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西城初级中学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观察下面两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A.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B.农民的赋税负担减轻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D.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左图反映的是刀耕火种,右图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耕作方式的进步,反映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不是土地制度的变化,也不是农民赋税负担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内容,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材料描述的是: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乡镇企业的崛起参考答案:B3.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在议会的相继通过,标志着议会制在英国真正确立。这是因为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议会成为高于王权的最高立法机关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基础。1701年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这使得议会被确认为凌驾于国王之上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制在英国真正得以确立,故B项正确。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指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后,不是在1688年1701年两个法律的制定,排除AD;英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C排除。4.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明了 A.北宋造纸业发达 B.北宋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参考答案:D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发展。“交子”是一种纸币,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再者,北宋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对于长途贩运大宗商品极为不便,之所以出现“交子”,主要是商业高度发达的产物,故D项正确。造纸业西汉时期已经有了,东汉进一步普及,与造纸业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纸币一定程度反映印刷技术先进,纸币的出现还是商业发展的因素,故B项错误;宋代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不是货币数量不足,故C项错误。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洪武八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明史·食货五》洪武二十七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洪武实录》宜德十年“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明史·食货五》宜德十一年“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正统实录》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B.白银渐趋货币化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D.纸币退出了市场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未涉及赋役问题,故A错误;明初“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到明中期“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说明白银渐趋货币化,故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货币的变化,政府强化经济调控不合题意,故C错误;白银货币化不能说明纸币退出了市场,故D错误。6.图4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战役的战场形势图(局部),以下有关该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图4A.日舰率先逃离战场

B.海军提督丁汝昌以身殉国C.日本战舰“吉野”号丧失作战能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图片基本上就告诉我们具体的战争名称了,从“定远”、“镇远”这几个名称来说我们就知道是北洋水师,从“吉野”、“松岛”就能看出是日本的舰队。所以这场战事就是黄海海战。黄海海战中国并没有输,而是以日本舰队的逃跑结束,所以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殉国的不是丁汝昌,而是邓世昌,B错误;吉野号虽被击打,但是依旧有作战能力,C错误。7.世纪末,我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正式写入宪法的会议是A.一届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中共十六大参考答案:C8.1945年,有人对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若要给它加一横批,下列选项中较为合适的是A.世界名城

B.抗战胜利

C.美苏争锋

D.博采众长参考答案:B抗日战争。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时间1945年”和“中国捷”“克日本”等信息可得出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9.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D.国民政府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并作出正确归因的能力。根据题干“质的变革”“由于”要求,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传统工具”,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BD两项没有依据,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准确。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发生质的变革的原因10.直接引发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是A、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B、大批银行倒闭C、农产品价格下跌D、失业人数激增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由此引发了1929-1993年美国经济危机,也是席卷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均是经济大危机爆发时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表现,这场危机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直接背景。考点: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背景

11.台湾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下列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③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④“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达成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参考答案:B12.北宋张耒曾描述某种灌溉工具“踏车激湖水,车众湖欲竭”,清朝《松江府志》也记载这种灌溉工具效率较高,“凡一车用三人至六人,日灌田二十亩。”这一工具应指A.B.C.D.参考答案:B从材料中的“凡一车用三人至六人,日灌田二十亩”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依靠人力的水利灌溉工具。B项为脚踏翻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项为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排除;C项是水排,是一种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排除;D项是筒车,属于灌溉工具,但不需要人力,排除。13.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国家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现和发明是:()①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②内燃机的创制③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④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14.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资料乙:“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甲是九品中正制,乙是科举制,丙是西汉时期是察举制,丁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话表明雅典A.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B.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C.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D.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参考答案:B16.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如图一书,本书系统、全面地回顾了中央在西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过程,以此肯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意义和成功实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17.《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分封制。根据材料“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知,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后世子孙,这个制度是分封制,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材料中的观点:A、正确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严重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战争原因参考答案:C19.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B20.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是A.相对论的提出B.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C.量子力学的诞生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参考答案:C【详解】据题干“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标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故C正确;相对论论述了时空的相对性,与题干无关,故A排除;自由落体定律并不属于微观世界,故B排除;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的运用有关,故D排除。21.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成了海上强国。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双方实力均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而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法在1754年至1763年发生了大规模的殖民争霸战争,最终英国战胜了法国。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22.下列对我国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最恰当的评价是()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我国依据阶级斗争这一主要矛盾制定方针政策C.我国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了冒进政策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参考答案:D23.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是根本推动力,殖民扩张是基本手段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为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以欧亚国家为主导,进一步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参考答案: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根本推动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方面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为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断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2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意在强调不是每一个人都算一个人的,是对黑人存在歧视的,是违背天赋人权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主权在民原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各州平等原则,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25.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参考答案:B26.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铜表法》制定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古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它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权益不受贵族的损害,D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与上述特征不符合。选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27.1987年我国开始推行企业承包经营机制其基本精神是:“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散收自补。”这一机制A.确保了工人生活质量改善B.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C.推动了农村经济改革启动D.利于激发工人生产积极性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推行承包制度,结合我国改革政策的特点,我们可知,承包制度有利于激发工人生产更多的产品,激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答案为D。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工人生活质量改善,A错误。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始于1984年,B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C错误。28.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B.实业救国思潮C.工人阶级诞生D.局部抗战开展参考答案:B【详解】由“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可知,中国正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是受到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与题目时间不符,A错误。工人阶级诞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C错误。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错误。【点睛】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統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更是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29.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参考答案:D30.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1)材料中的条约签署于哪场战争之后?(2)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的理由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实际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案:(1)鸦片战争。(2)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个性品格不合法制;清朝官员凭感觉办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3)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析材料,其中“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实际指的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的司法主权,即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犯法,由外国政府按其法律处理,中国无权干涉。这一特权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补充条约中规定的。(2)根据“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可知作者认为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的理由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个性品格不合法制;清朝官员凭感觉办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实际的原因是鸦片战争清朝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处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会为了经商谋利,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商队走的陆路通道;另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摘编自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材料二哥伦布之后所发生的的历史,不啻一个新世界的形成,这是两个旧世界相互碰撞的结果。到16世纪80年代中期,大帆船贸易兴起还不到10年,月港(今属福建漳州地区)已经是全球最重要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如今的月港已经变成了一个毫无特色的工业化时代的郊区。唯一遗存下来显示其昔日辉煌的是一座三层的六角形塔楼,不久前我去参观时,塔里到处可见流浪汉住过的痕迹:肮脏的毯子、空的方便面包装袋和色情杂志。站在塔顶,我只能看到一间印刷厂、冒烟的垃圾堆和长长的矩形菠菜田与烟草田。编年史上描述的舢板船“鳞次栉比”的码头,几乎都已经空了。只有地理形态没有改变:海港外是台湾海峡、台湾以及南海。——摘编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当时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航海时代之后,中国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特点:①交流范围以亚洲国家为主;②交流内容有政治、经济和文化;③交流路线有两条:一个陆路、一个海陆。原因:①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②唐朝政治开明,对外开放的政策;③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交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便利了中外交流。(2)挑战: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工业化的挑战;②城市化的挑战,生活方式改变;③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和扭曲;④生态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恶化;启示:①全球化己经成为一股历史潮流,这种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学会适应;②全球化的影响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它对我们中国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③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特点:从“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说明当时的交往范围主要是亚洲;从“他们中有些是处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会为了经商谋利,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可以看出交流内容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从“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可以看出交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陆路一种是水路。原因:主要从当时唐朝的影响力来看,唐朝政治阶级繁荣对外开放是主要原因,其次丝绸之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有助于文化交流。(2)挑战:从“如今的月港已经变成了一个毫无特色的工业化时代的郊区”可以看出中国遭受了严重的冲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