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_第1页
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_第2页
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_第3页
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_第4页
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讲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

○影响正常欣赏的心理误区主要有政治、思想偏见、心理定势、势利之心、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约拿情结、不懂“崇拜”。

16个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家的丰富生动的案例莫不给我们眼前一亮。政治、思想偏见心理定势势利之心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约拿情结“不懂”崇拜第一节

政治、思想偏见

政治、思想偏见:即政治倾向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偏见。政治思想偏见是干扰正常欣赏,从而导致欣赏主体偏离欣赏对象客观价值的一种很强硬的心理力量。题:政治、思想偏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阶级意识的昏聩。政治偏见,在阶级社会里首先表现为了阶级偏见。昏聩的阶级意识对文艺欣赏的干扰,主要表现在对于作品思想内容的反应上:凡是与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不相符合的进步的思想内容,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加以排斥和反对。

例1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由于揭示了当时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受历代人民群众的欢迎。然而封建统治阶级却不喜欢它,诬其为“诲盗之书”,甚至咒骂《水许传》作者“当哑三代”。明末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多次下令禁毁《水浒传》。

例2复辟前,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伊莉莎白时代的英国戏剧和文学支配着英国舞台,领导着欣赏的趣味。但复辟时旧贵族流亡到了法国,在那里接触到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认为这更符合自己的趣味,因而在复辟以后,法国风味开始支配英国文学。人们把莎士比亚当做“烂醉的野蛮人”。二、政治倾向的落后

保守的政治倾向是一种沉重的心理惰力,它可以导致对文艺作品尤其是政治倾向进步的作品的“盲目”或拒绝。

例3雨果的《欧那尼》开始演出时遭到封建贵族的抵制就是典型的例子。

例4民主激进的美国诗人惠特曼也有过雨果的类似的遭遇。1855年他自印发行的《草叶集》,政治倾向鲜明而激进,放声高歌民主和自由,反对奴隶制。出版后遭到美国文学界和社会上的保守分子的非难和诋毁。

例5雕塑像维纳斯,历来被人们视为美与爱的象征。但维纳斯不符合禁欲主义的基督教们关于女人外形的理想,所以他们惊慌地把维纳斯称为女妖。

例6《红楼梦》一出,道学家们齐声称之为淫。

三、思想观念的陈腐

陈腐的思想观念使人的心灵严重锈蚀麻木,以至于丧失掉对文艺作品的正常感受、理解的起码能力。

题:政治思想偏见对正常欣赏的干扰破坏表现出哪几个特点?

一是使欣赏趣味变得偏颇狭隘,顽固保守。

例7托尔斯泰不喜欢莎士比亚;他还否定了但丁、歌德、拉斐尔、贝多芬等伟大的艺术家。托尔斯泰无论评人还是评已,态度是严肃的,但所用的标准即他的道德观念却显然是偏颇的,因而坚持标准超是严格越是显示出他的眼光狭隘。

二是庸俗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态度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既定倾向和观念“强行”理解对象,不惜歪曲艺术作品的本来意蕴。

例8

我国《诗经》的第一首诗《关睢》,以一种鸟的和鸣起兴,本来是一首明明白白的男女恋歌,而齐、鲁、韩3家则都认为是讽喻周康迷恋女色,不理朝政云云。这种牵强附会、为我所用的“欣赏法”,表现了一种庸俗、沉重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态度。在这种态度支配下,永远也难窥得艺术女神的真面目。第二节心理定势

★什么是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欣赏主体对于某些欣赏对象的较为固定的心理趋向性,具体表现在欣赏活动中人们的爱好、选择和取舍,以及欣赏方式方面。这是一种心理习惯或曰心理惯性。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文艺欣赏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心理定势有哪些因素组成?

A主体先前所积累的经验;

B主体的动机和需要;

C主体的人格和文化素养;

D主体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

E主体的心绪和心境。

★欣赏心理定势的形成对于文艺欣赏活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其一,欣赏心理定势的明显表现之一是欣赏主体的偏爱。其二,欣赏心理定势作为一种欣赏意向,对于创作具有潜在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其三,欣赏心理定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致性。

★欣赏心理定势的形成对于文艺欣赏活动的消极作用有哪些?其一,保守与封闭。欣赏心理定势在表现出稳定性、一致性的同时,往往又表现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封闭性。

例9

看惯了传统的历史小说,就指责鲁迅的《故事新编》在古代情节中杂入现代情节的不合理,不真实;看惯了有头有尾、慢慢道来式的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就对现代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革新接受不了;第二,主观与偏见。欣赏心理定势的强化和发展容易使正常的偏爱变成偏见,走向主观主义、唯我主义,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成见作为选择、评判作品优劣的标准。凡是不符合自己成见的,就被视为“非法”的。第三节势利之心

势利之心:实验对象的内心深处对名人(或有权势的人民)有一种盲目崇拜、盲目追随、盲目归附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所谓的势利。

崇敬名人、崇拜名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但是,对名人的崇拜一定要建立健全名人确有真正价值而自己对此确有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盲目的、势利的。势利之心对文艺欣赏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不问作品的实际价值,只要作者是名家,就认定是好作品。势利者就要“欣赏”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的名气。

例10

据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公司所属“细分艺术公司”花1300澳元购进毕加索1959年的一幅名画《三个裸女》。然后又把它“分尸”500片,每片190澳元,一下子就卖了95000澳元,转手间赚了800000澳元。(见《艺术世界》1986年第5期)画既被“细分”,就不再成其画,艺术从此不复存在,买画当然知道这一点。但竟然又心甘情愿上当,原因何在?深层心理上除了虚荣、势利这外,还有什么呢?第四节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心理在文艺欣赏活动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A表现之一是,别人怎样我也怎样,互相攀比,互相模仿。

B表现之二是:滚雪球效应。最明显的情形是某一作品起初默默无闻,而一旦为人所注意,尤其是被有声名、有影响的人物注意或宣传引荐后,马上会引起广泛的欢迎,甚至抱起一股什么“热”。

C表现之三是,接受暗示,趋附舆论。

例11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后被文人墨客们贬得一无是处。可是经名人作序作注加以肯定后,文人们立刻转变态度,又极力夸张《三都赋》写得好,乃到整个京城为之轰动,但是文墨客们再波及整个京城,“洛阳纸贵”,由一、二人称赞到多人称赞再到众人称赞,整个过程像是滚雪,我们姑且称之为“滚雪球效应。”

★在文艺欣赏活动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从客观方面论,是因为个体对群体的压力如社会舆论、群体气氛感到不安,不安就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为了追求心理的平衡,于就是随之大溜,消融于群体寻求安全感、轻松感。从主观方面说,因为欣赏主体艺术修养较差,缺乏欣赏能力,对欣赏对象的选择和评价没有自己的主见,因而宁愿模仿别人,顺从别人,与大众保持一致。

★从众心理在文艺欣赏活动中的意义有哪些?从众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利于扩大作品的影响,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普及。从众的消极意义在于,对于“众”的不加分析地盲目依从上。盲目依从,唯“众”是从,丧失了自我,因而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文艺欣赏,导致了消极现象的出现:

1容易丧失文艺欣赏的客观标准,造成文艺欣赏中的主观性、随意性。

2一些艺术价值并不高、内容未必健康的作品,甚至是粗制滥造、低级趣味之作,

3一旦迎合了某些人的欣赏心理,也可能借从众心理迅速传播,形成“热”、“潮”,出现所谓轰动效应。第三,即使是对于优秀作品欣赏的从众行为中,也隐潜着某种消极的因素,即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而只是为了追风赶浪,随上大溜。第五节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就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同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心理供给之间发生矛盾而出现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带有情感性和对抗性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低层次的社会意识。

★逆反心理在文艺欣赏活动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是,越被禁止的作品越激起兴趣

例12

电影《原野》,1981年拍成片后不久就传到了国外,国内也曾在小范围内放映过。但同时宣布此片不能在国内发行,看后严禁外传。但一禁止,就禁出了神秘味。7年后《原野》“出品转内销”,国内开禁。“禁”反而成了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其二是,越被批评的作品越吃香。有的作品,一经点名批评,不管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都会使作品身份猛增,马上畅销,辗转流传加快,传播率加在,作者的知名度猛升。

其三是,越被争议的作品越走俏。

例13/1983年,美国好莱坞影片公司开拍《最后的诱惑》。“影片公司利用观众的逆反心理,及时将影片投放市场,大大提高了它的商业价值,《诱惑》风波反而成了该片获得厚利的良机。”★举例说明逆反心理的两面性?同心理定势、从众心理一样,逆反心理也有两面性。从思想方法上来看,逆反心理有时也表现出合理的一面,这就是不盲目从众,不盲目接受外力的指令,不盲目接受“潮流”、“时尚”、“权威”的裹挟,体现了一种独立的自主意识。但逆反心理的消极方面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意气性。逆反心理的情感色彩比较浓厚,常常带有抵触、对抗、厌恶、愤怒、反压抑、甚至是睹气等不同程度的情绪、情感色彩。如有人看电影《革命军中马前卒》的片名,就断言“这部影片是政治说教的,没啥看头”,实在有些微武断。第二,偏激性。这就是思想方法上的简单性和片面性,缺乏辩证的思考,缺乏全面的分析,缺乏理智的比较。第三,容易给本不宜流行扩散的作品甚至是某些坏作品以浒扩散的机会。如有的影片或书籍,对成年人可能无甚危害,但却不适宜于身心尚未健全的儿童欣赏。对这种情况如不特别指出倒也罢了,一旦标明“儿童不宜”,就可能刺激独立儿童的逆反心理,以及成年人的好奇心,使他们想方设法也要去看看。这就为本不该流行扩散的东西的流行扩散创造了心理前提

例14《草叶集》在美国费城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印行的3000册在一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美国读者对美国政府压制《草叶集》的逆反心理就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例15我国的《红楼梦》一开始就被视为“淫书”,统治者千方百计要查抄禁毁,但人们偏要看看“淫书”是什么样。

例16

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写了科学家为国献身科学的故事,也写了周总理对科学家的关怀和爱护。“文革”中,“四人帮”加以查禁,将作者投入监狱。这种压制行径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小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祖国各个角落。“四人帮”倒台后,小说解禁了,公开出版了,人们的欣赏热情反而不如以前高了。第六节约拿情结

约拿情绪: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的概念,是借用圣经故事所概括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圣经上说,有一次是帝派约拿到尼薇城去传话,这本来是一项光荣伟大的使命,但约拿最初却逃避这一使命,企图乘船远去。马斯洛认为,约拿这种心理状态,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例如,人们常常“惧怕自身的伟大之处”,“躲开自己最好的天赋”,“回避自己的命运”,既惧怕自己最坏的东西,又惧怕自己最好的东西;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在最美好的时刻,在最美的条件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