:BΦ22@150;TΦ20@150;(5B)Y:BΦ20@200;TΦ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X向底部配置Φ22间距150mm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Φ20间距150mm的贯通纵筋,纵向总长度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Φ20间距200mm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Φ18间距200mm贯通纵筋,纵向总长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基础平板分板区进行集中标注,且相邻板区板底一平时,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应在两毗邻板跨中配置较小板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2.原位标注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基础梁下的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1)注写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注写内容。在垂直基础梁中绘制一段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上注写钢筋编号、级别、直径、间距与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注在括号内),以及自基础梁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附加钢筋两侧对称,仅在一侧标注;附加钢筋相同,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他粗虚线上仅注编号。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通常采用“隔一布一”的布置方式。例:某3号基础梁JZL3(7B),7跨,两端有外伸。在该梁第1跨原位注写基础平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Φ18@300(4A),在第5跨原位注写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Φ20@300(3A)。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表示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第1~4跨且包括第1跨的外伸部位横向配置附加非贯通纵筋为18@300;第5~7跨且包括第7跨的外伸部位横向配置附加非贯通纵筋为20@300(延伸长度值略)。(3)注写修正内容。当集中标注的某些内容不适用于某板区的某一板跨时,可在该板跨内以文字注明。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图示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标注图示,如图4-42所示。标注说明,见表4-18。3.1.4梁板式筏形基础配筋构造(1)基础主梁JZ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详见图4-4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1)跨度值l0为支座左右两跨跨度的较大值(边跨端部支座l0取边跨度)。2)a=1.2la+hb+0.5hc
hb为基础主梁截面高度;hc为沿基础梁跨度方向的柱截面高度。3)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图4-44所示连接区内的连接方式,可为搭接、焊接、机械连接。4)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当纵筋需要采用搭接连接时,在受拉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受压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5)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延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2)基础主梁JZL端部与外伸部位钢筋构造,详见图4-44所示。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可采用通长钢筋,或将底部与顶部钢筋对焊连接后弯折成形),并向跨内延伸或在跨内规定区域连接。成对连通后底部或顶部多出钢筋按下图构造。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柱和墙插筋在基础主梁中的锚固构造,详见图4-45所示。1)抗震柱与非抗震柱在基础梁顶面以上的纵筋连接构造,以及抗震柱箍筋加密区的要求,抗震墙与非抗震墙在基础梁顶面以上的竖向筋、水平筋的连接构造及拉筋的设置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按现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1中关于底层框架柱的相关规定。2)柱、墙插筋应伸至梁底部,其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见对照表4-6。(4)基础次梁JCL纵向钢筋与箍筋构造,详见图4-46所示。1)跨度值l0为支座左右两跨跨度的较大值(边跨端部支座l0取边跨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a=1.2la+hb+0.5bb。hb为基础次梁截面高度;bb为基础主梁的宽度。3)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在图4-47所示连接区内的连接方式,可为搭接、焊接、机械连接。4)节点区内箍筋按梁端箍筋设置;当纵筋需要采用搭接连接时,在受拉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在受压搭接区域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5)当两毗邻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延伸至配置较小的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5)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钢筋构造,详见图4-47和图4-48所示。(6)基坑JK构造,详见图4-49所示。(7)后浇带HJD构造,详见图4-50所示。1)后浇带留筋采用贯通方式。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要求详具体工程的设计说明。2)后浇带两侧可采用钢筋支架单层钢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后浇混凝土时必须将其表面浮浆剔除;浇混凝土宜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再进行浇筑。(8)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详见图4-51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2筏形基础施工工艺筏形基础以上的主体结构可为现浇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筏形基础以下可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筏形基础涉及基础模板、基础钢筋、基础混凝土三个分项工程施工。3.2.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施工机具准备、作业条件准备、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同前述“条形基础施工”的相关内容。(2)班组生产效率可参考筏形基础综合施工定额,见表4-1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3.2.2施工工艺流程筏形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支基础模板→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拆除模板。3.2.3施工操作要求1.基础放线根据轴线桩及图纸上标注的基础尺寸,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和基础边线;绑筋支模前,应校核放线尺寸。2钢筋绑扎筏形基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52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垫层上弹钢筋位置线,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2)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绑扎时,按底板钢筋受力情况,确定主受力筋方向。(3)绑扎钢筋方法。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4)基础梁钢筋绑扎。基础梁钢筋绑扎一般采用就地成型方式施工,亦可采用搭设钢管绑扎架。将基础梁的架立筋两端放在绑扎架上,画出箍筋间距,套上箍筋,按已画好的位置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穿基础梁下部钢筋,与箍筋绑牢。当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双排钢筋间可用短钢筋支垫(短钢筋直径不小于25mm并不小于梁主筋),短钢筋间距以1.0~1.2m为宜。基础梁钢筋绑扎完成抽出绑扎架,将已绑扎成型的梁筋骨架落地。(5)柱墙插筋的绑扎。根据弹好的柱墙位置线,将柱墙钢筋插于底板或基础的深度要符合要求,并与底板或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插筋甩出长度及接头位置亦应符合要求。(6)基础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卡进行控制。(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填写相关验收记录,其内容包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8)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保证上部钢筋位置准确。3支基础模板筏形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支模工艺同条形基础模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4.混凝土施工筏形基础混凝土通常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详见下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最小断面尺寸等于或大于1000mm,或预计会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混凝土。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3.3.1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1)设计和技术要求:描述本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包括与混凝土施工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如:结构形式、构造特点、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工程量等,描述本工程施工条件和环境及其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2)施工设计计算: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热工计算,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施工方法和温度控制的养护方法,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3)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条件。4)提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5)规定混凝土供应条件:包括供应量、时间、浇筑强度等。6)规定混凝土的浇筑:包括浇筑方法、浇筑路线、表面处理、钢筋保护、养护保温等。7)规定保证质量、环境和安全的措施。8)规定施工进度、劳动组织及机械设备要求等。9)规定大体积混凝土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和要求。(2)进行施工技术交底。2.材料准备(1)当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如果一个混凝土厂家供应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应考虑多家厂家合作供应的可能。上一页下一页返回
任务3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2)当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储备足够的材料,以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3)按照物资供应计划储备足够的保温物资,确保浇筑混凝土及时保温和应急保温措施所需要的物资。(4)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物业管理公司保洁合同3篇
- 建筑涂料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建原生态观光农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新建聚氨脂油封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预拌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书
- (投资方案)数控车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xxx经济型便携式标签打印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办法
- 2024年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学徒培训合同范本3篇
- DB12T 635-2016 高速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技术要求
- 中考必考名著《西游记》整理+真题汇总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年级上册期末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 《第八课 我的身体》参考课件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满分佳作:张弛有度做时间的主人
-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福建永泰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淖毛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聘笔试冲刺题
- 全科教学查房糖尿病620课件
- 恢复力与心理抗逆力的提升
- 居民骨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