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尧二舜夏__周,春秋战国战不休,__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__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__明清。”按照朝代的更替顺序,文中空缺处应该是:A.商、西汉、隋朝、唐

B.秦、东汉、北宋、元C.商、秦汉、隋唐、元

D.禹、东周、北魏、汉参考答案:C2.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A.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C.调和美苏之间的敌视关系D.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在1969年西德推行的“新东方政策”中,西德突出了加强与东方即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谅解,以及承认东德的存在和加强东西德之间联系,可见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故A项正确;B、D项不符合史实及题意,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故选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3.1922年,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遭到全国上下齐声唾骂,指责陈炯明“叛道”“悖主”“犯上”。而胡适认为指责陈炯明的人“是旧道德的死尸的复活。”结果人们又众口一词地批评胡适“抑孙袒陈”。材料反映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孙中山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C.胡适反对革命主张改良 D.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反映了1922年陈炯明在广州兵变中欲置孙中山于死地,全国上下指责陈“叛道”“悖主”“犯上”,当胡适批评此言论为“旧道德的死尸的复活”时,又遭到国人一致的反对。可见国人思想仍带有正统观念、等级秩序等封建思想的成分,且没有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表明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故选D。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4.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参考答案:C5.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D6.《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A.提高了内阁行政效率

B.直接导致地方割据C.保证了地方整治廉洁

D.有利于加强监察权参考答案: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监察制度材料是关于“巡按”,而没有涉及内阁,故A项错误;明朝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割据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不符,故B项错误;虽然“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但不一定能保证了地方吏治廉洁,故C项错误;明代中央政府设有监察机关,巡按御史奉命巡按地方,在维护中央集权、监察整饬吏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材料中“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7.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参考答案:A8.李大钊的《Bolsbevism的胜利》认为:“这件功业,与其说是威尔逊(当时的美国总统)等的功业,毋宁说是列宁的功业;是列卜涅西(即卡尔·李卜克内西)的功业,是马客士(即马克思)的功业。”“这件功业”是指

A.二月革命终结了沙皇专制统治

B.巴黎公社沉重打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C.《四月提纲》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

D.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参考答案:D9.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B.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参考答案:A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参考答案:B11.南朝大族谢灵运的《山居赋》中写道:“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以致朝廷作出规定:第一、二品官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先占者不得更占。据此可知当时A.政府对庄园经济的否定B.士族阶层力量的迅速壮大C.政府鼓励士族广占田园D.政府限制土地的过分集中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中的“二品官占山三顷,三、四品二顷五十亩”,说明政府对官员最高占田数作出限制性规定,据此可知当时政府限制土地的过分集中。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C项结论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经济体制的调整创新C.凯恩斯主义广泛应用

D.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本题实际上考查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相关,排除;B项“经济体制”,C项“凯恩斯主义广泛应用”,属于本国经济政策范畴,与题干“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不相吻合。二战后初期,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贸易体系,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有序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金融、贸易体系13.《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C.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D.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参考答案:D14.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手铐,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这样一行字。……如果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很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通常是奴隶主姓名的第一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

B.去市场时奴隶戴上了铁项圈C.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

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财产

参考答案:D略15.《柳贯诗文集》中说:“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这说明A.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B.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C.宗法家国一体制度的思想D.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一个家族有自己的家谱,就像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史书、地方郡县有自己的方志一样,修谱如修国史、纂方志,有利于了解梳理家族的兴衰,体现了宗法家国一体的思想,故C项正确。A项,题干中未涉及儒家教化思想,排除。B项,题干与分封制无关,排除。D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且材料中未体现郡县制的作用,排除。16.“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中午战争的失败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当时中国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D.促进洋务运动深入发展参考答案:C“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促使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促使国人开始探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就是该事件后产物,故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故A错误;材料没有分析洋务运动失败根源,故B错误;洋务运动以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为结束标志,故D错误。17.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A.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C.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D.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台湾问题。材料中1958年蒋介石公开拒绝美国提出的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并为解放军炮轰金门叫好,反映其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及“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国际力量干涉中国内政,可见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故选A项。B、C两项表述与材料观点相反;D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18.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括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题干可知“新教育”所要培养的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而不是“通才”,故A项错误;“新教育”无法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故B项错误;C项说法包含在D项中,故C项错误。19.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多是以阴阳等作为解释,根本无法证明。故选B。ACD项错误,材料均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虽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的科技多以“太极、阴阳”解释,缺乏科学证据,以至于近代以来,科技领域发展缓慢下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回近代科技中西方发展速度差异的原因。20.毛泽东的美国话语从“坐山观虎斗”的阴谋家到“民主国家”朋友;从“作外交联络”到制造“东方慕尼黑”的危险者,美国成为具有多重身份的复合体。1941年6月后,毛泽东开始高调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甚至一度将其与苏联并称为“民主世界的双璧”。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中国民族矛盾日益加剧B.美国开始加入了对日军的作战C.毛泽东得到了美国认可D.中共与美国意识形态趋于一致参考答案:A【详解】1941年6月后,毛泽东开始强调美国的正面形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日本扩大侵略,促使中日、美日矛盾的激化,体现了毛泽东联合美国抗日的意图,故A项正确;美国开始加入了对日军的作战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毛泽东得到了美国认可,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点睛】由材料的时间信息“1941年6月”可判断出,由毛泽东对美国的肯定可知毛泽东联合美国抗日的意图。21.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序号主张1民主共和2提倡国货3

4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打倒列强,除军阀参考答案:考点:B7:新文化运动;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答: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指的是1911﹣﹣1921年.A是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之前,故A错误;B蔡元培提出来的,并将此作为北大的校训,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故B正确;C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D是国民大革命的口号,故D错误.故选B.22.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保障民众自由

B.限制公权滥用C.主张法律至上

D.追求司法公正参考答案:考点: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考查罗马法。分析:C、D在材料中不涉及。B是题意中的一部分。从题干中可知,法律要保障个人权利,同时禁止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干预个人生活。这说明法律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限制公权的滥用。A项是B项的前提。

答案:A23.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坐飞机外出旅游C.他的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参考答案:B24.以下两张图片是186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火烧圆明园”和中国南方的“洋枪队协助清军作战”。图中所反映的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外国侵略者(

)①要迫使清朝统治者屈服②要利用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③要保护他们的既得侵华利益④要攫取更多的侵华权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25.建国初期,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外交政策叫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一大片”参考答案:C26.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参考答案:B考查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人民有两大任务: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在这两大任务中,中国人民首先要完成的是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等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在中国,这一规律被列强侵略所打破,中国人当务之急不是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而是挽救民族危亡,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正基于此,所以B正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因为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错误,是以文艺复兴为基础;C造成差异是因为中国遭受了侵略;D应该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故应选B。2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A.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B.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列强资本输出步伐放缓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参考答案:B【详解】通商口岸的开辟,促进了晚晴社会的近代化,政府主动增加商埠就是为了适应近代化的潮流,故B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无法体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故A错误;清末列强资本输出加剧,故C错误;晚晴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D错误。28.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B.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C.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因为民主的泛滥,导致法律屈从民主,因为服从于人的多数,故B错误;法律的地位屈从于多数人的意愿之下,体现了人治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未强调法律是否贯彻实施,而是强调法律是否有效,故C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突出的就是重视基本的民主原则和重视法律的保障作用,没有法制的基本保障,民主政治就无法实施和运行,故D错。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29.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参考答案:A30.何炳松在《欧洲大历史》中认为:“罗马帝国既有统一之政府,故有全国一致之法律。各地习俗,纵有不同,而公平原理,不分领域。罗马帝国之法律,欧洲至今受其赐。人道精神,始终贯彻其间,为古代各种法典所不及。”该观点认为罗马法A.诞生于罗马帝国时期B.照顾了所有人的公平C.是古代史上最完备的D.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罗马帝国之法律,欧洲至今受其赐。人道精神,始终贯彻其间,为古代各种法典所不及”可知,该观点认为罗马法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故D正确;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并非只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排除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并非“照顾了所有人的公平”,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罗马法是古代史上最完备的法律,排除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古代思想与制度之中,有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如果说这些政治智慧表现为某种有别于欧洲的儒家宪政的话,那么也必须注意到,这种儒家宪政是残缺的礼治型宪政,其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限制。儒家宪政是否可以落为现实,最终还是取决于三纲为核心的礼治秩序,依赖于圣君贤相的个人德性,无法从根本上落实宪政所应该解决的统治合法性,权力的有效限制和权力的有序更替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宪政在现代社会之中不再具有独立的光复价值,但其中的政治智慧有可能通过与自由主义的审慎的嫁接,在现代民主宪政的基本架构之中实现创造性之转化。——许纪霖《儒家宪政的现实与历史》结合材料与相关史实,围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与近代宪政民主的关系,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3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初期,允许各郡国自由铸造货币,铜钱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文帝时期改铸四两钱,仍是听任自由铸造。自由铸造在扰乱经济秩序的同时,对于中央集权的稳定也构成了威胁。到汉武帝时,由于这种状况愈发严重,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开始落入窘境,于是,元狩四年,朝廷开始改革币制,发行新币。不过新币的发行并没有根本解决原有的弊端,后来又废白金而改铸赤仄钱,不久又因赤仄钱轻而贱,百姓不愿使用,不得不宣布作废。元鼎四年,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决定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彻底进行整顿。这种新铸的钱称为三官钱,亦称上林钱,后世称为五铢钱。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从而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货币的流弊,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从此以后,全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一。——摘编自王萍、李仙娥《中国古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全面实践——以桑弘羊的财经改革为中心的探讨》(1)根据材料,概括桑弘羊货币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货币改革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1)背景:自由铸造货币导致货币体系紊乱,影响经济发展;自由铸造货币影响中央集权的稳定;汉武帝时社会经济陷入窘境;前期货币改革的失败。(9分,答出三点即可)(2)作用:币制归于统一,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国家全融秩序;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自由铸造在扰乱经济秩序的同时,对于中央集权的稳定也构成了威胁。”归纳为自由铸造货币导致货币体系紊乱,影响经济发展;自由铸造货币影响中央集权的稳定;“到汉武帝时,由于这种状况愈发严重,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开始落入窘境”归纳为汉武帝时社会经济陷入窘境;“元狩四年,朝廷开始改革币制,发行新币。……不得不宣布作废。”归纳为前期货币改革的失败。(2)根据材料“从而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货币的流弊,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从此以后,全国货币统由政府铸造,币制归于统一。”归纳为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加强了中央集权。结合所学,币制改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便利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3.人文主义思潮注重人的个性翔,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对近代世界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言论普罗塔戈拉至于神,我既不能知道他们是否存在,又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马丁·路德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救罪或全部免罪。每个信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1)据材料一根据普罗塔戈拉和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4分)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