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安徽省滁州市映山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孤
儿刘斌立秦浩又查看了一下打包的行李,确定无误了才去厨房。他妻子4点就起来煮了红薯粥,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一小半。妻子并没有注意到,但仍旧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小家伙睡得浅,弄醒了,知道爸爸要走,必然哭天喊地。一个大背包上了肩,手里还有一个灰突突的大尼龙面料的行李包,秦浩看着妻子,没有再说话,只是下巴抬了抬。妻子知道其中的含义“我走了,家里靠你了!”这是秦浩每年里都要经历的分离,可能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走下楼,秦浩就看见路灯底下已经有两个同伴在那儿抽烟等他了。他们手里也都有一个大大的尼龙面料的行李包,在路灯下,包上“锡山矿务局”的印字特别显眼。那几个字也印入了秦浩的眼睛,他手里也有一个。“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曾经锡山矿务局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单位,不管工资、福利,甚至秦浩背后的那片家属楼,都曾经是这个城市最让人羡慕的。他们手里这个大行李包,就是某年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时,每个员工发的福利。而如今,秦浩还得用这个包装起自己的衣衫琐碎,出去打工。三个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一起朝矿区大门而去。黑黢黢的矿区内,似乎空无一人。路灯已没几盏好的。三个人抽着烟,倒是烟头一亮一亮的,显出了几分活力。大门口的铁门虚关着,他们发现那儿还站着一个人。“广路,你怎么又来了?”秦浩先发问。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你走了,你娃儿不是成孤儿了,要不得哦。”另一个声音说。秦浩赶紧用手止住那人,但是昏暗的灯光中,已看见广路眼神瞬间黯然了。“算了算了,走,挣到钱再打算。”一只胳膊拉起广路。秦浩看了一眼大伙儿,边走边说:“也好,又是我们四个一起,互相有个照顾。”卫广路和秦浩他们一起在外面打工两年了,可是在家的妻子一直到肝部疼痛到无法忍受才去医院,确诊是肝癌晚期,广路赶回家不到三天,妻子就去世了。这个矿区里,很多职工都死于这个疾病。大家其实都知道,有些工种因为当年缺少劳动保护,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侵害。本来有一年大家还准备上访争取一些基本权利,但是就在那年,矿区停产了,接着被宣布为资源枯竭。秦浩他们坐上了早班长途车,他们接下来的两天都会在路上。长途车要走4个小时,把他们带到省城,他们要换火车北上17个小时,到达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秦浩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他当年是负责矿区锅炉班的班长,锅炉班负责整个矿区的热水供应,三班倒24小时从不停歇。当年矿场停业,秦浩整整一年都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工作。矿场倒了,几万员工和十几万的家属顿时都没有了生计。而这个大山里的小城市,哪里能够承载得了这个负担呢?秦浩北上之路,经历了三个城市,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为一个小区的供暖站负责整个冬季烧锅炉。他站稳脚跟后,陆续把自己锅炉班的一帮弟兄都介绍了过来。工作从每年的深秋囤煤开始干起,到次年春天的3月停止。每个冬天,秦浩能挣到一份相当辛苦但至少能让家人温饱一年的收入。而家乡那个城市对他来说,就是个永远想念,但没有希望的地方。长途车上,司机开了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已经开始播音了。第一个让秦浩他们打开话匣子的话题是,播音员说为了响应中央关于节能的号召,今年北方城市普遍延后了开始供暖的时间,同时供暖的温度会下降。节能意味着烧炉工工作量减小,虽然只是延后三天,但是秦浩他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今年能拿到手的收入一定会减少了。大家开始七嘴八舌,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明年春天烧锅炉的工作一结束,必须得留在当地再找找工作,争取多挣点钱再回家。-秦浩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又听到另外一则新闻。播音员正在念着一串城市的名字,那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性城市”名单。秦浩听到了熟悉的那个名字。长途车已经盘山走了一段,秦浩回过身去,从车窗回望着已经在大山深处的城市。清晨,那些星罗棋布的灯火,只是那个城市里还没有断息的活力。只是离世界越远,就越像一个孤儿,即将被永远地遗忘在大山里了。(有删改)10.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2)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11.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七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2.小说在刻画秦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13.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孤儿”为题目的好处。参考答案:10.(1)细节描写,写出了锡山矿务局倒闭带给秦浩的内心痛苦。(2)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卫广路出门打工的决绝和无奈。11.写出了矿区环境的空旷、破烂、寂静和缺少活力的特点交代了人物生活的现状,烘托了人物伤感的心理,暗示了锡山矿务局的倒闭命运。12.细心、有责任心。他舀粥,又倒出半碗,他为了家庭外出打工,舍不得孩子又不忍心打扰孩子睡觉;敢闯、善于帮助同事。他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找到工作后又把自己锅炉班的弟兄带了出去;不善言谈,深爱自己的城市。在打工的路上,不参与大家的讨论,只是听广播,思考自己和生活着的城市的命运。13.孤儿既指广路外出打工后留给妹妹看的娃,也指秦浩他们生活的大山中的城市,一语双关,揭示了主题;他们原来让人羡慕的生活随着锡山矿务局的倒闭已不再,他们居住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城市,已失去了活力,将被人们遗忘,突出了主人公等人内心的失意和无助;给读者以深思,让人们思考应如何破解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发展困境。10.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研读文本。再抓住“锡山矿务局”﹑“狠狠地戳”两个关键词,明确本句中表现出的人物心理。然后深入探究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②首先把握小说情节,明确卫广路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然后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方面概括本句的表现手法。11.本题考查鉴赏环境描写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把握故事情节,然后分析本段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再深入思考导致环境破败的原因,联系本小说的主题,进而明确如此描写环境的作用。12.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梳理情节,从秦浩对妻儿﹑工作﹑同事﹑家乡的态度中可以概括其性格特点。注意概括时要突出其性格的不同侧面,要言之有理。1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是小说主题的表现。联系文中描述矿区的语句及工人们外出务工求生活的心理,可以看出,本文的主题在于表现失去资源后矿区的生活现状。分析题目作用要充分把握小说主题,联系主题思想进行分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原生形态的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情感的载体。B.意象与情象都源于审美主体的创造,情象的创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创造则需要想象参与。C.艺术创作与现实审美活动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现实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D.与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的特点而更能彰显审美的本质,因而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角度分别阐述了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的三种不同形态。B.文章论述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这一观点时,将审美对象的不同形态作了区分。C.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D.文章着重阐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关系,条分缕析,层次分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对象大多数的情况是,创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虚拟一个形象,使这个形象成为情感的载体。B.如果我们出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那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识和文化修养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D.境界原本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佛教、宋明理学家都使用这个概念,而境界成为美的最高存在形态,与王国维的重视有关。参考答案:1.B
2.C
3.D【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它本身必须具有某种情感”理解有误,参见原文“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C项,“都会成为作品中的意象”分析不准确,原文有“才有可能”的表述。D项,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原文第6段中“首先……其次…”的论述,可见该项分析是不完整的。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区别”说法错误,根据第5段的论证思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断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哪说明我们已经自觉地进入了艺术创作的状态”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是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况,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或现象,人们总试图用语言给它以定义,或是贴上标签,以便称呼、了解和研究。“打工诗人”也没有逃脱这种命运。从最早对“打工文学”进行研究的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说起,他对“打工作家”的命名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对打工作者的身份由“基层打工的业余作者”到“一批关注并深入打工生活的有才干的作家”,再到“下层打工者自己”的界定来看,这种定义并不是十分正确。由此推及“打工诗人”,同样也不甚周密。我们从诗歌的创作主体来给它一个诠释,它显然包含着基层的打工业余作者和写“打工诗歌”的文人作家两个群体。但无论定义正确与否,“打工诗人”的标签总算是名正言顺地贴了上去。从话语权的分配状态考虑,有些诗人似乎并不乐于接受这种可能带有歧视色彩的标签,甚至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如作为诗人和评论家的柳冬妩认为“‘打工诗人’和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充满抵触色彩的被污名化了的社会群体”,他还认为“从社会的公平角度看,必须淡化现有‘打工诗人’的身份”。然而《打工诗人》的主编许强则认为“‘打工诗人’是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是在社会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文化类别,是一个具有社会明显特点的身份象征”;“‘打工诗人’这个身份象征仅仅是一个代名词,只是区别其他诗歌流派的一个代号,除去代号,诗歌作者的作品不会因此更加富有文学气味,加上这个代号,作品更加不会贬值”。其实,所谓的“打工诗人”,并不是什么带有贬义色彩的标签,它同“大学生诗派”、“朦胧主义诗派”等称谓一样,只是从不同的身份或特点来加以命名而已。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个称号而怀疑作者和作品,它们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像诗人中原马车所说的:“如果过于关注一个诗人的社会属性,就会疏忽其艺术品德,会降低对艺术的请求。”因而,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作品的意义与诗人的心坎,是诗人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打工诗人”精神宣泄与升华的“打工诗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现象,它不是学院派躲在屋子里引经据典的呕心创作,也不是某些知识分子殿堂里朦胧玄奥的低吟浅唱,而多是些底层打工者自己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中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作品。在题材的生活性、琐碎性、现实性和语言的俚俗化、口语化方面,“打工诗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所以有人说,“打工诗歌”不具有前卫和先锋性,既非先锋之作,也非试验之作。但有一点我们必须加以肯定,那就是“打工诗歌”在内容方面培养了诗歌新的生长点,拓展了诗歌的题材与写作空间。它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真实情感为依托、以通俗的语言为工具、以低文化的打工者为诉说主体、以“都市恶、乡村美”的观念为基调定位的写作。它是对浅薄媚俗诗歌习性的唾弃,是诗歌真实品格和良知的失而复得。“打工诗人”同许多打工者一样,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着人间的屈辱与辛酸。他们孤单地流浪在异地他乡,这种无根的流浪,让他们永远感到是城市里的客人。从他们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诗歌的豪情是火热的,而他们的经历又是沧桑的、辛酸的,他们同时恨着也爱着这个世界。他们是这个时代特别的歌者,是走在路上的行吟诗人,是一群用诗歌书写着命运的流浪汉。——选自《当代诗坛的一面镜子——“打工诗歌”片论》,有删改1.下列有关“打工诗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学院派和某些知识分子的创作不同,“打工诗歌”多是底层打工者自己在艰苦的生存状态中创作的诗歌作品。B.“打工诗歌”虽然在题材生活性和语言俚俗化方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但在内容方面培养了诗歌新的生长点。C.作为“打工诗人”精神宣泄与升华的“打工诗歌”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现象,它既非先锋之作,也非试验之作。D.“打工诗歌”以低文化的打工者为诉说主体,唾弃浅薄媚俗的诗歌习性,是诗歌真实品格和良知的回归。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果过于关注一个诗人的社会属性,就会疏忽其艺术品德,会降低对艺术的请求,因而,我们更应关注诗人的心坎与作品的意义。B.许强认为,“打工诗人”是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加上或除去这个代号,诗歌作者的作品都不会因此更加富有文学气味或贬值。C.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或现象,人们总试图用语言给它以定义,或是贴上标签,以便称呼、了解和研究,作者并不赞同这种做法。D.许多打工者同“打工诗人”一样,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着人间的屈辱与辛酸,他们同时恨着也爱着这个世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从诗歌的创作主体诠释“打工诗人”,它包含着基层的打工业余作者和写“打工诗歌”的文人作家两个群体。B.“打工诗人”孤单地流浪在异地他乡,这种无根的流浪使他们对城市没有归属感,他们用诗歌书写并改变沧桑、辛酸的命运。C.“打工诗人”与“打工作家”的命名都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种定义不甚周密,也不十分正确。D.作为诗人和评论家,柳冬妩认为“打工诗人”是被污名化了的社会群体,他对“打工诗人”这一标签带有明显的抵触心理。参考答案:1.C
2.A
3.B1.C项,原文“所以有人说”,只是部分人的看法。2.B项“除去或加上”与“富有文学气味”和“贬值”位置颠倒,与许强的观点不符。C项原文作者并未评价此种做法。D项张冠李戴。3.B“改变着命运”无法从原文推断得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完成第1—4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匏樽以相属
属:同“嘱”,嘱咐。
B.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槊:长矛。
D.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曾:竟,简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游于是乎始B.何为其然也輮使之然也。C.哀吾生之须臾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耳得之而为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3.下面对《赤壁赋》主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B.“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暗示了时间不会停止流逝,超脱只能是暂时的,及时在大自然中行乐是忘怀人生苦闷的正途。C.《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它既有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D.文中客的观点和感情可看做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时的领悟,这一切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发的。4.翻译(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参考答案:1.A(嘱,劝酒)2.B(A介词,被/从
B这样
C取独/宾语前置标志D承接/转折)
3.B
4.(1)月亮时圆时缺,但月亮自身终究没有增加或减损。(盈虚,卒,消长)(2)巫医乐师工匠这些人,君子鄙视他们(不屑一提),现在士大夫的智慧(认识)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真是奇怪啊!(不齿,乃,其可怪也欤)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5题。20~24题每道3分,25题10分,共25分。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太祖见其名,释之。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2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汉中教授
除:授职B.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辄:总是C.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托:推托D.幸勿杀之
幸:希望
2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B.又以荐召至先是,朱棣发北平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C.即召使讲解
D.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即事不济
或劝帝他幸
2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孝孺常把宣明仁义之道、达到太平之境当作自己的责任B.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燕军起兵后,在朝堂上商讨,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派人以割地(向燕王)许诺,拖延几天,东南方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D.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北方军队不擅长驾舟操楫,(两军)决战于江上,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
23.下列语句全都表现方孝孺“忠诚”精神的一组是
①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②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③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④城下之日,彼必不降⑤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
⑥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⑥
2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孝孺出身官宦之家,年幼时机敏,读书勤奋;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B.方孝孺因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建议皇太子应当用他用到老,后来他被仇家连累被捕,太祖见其名立刻将之释放。C.惠帝命诸将把舟船和军队聚集在江上,想与燕王决一死战,但陈瑄此时率领战舰降燕,燕兵于是成功渡江。D.姚广孝曾建议成祖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种子就绝迹了,可成祖阳奉阴违,假意应承,最终下了毒手。
25.本文中,方孝孺最终选择“慨然就死”,体现了他贯彻一生的精神追求,他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你的阅读经验或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的领悟。(10分)参考答案:20.C(托:托付)
21.A(两个“是”都是指代词“这”B.以:介词,因:目的连词,来C.即:顺承连词,就:假设连词,即使D.或:副词,有时候;代词,有的人)
22.B(燕军起兵,朝廷商议讨伐(燕军),诏令、檄文都出于方孝孺之手)
23.C(①主要表现他安于清贫;②主要体现他勤奋教书;③④⑥都是方孝孺的言语、行动,直接体现其他对惠帝的忠诚;④借姚广孝之口,间接说明其忠君)
24.D(朱棣,即后来的成祖,应承姚广孝的时候并不是“假意”的,而方孝孺后来拒绝起草诏书,其激烈的反应最终刺激了嗜杀的朱棣,激怒之后大开杀战)
25.以下择其一分析:A.“明王道、致太平”的儒家文人理想,评价时主要肯定他心忧天下苍生,关心国家社稷的责任感;B.忠诚(忠君)/士为知己者死,评价时肯定其忠诚或者批判其愚忠均可。
评分标准:结合文中实例分析其精神追求,3分;结合阅读经验或社会生活谈感悟,4分;语言准确、流畅、有文采,3分
参考译文: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人,他的父亲叫方克勤,是洪武年间的好官吏,有自己的传记。方孝孺年幼时很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的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常常把阐明王道、实现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洪武十五年,因吴沉、揭框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就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后来被仇家连累,被逮捕至京城。太祖看到他的名字就释放了他,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任命他担任汉中教授,每天和学生讲学,毫不厌倦。
到惠帝即皇帝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惠帝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上朝讨论事情,官员们难以作出决定时,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座位前拟写批复。燕兵作乱,朝廷商量讨伐他们,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
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
……第二年五月,燕兵到了江北,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方孝孺说:“事情紧急了,马上派人答案他们割让土地,拖延几天。等待东南方向征募的军队迅渐集结。北方的军队不擅长使用船只打仗,在长江上次战,谁胜谁败也许还不一定呢。”主帝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陈瑄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那时是六月乙卯这天,皇帝对此非常忧惧,有人劝皇帝到其它地方去避难,再去图谋复兴。方孝孺竭力请求守住京城来等待救兵,假如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天,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捉拿关进监狱。
在此之前,成祖在北平发兵,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对他说:“城池攻克这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风气就会继绝。”成祖点头答应了他。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被召见宫中后,他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走下坐塌,劝导他说:“您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成祖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回头让手下的人递给他笔和纸,说:“向天下发诏书,非你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投到地下,又哭双骂说:“死就死吧,诏书(我)是不可以(帮你)起草的。”成祖大怒,命令在闹市砍下他的头,方孝孺慷慨赴死,时年四十六岁。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4~7题。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彀者,射手)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骑。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保:通“堡”,营垒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让:责备C.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骑
走:赶走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秘密地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①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②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③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
④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⑤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⑥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李牧是赵国防御匈奴的优秀将领,他不急于攻打匈奴,而是将当地的租税都纳为军费。常飨士卒,训练士兵骑射,小心看守烽火台。这样好几年,赵国没受到什么损失。
B.由于赵王的误解,李牧被革职,后来赵王醒悟了,又再次起用李牧,李牧在赵王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后才就任。
C.李牧到边境后,还是没有立即攻打匈奴,士兵们却愿意打一仗,在这种情况下,李牧精选了大量的战车、战马和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以及射手,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最后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匈奴。
D.李牧被二次起用后,虽用兵有方,多次击退敌人,但由于他仍不听从王命,惹怒赵王,因而遭秦反间而死。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⑴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5分)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5分)参考答案: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有这样的情节:贾政视察基本建成的大观园,要给园中的各景点题名,贾宝玉给满是竹子的后来叫“潇湘馆”的地方题了一副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注:古代人家用鼎焚香),请分析其内涵,写一段对此联的赏析文字。(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对仗工整,音韵和谐;②上联,宝鼎焚香,茶气蒸腾都是烟雾,因为四周是竹子,日光透过竹影照进来,烟带着绿色,没有“竹”字,却在说竹;下联,竹如帘子遮蔽日光,故叫“幽窗”,在幽窗边下用石子雕的围棋,下完,指间还留有一点寒意,这也是在说“竹”。对联表面没有着一字“竹”,但竹子的色彩和寒意完全表现出来了。(两点各1分。第二点,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8.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成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成语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请大家根据下面的外国成语,找到相应的中国成语。(每空1分,共3分)(1)雨后蘑菇(俄国)——
(2)鳄鱼的眼泪(英国)——
(3)鸵鸟政策(英国)——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①雨后春笋;②猫哭耗子;
③掩耳盗铃;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安详绝不是退隐自守清静无为,而是一种怡然豁达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富足的状态。置身五光十色的世俗社会,我们要切记一个古老的真理:
。
,
,
,
。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简朴,所以不被物役。①一个安静的生命②在安详者眼中不过如风中浮云③一切外在的物质形式④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⑤舍得丢下尘世间一切荣辱恩宠权势利禄A.④③②①⑤ B.②①④③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参考答案:A第④是总括句。且“古老的真理”也暗示后边接一句概括性很强的句子,故④宜在前面。其他四句是对第④句的诠释,根据句意,第②句应紧跟第③句,表明物质形式在安详者眼中的价值,“因为舍得,所以……”暗示前面的句子应陈述“舍得”这一话题,故⑤应放在最后。10.下面这幅漫画是丰子恺先生描绘自己的长子丰华瞻幼年时光的名作,请概述漫画内容,并谈谈你对这幅漫画的认识。参考答案:(1)内容:瞻瞻拿着两把扇子,夹在腿间,一前一后,这就是他的脚踏车。(2)理解:瞻瞻富有童心,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幼稚天真的孩子,在没有脚踏车的时候,就将扇子当作了脚踏车;这样的奇思妙想,是每一个孩子所特有的天性,体现小孩子特有的天真烂漫和意想不到的创造力!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图中“扇子”“脚踏车”之间的联系,体现孩子的童真和创造力。六、写作(60分,共1题)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一个人是否幸福更多地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拥有什么或别人怎么看待他。参考答案:平凡的幸福每当火车飞驰伴随着汽笛声从他身边而过时,我想,那就是他的幸福。但他却用生命去守望着,他每天劳作在这山谷巨石中,享受这大自然的安抚;他挥手,向飞驰而过的列车致意,等待他的是那悠远的长鸣。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与满足,一种简单而平凡的心灵慰藉。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你感受到幸福,生活便幸福无比,你感受到痛苦,生活便痛苦不堪。一个人不论高尚还是低俗,只要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那他在这世界上就是无比幸福的,这样的一个人必将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如何去经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你所羡慕的人,并不一定有你快乐和幸福。可能他还在羡慕你在纷繁忙碌的尘世中,能得到那份充实和宁静。其实,平淡的生活有她特有的舒畅和美,她需要用心去品味,需要你发现在这平淡的生活中的满足,你才能听到那“汽笛长鸣”下的喜悦。在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由此可见,幸福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能了解你生命中想要的是什么,幸福即会随之而来。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守望,属于我们的幸福离我们很近,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们身边就是喧嚣,但我们还是会固守心中那片宁静,去满足自己最真实的愿望,享受最简单的幸福。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奉献给别人快乐,这是一种坚定的平凡中的守望。【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中心话题和主要对象,从中心话题和主要对象的角度思考立意是最为保险的办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考生要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中心来源,考生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比如本次作文的关键词是“幸福”,考生要思考“幸福”与何相关,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立意作文。【审题】首先分析所给的材料,明确材料的类型,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如本次作文的材料是“一个人是否幸福更多地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拥有什么或别人怎么看待他”,这属于哲理性的材料,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幸福取决于什么”,从材料来看,设题的人认为“更多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而非“他拥有什么或别人怎么看待他”,如果说前者与人有直接的关联的话,那么后者都属于身外的东西,这就要求考生要思考“他是什么样的人”包括哪些内涵,或者说“幸福”人自身的哪些东西是相关的。如个人对事对物的心态,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个人内心之所向或者追求,幸福应该取决于这些东西。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过修炼内心、减少欲望来获得幸福;如果你是杰出者,你可以通过进取拼搏,获得事业的成功,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明确了这些之后,接着就要分析文体,题干对于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而材料本身既适合写作记叙文,也适合写作议论文,甚至是散文,考生只要能够围绕“幸福”与心态、追求等关系展开立意,应该都是切题的。参考立意:幸福取决于心态;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灵魂富有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取决于自己的目标。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平凡的幸福》,明确自己对“幸福”的态度。其次借助一段描写性的文字引出“幸福”这一话题。正文主体部分先明确指出“幸福是一种心态”,接着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用心品味才能感受幸福,同时举出修钢笔老人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再次强调“幸福是一种感觉”。结尾部分收束全篇,并回扣标题。素材幸福取决于心态,而不取决于你拥有什么。幸福的人都喜欢沉默。一直喋喋不休说自己如何幸福的人一定内心是虚弱的。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时,说与不说,都已无用。最重要的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一意孤行走下去。找到生命中最确定的信息,那些相似的人或事物终会走到一起,那些不相似的人或事物,终会背道而驰。如果你仅仅想要幸福,这一点也不难。难的是,我们总期望比别人幸福。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心理学家说,人的不幸福,是源于生活的压力,而压力的来源往往是缘于对过去的懊恼、未来的担忧和当下的不满。懊恼、担忧和不满都是存储在我们思想中的消极元素,如果它老是被我们的大脑不断地提取和再认,那么我们的痛苦将会源源不断地被复制。哈佛大学泰勒博士说:“幸福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头脑的状态,而不是我们的社会地位的状态或是我们银行账户的状态”。泰勒博士似乎在告诉我们‘幸福’往往与物质和名利无关,‘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随堂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新合镇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
- 贵州警察学院《光通信系统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 党的知识培训课件背景
- 艺术创作深度解析
- 新企业的建设
- 推动职教服务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执行路径
-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绥山镇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
- 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202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合集汇编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答案
- 绿色施工措施措施 四节一环保
- TCSES 71-2022 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泄漏风险评价规范
- GB/T 8561-2001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 GB/T 7661-2009光学零件气泡度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GB/T 16857.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1部分:词汇
- GB 28261-2012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用点火具生产安全技术条件
- RT 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