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1.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D.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自然结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B.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C.《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B.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C.“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D.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参考答案:1.B2.C3.B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张冠李戴,原文是说“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即尧舜禹为“王道”的代表,“春秋五霸”为“霸道”的代表,选项中把二者顺序说颠倒了。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因果颠倒,根据原文第三段可知,“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是原因,“《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是结果。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三段,“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这一思想是他政治思想中的“民本”,而不是“王道”。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有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大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皱折,皱折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19文章开头两次提到“使我着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0文章主体部分引用了三则神话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2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这句话的含意?(4分)2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两例并作简要赏析。(6分)参考答案:19、引出“阙”这一话题,为下文阐释其中蕴含的哲理做铺垫;(2分)

同时,作者的“两次着迷”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启发读者的思考”)。(2分)

注:如只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不得分。20、通过这些神话传说,阐明了“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2分)

丰富了文章内容,(1分)营造了古朴、悠远的意境(或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或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注:1分,意思对即可。21、世间事物乃至人生,圆满和完美只是相对的;圆满、完美常和缺憾、不如意相伴(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2分)

我们对待事物或人生应多一份理解、豁达和乐观。(2分)

22、(1)语言富有哲理性(或“有丰富的意蕴”)。如“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如坐春风。

(2)文章善于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节律美和诗意美。如“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一段充分利用拟人和排比,语旨生动;细细品来,满口生香。

(3)用词准确、鲜明、生动,举例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元年”,关于人工智能即将颠覆人类各种各样工作岗位的预言不绝于耳。人工智能先驱皮埃罗·斯加鲁菲峰在《2017未来媒体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是未来媒体十大发展趋势之一。

所谓“机器人写新闻”,实际上是一套程序算法,通过垂直领域开放平台的接口或平台授权,机器人可以快速抓取、生成、发布和推送资讯。尤其在证券交易、体育赛事、地震信息等方面,机构网站提供信息接口,机器就可快速抓取而后生成并推送新闻。(摘编自张志安、刘杰《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材料二:2017年8月23日下午,钱江晚报新媒体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钱江晚报人工智能记者小冰作为主持人,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共同主持了整场活动,妙趣横生的对话和互动吸引了满场观众的目光。“人工智能+媒体”到底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直是业界关注的。将智能机器人引入报社工作,钱江晚报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而事实证明,小冰在钱江晚报的媒体转型中承担了多重角色,并产生了出人意料的影响。2016年9月,钱江晚报从旗下微信矩阵中,挑选了官方微信、杭州吃货、好摄之友共三个账号进行试水,小冰的任务就是在微信公众号后台与网友互动,回复网友的消息。同时,小冰团队为钱江晚报优先开放了测颜值、测关系、读心术等有趣的人工智能小应用,升级了微信号的活动玩法。从此人工智能微信客服上岗——她24小时在线为你解答问题、陪你聊天,同时她自带流量,受年轻人追捧,说话风趣,还偶尔“卖萌”。数据显示,在小冰入驻钱江晚报官方微信后的第一个月,用户留言数量就从过去的2000条左右上至1万多条,粉丝活跃度与黏性大大提升。小冰作为机器人记者,她的日常工作之一便从全网收集选题。客户端4.2版本发布后,读者可以直接在“浙江24小时”官方网站的小冰专区里,看到全天候不断刷新的新闻卡片。而小冰直接生成的数百篇新闻成品稿件中,又以“预测新闻”为主要亮点。以2017年奥斯卡颁奖礼报道为例,在颁奖礼开始前,小冰就预测出几乎所有小金人的归属,并写成新闻稿件《机器人记者小冰预测:<爱乐之城>获8座小金人》。小冰最终成功预言17座小金人。背后的原理,是小冰将微软研发的机器可用数据,挖掘专家和大众的喜好,并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得出预测结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已被越来越多用户认可。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APP在4.2版本中加入了个性化推荐功能,而承担这一任务的,正是机器人小冰。通过手机用户行为数据,客户端能够告诉小冰用户常规的偏好选择、停留时长、阅读文章比例、是否收藏转发、是否在阅读过程中有过评论、收藏、点赞的意愿。小冰自己也会观察,用户是否偏爱阅读某一位记者的稿件,或者在不同稿件的评论中写了什么。基于以上这些,机器人记者小冰完成了文章特征标记和用户画像勾勒,然后去匹配内容和用户。(摘编自冯怡、张颖《机器人记者能为媒体做些什么——以钱江晚报“记者”小冰为例》)材料三:图1:2012-2016年中国报纸、杂志、电视、用户到达率(百分比)和接触时长(分钟)变动表图2:我国RTB(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亿元)图3:美国报业与谷歌广告收入对比(摘自腾讯研究院《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的谢幕与重生》)材料四:人工智能无法给新闻业带来什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直接事实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比如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历史情况,体育赛事中的比赛结果、参赛队员、比分情况、以往战绩等,这类信息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通过数据抓取和套用板块快速完成。但是,相对复杂的事实以及事实之间的关联,很难被机器所捕捉和分析,因为这些“有意义脉络的事实”需要现场的调查突破、背景的调查分析。以调查性报道为例,机器无法看到表明事实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无法像调查记者一样找到谁施害、谁造假、谁是复杂事件后的作恶者,机器也无法有效获知事实背后被遮蔽的事实并形成基于多重事实的价值判断。新闻机器人并不能完全具备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只能靠现成的数据、设定的程序和固定的模板记性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制造。机器人能呈现关于事实的信息,却无法深度解释事实,尤其针对那些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来进行的分析、运用默会知识来总结的经验、依据社会阅历来进行判断,还要靠人来解决。与机器人写稿相比,人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实的判断以及对复杂逻辑关系的推理,这是记者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机器人所没有的能力。(摘编自张志安、刘杰《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7.下列关于互联网对传统新闻业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6年,电视的日到达率为70.5%,较2012年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日均收看时间也减少了半个多小时,相比报纸和杂志,电视的用户流失量较多。B.网络广告份额持续走高,新型的网络广告模式不断兴起。我国RTB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提升,从2012年的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12亿元,发展速度惊人,同比增长率在迅猛增长后,回落也迅速,这反映,广告商对网络广告的重视和依赖在逐年降低。C.从2012年到2016年报纸、杂志、电视的用户到达率和消费时间双双下滑,传统新闻业正面临用户大量流失的境况。D.谷歌广告收入在2011年全面超过了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可见,美国报业发展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A.“机器人写新闻”,是机器人通过数据抓取和套用板块快速完成新闻写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让机器完成对新闻事件深度的调查。B.机器人小冰作为人工智能微信客服,24小时在线为用户解答问题、陪用户聊天,同时她自带流量,受大众的追捧。C.机器人小冰无论是“预测新闻”,还是对新闻内容个性化推荐,都需要网络大数据的支持。D.人工智能可以带来动态新闻却无法揭示真相,因为真相并非简要事实,而是掩藏在事实背后的复杂事实,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代职业记者调查者的角色。E.机器人小冰将微软研发的机器可用数据,挖掘专家和大众的喜好,并通过不断优化算法的方法,成功预测了2017年奥斯卡奖项所有“小金人”的归属。因此,人工智能预测新闻具有前瞻性和准确性。9.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人工智能给新闻业带来的变化。参考答案:7.B

8.CD

9.①新的传播速度(快速抓取并推送新闻);②创造新的阅读体验;③智能写稿,融入算法预测某些新闻;④形成新的分发机制,可个性化推荐。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广告商对网络广告的重视和依赖在逐年降低”错误,同比增长率虽然有回落,但从广告市场规模看,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49亿,比2012年增加了110亿,这都反应了广告商对网络广告的重视和依赖不断加强。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机器人并不能完全具备人类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只能呈现关于事实的信息,但无法深度解释事实,因此不能完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B项,偷换概念,机器人小冰是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并非大众的追捧。E项,以偏概全,小冰成功预测了奥斯卡奖项结果只是个例,无法判定小冰能够成功预测其他的新闻,因此我们无法由一个个例来判断人工智能预测新闻的准确性。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所谓‘机器人写新闻’,实际上是一套程序算法,通过垂直领域开放平台的接口或平台授权,机器人可以快速抓取、生成、发布和推送资讯”概括第一点;根据“基于以上这些,机器人记者小冰完成了文章特征标记和用户画像勾勒,然后去匹配内容和用户”概括第二点;根据“背后的原理,是小冰将微软研发的机器可用数据,挖掘专家和大众的喜好,并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得出预测结果”概括第三点;“机器就可快速抓取而后生成并推送新闻”概括第四点。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散书后记

(清)袁枚①书将散□,司书者请问其目。余告之曰:凡书有资著作者,有备参考者。备参考者,数万卷而未足;资著作者,数千卷而有馀。何也?著作者熔书以就己,书多则杂;参考者劳己以徇书,书少则漏。著作者如大匠造屋,常精思于明堂奥区①之结构,而木屑竹头非所计也;考据者如计吏②持筹,必取证于质剂③契约之纷繁,而圭撮④毫厘所必争也。二者皆非易易也。②然而一主创,一主因;一凭虚而灵,一核实而滞;一耻言蹈袭,一尊亨依傍;一类劳心,一类劳力。二者相较,著作胜矣。且先有著作而后有书,先有书而后有考据。以故著作者,始于《六经》,盛于周秦;而考据之学,则自后汉末而始兴者。郑、马⑤笺注业已回冗。其徒从而附益之,抨弹踳驳⑥,弥弥滋甚。孔明厌之,故读书但观大略;渊明厌之,故读书不求甚解。二人者,一圣贤,一高士也。余性不耐杂,窃慕二人之所见,而又苦本朝考据之才之太多也,盍以书之备参考者尽散之。(《小仓山房文集》)【注】①明堂奥区:指高大深邃的宫殿建筑。②计吏:古代州郡掌簿册登记的官员。③质剂:古代贸易契券的总称。④圭撮: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⑤郑、马:指东汉末年的经学家郑玄和马融。⑥抨弹踳驳:批评攻击,错乱驳杂。23.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也

B.尔

C.矣

D.焉24.第①段中,作者认为“著作者”和“参考者”对书籍使用方法的主要区别是(请用自己的话表述)。25.赏析第①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2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之所以藏书而散是因为生活发生重大变故不得不忍痛割爱。B.作者认为著作靠虚拟,考据需查核是否属实,都既费心思又耗体力。C.作者认为有助于著作的书越多越好,有备于参考的书越少越好。D.作者推崇孔明、渊明的读书方法,因而决定散去有备于参考的书籍。27.第②段中,作者对著书立说和考据这两种治学方法进行比较,表现了明显的倾向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参考答案:23.C

24.“著作者”融汇书中的内容来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而“参考者”是耗费自己的精力去依从书中的观点。

25.答案示例:把“著作者”比作“造屋大匠”,把“参考者”比为“持筹计吏”。化高深玄妙的学术理论为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直观形象地表现出二者一个着眼于整体结构,一个注重细枝末节。

26.D

27.答案示例一:作者认为著书立说既早于考据研究,也高于考据研究。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著书立说是创新,用不着依傍古人,而考据研究只是依从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创造性,所以,著书立说更有价值。答案示例二:作者认为著书立说高于考据研究,此观点有失偏颇。考据学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敢于超越前人的创造精神,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广泛运用,因此,考据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应被轻视。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所给空格在句末,而且“书将散”句意完整,所以此处应填句末语气词,“尔”一般不用在句末,可排除B项。“也”用在句末可以表陈述或判断语气;“矣”用在句末相当于“了”,可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焉”用在句末可表示陈述或疑问语气。本题中“书将散”说的是一种事实,用表判断语气的“也”更恰当。24.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需要首先找到作者的原话,翻译过来之后,再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作者就是注重整体结构,而不注重细枝末节;第二层的本体是“考据者”,喻体是“计吏持筹”,二者的相似性在于注意细枝末节。画线句子使用比喻说理的妙处就在于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著作者”和“参考者”之间的区别。26.试题分析:A项对散书原因分析不当,原文说“余性不耐杂,窃慕二人之所见,而又苦本朝考据之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本文是一篇散文,阅读时就要注意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理清前因后果。然后分析所给选项,找准选项对应区间,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逐一排除得出答安。本题中AD两项都是探讨作者散书的原因,对应信息在文章结尾部分,C项的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这三项都是不正确的。27.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依据原文,总结出作者的观点,然后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联系文本或联系现实证明自己的观点。从文章第二段来看,作者说“二者相较,著作胜矣。且先有著作而后有书,先有书而后有考据”,显然作者认为著书立说高于考据,也早于考据。考生可以赞同作者的观点,认为“著作”高于“考据”,然后论证著书立说的重要意义;也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认为“考据”也应有其重要地位,然后分析考据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注意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译文:我准备把书分送出去,管书的人问我所散书的书目。我告诉他说:大凡图书,有帮助写作的,有备作参考的。备作参考的书,即便有几万本也觉得不够多;帮助写作的书,就算只有几千本也已经绰绰有余了。这是为什么呢?写书的人是把书读得通透,提取书中的精华为己所用,书多了反而杂乱了;参考书本的人是耗费自己的精力,多方查证,让自己的思想、知识和书中的一致,书少了,就容易遗漏。写书就像高明的工匠建造房屋,常常对高大深邃的宫殿建筑的构造进行精心思考,因而木屑、竹头等细小的东西就不是他所考虑的;考据就像古代那些州郡掌管簿册登记的官吏手持计算用的竹码一样,一定要从各种纷繁的质剂契约中取证,那么一丝一毫都是他们一定要做好的。可见,写书和考据,两者都不是很容易的。如此,那么写作和考据,一个注重创新,一个注重因袭;一个靠虚拟变得灵动,一个因审核是否属实而变得板滞;一个以因袭沿用别人的东西为耻,一个以接受依据书上的东西为尊;一个费心思,一个耗体力。两者相比较,写作更为重要。再说,先有写作然后才有图书,先有图书然后才有考据。所以,著书立说从《六经》开始,在周朝和秦朝时走向兴盛;可是考据学,却是从东汉末年才兴起的。郑玄、马融的注释已经很繁杂。他们的门徒弟子们更是追随他们而且增加了注解,批评攻击,错乱驳杂,渐渐变得更多。诸葛亮讨厌这样的注解,所以读书只看个大致;陶渊明讨厌这样的注解,所以读书不追求深刻的理解。这两个人,一个是圣贤,一个是高士。我的性情承受不了繁杂,私下里仰慕诸葛亮和陶渊明这两人的见解,而且又烦心于本朝考据人才太多,那么何不把备作参考的书全都分送出去呢?5.

参考答案:8.A

(被征召)9.D

(连词,于是、就;A顺连,就/连词,表修饰;连词,于是/介词,由、通过;C介词,在/介词,向)10.C

(茅容追赶的目的是为了证实此人是否是徐稚)11.(1)当时陈番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礼节请求徐稚暂时代理功曹一职,徐稚无法推辞,拜见陈蕃之后就退回去了。(时,当时;免,推辞;谒,拜见。各1分,句意完整,语句通顺2分)(2)请替我向郭林宗致谢。大树要倒了,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处奔波呢?(谢,感谢;颠,倒;维,维系;何为,为什么。各1分。句意完整,语句通顺1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李靖讨吐谷浑,以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师次鄯州,议所向。君集曰:“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靖然其计,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进会大非川,平其国。高昌不臣,拜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王曲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碛卤二千里无水草,冬风裂肌,夏风如焚,行贾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使能顿吾城下,一再旬,食尽当溃,吾且系而虏之。”君集次碛口,而文泰死,子智盛袭位。进营柳谷,候骑言国方葬死君,诸将请袭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骄慢,使吾龚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间,非问罪也。”于是鼓而前。贼婴城自守,遣谕之,不下。乃刊木塞堑,引撞车毁其堞,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俘男女七千,进围都城,智盛乃降。高昌平,君集刻石纪功还。初,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又私取珍宝、妇女,将士因亦盗入,不能制。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犯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君集举手谓曰:“此手当为殿下用之。”又遣楚石语承乾曰:“魏王得爱,陛下若有诏召,愿毋轻入。”承乾纳之。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集辞穷不能对。帝语群臣曰:“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选自《新唐书·侯君集传》卷一百一十七)10.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靖然其计,简锐士

简:挑选B.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

闻:听说,知闻C.诏君集诣狱簿对

簿对:受审问D.君集辞穷不能对

辞穷:因理亏而无话可说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为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有此称,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B.兵部,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务。其长官为兵部尚书。C.袭位,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整个封建时代,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邑、官职均可父子相承。D.刻石,指古代皇帝或大臣为纪念某重大功业而刻立碑碣,又称勒石。范仲淹《渔家傲》中“燕然未勒归无计”即用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后勒石纪功的典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候君集少年时便在秦王李世民幕府做事,跟随其征战立下功劳。后来,在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时尤为得力,李世民对其封赏有加。B.侯君集很有军事才能,在征讨吐谷浑的时候正确地分析形势,向李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带精兵深入追敌,最终克敌制胜。C.侯君集恃功违法,被治罪后怏怏不乐,太子李承乾趁机拉拢他,侯君集表示愿为太子效力,并没太子出谋划策。D.太子谋反事败,侯君集被捕入狱,太宗亲自审间,虽感念他的功劳,但仍挥泪将其处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千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精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2)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参考答案:10.B

11.C

12.B

13.(1)大军已到(这里),而贼寇没有跑到险阻之地,这是上天帮助我们。倘若率精兵攻其不备,他们不会料想到我军(的动态),一定会对我们很有利。(2)君集对国家有功,我不忍心用法律处置他,想请求饶他性命,各位应该会答应我吧?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闻:使……闻知。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11.试题分析:识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C.秦代开始官职不世袭,宋代开始出现了爵位不世袭的现象。12.试题分析:B.侯君集很有军事才能,在征讨吐谷浑的时候正确地分析形势,向李靖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并带精兵深入追敌,最终克敌制胜。“简锐士,约赍深入,追及其众于库山,大战,破之”的主语应是李靖。13.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赞”帮助、“彼不我虞”他们不会料想到我军。(2)“丐”求饶、“其……乎”推测语气。参考译文:侯君集,是豳州三水县人。以才力雄豪见称。年少时在秦王幕府做事,随从秦王征讨立有功劳,历任左虞候、车骑将军,封为全椒县子。参与谋划诛除隐太子时尤为得力。秦王继位后,升任左卫将军,进封为潞国公,享受封邑一千户。贞观四年,升任兵部尚书。李靖征讨吐谷浑时,任用候君集做积石道行军总管。大军停驻在鄯州,商议出击方向。君集说:“大军已到(这里),而贼寇没有跑到险阻之地,这是上天帮助我们。如率精兵攻其不备,他们不会料想到我军(的动态),一定能大获全胜。如让他们逃脱并守险于山谷,再行讨伐就很难取胜了。”李靖赞同他的想法,便挑选精锐士卒,轻装深入,在库山追上了吐谷浑的军队,大战破敌,进军会师于大非川,平定其国。高昌王不臣服,拜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出讨。高昌王麴文泰大笑说:“唐国离我们有七千里远,沙漠盐碱地二千里且无水草,冬风刺骨,吹裂肌肤,夏风如火,到这里的商人都寥寥无几,哪里能拍派大军前来?即使他们能围困我们的城池,一二十天后,他们的粮食吃完了就会溃败,我就可以击败他们了。”君集率军进至碛口时,文泰死去,其子智盛承袭其位。大军进驻柳谷,侦骑说该国正在安葬已故国君,诸将请求出兵袭击。君集说:“不行,天子因高昌国骄慢无礼,派我替天行道前往讨伐,如果趁丧事偷袭他们,就不是问罪之师了。”于是大振旗鼓而行。贼众据城固守,遣使晓谕而不听。便斩树填护城河,推出撞车毁其城堞,抛掷石块如雨,敌人无法抵挡,因而攻下城池,俘获男女七千人,进而围困都城。智盛于是开城出降。高昌平定,君集刻石纪功而还。起初,侯君集发配没收罪人没有上报朝廷,又私自收取珍宝、妇女,将士因此也盗取宝物,侯君集不能控制他们。等到返回京师后,有关官员弹劾他的罪名,皇帝下诏侯君集入狱接受审讯。侯君集依仗自己立有功劳,却因为其他的罪名被捕,心中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屡犯过失,担心被废,闻知君集不满,通过君集女婿东宫千牛贺兰楚石,私引君集进宫,询问自安之计。君集举起手对他说“:此手当为殿下效劳。”又派楚石对承乾说“:魏王得宠,陛下若有诏书征召,希望不要让他轻易入宫。”承乾采纳其策。李承乾谋反事败后,收捕君集入狱。太宗亲自临问,说“:我不想让刀笔吏折辱您。”君集理屈词穷不能回答。太宗对群臣说:“君集对国家有功,我不忍心用法律处置他,想免其死罪,各位应该会答应我吧?”群臣都说:“君集之罪,大逆不道,请依照法令处决。”太宗便对君集说:“与您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观看您的遗像了!”因而流下眼泪,随即将他斩首,并籍没其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昆剧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B.如今,家庭农场模式依托特色的农业产品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批城里人去农场赏花、摘菜、垂钓和休闲,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C.这样一部充满时代特点的纪录电影,无疑将进一步引爆国民的爱国热情,它将引领广大观众深刻地思索自己在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之路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D.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参考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传承、抢救、保护”应改为“抢救、保护、传承”。B项,不合逻辑,并列不当。“赏花、摘菜、垂钓和休闲”错误,“赏花、摘菜、垂钓”属于休闲活动。D项,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与”。“寻觅到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应改为“寻觅到与自己家园的相通之处”。故选C。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温和是春日晴空中一朵柔美温润的白云;

温和是夏季清风里一枝婆娑起舞的柔柳;

温和是秋天深山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