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1页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2页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3页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4页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

第一节增长的极限第二节没有极限的增长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第五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第六节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策略1.太空船地球2.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3.世界模型3第一节增长的极限一、悲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二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1.警示与方法意义2.动态观念的缺失第二节没有极限的增长历史外推论市场相应论替代的作用耗散结构论一乐观派的主要观点与理论二、乐观派的挑战

市场的不完备性市场机制与社会目标:资源保障;就业与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加剧了某些资源的稀缺:环境变化;可更新资源稀缺增长的社会极限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1.历史渊源2.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客观现实3.传统发展理论的失败4.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其论述

1.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1)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2)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3)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4)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1)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这一概念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sustainability)。它旨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1991年,国际生态学联合会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从生物圈概念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属性方面表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代表,即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态环境得以持续。

2)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且提出人类可持续生存的9条基本原则。在这9条原则中,既强调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130个行动方案,着重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3)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1989年巴伯的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990年皮尔斯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人”。当然,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而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的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科斯坦萨等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动态的人类经济系统与大程度上动态的、但正确条件下变动更缓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意味着:人类文化能够发展;但这种关系也意味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持在某些限度之内,以免破坏生态学上的生存支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功能”。4)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有的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2.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曾主持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一概念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共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3.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含义一是需要,即指发展的目标是要满足人类需要;二是限制,强调人类的行为要受自然界的制约;三是公平,强调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在上述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下面几层含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因此,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2)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人们首先要了解自然和社会变化规律,才能达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人们必须要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对子孙后代所负有的责任。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人口控制在可持续的水平上。

3)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可持续发展要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基础。因为许多非持续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引起资源生态系统的衰退而导致的。4)环境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也十分强调环境的可持续性,并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5)全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当前世界上的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的限制,具有全球的性质。因此,必须加强国际间多边合作,建立起巩固的际合作关系。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通过正确方式增长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4.可持续发展承认资源环境的价值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通过正确方式增长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主张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审视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人环境,从而减少环境压力,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

可持续发展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目的是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再生速率。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4.可持续发展承认资源环境的价值资源环境价值不仅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上,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支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价值上。应当把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人和服务计人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之中,并逐步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化”国民生产总值。为了全面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产品价格应当完整地反映三部分成本:①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②与开采、获取、使用有关的环境成本(环境净化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③由于当代人使用了某项资源而不可能为后代人利用的效益损失,即用户成本。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Fairness)2.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3.共同性原则(Common)4.需求性原则(Demand)1.公平性原则

所谓的公平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应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4.需求性原则

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基本需求是指维持正常的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和生活资料。环境需求是指人们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为了使自己的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和谐所需求的条件。发展需求是指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为了使生活更充实和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

五、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基础理论是系统论2.人地关系理论3.生态系统理论4.资源环境价值论5.经济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

1.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巨系统,或者说是人地关系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演化。可持续发展最初源于系统论的思想,系统的理论也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指导思想。2.人地关系理论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都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系统,以及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它是一个巨系统,由无数个子系统和更次一级的子系统所组成。如果人类活动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系统就呈良性运行,否则系统呈恶性运行,系统发展难以持续。

3.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纳入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认为虽然人类活动占据主要地位,但是人类不能摆脱自然生态过程的制约。生态系统理论在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承载力、系统变化机制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发展持续农业、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等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4.资源环境价值论资源环境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环境和资源的经济化运作,就是以经济的观点来研究和评价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适当的投人、产出核算体系来测算资源的消耗并指导其保护和再生产。为此,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抛弃资源无限性观点;其次,要确定环境生态资源的价格测算,以提供一个环境资源经济化运作的判断标准,最终要把环境与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新的角后来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与效益。5.经济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将经济分析引入资源与环境生态效应之中,是当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经济学的理论和基本原理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社会再生产过程由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组成。并且,三种再生产不是封闭的和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只有达到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种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从而实现社会再生产的不断循环并周而复始地进行;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三种再生产的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资源观,指的是人们对资源问题的带根本性的看法。吕国平综合众家之长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一、资源的地位观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是三大要素,其中资源要素处在基础的地位。由于人口规模及其生活质量的限度和生存空间的展布,归根结底取决于资源的承载力与分布;环境问题也根源于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及资源状况的自然变异是否合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要求。因而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大系统中,资源处于基础的地位。资源是基础,环境是条件,人口是关键。

二、资源的前景观

悲观派:代表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1968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1977年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写了一份《公元2000年的地球》的报告。这两份报告都刻画了一幅人类生活非常灰暗的前景。乐观派:认为当前出现的某些资源供不应求,主要不是人为的原因,如价格不合理,管理不恰当,何况地球上还有许多资源到今还没有为人类引入到生产领域,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开辟一些利用资源的途径。

三、环境资源观

环境的各项因素是资源,环境的整体是资源的总和;“环境污染就是资源浪费”;保护环境也就是保护资源。环境资源的概念环境资源观的意义

环境资源的概念环境是指周围的客观存在,它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物质环境又分为自然资源物质环境和非自然资源物质环境两大类。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区别,并不是所有的环境本身都是自然资源,也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观的意义环境资源观是联系经济与环境的纽带。用这个观点来分析环境问题,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当,使环境发生了对人类不利的变化;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的浪费,防治污染实质上防止浪费,应当更好地从资源上着眼,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途径;环境是有价值的资源,那么环境资源耗用后,就要在价值上进行补偿,明确了环境资源价值观,可以采取经济手段加强资源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使用,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四、资源的系统观

各种不同的资源都是资源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树立资源的系统观,把每个资源部类都放到系统中去对待。资源的系统观的核心是要求实现资源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功能耦合。这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原理。在人与自然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系统所施加的影响要适应自然系统的功能释放、更新与调整的能力;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系统所供应的功能(释放、更新用整)要合于人类社会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条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原则。另一方面,系统内部要实现动态平衡。一些资源系统自身最基本的动态平衡的状况,是维持该系统可持续存在的基础。

怎样系统地进行资源管理的机制、体制、法制建设?怎样系统地推进资源合理开发与科技进步?一是要转变观念,利用市场,困地制宜,改造成百上千个小系统。二是要科学分析,依靠法制,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大系统。三是审时度势,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利用全球巨系统。五、资源的辨证观

一是辩证认识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源的无限性问题。二是辩证认识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问题。三是辩证认识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四是辩证认识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只有正确树立资源的价值观,才能理顺资源产业链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资源的价值核算并将其纳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才能科学地建立资源的租、税、费体系,依法有序地实现资源的各种权益;才能科学地确定资源性资产的运营监管体制,并逐步建设起一套新的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机制。六、资源的价值观

七、资源的伦理观

规范人类在资源上的社会行为,最普遍有效的自律机制是确立适合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资源道德伦理。坚持以协调平衡的原则和公平共享的原则来确立资源道德标准,规范资源社会行为方式、加强资源治理配置、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和更新建设,处理好各种资源利益分配关系。

可持续发展时代,最主要的资源道德原则,是协调平衡原则和公平共享原则。协调平衡原则体现在:1)必须自觉地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资源(节约资源为荣,浪费资源为耻人通过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同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平衡。2)必须自觉注意保护、建设与更新资源并以此为荣,努力实现占用消耗资源与更新、保护产充资源自身动态的平衡。

公平共享原则,意味着以对资源公平共享为荣,以恣意独占为耻。要求:①注意自觉地在当代与后代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联合国《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纲要》警示:“我们不是从双亲那里继承了地球,而是从子孙们那里借用了它。”②注意自觉地在区域之间、国家企业个体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利益。③注意自觉地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维持生态系统(自然)需要之间合理分配资源。

八、资源的法制观

资源法律体系包括四个基本方面:①综合资源法;②各类资源(本体)法;③各种资源产业法系列;④各种资源开发、利用及其过程中防治污染的法律系列。资源立法应当注意现实中的下列重要问题:

第一,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全面地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应当实现公共资源社会分配的法律约束机制,把资源分配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当作立法的重点。第三,注意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要确立不同的资源用途优先。第四,在经济利益与资源效益之间掌握平衡。第五,执法能力的建设,会影响到立法的进度。第六,资源立法要全面监督和约束各种主体,对政府也要有约束力。第七,加强国际合作。

第五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因地制宜的原则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1.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即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采用某些措施和办法,投入一定的人、财、物力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和收益。开发资源要注意社会效益,资源开发的重点首先是那些社会急需的,影响国计民生的资源。尽管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大,但如果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资源开发,也是不可取的,如果以满足当代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需求,却破坏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是得不偿失的。

2.生物资源开发量应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对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开发量要小于资源的生长、更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开发资源要有规划,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还要与当地资源蕴藏量相一致,而不可为了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而极大地开发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也要有长远的观点,既要考虑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要考虑资源的保护改造;既要考虑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以永续进行。

4.因地制宜的原则由于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地质形成过程,开发利用历史等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使得每个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等,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因此,首先在按照本地区资源的种类、性质、数量、质量等实际情况,采取最适宜的方向、方式、途径和措施,来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资源。5.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都在一定的范围内组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综合体,有些资源还有共生特点,因此对资源必须综合地开发利用,不能单打一。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有以下具备共性的利用策略:一、编制科学的资源开发规划二、利用价值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三、建立资源集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第六节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策略一、编制科学的资源开发规划

1.资源开发规划具有战略意义自然资源开发规划是从宏观上指导生产建设布局和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即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生产力布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