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圭山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政府向国民提供的福利项目之多,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A.强化了自由放任政策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体现了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自由放任政策,故A项错误,B项正确;英国社会福利政策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C项错误;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英国社会福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豪不加掩饰了。”这反映了A.殖民掠夺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B.欧洲殖民者创造了近代文明C.资产阶级文明进程伴随殖民掠夺 D.资产阶级生存离不开殖民地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材料中马克思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将其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掠夺的野蛮本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建立在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基础上,故选C。A、B、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3.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A.否定了封建纲常的合理性B.限制专权顺应时代要求C.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D.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曦的众治,顾炎武的分权思想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自由发展反对封建专制束缚的要求,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否定,排除。C项,题干旨在批判君主专制而非否定君主制度,排除。D项,题干思想并未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排除。4.工业革命前欧洲制造的燧发枪工艺水平精细到如同机床加工的效果,铁水提纯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同时,欧洲的古代建筑对于工程的严格计算和施工水准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这说明A.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B.部分行业在工业革命前已完成技术革新C.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巨大差距D.技术优势是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是工业革命前,欧洲的某些科技已经非常发达,这说明工业革命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这些行业依然是手工劳动,因此没有完成技术革新,故B项错误;只是“铁水提纯的水平已经超过中国”,不能说明古代中西方科技水平已经有了巨大差距,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的扩大是工业革命发展的根本性保障,故D项错误。5.古罗马法学家有句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A.《万民法》

B.习惯法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体现的是成文法,古罗马最早实践成文法的是《十二铜表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6.19世纪70年代,英国正在享受自由贸易、市场扩大带来的经济繁荣,这造成了英国对时代潮流认知的迟钝,最终丧失了工业领先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A.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政府全面干预经济C.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D.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参考答案:C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各国几乎同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全面来临,而英国忽视了技术更新,最终丧失了工业领先的地位,故C正确;社会主义运动并非当时主要的时代潮流,故A错误;19世纪70年代,政府没有全面干预经济,故B错误;当时英国代议制已经确立和完善,故D错误。故选C。7.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A.借助于天加强统治

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

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参考答案: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由材料内容可知,处于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的统治者用对神的称呼的词语来作为自己的称呼,这是借助于天来加强统治的一种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体现了统治者自身称谓的一种变化,没有体现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势力,故C项错误;人主尊号的变化和社会转型相适应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A8.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出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18分)参考答案: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1分),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1分),制定连坐法(1分),推行县制(1分),制定秦律(1分),打击旧贵族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加强中央集权。(4分)

经济:废除井田制(1分),奖励耕织(1分),统一度量衡(1分)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3分)

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1分),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1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1分)9.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集中体现我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成果是①《反对本本主义》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⑤《井冈山的斗争》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参考答案:C10.晚清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但清朝并未及时变革国家制度,一场令国人痛心的战争证明所谓的“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可知“同光中兴”指的是洋务运动,从时间推断当是甲午战争,故C项正确。同治皇帝在位时间为1862年至1874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处在光绪帝统治时期,排除C;D项不符合题意。1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权力之争集中于宰相之位

B.位尊权重的相权开始衰落C.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对等参考答案:C北宋御史行使监察职能,对皇帝负责,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御史弹劾宰相次数增多,说明了相权被削弱,皇权加强,C正确。御史弹劾宰相并非为了夺取宰相之位,A错误。汉武帝时设中朝,开始削弱宰相的地位,相权开始衰落,B错误。北宋时期,御史虽然可以监察宰相,但宰相权力高于御史,D错误。12.直到近代,新安地区“千家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素”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传统的影响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儒家思想的流传参考答案:A13.读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有关该表原因的解读错误的是

年代中国英国西班牙15801:5.51:11.71:12.1216351:101:131:13.1316371:131:13.51:13.13-15.45A.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出超

B.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C.17世纪中期,中国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

D.新航路开辟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表格信息可知1580年中国银价高、金价低,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再联系所学知识推断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A、B、D为原因,排除;C为表格反映的现象,故选C。14.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参考答案:D国民大革命。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知识界涌现了很多关注国家大事,并勇于实践的人物,但没有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和支持,ABC项都缺乏群众基础,故排除;国民大革命是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群众基础广泛,故D项正确。15.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殖民主义本身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参考答案:C太平天国运动。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与理解的能力。由题干引文“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可获得冯友兰教授否定太平天国的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推行神权政治,而选项中的反对帝国主义与神权无关,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16.1860年,清廷任命汉族官僚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遂举荐大批湘军将领为封疆大吏,并在地方办厘金改田政,以实现军饷自筹。这说明A.清廷对地方控制日益加强B.政治形势推动权力格局变化C.满汉民族间矛盾得以解决D.地方割据威胁了清政府统治参考答案:B晚清八旗军队蜕化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用汉人军团,曾国藩利用权力任用身边同僚和老乡为官,说明晚清政治形势辩护推动权力格局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朝政府对于地方控制是逐渐减弱,故A项错误;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一直存在,并没有因此解决,故C项错误;此时地方势力并没有对抗中央,故D项错误。17.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总统府”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着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六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中所表现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占领总统府时的情景。而民国纪年将1912年纪录为民国元年,故1949年为民国三十八年,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8.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胡(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C.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海禁”政策大力推行参考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特点【名师点睛】19.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参考答案:B略20.《十二铜表法》中的第三表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这一规定本质上反映出罗马法A.维护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B.罗马法保留了野蛮的奴隶制习俗C.成文法比习惯法更残酷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题干中“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说明了该法律采用了严酷的形式来维护债务奴役制,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与奴隶制习俗相关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习惯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强调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故D项错误。21.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普法战争爆发C.中英正在签订通商协议

D.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参考答案:A22.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参考答案:A23.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A.想摆脱美国控制西欧

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C.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满

D.反对欧洲共同体参考答案:A24.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参考答案:C25.《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平等

C.共和

D.法制参考答案:B26.1848年,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A.思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土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恩格斯并未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议会斗争也并未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也并未走向低潮,材料只是强调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资产阶级改变了一些对工人的做法,工人的斗争策略也必须作出适当的改变,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的完善27.1931年底,国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设卡征税的厘金税制度,实行新的统税制,规定凡缴纳了统税的商品准许在全国范围流通销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统税制的实施A.得益于法币政策的推行B.有利于增加政府的关税收入C.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入D.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实行新的统税制”和“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存在新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统税制的实行有助于削弱军阀割据的基础,故答案为D项。法币政策的推行在1935年,排除A项;统税制不是针对进口货物征收,与关税收入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实行统税制的目的不是抵制外国资本的侵入,统税制不可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排除C项。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折的发展28.2011年,西班牙《起义报》有文章评论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风险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受到了新的权力极(中国、印度和巴西)崛起的威胁。”该报道A.证实美国已丧失世界领导地位B.称赞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C.说明中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D.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参考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在全球化经济中,由于新的权力极的崛起,美国的领导地位受到冲击,A项“丧失世界领导地位”说法有误;B、C项材料中未涉及到。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正确理解。29.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A.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B.其他的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其定了物质基础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重点掌握秦朝统一的背景条件.【解答】材料讲的是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答案选D.A项只是材料反映的表象,没有揭示主旨,故排除;B和C项的描述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故选D.30.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C.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文艺复兴,题眼是“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中国的五四运动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进行了直接猛烈的批判,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故B项错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均没有“借助传统文化外衣”,故C项错误;在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西方的民主思想,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符合“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00年前的7月1日7时30分,随着战斗哨声响起,成千上万的英国士兵开始向法国索姆河岸边进发。这场战役的第一天成为英国军事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仅在这一天内,英军士兵阵亡1.9万多名,受伤超过4万名。而德军方面这一天的损失也十分惨重。这场战役持续了4个多月,有统计数字显示,英军伤亡人数超过48万,法军伤亡人数约25万,而他们的对手德军伤亡人数超过了50万。然而,这场规模空前、伤亡巨大的战役,却没有赢家。这场战役结束之后,英法联军仅仅将战线向前推进了7英里,并没有能够突破德军的防线,德军方面则承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直到今天,昔日索姆河战役的土地中还埋藏着大量没有清理的弹药,法国当地农民在从事耕作和运输等生产活动时通常要小心翼翼。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哲学专业副教授马修·夏普表示:“‘索姆河’已经在100年后的今天成为工业化的、毫无道理的大规模杀戮的代名词。”“‘帝国主义’成为了一个肮脏的词汇”。——摘编自闫勇《伤痛难平:英法追思索姆河战役百年》(1)根据材料,概括索姆河战役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人员伤亡巨大;持续时间长;两败俱伤。(2)影响:巨大的战争伤亡,使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恶化了生活环境,使当今法国深受其害;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本题考查索姆河战役的特点和历史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1)索姆河战役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场战役持续了4个多月”“有统计数字显示,英军伤亡人数超过48万,法军伤亡人数约25万,而他们的对手德军伤亡人数超过了50万”“然而,这场规模空前、伤亡巨大的战役,却没有赢家”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2)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直到今天,昔日索姆河战役的土地中还埋藏着大量没有清理的弹药,法国当地农民在从事耕作和运输等生产活动时通常要小心翼翼”“‘索姆河’已经在100年后的今天成为工业化的、毫无道理的大规模杀戮的代名词”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或亚洲历史时相信西方,更具体地说,西欧社会经济历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缺乏西方式的近代化发展,不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不同,而是因为其本身的文化、政治、经济缺陷导致其历史的反常和歧变。而且,中国只能经由西方的冲击才能回到正确的历史轨道上来。按照费正清的观点,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漫长世纪中,落后封闭和自我中心的朝贡体制是中华帝国管理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它使中国孤立于世界近代化的潮流之外。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它才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鸣声中黯然消失。贡德·弗兰克严厉批判时下流行的世界体系理论等其他强调西方经济在18世纪及其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论点。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主要制成品生产国,而且直到18世纪末仍然是全球贸易中心。相形之下,欧洲制造业并没有任何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当地产品相竞争的产品,因此,西欧各国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并不具有欧洲中心论者所强调的中心地位,相反,他们是通过参与亚洲内部的贸易活动牟取欧洲急需的财富,借助美洲殖民地生产的白银购买中国商品。另一方面,美洲白银的输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了原有全球性贸易网络。

——据赵刚《清代经济史:全球化与康乾盛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的任何一个观点。(12分)(论证要围绕主题展开;论点应有史实支持;论述要层次分明;语言要通顺流畅)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答题分为三个方面:提出观点(2分)+展开说明(8分)+总结提升(2分);其中对“展开说明”进行分层评价,等级如下:一等(7~8分):①紧扣说明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时间范围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4~6分):①能够结合说明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0~3分):①偏离说明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示例:观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闭落后的,中国的近代化是西方冲击的结果。(2分)论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处于封闭落后状态。鸦片战争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了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逐步走上近代化的道路。(8分)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动的,是外在因素推动的结果。(2分)观点二:18世纪末以前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并不是封闭落后的。论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的输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了原有全球性贸易网络。(8分)18世纪末以前的中国并不封闭,是世界市场的重要部分。(2分)观点三:欧洲中心论。(2分)论证: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已经逐步确立,工业革命正在展开,启蒙运动及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推动了西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领先的地位。(8分)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2分)

【试题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如“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缺乏西方式的近代化发展,不是因为他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不同,而是因为其本身的文化、政治、经济缺陷导致其历史的反常和歧变。而且,中国只能经由西方的冲击才能回到正确的历史轨道上来”“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主要制成品生产国,而且直到18世纪末仍然是全球贸易中心”等进行归纳概括出其中的观点,然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考虑论证材料观点,最后进行总结提升。

33.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主义模式的转换史,每一次资本主义全面性危机的爆发往往意味着一个旧模式的终结和一个新模式的诞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模式(也称曼切斯特模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是第一个现代化国家,也在于它的现代化道路相对平稳。这种独一无二的性质使英国模式几乎成为一种“标准”的现代化模式。一般而言,国内外学术界往往将英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称为“内生型现代化”模式,其中心问题是如何利用国家现有条件以尽可能平稳的方式去探索现代化道路。在政治层面上表现为权利冲突与调适,经济上以亚当斯密的“自然秩序”为思想指导,反对政府干涉经济活动,在对外政策上包括扩大对外交往,开拓殖民地,尽可能从世界上聚集资源来发展自己,很快使它由边缘走向了中心。——摘自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材料二

1929~1933年的大萧条宣告了曼切斯特模式的终结。资本主义从此进入了“罗斯福秩序时代”。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和罗斯福“新政”实践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主张充分就业和刺激有效需求为特点的“罗斯福秩序时代”模式终于形成,这一模式在美国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并在战后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然而,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滞胀”危机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进入“里根——撒切尔时代”。1979年撒切尔以“TINA(Thereisnoalternative,别无选择)”为口号表明自己革新的决心,在英国实行了一场涉及各个领域的私有化运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则进行了一场“里根革命”。这场革命使美国走向一条全面修正“罗斯福秩序时代”的经济社会政策道路。这样,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里根——撒切尔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新美国模式产生了,这一模式在随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并利用其控制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