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北京第二一四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种说法的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以南京历史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南京历史文化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①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正确;②《天朝田亩制度》,③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两次历史事件多属于近代史的史实,排除;④解放南京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结束,正确;故选D.2.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

②州郡县制

③郡县制

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参考答案:B3.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参考答案:D4.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参考答案:考点:9J: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二大.需要掌握中国二大以及中共一大、中共三大、八七会议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指中共二大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的国情,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故B项正确.A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应排除.C项是中共三大的内容,应排除.D项是八七会议的内容,应排除.故选B.5.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这一做法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B.进一步扩大了城邦居民的权力C.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D.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参考答案:D【详解】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解决了平民参加政治活动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答案为D项。发放津贴是针对公民,不包括奴隶,与缓和阶级矛盾无关,排除A项;发放津贴没有涉及公民权力的变化,且“居民”说法错误,排除B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排除C项。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参考答案:C7.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参考答案:考点:C2: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由题目中的“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可知,这应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本题应选D项.二月革命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政权落入了资产阶级手中与题目中的信息“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不符,故排除A选项;“四月提纲”发表时,掌握政权的仍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题目中的信息“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不符,故排除B选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执行于1918年,此时的苏维埃政权早已建立,故与题目中的信息“苏维埃组织将建立”不符,故排除C项.故选D.8.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C.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D.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参考答案:A9.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用排除法,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属于中央权力机构,与题干地方制度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故B项正确;“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属于经济信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综上,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全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10.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的神话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参考答案: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史料的认识,要求学生正确对待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区分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之间的差别.解答:A.史记是司马迁按照以前的历史编纂出来的,属于间接史料.B.啊姜子牙助周灭商的神话,是人们传说出来的,经过人们加工的间接史料.C.商朝的卜辞是当时人们进行占卜式的文字记载,是真实的直接史料.D.传说神话都是民间传唱加工的文艺作品属于间接史料.故选C.11.1493年教皇为协调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矛盾而裁定了一条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如下图)。此举()A.揭开了新航路开辟序幕B.确立了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C.划定了西葡两国的殖民范围D.规避了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教皇子午线的分界是“线以东为葡萄牙,线以西为西班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时,西班牙沿非洲西海岸向西航行殖民扩张,而葡萄牙主要是沿非洲西海岸向东航行殖民扩张的,所以此线主要是划定两国的殖民范围,C项正确。航海家的航线才是揭开新航路开辟的序幕,A项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12.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采取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参考答案:D13.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目的是

(

)

A维护清朝统治

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

D笼络地方大员参考答案:A14.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参考答案:A15.右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结合所学,你认为下面哪项推断是正确的(

)A.①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②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实行C.③阶段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D.④阶段发展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参考答案:B16.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有误的是A.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B.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国务D.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首的百官。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公九卿制17.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A.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B.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C.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D.美苏间核战争一定发生参考答案:B材料的意思是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使用核武器导致全球性的毁灭,第四次世界大战又回到了原始社会,B正确;A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冷战不符合材料中核武器战争含义,C错误;D中一定发生不符合事实。排除。18.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一组资料;《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宋代通判在财经上的监督》、《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朱元璋杀胡惟庸废承相考辨》,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D.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参考答案: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唐代中央管制三省六部制,宋代负责监察的通判,元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制,明代的废丞相,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A正确.BCD都不能恰当的表达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故选A19.下列对欧洲早期殖民活动的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全球来看,推动了世界各地的联系B.对殖民者而言,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C.对殖民地而言,给他们带去了灾难D.从社会角度而言,推动了人口的大范围迁移参考答案:D20.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参考答案:D鸦片战争。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认为,中国的白银,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故D项正确;AB两项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林则徐强调的“最大危害”,故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的信息不符,故排除。21.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古希腊城邦制度扼杀了公民的个性②古希腊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③古希腊各城邦公民将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④古希腊城邦不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2.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参考答案:考点: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对“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论证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答案:材料中的“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题干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A项表述没有体现题干“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说法,应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仍然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应排除.D项表述错误,政治制度早在维新变法时就已经是向近代转变的尝试,思想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时就尝试了,应排除.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B项正确.故选B.23.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参考答案:D2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③共产国际的帮助④各地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25.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一定要从自身考虑,A、B两项均属于外因,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是属于有利的客观条件而非最主要原因,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26.《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参考答案:考点:1P: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中明清专制主义强化,了解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在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客观评价其影响.本题用排除法做.解答:材料中“罢丞相”是明太祖,不是明成祖,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都察院掌管全国监察,B项符合;内阁无统帅权,明朝废除丞相后,并没有出现政治清明现象,故CD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D.故选B.27.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钱穆认为郡县制A.形成了官僚政治的形态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压抑了帝国的创新发展D.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可以看出,钱穆认为郡县制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故答案为D项。郡县制的实行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涉及,均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实行郡县制与帝国创新发展的关系,排除C项。28.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参考答案:B29.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30.《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分权制衡权力结构参考答案:D从“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权力的分配问题,避免出现权力过于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C选项不符合美国政体的特点和内容;B选项不是关键所在。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因为材料论述的是美国政体,所以可以排除A、C选项,因为美国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也没有涉及到责任制内阁。之后再根据材料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三权分立的原则。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家庭手工业、商业发展作为农业的辅助。从两宋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农具的变化材料二

分析比较北宋首都东京与唐朝首都长安(见下图),就可以发现唐宋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也可以从这个中原大都市中看到“商业革命”的真实状况。﹣﹣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策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1)根据材料一,先秦至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这些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耕作方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长安、北宋东京两城城市功能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能体现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表现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先秦至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耕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唐朝长安、北宋东京两城城市功能的变化;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表现;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特点;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及其影响;中国古代市的变迁的表现;宋朝、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分析:(1)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一的图示可知,变化是由原始耒耜发展为先进的铁农具、牛耕,农具的种类、功能越分越细,农用动力由人力向人力畜力结合发展,用牛犁耕的技术发展进步.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实现了由集体耕作向家庭耕作的转变;精耕细作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形式.(2)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二的图示可知,变化是长安城,居民区商业区严格分立(坊市分立);东京城,商业区分布在主要的街道、河流两旁,商业街出现(打破坊市分隔);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出现专业化的市场(鱼市).第二小问的表现,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可知,表现是农村出现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小商品生产者;城乡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指南针的广泛使用,远洋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3)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三“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可以得出专业性强;“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可以得出分布密集;“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可以得出地处水陆要冲;“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可以得出发展迅速,实力雄厚.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加强了地区间经济联系(或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推动了市民阶层壮大;影响了社会风尚的变化等.答案:(1)变化:由原始耒耜发展为先进的铁农具、牛耕,农具的种类、功能越分越细,农用动力由人力向人力畜力结合发展,用牛犁耕的技术发展进步.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实现了由集体耕作向家庭耕作的转变;精耕细作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形式.(2)特点:长安城,居民区商业区严格分立(坊市分立);东京城,商业区分布在主要的街道、河流两旁,商业街出现(打破坊市分隔);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晓市、夜市),出现专业化的市场(鱼市).表现:农村出现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小商品生产者;城乡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指南针的广泛使用,远洋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3)特点:专业性强(分工细);分布密集;地处水陆要冲;发展迅速,实力雄厚.影响: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加强了地区间经济联系(或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推动了市民阶层壮大;影响了社会风尚的变化等.【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走进共和》中这样解说中山装:“两只袖口各三粒扣子表示自由、平等、博爱和民族、民权、民生;内外五只口袋表示五权宪法。”这表明中山装设计的主旨是(

)A.自由B.平等 C.博爱D.共和参考答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知识点,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两只袖口各三粒扣子表示自由、平等、博爱和民族、民权、民生”、“内外五只口袋表示五权宪法”,材料信息直接提及了自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材料信息直接提及了平等,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信息直接提及了博爱,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表述最为全面和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相关状况

33.工业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材料二: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三: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圈地运动的影响。(2)变化趋势: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主要原因: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历史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详解】(1)第一问结合图例与注记,再由柱状图的变化趋势可知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降低,到1901年其就业人数已经大大低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第二问根据材料二的“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可知,圈地运动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土地数量,由此农业就业人口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再结合所学知识,英国1765年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剩余的劳动力吸引到了工业上来,故而也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就业人口减少的趋势。(2)第一问从表格中的位次顺序变化可知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从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第二问结合表格所提供的时间和所学知识,英国在世界取得领先地位是因为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而美国后来者居上则是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第三问历史影响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评价,积极方面需要考虑其对世界市场的推动作用和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贡献,消极方面则是生态破坏、阶级矛盾激化等方面的内容。34.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