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永州市永华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法国作家左拉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与这一观点相符的绘画风格是A.调动一切手段再现重大社会题材
B.根据个人观察表现光与色的变化C.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D.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情感参考答案:B2.抗战爆发后,根据地依据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根据地的民主选举A.剥夺了土豪劣绅的政治权利B.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参考答案:B【详解】抗日根据地的选举,选出的议员“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这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巩固并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和根据地民主选举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故D项错误。3.1999年9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基辛格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参考答案:D4.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参考答案:B5.有学者评论:“共和之局,既成于北洋武人,然成因却是党人,然革命党在事实上不能立时居政冶中心地位,而袁、段、冯、王诸巨头,又系前清达官,亦新亦旧之人,与当时新旧过渡时代尊官卑民之群众心理相吻合。故北洋为世所重,民党为俗所轻。”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革命派迫于无奈而让位于北洋集团B.国人并不具备实行民主共和的素质C.辛亥革命没有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D.北洋集团起到稳定时局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袁、段、冯、王诸巨头,又系前清达官,亦新亦旧之人,与当时…群众心理相吻合”可知,北洋集团立于政治中心,是清朝与新时局的纽带,有利于稳定时局,故选择D选项;结合所学,当时革命党的力量弱小,不足以主导历史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迫于无奈让位,故排除A选项;甲午战争之后,民众思想解放,已经具备实行民主共和的素质,故排除B选项;材料与辛亥革命是否铲除封建制度根基无关,故排除C选项。6.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两个时期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实行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同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中“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指的是农村公社化运动;“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是通过人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的方式,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独自经营,自负盈亏。故答案为D项。AC项,人民公社化违背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破坏了生产力,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排除;B项,人民公社是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人民公社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适应,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破坏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增加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排除。7.货币统一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图徽是()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欧洲联盟.【分析】本题以货币统一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国际组织知识点的掌握,【解答】A、该组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世界性组织,排除;B、该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货币未实现统一,排除;C、该组织为欧盟,货币实现了统一,正确;D、该组织为世界银行,为世界性组织,排除;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掌握,欧盟作为区域性经济组织,已经实现了货币的统一.8.(中国)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这表明人民公社A.组织军事化
B.行动战斗化C.贸易自由化
D.生活集体化参考答案:K1现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在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0月底,全国农村实现公社化。原有的七十四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为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既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又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材料信息“随着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农村食堂、托儿所等组织日渐普及”,这充分表明人民公社生活集体化的特点。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9.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A.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己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参考答案: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时期荀子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当时的环境来分析材料.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不是法家代表.B.从材料可知,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也融合了儒家思想,是思想的集大成者之一.C.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统治者的思想,主要反映的是荀子思想的发展特征.D.材料是指荀子思想中兼有儒家和法家思想,并没有体现出法家和儒家思想已经融为一体.故选B.10.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作者实际上A.否定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
B.赞扬商办企业取得的新成就C.肯定商界企业主的积极性
D.主张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控制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企业,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述轮船招商局经营中出现“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现象,可知是对官督商办这种经营模式的否定,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11.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A.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B.现在的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C.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D.革命胜利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的芬兰火车站的演讲”“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故B正确;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无关,排除D。12.下列是一则招标公告,据所学知识判断
处应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依据所学,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不能提供贷款,故B、C不合题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初期主要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则转向全球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题干中的工程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接受的应是世界银行的贷款。所以应选D。13.“从唐末到两宋,儒学终于消化了佛道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创造性的新理解”。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新理解”的是A.致良知B.理即天道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参考答案:B北宋时期的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理学。理学家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答案为B项。致良知强调加强道德修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格物致知是获得天理的途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排除C项;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注重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潮,排除D项。点睛:程朱理学认为“理”或“天理”是世界的本原;这种“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可以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感受体验“天理”。14.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参考答案:B15.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参考答案:D16.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程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
A.“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参考答案:D略17.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参考答案:B德国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立宪制,A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代议制不完善,有着浓厚的专制色彩,现代化领导力量“错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B正确。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只是其政治体制落后的表现,不够全面反映材料,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时间,D错误。18.“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参考答案:C“世异则事异”强调的是创新、发展变化的观念,和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是吻合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仁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兼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齐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明白“世异则事异”强调的是创新、发展变化。19.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认为“太平天国人物因为他们的战斗意义,非理性的性格,对政府不存信心,原始的共产主义,在某些方面像欧洲宗教改革期间新教之左翼。”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是()参考答案:B太平天国女官体现出男女平等,不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对产品的绝对平均分配,最能体现“原始共产主义”,故B项正确;洪秀全天王玉玺体现的是封建专制色彩,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故D项错误。20.“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杀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这句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个时期的社会状况(
)A.西周 B.东周
C.五代十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乘”在周朝名义上指的是“天子”,东周时期社会动荡,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造反者比比皆是,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均排除。故选B。21.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对于材料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B.伯利克里无私为国家服务C.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D.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参考答案:D
联系所学可知,在民主政治全盛的伯里克利时期,作为雅典普通公民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谋生的需要,常常不能出席公民大会,因而,他们表现自己的意志、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大大减弱,更何况,在实际上,雅典的政权是掌握在工商业奴隶主上层人物的手中,他们垄断着十将军职位,操纵着国家的内外政策。所以材料“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的公民也可得‘观剧津贴’”,反映了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D正确;A、B材料不能说明,排除;伯里克利时期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并非贫苦人民,排除C。22.“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德意志帝国
D.美国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论证问题能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该国已经建立了议会制度,但议会权力很小;“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反映了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C。A不涉及专制;B和D是共和制。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名师点睛】英德君主立宪制英国首相是选举的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和首相对议会负责;德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英国议会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拥有实权,限制王权;德意志议会只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23.唐贞观年间编修的《氏族志》,最初曾将只任六品官的旧士族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姓氏,唐太宗大怒,下令“以今朝品秩为高下”,将崔氏列为第三等姓氏。但是房玄龄、魏征、李勣等名臣,仍然要求和崔、卢、郑等旧贵族通婚。这反映了A.选官制度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B.功臣名将联合豪门望族干政C.新旧秩序在胶着中渐进更替
D.旧的士族门阀势力根深蒂固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唐代社会统治秩序的变化。根据“以今朝品秩为高下”可知崔氏被列为第三等与选官制度无关,故排除A;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功臣名将联合豪门望族干政的内容,故排除B;根据“将崔氏列为第三等姓氏”可知无法说明旧的门阀士族势力根深蒂固,故排除D;根据“房玄龄、魏征、李勣等名臣,仍然要求和崔、卢、郑等旧贵族通婚”可知虽然崔氏被列为第三等,但社会地位依然很高,说明新旧秩序在胶着中渐进更替,故选C。24.唐代中叶,中国古代社会的阶层结构出现转型,新兴的“富民”阶层崛起,“富民”没有特殊的身份等级,不能将农民变为自己的依附人口,只能依靠财富的力量,以契约形式剥削农民。这一转变说明A.世家大族的衰落B.门阀政治的加强C.君主专制的弱化D.官僚制度的破坏参考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唐宋社会变革。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从身份等级制向贫富分层转化,相对于贫民来说拥有更多的财富的富民阶层崛起,而科举选官制的实行也为富民阶层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这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打破了世家大族对财富和仕途的垄断,说明了世家大族的衰落,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没有特殊身份等级的富民阶层兴起造成了传统世家大族的衰落,门阀政治受到削弱;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富民阶层弱化了传统世家大族的势力,强化了君主专制;D选项错误,富民阶层的兴起不会导致官僚制度的破坏。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5.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参考答案:B解析:材料介绍在海禁政策实施前,当地家给户足;实施后货物流通不畅,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驱使一些人成为工商业者或盗贼,由此可见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A、C、D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海禁”的相关知识的正确把握。26.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表一,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表一:欧洲移民表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3420万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1200万阿根廷1856~1932640万加拿大1821~1932520万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新航路的开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字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趋势可以得出为了追求财富当时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移民带去了先进的文明,欧洲文明不断外传,由于货车、轮船、飞机和汽车的出现普及也推动了移民的进程,据此分析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的表述不合史实,追求财富才是主要原因,故选B。27.《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_章。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参考答案:A28.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由此可见明代A.自然经济趋于崩溃B.城市经济显著发展C.阶层流动不受限制D.社会风气极度奢靡参考答案:B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说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城市里从事服务的行业增多,故B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表述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阶层流动不受限制”,排除C;材料信息只是说明从事服务的行业增多,没有涉及“社会风气极度奢靡”,排除D。29.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发展迅速,关于新经济的论述正确的是A.发展新经济,较大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依然促使美国社会两极分化加重C.突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
D.克林顿实施了宏观自主微观调控的政策参考答案:B30.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封邦建国B.秦朝设郡置县C.汉朝行“推恩令”D.元朝广设行省参考答案:C从材料中““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可以看出是对诸侯国的描述;从“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可以看出是对郡的描述。既存在郡县又存在诸侯国的情况出现在汉朝初年,从“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可以看出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西周时期不存在郡县;B选项错在秦朝不存在诸侯国;D选项时期不对。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核心内容,本题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诸侯”和“郡”。历史上出现诸侯国与郡县并行的现象只有汉朝初年。汉朝初年,郡国并行,行政区划呈现“斑马式”的特点。时代一旦确定,其他选项都被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w材料二
“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行使政治权时,必须把权力分开并分配给各个不同的受托人以便互相制约,并指定受托人为公众福利的保护人以防他人侵犯。这种相互制约的必要性早已在古代的和现代的试验中显示出来。”(华盛顿)——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4分)(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材料说明此原则的目的或作用。(3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4分)(4)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上材料和问题对于我们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3分)
参考答案:答案:(1)皇帝和三省长官的综合意见。(2分)特点: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2)原则:分权制衡;(1分)目的或作用:通过分权,以权力制约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或防止出现专制);保障民众利益。(2分)(3)理解: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4分)(4)启示: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优长,结合国情并与时俱进地加以时代创新。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3分)(言之有理,即可酎情给分)3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1700年间,中国的任何经验都适应传统学术和敏感性结构。……1601年,以博学多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被允许进入北京的皇宫,但是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一当所有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时,为什么还需要任何人都更多地注意外国呢?——引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材料二
表3
晚清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认知的变化——摘编自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材料三
关于侵略的方式,欧美一派贪图金钱,主张把中国变成经济的殖民地;东洋一派更贪图土地,所以又主张把中国变成政治的殖民地。至于中国内为帝国主义文化即西洋文化全面宣传的一派,则比前两派还进一步主张把中国变成文化的殖民地。前一派夺我们的市场,中一派夺我们的土地,后一派夺我们的精神。——引自叶青《全盘西化?殖民地化?》(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简述晚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知是如何发展的。这些认知先后引发了哪些改革运动?这些运动表明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与材料—相比)有何变化?(10分)(3)材料三反映民国初期中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出现了哪种倾向?材料三作者是如何评价这种倾向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10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对待西方文化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概括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8分)参考答案:作用:推动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2分。回答“促进近代化”给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1)此问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基督教传教士只有在学习儒术的端庄外表举止后才能与宫廷学者来往”体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轻视。“当帝国在海外威力强大,国内一派太平、富庶、风调雨顺、人的举止端庄雠、按照儒家学说的原则组织社会、礼遇那些皓首穷经的人”体现出轻视西方文化的原因。(2)表格反映出,咸(丰)同(治)时代,关注器物,光绪时代关注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生产技术。改革运动应注意要求“先后”,结合表格中年号,应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最后一问,需要对应第(1)小题,态度由轻视到学习。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右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参考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材料一中的“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角度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名师点晴】本题以农业为核心内容,与三农相关,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到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因此在复习备考的过程需要关注一些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等。34.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西方政治制度史》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出售山地泥土合同范本
- 2024年代理记账合作协议书模板范本二人
- 2024年承接索道工程合同范本
- 保险代理公司反洗钱培训
- 喉癌解剖及手术配合
- 2024年谷物生产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牛油水果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鳍片式省煤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2024年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教学计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机械工程导论-基于智能制造(第2版)第3章 机械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
- 2024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甲卷诗歌鉴赏试题讲评课件
- 任务二:诗歌朗诵教案 人教版
- 2024年福建省福州三牧中学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DL∕T 1764-2017 电力用户有序用电价值评估技术导则
-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FOUR REVISION lesson 14 北京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