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家庭是个好东西胡一峰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家庭呈现出结构简化、规模缩小的态势,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意义并未削弱,反而在新的层面得到强化。家庭对人的情感慰藉作用就是如此。现代生活节奏很快,经常令人有“压力山大”之感,家庭为人们提供了避风港,让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心灵重回宁静。
同时,家庭的情感意义也渗透到家庭各项功能之中。以养老为例,孔子早就敏锐地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养老不仅是给父母一口饭吃,还要有“敬”。其实,幸福的晚年仅有伦理层面的“敬”还不够,还需情感层面的“亲”。随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孔子所谓的“能养”必将以社会化的方式变为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敬”与“亲”的要求则将进一步提升。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或许可通过道德教育习得,但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它有赖于长时间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家教和家风的熏染。另外,当代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家庭对于道德养成的意义也随之凸显。作为社会化的一环,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规矩”养成之所。我们为人处世的很多基本法则是在儿时的饭桌上或长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家教和家风,体现的正是家庭的道德规约力。一个人长大了是否“守规矩”,与其家庭密切有关。好的家庭,洋溢着正派清朗的风气,家庭成员志趣相投、互相规约、和睦美满。畸变的家庭却以权势、财富为“共同目标”,夫妻为奸,父骄子奢,最终成为社会肌体之癌。历数这几年被打掉的“大老虎”,往往出现家庭式甚至家族式贪腐的特征,抓住一个就牵出夫妻、父子、兄弟以及小姨子、大舅子等一堆,教训何其深刻。(节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3月11日)26.请简要概述作者的“养老”观。(6分)27.材料举“被打掉的‘大老虎’”的例子,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3分)28.为什么说“家庭是个好东西”?怎样的家庭才是理想家庭?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参考答案:26.晚辈不但要从生活层面“养”父母;(2分)还要从伦理层面“敬”父母;(2分)更要从情感层面“亲”父母。(2分)(意思对即可)27.旨在说明畸变的家庭往往以权势、财富为“共同目标”,(1分)夫妻为奸,父骄子奢,最终成为社会肌体之癌。(2分)28.第一问:这是因为:(1)家庭对人的情感有慰藉作用;(2)家庭为人们提供了避风港,让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心灵重回宁静;(3)家庭对于道德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或: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规矩”养成之所)。(4分,每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4分)第二问:洋溢着正派清朗的风气,家庭成员志趣相投、互相规约、和睦美满。(2分)2.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5分)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①从康熙到光绪二百余年间,江西人雷发达一家七代人因长期掌管样式房(清代承办内廷工程建筑的机构)而得名“样式雷”。这个皇家建筑设计世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建筑.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史料,因此得以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其中有关皇宫屋顶规制的资料.不但详细说明了这类屋顶的建筑工艺,还特别指出,之所以必须做成规定的形状,是为了达到一种功能:在下雨时使雨水流得最快,并在离开屋檐之后能射得最远。这种屋顶的形状就是在数学上称为“悬链线”的曲线。②早在“样式雷”之前上百年,“悬链线”就已经在我国的桥梁建筑中出现过。据明朝万历《新昌县志》所载,位于浙江省惆怅溪之上的迎仙桥就是具有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石拱桥。“样式雷”实际上解决的是一个动力学问题,就是要寻找一种曲线,如果让一个小球沿着这条曲线滚落。滚下来的小球将得到最大的速度,亦即所需的时间最短。迎仙桥则是一个静力学问题。两者均需要运用微积分方程来解决,而结果则殊途同归,都是“悬链线”。当然,不管是“样式雷”还是迎仙桥的设计者。他们都不知道“悬链线”这种数学曲线,更不会微积分。他们的结果完全是从实践中反复摸索、总结出来的。③在西方,“悬链线”的出现却与中国不同。它是作为一个抽象的问题,由达?芬奇首先提出来的:一条两端固定、自然下垂的链子,其形状是什么?“悬链线”这个名称也是由此而来。这是个类似于迎仙桥拱的静力学问题。巧合的是,达?芬奇生活的年代也是明朝。达?芬奇提出了问题,
没得出结论;曾经有人向集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于一身的笛卡尔请教这个问题,
没能解决;直到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了微积分,才使最终解决“悬链线”的问题成为可能。在西方,大概直到20世纪60年代,“悬链线”才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悬链线”吊桥诞生了。④比较“悬链线”在中国和在西方的出现与发展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在中国这是一个纯粹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从来没有人问过为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西方,在达?芬奇提出这个问题后的最初几百年里。这基本上是一个抽象的纯数学问题,完全没有实际应用。所用的方法是演绎法,也没人关心解决了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用。当然,问题的提出还是来源于实际观察,也算是从实践中来。不同的是。他们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得出了全面的科学结论,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又应用到实际中去。⑤为什么西方人会对这样一个在当时看似并无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如此感兴趣.并且锲而不舍地研究了几百年?为什么同时代的中国人尽管在实际中令人不可思议地应用了这种曲线.却对其“所以然”从未深究?这恐怕只能从文化传统中找原因了。正如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所说,“如果让牛顿一直呆在霍屯图特(一个在南非的原始部落)文化中,他会像霍屯图特人一样进行原始的计算”。西方文化根植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几何学一贯极为重视。而在我国古代,几何学乃至整个数学从来没有取得过能与哲学并驾齐驱的地位。尽管我们的祖先也曾取得过不少辉煌的数学成果。像圆周率的计算,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等等都比西方领先很多年。然而这些成果大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缺少更高层次的抽象内容。比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国数学家讲的常常是形象的“鸡兔同笼”,西方则是抽象的x和y。尤其像素数、黄金分割率公理体系这类纯抽象的概念,从未出现在我国古代数学之中。古希腊几何学则是从公理出发,以严格的逻辑推导为根本,从而奠定了西方数学重视演绎法的传统。而演绎法正是通向近代数学乃至近代科学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⑥长久以来,很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为什么没能孕育出近代科学?“悬链线”的故事倒是为此提供了一介颇县说服力的例子。1.“样式雷”屋顶做成“悬链线”形状,主要是出于对
的考虑。(2分)2.第③段的两个
里,应填人哪一项(
)?请选出正确项并说明理由。(1分)A、却
也
B、而
竟
C、却
竟
D、也
而3.下列对“悬链线”的介绍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悬链线”其实就是一条两端固定自然下垂的链子。B.“悬链线”在工程中得到应用,需要运用微积分方程。C.“悬链线”问题在西方一直是一个抽象的纯数学问题。D.“悬链线”理论问题的解决是以微积分发明为前提的。4.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
。(2分)5.文章谈“悬链线”问题,既然以“样式雷”功例,为什么还举“迎仙桥”的例子?请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的意图。(4分)
(1)
(2)
6.本文揭示了中国文化“没能孕育出近代科学”的原因,请概述其中一个原因并加以评析。(4分)
参考答案:1、功能(或实用),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第一段内容的要点概括能力。2、选A;说明悬链线理论问题的解决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笛卡尔和达芬奇一样都没能解决,所以用表并列的“也”(因为第二个分句并非强调对悬链线的问题,笛卡尔该解决而未能解决,所以不用“竟”)。主要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使用和文意的理解。3、选D;“悬链线”是数学上的一条曲线,因此A选项错误;文中的“样式雷”与迎仙桥就是“悬链线”的应用,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没有经过理论上用微积分来研究,因此B选项错误;西方在微积分的基础上解决了“悬链线”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运用到造桥工程中,所以并非一直是抽象的纯数学问题,C选项错我。4、文化传统对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本题需要联系上下文,把形象的内容进行抽象的概括。
5、(1)从另一角度(静力学)说明悬链线在中国的应用,是从实践中反复摸索、总结出来的(殊途同归)。(2)表明注重实践而不深究其“所以然”,有其文化传统上的原因。(3)与达?芬奇的事例相照应,表明中西方几乎同时关注“悬链线”问题(但解决方式不同),答中其中两点即可。本题属于分析例证,需要结合作者的论点,带入到例证中去论述,因此首先要能够概括各段的要点。6、开放性题目,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找出重实际应用,轻抽象理论(或重归纳,轻演绎)的内容概括分析即可。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六机匠臧克家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把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我们怀着幽幽的心情向外走,醒来泪珠挂在眼角上。⑤冬天,太阳照着他牵机。线匹掣得老长像一道银河。他顶着一件开花的破袄,穿着一条气泡似的单裤,迎着风,人似乎要浮起来。他一往一来像一张梭,冷风把挂在鼻尖上的水给吹下来,当时我很纳闷地问:“六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⑥几年以后,六机匠成了个空头衔,他的那一张织布机卖给人家了。同时也分了家,别人都有老婆孩子,他却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⑦从此伴着老娘,六机匠变成了纯粹的老农。对什么事情他都不是笨手。他会剃头,太阳底下,人家头上的乱发随着他手下的钝刀倒下,刷刷的,一刻一个青头皮便显出来。他会拉糖子,红的,白的,正月里小孩子都喜欢他。他也卖过酒,他的酒管保你一壶到底不会有一点底渣,所以一罐子酒刚从城里背来,放不到炕上便空出来了。别人故意逗他,“走到河里搀了几捧水?”他便半红着脸赌咒:“搀一滴水就给俺祖宗喝!”⑧一个秋天,老娘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坠落到土地下了,六机匠哭得最厉害。这次邻里都替他叹气,“唉,一个老娘也完了,一个人的日子怎么过呢?”一个人的日子倒是简便,家便驮在身上。环境教会了他做饭、缝衣服和一切家里的营生。他有个倔强脾气,什么事都不托仗人,有时不高兴做饭,一点冷饭也可以打发饱肚子。“小心点,冷东西呀!”有人拿他开玩笑。“瞎子睡凉炕,仗着秉气壮。”他的话从笑口里吐出来了。⑨后来,六机匠去了关东,一去就是五六年。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六机匠什么时候又回到家来了,这回住在三机匠家里,样子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头顶的那条辫子不见了。他见了我自然格外地高兴,说回来看看,本来打算立刻返身,谁想发生了战争,这条生路又被堵死了。他口里不带脸上带地表示着寄居在人家里的不安。三机匠脾气很好,侄儿们待他也都不错,添了他,在工作上添了个有力的帮手,而不过在饭桌上多添了双筷子。不安什么呢?我明白这又是他独立刚强的那点天性在作祟了。和他谈着话我心下怪难过,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失去了织布机,失去了佃地,关东的一条生路又被截断了,一个人孤独得像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哪儿是他的去路呢?(有删改)12.小说第⑥段在全文情节上有什么作用?13.小说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14.小说叙述了六机匠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参考答案:12.1.①失去织布机,引出后文六机匠务农、做生意、闯关东等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分了家”既与上文“弟兄们一起过日子”照应,又与下文六机匠寄居在三机匠家呼应;③“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为下文母亲去世后六机匠的悲痛和孤苦等情节作铺垫。
13.①看到六机匠往我家扛粮食,表现他身份低微;②听六机匠讲故事,表现他随和、有耐心、有一定见闻;③问六机匠不用亲手织的布做棉衣,表现他贫穷、生活艰辛;④重遇六机匠时的交谈,表现他自尊心强、处境艰难。
14.①对童真童趣欣赏;②对乐观生活态度的赞许;③对底层百姓的同情;④对善良人性的礼赞;⑤对造成百姓痛苦的社会的愤慨。【12题详解】此题考核文章结构的能力,要求分析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情节上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题干给出的限制是“在情节上”的作用,一般要求从情节的推进以及和前后文的照应的角度分析,此题可从后文“从此伴着老娘,六机匠变成了纯粹的老农。对什么事情他都不是笨手。他会剃头,太阳底下,人家头上的乱发随着他手下的钝刀倒下,刷刷的,一刻一个青头皮便显出来。他会拉糖子”“后来,六机匠去了关东,一去就是五六年”这些情节都是在“他的那一张织布机卖给人家”之后发生的,可见这段情节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同时也分了家”和与上文“弟兄们一起过日子”,“他却分了一个白发的老母”和下文“一个秋天,老娘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坠落到土地下了,六机匠哭得最厉害”这些情节也互相照应。【13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中“我”与六机匠的几次接触分别表现了六机匠什么样的形象特征,答题时首先找到文中的情节,然后分析这些情节反应人物的形象特征。文中“我”和六机匠的接触主要集中在“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把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六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我明白这又是他独立刚强的那点天性在作祟了。和他谈着话我心下怪难过,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等情节,根据这些情节可以分析其“身份低微”“随和、有耐心、有一定见闻”“贫穷、生活艰辛”“自尊心强、处境艰难”等形象特征。【14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探究作者在六机匠的日常故事所寄寓的情感态度,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情节以及重点的句子分析,此题可通过文中的句子“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六爷爷,你为什么不用亲手织的布做件棉衣穿在身上呢?”“‘瞎子睡凉炕,仗着秉气壮’他的话从笑口里吐出来了”“这样一个坚实能干的人,失去了织布机,失去了佃地,关东的一条生路又被截断了,一个人孤独得像一只被剪去翅膀的飞鸟,哪儿是他的去路呢?”分析作者的情感。【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自黄初至于青龙,征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乎,审老疾尪顿①邪?”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拜馔馈,跪拜成礼。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窥于园圃。’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宁卒,时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后为博士。初,宁妻先卒,知故劝更娶,宁曰:“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第十一》,有删改)【注】①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B.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C.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D.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命:指皇帝征召的命令。管宁曾写《辞征命上疏》,表达了不愿入朝为官的意愿。B.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亦指尊长、师长。文中泛指老年人。C.博士:有博今通古、古代学官、对某类人的尊称的含义。文中指古代学官。D.《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西晋史学家陈寿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是国别体史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宁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表兄弟们同情他孤独贫困的处境,送给他治丧的费用,但他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办丧事。B.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等人前前后后给了他很多的资助馈赠,管宁都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C.太祖任司空后,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留了任命书,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D.皇帝曾经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不愿做官是守节自高还是因为老病衰弱,程喜认为管宁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2)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参考答案:10.B
11.D
12.C
13.(1)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客居的人都返归(家乡),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2)每次审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呢?【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臣揆宁前后辞让意”中“前后辞让意”是“揆”的宾语,“揆”意思是“揣测”,中间不需要停顿,排除AC两项。“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中的“志行”即“志向与行事”,“志行”是并列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分为‘魏书’、‘蜀书’、‘吴书’”解说错误,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三书才合为一书。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否有出入。C项,“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唯宁晏然若将终焉”,管宁不知此事,当然就不存在“坚决辞让没有接受”。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中国”,指中原地区;“客人”,指客居的人;“晏然”,安闲自在的样子。(2)“省”,审读;“嘉”,赞许;“岂……哉”,哪里……呢。【点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
管宁,字幼安,北海国朱虚县人。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送给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了终。(管宁)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都敬重亲善陈仲弓。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郡。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拜见了公孙度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太祖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留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客人都返归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
黄初四年,文帝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的君子,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文帝即位后征召管宁,管宁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文帝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从文帝黄初年间直到明帝青龙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明帝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说:“管宁有一个族人叫作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下常常让他探听消息。管贡说:‘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能凭借手杖走路,不须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着粗丝棉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小时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形象,常常特意加设酒杯,(伤心得)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宅离水池有七八十岁远,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步行在园圃中。’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管宁去世,时年八十四岁。任命他的儿子管邀为郎中,后来又为博士。当初,管宁的妻子先去世了,知心故友劝他再娶,管宁说:“每次阅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呢?”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西郊观桃花记
[清]朱鹤龄吾邑城隍偪仄,独西郊滨太湖,野趣绵旷,士女接迹。出西门约里许,为江枫庵。庵制古朴,开士①指月熏修之所也。折而南一里,为石里村。桑麻翳野,桃柳缀之,黄花布金,温炙日②。昔嘉靖中,乡先生陆公居此地。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又南则桃花弥望,深红浅红、错杂如绣者,梅里村也。地多梅花,十年前,余犹见老干数百株,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里人易种以桃,争红斗绯,缤纷馥郁,园田鸡犬,疑非人间。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迤逦而行数百武,为朴园。园中有墩,可以四眺。隆万间,高士张朴所居。张工画,颇能诗。邑令徐公尝看梅来访,屏驺从,倾壶觞,日暮列炬前导,人折花一枝以归。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又南数十武③,有庵,庵名独木。万历中,忽有梓木浮太湖而来,木广二十围。里人异之,锯为栋梁,结构具足,供大士其中。至此为桃花艳胜处。花皆映水,两岸维百余株,艳冶如笑,醉面垂垂,暖晕熏人,落英满袖,为咏唐人“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之句。低回久之,循庵而西,即太湖滨也。是日晴澜如镜,万顷无波。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坐盘石,灌尘巾,意洒然适也。回首桃林,如霞光一片,与暮烟争紫,恨无谢脁惊人语,写此景物耳。吾因是有感矣:昔徐武宁之降吴江城也,其兵自西吴来,从石里村入此,青原绿野,皆铁马金戈蹴踏奔腾之地也。迄今几三百年,而谋云武雨之盛犹仿佛在目。经其墟者,辄寤叹彷徨而不能去,况陵谷变迁之感乎哉!计三四十年以来,吾邑之朱甍相望也,丹轂接轸也,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孤臣之号,庶女之恸,南音之戚,至有不忍言者矣!惟此草木之英华与湖光浩皛,终古如故。盖盛衰往复,理有固然,彼名人显仕,阅时雕谢,而不能长享此清娱者,余犹得以樗栎废材,玩④郊原之丽景,延眺瞩于芳林。向之可感者,不又转而可幸也哉!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时同游者,周子安节,顾子樵水,余则朱长孺也。(摘自《愚庵诗文集》,有改动)【注】①开士:对僧人的敬称。②温(fén)炙日: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麻子。③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④玩:游赏。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南则桃花弥望弥:满B.里人易种以桃
易:改变C.循庵而西
循:寻找D.阅时雕谢
雕:通“凋”,凋谢3.下面句子中能直接表达作者对“盛衰往复”的感慨的一组是(3分)()①陆公治行有声,今遗构尚存,止小听事三间耳②奚必武陵路谿畔始堪避秦哉③茂宰风流,升平盛事,今不可复睹矣④遥望洞庭西山,雾霭朦胧,明灭万状⑤恨无谢朓惊人语,写此景物耳⑥墨卿骚客相与骈肩而游集也,今多烟销云散,付之慨想而已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③⑤D.④⑤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江枫庵南边一里左右是石里村,村里桃花遍野,绚丽夺目。B.朴园的主人是能诗善画的张朴,徐县令与他相与甚欢,体现出徐县令的风流雅致。C.建造独木庵的主要木料是从太湖漂来的一根巨木,所以取名为独木庵。此处的桃花最为好看。D.此城经过历史变迁,昔盛今衰,只有草木湖光没有改变,让人无限感慨。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名流觞咏,每集其下,今多就槁。(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兹游乌可以无记?(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C[解析]由于C项中的“西”为动词,意为“向西行走”,因此动词前的“循庵”只能作为介宾短语,其中“循”为介词,意即“沿着”。3.B[解析]本题中的筛选标准比较抽象,“盛衰往复”的理解关键在于“盛衰”,即应包括古今的变化,而②是对梅里村的美丽太平景致的感慨,④是写洞庭湖上的美景,⑤是表达自己没有能力来写出此处美景的遗憾,内容上都与古今“盛衰”无关,所以选B项。4.A[解析]根据原文“桑麻翳野,桃柳缀之”可知,石里村漫山遍野的是桑麻,桃花只是点缀。5.(1)知名人士常常聚集在树下喝酒赋诗,现在大部分的梅花(已经)接近枯萎了。(本句看似简单,但带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众多,主要的赋分点有:“觞”译为“喝酒”,“每”译为“常常”,“就”译为“接近”)(2)既然这样,那么这次游玩又怎么能没有记述呢?(本句的赋分点主要集中在虚词和句式上,这也是福建文言文考查的一大特色,其中“然则”译为“这样,那么”,“兹”译为“这”,“乌”译为“怎么”)【参考译文】我们这个地方城池逼仄,只有城西紧靠着太湖的地方,地势开阔,山野富有情趣,男女游客很多。走出西门大约一里左右,是江枫庵。庵的样式很古朴,是出家人修身养性的地方。从江枫庵向南走一里左右,是石里村。在遍野的桑树和麻之中,点缀着桃树和柳树,像金子一样的黄色的花开满山野,麻子被日光晒得暖暖的。在嘉靖年间,(我的)同乡陆公就曾经住在这里。陆公政绩出色,有声望,现在他所遗留下来的房子还在,但只剩下三间小听事厅了。向南望去,满眼都是桃花,有深红色的、浅红色的,错落交织,就像是绣出来的,这个地方就是梅里村了。当地梅花很多,十年前,我还看过几百棵老梅花,知名人士常常聚集在树下喝酒赋诗,现在大部分的梅花(已经)接近枯萎了。于是,村里人就改成种桃花,桃花盛开的时候,争红斗艳,色彩绚丽,香气浓郁,与田园、鸡犬共同构成的胜境,让人(不禁)怀疑这里不是人间(而是仙境)。(所以)又何必一定要到武陵溪流旁边的那个地方才能够躲避秦朝的暴政呢?蜿蜒前行几百步,是朴园。朴园中有块大石头,站在上面可以四处眺望。隆庆、万历年间,高雅脱俗的张朴就住在这里。张朴擅长画画,很会写诗。徐县令曾经因为要赏梅而来拜访他,屏退侍从,两人尽情地喝酒,太阳下山了就让人举起火把在前面引路,每人折了一枝梅花才回去。徐县令的风流雅致,(是)太平盛世期间的事,现在再也没办法看到了。向南再走几十步,有一座庵,庵名是独木庵。万历年间,太湖上忽然漂来的一段巨大的梓木,它的直径有二十个人手拉手合围起来那么大。村民感到奇怪,(就把它)锯成栋和梁,(建造)屋子主要结构所需的木头就全部足够了,(建造好房屋以后,人们)在庵中供奉菩萨。到了这里便是到了桃花最艳丽、最好看的地方了。两岸几百棵的桃花倒映在水里,艳丽的桃花就像美女的笑脸,又像喝醉酒的脸,暖暖的红晕让人陶醉,掉落的花瓣沾满了衣袖,因此(我)吟出唐朝人所写“向着太阳有一千个笑脸,迎着风有着共同的香味”。(我)在独木庵徘徊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沿着庵往西走,就是太湖岸边。那天天气晴朗,湖水如镜,万里水面没有一点波涛。远远地朝洞庭西山望去,雾气朦胧,忽明忽暗变化万种姿态。(我)坐在盘石上面,洗涤自己沾满灰尘的头巾,内心十分惬意。回头去看那一片桃林,就像一片霞光,与傍晚的烟云相互辉映,遗憾的是我没有谢朓那种让人惊叹的语言,来把这些景物描写下来。因为这次的游玩,我的感慨颇多:想当时徐武宁攻克吴江城,他的兵马从西吴而来,从石里村进入此城,翠绿的原野,都是金戈铁马曾经往来驰骋的地方,到现在已经接近三百年了,而当时像云雨变幻一样的谋略、战事仿佛还在眼前。经过那些废墟的时候,(人们)就会感慨彷徨而不想离开,更何况是山峰、山谷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沧桑之感呢!三四十年以来,我们县里有过许许多多的富贵人家,华丽拥挤的车辆,并肩游玩的文人墨客,现在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只能让人感慨和追想了。(只剩下)孤立无助的臣子的悲号,庶出女人的悲恸,南音的悲戚,甚至还有一些不忍心说出的事。只有草木的花朵与浩渺的湖光,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不会变化。大概盛衰会相互变换,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些知名人士、达官贵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逝世了,不能长久地享受这种雅致脱俗的快乐,而我这种像樗树、栎树一样的无用之才,还能到这风景宜人的西郊游玩,欣赏这无边的桃林美景。那么,刚才那些让人感慨的事,不是又可以转变而成为幸运的事吗!既然这样,那么这次游玩又怎么能没有记述呢?当时一同去游玩的人,有周安节,顾樵水,而我是朱长孺。6.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父伦,字叙。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终不屈,乃许还。
衍,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伦怒,召衍,将袒而鞭之,衍涕泣无所陈。伦弟殷趋白:“衍所禀举送夫人所,尚何云!”伦悟,繇是谮无入。调清源令,劝民力田,怀附流亡,观察使马燧表其能,徙美原。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历苏、虢二州。虢居陕、华间,而赋数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陛下拔臣大州,宁欲视民困而顾望不言哉?”德宗公其言,为诏度支减赋。迁宣歙池观察使,简静为百姓所怀。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显于时。卒,年六十九,赠工部尚书。
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禄稍周于亲族,葬埋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蕆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先是,天下以进奉结主恩,州藏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倡。赞死,衍代之。旧贡金锡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匮,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啬用度,府库充衍。及穆赞代州,以钱四十万缗假民赋,故虽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积有素也。路应为观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状。元和元年,诏书褒美,谥曰懿。(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B.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C.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D.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D.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崔衍忠孝两全,名动天下。崔衍对自己的继母以德报怨;任宣歙池观察使时,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B.崔衍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崔衍奏报虢州赋税太重,请求减免赋税;裴延龄劝崔衍不要没事找事,崔衍依然上书皇帝,陈述本州民众的困窘。C.崔衍奖掖人才,勤政爱民。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多为名流;宣州发生旱灾,他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D.崔衍严于律己、家风严整。崔衍不仅室无妾媵,而且亲族数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禄周济,以致他去世后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5分)(2)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5分)参考答案:4.C
5.A
6.C7.(1)(5分)(崔衍的)继母李氏,对崔衍不慈善。崔伦从吐蕃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说:“崔衍不供给我衣食”。(“敝衣”、“给”、宾语前置各1分,句意2分)(2)(5分)崔伦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崔衍每年都给李氏所生的儿子崔郃偿还数不清的债务,所以崔衍做官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儿女仅仅免受饥寒。(“卒”,“偿负”,“官”各1分,句意2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
,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
的延展,更没有
的枯燥和
的迂腐。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危言危行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言而肥B.仗义执言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古不化C.仗义执言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古不化D.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言而肥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B.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C.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D.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B.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C.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D.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参考答案:17.B
18.C
19.B【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行。根据语境,文中的“它”指“微批评”,再根据后文的“直抵根本”,可知选“仗义执言”符合语境。排除AD。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根据语境“没有……”,应该选“长篇累牍”。排除C。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食言不肥:指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所以本题选B。【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存在”缺少宾语;B“存在”与“专业批评”搭配不当;D整个句子缺少主语。故选C。【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联系上下文,根据所给的几个句子,可判断该句主语应是“其学理性”,排除A、C。D不合逻辑。故选B。【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本报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是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B.我的犬子和郭老师的爱女是郎溪中学的同班同学,他们正刻苦学习,尽力为学校争光。C.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观看校园戏剧节别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D.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厂保温施工协议
- 公安辅警劳动合同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供应链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福建省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力学填空题
- 2019-2021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题
- 中南大学《重力场与重力勘探》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土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生产运作管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构造地质学》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保山2024年云南保山市市直事业单位遴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网课章节答案
- 能源调度中心方案
- 《建筑工程制图》题库
- 工程联系单表格样本
- 滑坡泥石流-高中地理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三年级上册数学除法竖式计算300道带答案
- 《hadoop基础》课件-第二章 Hadoop介绍
- 铜矿的热法冶炼与电法冶炼
- 客户分析方案
- 股东合作协议(经典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