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杜桥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请记住那样的歌声赵华①世事瞬变,确是让人猝不及防。如亲人突逝,重病入骨,恋人背叛等等。这样的悲或痛,会切骨穿心,但,它终究还是会随时间的医治而使人渐渐挺过。我们还是会回到原本的生活,继续着为柴米油盐奔波的日子。②而生活还有另一种悲痛,它深藏着,躲在时光的阴影里,把我们俨然笼罩。直到有一天,在斜阳的余晖里,月沐的群岚后,我们蓦然发现,流年已悄然推着我们老去!青春,成了日记本里发黄的记忆。这时,我们才真切感到有种“隐隐”一直在切割我们,使人“渐渐”褪去生命的色彩。
③这也是一种可怕的悲痛,因为它的悄然无声,而又无法抗拒。
④“渐渐”真是个可怕的词,它宛如空气般默默在改变我们。我们陷在懊悔里,或处在悲苦中,患得患失,渐渐地疲了,渐渐地老去。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的刀片,一片片残忍地切割我们的生命,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犹如刀俎上的肉,涸辙中的鲋。悲痛、悔恨、诅咒是无济于事的,可你还能怎么样?“蚕不悲春尽,蝉不伤秋至。”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这本来就是人类生命轮回的部分。那么,我们不妨和它来个和谈,坦然接受这些岁月中的种种悲伤与变故。让他成为一笔人生财富,它会使人变得坚强,成熟,沉稳。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眼下的分秒,笑对人生。
⑤记得有那么一个晚上,我们全班外出秋游时,被困在那讨厌的绵绵细雨中。缩在帐篷里,什么也做不了。所有人都在咒骂,有的怨天公不作美,有的恨组织露营者选天无韬。正在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女生,却唱起了歌曲,那歌声如出谷的黄莺般宛转动听。周围所有声音都随之戛然而止。接着,她的歌声在帐篷里产生了共鸣,人人都和着声唱了起来。最后,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也不管是民歌还是流行歌,一个,两个,五个帐篷……就汇成了集体大合唱。所有的不安都随之消匿。我们就这样唱着,笑着,闹着,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再没有人还会在意外面凄迷的苦雨,也没人再抱怨不能在帐篷外烧一大堆篝火烧烤美食,因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没有星星,没有月亮,这个特别的夜晚,上天却意外地赐予了我们如此的缘分与幸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我们去希冀呢?多年后,也许当初的人们已慢慢在心里淡去那晚,但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那美妙悦耳的歌曲和欢快爽朗的笑声。正是那些曲子,那些笑声,让我面对“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的失意时,依然可以淡定,充满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激情。
⑥其实,人生也未必不是如此。
⑦能够永远相守,牵手而去,当然是幸福的;能一路春风,定然得意;能够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也是美满的。而余下的,谁也无法与谁永远相守,谁也逃不过痛或苦的磨难,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改变。然而,珍惜能够掌控的时间,去善待亲人,去励志发奋,善待世界,生活总会有些珍贵的东西让我们铭记下来。如亲人的笑颜和期待,如自己曾经走过的艰辛与泥泞,如那晚难忘的歌声,都将成为我们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支柱。就让我们把这些如珍珠般的记忆悄悄收起,再将其串起成悦目的项链,挂在心上,使之不受尘垢的遮盖,不被生活中的烟尘浸染,让我们时时能看到忆起,永远保持着那份应有的平和与感恩。
⑧生命的轨迹慢慢向远延伸,我知道:命运常会剥夺人的选择,有些东西是我们无力抗拒的。但不要伤感,更不能失望。想想,你是否听过那么一种歌声,直击你的灵魂?是否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守候在你心里——不因你穷富贵贱,只在乎你的喜怒哀乐?⑨请记住这些珍珠一般的,丰富过你精彩生命的人和事,若干年后,我们仍会拥有一颗纯真如玉的心,去感恩人生,告慰遗憾。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以自己的亲历和感受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年华的老去,铭记珍贵而美好的生命记忆,并常怀一颗感恩之心。B.文章第①段感慨世事瞬变,例举并评说人生悲痛,引出了第二段,为“生活还有另一种悲痛”的内容作铺垫。C.文章标题中“那样的歌声”在本文中只是实写,主要是指自己学生时代的那次难忘的经历中美妙悦耳的歌曲。D.文中引用了两处诗句,都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学情趣。文中的第③⑥在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E.这篇文章融叙事、议论、抒情等于一体,并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意蕴深刻。17.文章第⑤段写自己的一次秋游经历,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8.赏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19.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悲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进行探究。(8分)参考答案:19.(1)与人生中的重大变故相比,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是另外一种悲痛,它悄然无声,而又无法抗拒,待我们蓦然回首时,便会生出无限的惆怅与悲伤。(指明“另一种悲痛”的内涵2分,分析原因2分。)(2)同意。时光的刻刀,会一点点磨平我们的棱角,减损我们的激情,让我们很难拥有年少时的斗志和勇气,所以说,这也可以算是生活的一种悲痛。不同意。人生的重大变故如亲人突逝、重病入骨、恋人背叛等,会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痛,甚至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观。相比之下,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就不算什么了。/不同意。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魅力,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年龄和心性,但也带给我们成熟和从容,我们应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不应把它视为一种悲痛。(亮出观点,言之成理2分,结合文本论述2分,结合生活实际论论述2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杨柳①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薇”“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柳。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大株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载培,只要用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含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灵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的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恣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和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合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符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着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注]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18.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4分)20.文章对牡丹花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21.请概括本文的主旨,作者在展现这一主旨时,行文上有何特点?请赏析。(6分)
参考答案:18.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上原是好的”。(2分)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19.“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2分)20.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21.本文通过赞美杨柳“贱”而有用,高而能下的品质,体现了作者的处世待物上超越世俗名利欲念的人生观念。(2分)行文婉转曲折,自然舒展。(2分)结合原文赏析。(2分)以上四题,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学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张进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形成。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儒家文化中包含并体现着以文化人、仁民爱物、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整体至上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如能正确引导并赋予时代精神,不但将形成持久不竭的文化源泉,产生强大无穷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首先,儒家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思想,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儒家经典《周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的原始提法,即“以文化人”,就是用礼乐文明来感化人,同化人,优化人,并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凝聚社会成员。可见,儒家文化很早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指向。汉代以后,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发展中,作为文化核心,它不仅融合边缘文化,吸收各家所长,而且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始终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团结民族成员、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凝聚作用。文化对凝聚民众人心和提高民族凝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被世界各民族发展史所有力证明。如印度历史上饱经劫难,数千年中几乎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中央集权统治,但除了近代的人为分治外,这个国家却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究其原因,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文化在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的思想根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当然,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努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中华文化的旗帜下。其次,儒家所倡导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当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大一统政治观念,以及秦汉时期建立的大一统国家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中国人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并进而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定式。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地保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能不承认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确曾起了强大的聚合作用。
(选自《儒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民族凝聚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可以借鉴儒家历经几千年文化变迁和社会实践而被证明是有利于民族生存发展及社会进步的思想。B、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强弱的决定因素,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世界各民族发展史证明,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世代传承以及与之相一致的认同感起着重要作用。D、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能推动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的诞生;坚持儒家的团结统一精神,能有效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儒家文化融合边缘文化,博采众长,改造利用异质思想文化,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保持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贯性。B、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思想基础,它以儒学为主体,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C、要想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必须抛弃民族文化中的不合理部分,善待民族优秀文化。D、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与吸纳有益的外来文化并不矛盾,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与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目标也高度一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其形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发挥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际作用。B、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其无穷的精神力量。C、中国自秦代以来基本上持久地保持着国家统一和印度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存在都证明了文化认同对凝聚社会成员的巨大作用。D、中国人形成了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这与儒家和而不同、整体至上、仁民爱物等观念的深刻影响是分不开的。参考答案:1.B
2.A
3.B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将讽朝廷
讽:劝说。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德:道德高尚。C.士谦罄竭家资
罄:尽D.会葬者万余人
会:恰好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3分)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②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③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④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⑤吾家余粟,本图振赡
⑥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D.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5分)译文:
⑵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5分)译文:
参考答案:4.D(会:聚合)
5.C(①句是赞颂李士谦遵循古人的遗风,②句是说李士谦躬行节俭。)
6.B(每到社祭日,李氏家族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7.(10分)⑴他的家僮曾经抓住偷他家粮食的人,士谦宽慰那人说:“穷困致使你这样,从道理上讲不应该责备你。”马上(就)叫家僮放了小偷。(给分点:“执”“慰谕”“义”“相”“遽”5分)⑵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被搁置不予理会,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立了石碑。(给分点:“条”“行状”“诣”“寝”“于”5分)
参考译文:ks5u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李家是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大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堂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严肃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致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借债人家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李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阴德是什么?就像耳鸣,只有自己听到,别人都不知道。现在我所做的,您都知道了,哪里算什么阴德!”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
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5分)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2分)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3分)参考答案:(1)韩信多次和萧何交流,萧何认为他很奇特。到了南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这件事告诉刘邦,亲自去追韩信了。评分标准:5分,重点词“数”“奇”“亡”“以闻”“自”,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2)我也想向东扩展,怎么能忧愁苦闷地久居于此呢!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东”“安……乎”,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3)等到拜大将之时,发现竟然是韩信,全体将士都很吃惊。评分标准:3分,重点词“至”“乃”“一”,译错一处扣1分;不通顺扣1分。
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王安石君少学问勤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借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盖数年而具众经。后遂博极天下之书。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以天圣五年,同学究出身,补滁州来安县主簿、洪州右司理。再举进士甲科,迁大理寺丞,知常州晋陵县,移知浔州。浔当是时,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诱劝以文艺。居未几,旁州士皆来学,学者由此遂多。以选,通判耀州。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安抚使以为直。君争之不得,乃奏决于大理。大理以君所争为是,而用君议,编于敕。庆历二年,擢为监察御史里行。于是弹奏狄武襄公不当沮败刘沪水洛城事。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仁宗大猎于城南,卫士不及整而归以夜,明日将复出,有雉陨于殿中。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蛮唐和寇湖南,以君安抚,奏事有所不合,因自劾。乃知复州,又通判金州,知汉阳军吉州。稍迁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有言常平岁凶当稍贵其粟以利籴本者,诏从之。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诏又从之。侬智高反,君即出兵二千于岭以助英、韶。会除广西转运使,驰至所部,而智高方煽。天子出大臣,部诸将兵数万击之。君驱散亡残败之吏民,转刍米于惶扰卒急之间,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而师饱以有功。君劳居多,以劳迁尚书司封员外郎。初,君请斩大将之北者,发骑军以讨贼,及后贼所以破灭,皆如君计策。军罢而人重困,方恃君绥抚。君乘险阻,冒瘴毒,经理出入,启居无时。以皇祐三年三月初七日,卒于治所,年五十四。君所为州,整齐其大体,阔略其细故。与宾客谈说,弦歌饮酒,往往终日。而能听用佐属尽其力,事以不废。在御史言事,计曲直利害如何,不顾望大臣,以此无助。所为文,自少及终,以类集之,至百卷。天德、地业、人事之治,掇拾贯穿,无所不言,而诗为多。君讳抗,字和叔,姓孙氏,得姓于卫,得望于富春。(节选自《唐宋文举要》,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兵士有讼财而不直者
直:公平正直B.君请斩大将之北者
北:同“背”,相背C.方恃君绥抚
绥抚:安定抚慰
D.整齐其大体
整齐:整治,治理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抗正直敢言的一项是(3分)
①诱劝以文艺
②乃奏决于大理
③而用君议,编于敕
④又因日食言阴盛,以后宫为戒
⑤君奏疏,即是夜有诏止猎
⑥君言此非常平本意也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抗幼时因家贫而依靠山中僧人生活,他勤奋好学,常常步行几百里去借书,回来后登楼诵读,还特意抽去楼梯,以便潜心钻研和防止他人打扰。B.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孙抗不仅监督弹劾他人,如上奏弹劾狄武襄公不应该败坏刘沪收降水洛城,而且还严于律己,参劾自己上奏汇报有不实之处。C.在侬智高的气焰炽盛时,孙抗被任命为广西转运使,他走马上任,为平乱出谋划策,出力流汗。后因平乱的功劳多,他被提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D.孙抗任州郡长官时,常常整日与宾客谈说,听歌喝酒,疏忽政事。下属为所欲为,他听之任之,不加制止。后来他受到御史弹劾时,也就无人相助。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属文操笔布纸,谓为方思,而数百千言已就。(3分)译句:
▲
▲
(2)人未趣学,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说。(3分)译句:
▲
▲
(3)又以余力,督守吏治城堑,修器械,属州多完。(4分)译句:
▲
▲
参考答案:5.B
评分建议:共3分。北:逃跑,打了败仗往回跑。6.B
评分建议:共3分。①是孙抗教化百姓的行动,③是大理寺所作出的判决和做法,两句都不能说是“直接表现孙抗的正直敢言”。7.D
评分建议:共3分。这层意思的正确表述是:孙抗治理州政,整治其中重要的事件,疏略那些细碎的事情,并且能够听任下属尽力做事,因此事务得以不荒废。他在任御史时议论事情,而不看大臣的眼色行事,因此得不到帮助。8.(1)他写文章时握笔铺纸,说是才思考,而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就已经写成。评分建议:共3分。“属文”1分,“方思”“已就”1分,语句通顺1分。“方思”“已就”要捆绑,只答对一个,不给分。(2)人们对读书不热衷,孙君于是召集官吏百姓中的优秀子弟,亲自为他们开课讲授。评分建议:共3分。“趣学”、“子弟之秀者”各1分,语意通顺1分。“趣”作“趋”(奔向)讲,“未趣学”可翻译成“对读书不热衷”“对读书不感兴趣”一类的意思。(3)他又用余力,督促守吏整治护城河,维修武器装备,所属州县大多得以保全。评分建议:共4分。“治城堑”、“修器械”、“多完”各1分,语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孙君少年时做学问勤奋刻苦,依靠山中僧人生活,常常步行几百里去借书,回来后登楼诵读,为专心钻研和防人打扰,他还把楼梯抽去。这样几年过去,他就掌握了众多的经典,后来就广泛地阅读天下各种各样的书籍。他写文章时握笔铺纸,说是才思考,而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就已经写成。他在天圣五年,以同学究出生,出任滁州来安县主簿,后任洪州右司理。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中甲等,提升为大理寺丞,主持常州晋陵县,调任为浔州知州。浔州在那时,人们对读书不热衷,孙君于是(将寺庙改作庙学,)召集官吏百姓中的优秀子弟,亲自为他们开课讲授,用经学来诱导劝勉他们。过了不久,附近州县的士子也都来这里就学,读书的人从此就多了起来。通过选拔,他被任命为耀州通判。有一个士兵诉讼财产案判决不公正,安抚使认为这个案子处理公正,孙君与他争论没有结果,于是上奏请大理寺裁决。大理寺认为孙君所争论的正确,就采用了他的建议,并将这件事编入法制文书。庆历二年,他被提升为监察御史里行,于是上奏弹劾狄武襄公不应该败坏刘沪收降水洛城一事。又因日食之事上书言阴气太盛,希望皇帝以后宫为戒。仁宗在京城南面大举围猎,卫士来不及整顿,直到夜晚才回来,明日又要再出去,这时有一只野鸡坠落在殿中。孙君上奏疏,于是仁宗当夜立即下诏停止打猎。蛮人唐和进犯湖南,任命孙君安抚他们。他上奏汇报事情有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因此自行参劾。于是出任复州知州,又调为金州通判,任汉阳军吉州知州。不久提升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江南西路刑狱。有人上言常平仓逢到灾年时,应当稍稍抬高它的粟价以增加买粮的本钱,仁宗下诏同意了这个建议。孙君说这不是设立常平仓的本意,仁宗又下诏同意他的建议。侬智高造反,孙君立即在岭南出兵二千,用来帮助英、韶两州的治安。恰巧他被任命为广西转运使,于是马上赶到所辖的地区。这时侬智高的气焰正炽盛。皇帝派出大臣,部署数万将士迎击侬智高。孙君率领流亡败逃后的官吏、百姓,在这仓皇危急之间转运粮草,他又用余力,督促守吏整治护城河,维修武器装备,所属州县大多得以保全,并且部队也因供给充足而立功。孙君所占的功劳为多,因此以功劳提升为尚书司封员外郎。起先,孙君请求把败逃的大将斩首,征发骑兵用来讨伐贼寇。等到后来贼寇所以破败灭亡,都和孙君计策谋划的一样。部队停战后士兵又很困窘,正需依靠孙君安抚平定。孙君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瘴气毒雾,管理财政的支出和收入,没有安居的时刻。孙君在皇祐三年三月初七日逝世于治所,终年五十四岁。孙君治理州政,整治其中重要的事件,疏略那些细碎的事情,他与来宾谈说,听歌喝酒,往往整日,并且能够听任下属尽力做事,因此事务得以不荒废。他在任御史时议论事情,只考虑事情的是非利害怎样,而不看大臣的眼色行事,因此得不到帮助。他写的文章,从年轻时直到病故,按类编集,有一百卷。有关天地、德业和人事治理的内容,搜集贯穿,无所不言,而其中诗占多数。君名抗,字和叔,姓孙。孙氏得姓于卫,得郡望于富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面是某校开展“齐学习,共成长”合作学习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5个字。参考答案:示例:“齐学习,共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能源项目9%股权置换协议2篇
- 科技魔力:农业4.0
- 2025版厂房拆除工程环境保护及补偿协议4篇
- 专业设备销售协议样例版B版
- 2025年度拆迁建筑工程居间服务委托合同4篇
- 2025年度工业自动化设备租赁合同参考范文4篇
- 2025年厂房设备租赁与数字化管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养老地产租赁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租赁合同保证金与押金支付及退还方案3篇
- 公司没缴社保劳动仲裁申请书
- 重庆育才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2022含注释)
- 微视频基地策划方案
- 光伏项目质量评估报告
- 八年级一本·现代文阅读训练10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