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知识_第1页
中医药基础知识_第2页
中医药基础知识_第3页
中医药基础知识_第4页
中医药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1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是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可以说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疾病,就有医药知识。我国现存约成书于战国时代,春秋2700害,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恒动观念。(一)整体观念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称整体观念。1、人是有机整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①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相互为用。脏与脏互相联系。心者,君主之官;肺者,相傅之官;肝者,将军之官;脾胃者,仓廪之官;肾者,作强之官等。②五脏与腑、形体组织、五官、荣华等相联系。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肺:大肠,皮,鼻,皮;肝:胆,筋,目,爪;脾:胃,肉,口,唇;肾:膀胱,③功能活动的联系性。一方面要各脏腑组织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靠脏腑组织的协调制约。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①人与自然相和谐。一方面有机体来自自然,大自然提供了人机体抗邪,形成正邪分争局面。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给予人类诸多恩②人与社会的统一。首先是社会进步,给人们带来幸福,也造成环境破坏。第二是社会动与乱,影响人们健康;第三是社会地位的变更给健康带来的影响。(二)辩证论治病情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整理分析,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论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某病用某药的辨病施治证是对疾病作出具体深入的分析,论治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二、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积淀,用传统而古朴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和辩证法思想。(一)阴阳学说1、概念:性的概括。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代表相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不局限某一特定事物。2、阴阳的属性。最初划分阴阳的准则是向日和背日。一般说来:凡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亢进的、功能的 属阳。属阴。3、阴阳的基本内容。4、在医学中的应用。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上部,体表,背部,六腑,气——阳下部,体内,腹部,五脏,血——阴②说明生理功能阴阳的平衡协调,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具体表现在物质与功能的消长平衡。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表现。生理活动消耗了物质与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和能量贮存。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维持着动态平衡。③说明病理变化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产生偏盛偏衰的结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④诊断上的应用临床疾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可以概括成阴证,阳证两大类。(急性的,进行性的,亢进的(慢性的,退行性的,衰退的⑤治疗上的应用1)原则。阳胜则热——清热,阴胜则寒——祛寒阴虚则热——滋阴,阳虚则寒——温阳2)归纳药性四气:温热——阳,寒凉——阴特性:升浮——阳,沉降——阴(二)五行学说五行是指自然界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其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归属五行之中。借以说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1、五行的属性归类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自然界五人体行五五五五五五五六五形情五五味色化方气季脏腑官体志液声酸青生东风春木肝胆目筋怒泪呼苦赤长南暑夏火心小肠舌脉喜汗笑甘黄化中湿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涎歌辛白收西燥秋金肺大肠鼻悲涕哭咸黑藏北寒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唾呻2、五行的相生相克①相生: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关系。木→火→土→金→水→木②相克: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木→土→水→火→金→木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指导治疗,制订具体的治疗法则。三、经络学说内外,贯通上下的通路。共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这是主要部分,另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五别络,浮络,孙络,这是次要部分。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除此以外还有经外奇穴,阿是穴。这些穴位不在经穴之列。十二正经走向:(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腹()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大致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病理;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与脏腑组织的关系,着重讨论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脏与腑构成表里关系,脏行气于腑,腑输精于脏,脏属阴,腑属阳。(一)心与小肠表里。功能。2、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3、开窍于舌:舌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心的病变也可从舌上反映出来,“舌为心之苗”。4、其华在面:心的功能及气血变化可以从面部色泽有所反映。小肠的功能是泌别清浊,主化物。就是对胃下传的饮食物消化吸收,分成清和浊两部分。(二)肝与胆相表里。1、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调理冲任等。2、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出血的功能。根据人体不同生理状态改变血流量。气疏泄和肝血濡养。胆的功能:①贮存和排泄胆汁②主决断。指控制自己意识和动作,判断准确。(三)脾与胃1、主运化:脾具有将饮食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脏腑组织的功能。3、主肌肉四肢:肌肉四肢依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肌肉发达,四肢轻灵。4、开窍于口:脾主运化功能正常,口味香甜,食欲好身气血的盈亏。胃的功能。胃接受饮食水谷,并进行消化后,下传小肠,故胃称为“水谷之海2、主降。胃气主降,保证饮食水谷不断下传和消化吸收。降指的是降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降浊,脾升清,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四)肺与大肠“华盖咳,又称“娇脏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1、主气,司呼吸:肺主管人体呼吸运动,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吸入自界清气,通过肺的呼吸运动,将体内浊气排出体外,并肃清呼吸道异物。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调节作用。3、外合皮毛:皮毛依赖肺宣发的卫气和津液温养和润泽,才能发挥抵御外邪的功能。4、开窍于鼻: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有赖肺气的作用才能正常。大肠的功能:主传化糟粕。(五)肾与膀胱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膀胱相表里。2.主水:指主持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将浊中之清复归心肺,浊中之浊下流膀胱,排出体外。3.主纳气:指肾能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保持呼吸均匀和有一定深度。肾气亏虚则呼多吸少。4.主骨、生髓:肾精资生骨髓,并养骨,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齿为骨之余”。牙齿好坏、坚损反映肾精盈亏。5.其华在发: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肾精的虚实。“发为血之余”。6、开窍于耳:耳的听觉功能,依赖肾中精气充养才正常。膀胱的功能:贮藏和排泄尿液。一、四诊

第二节 四诊八纲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中医诊病的基本原理为“司外揣内(一)望诊望诊是医生用视觉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异常变化,诊察病情的方法。1、望色包括面色和肤色,以望面色为主。常色:我国健康人的面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病色善色,晦暗枯槁而显露为恶色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瘀血。五 赤色:主热。色 黄色:主湿,主虚,黄疸诊 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饮,寒证,瘀血。望色以望面色为主,结合望肤色、目、爪甲等,要与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切不可以一概全。2、望舌望舌又称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舌态,及舌苔为主。舌色①淡红舌:可以是正常舌象,亦主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②淡白舌:气血虚,或阳虚。③红绛舌:主热证,色愈红,热愈深,绛舌热更深。④青紫舌:润滑主虚寒,干燥主热盛,肿胀主中毒。舌态①强硬:主热入心包或风痰阻络。②歪斜:主肝风挟痰,瘀阻经络。③痿软:主阴伤,或气血虚。舌苔正常舌苔是胃气、津液上潮于舌面而成。可以诊断病邪的深浅、疾病的轻重及发展变化。①白苔:主表证,寒证。苔薄白,正常舌苔,或感邪在表,尚未入里。②黄苔:主里证,热证。苔黄腻,主湿热。③灰黑苔:主里证。灰黑而干,热盛;灰黑而润,寒盛。④苔质厚薄:舌苔由厚变薄,病减轻;由薄变厚,病加重。润燥:舌润,津未伤;舌燥,津已伤。苔腻:主湿浊,痰饮,食积。剥脱:剥脱不全,胃气受损;完全剥脱,呈“镜面舌大伤。(二)闻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1、听声音:包括语言气息高低、强弱、清浊、缓急,以及呃逆、哮喘等异常变化,可以帮助诊断。2、嗅气味:包括口气、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气味。(三)问诊1住址等。2治经过。既从发病到本次就诊时,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全过程及诊治经过。3他疾病(如地方病,疫区等。4、个人生活史:生活状况【出生地、曾到地区(是否有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毒物接触,婚姻生育史,妇女应注意月经史。5疾病(血友病,以及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癌症,家族有无类似病人,或死因,死亡年龄。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四)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两部分。脉诊是医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触按病人腕部桡动脉,通过对脉象的辨别,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目前普遍用的是寸口诊法。寸口分属脏腑寸关尺左手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肺(大肠)脾(胃)肾(命火)三部九部:指寸口切脉处分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侯,三部共九侯,称三部九侯。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四至节律均匀,和缓有力。注意:平臂布指,调息切脉,运用不同指力体察脉象,侯五十动(1。六纲脉为浮脉、沉脉、数脉、迟脉、虚脉、实脉。二、八纲辩证入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辩证纲领。八纲辩证是各种辩证的纲领,概括性高,纲领性强,提纲挈领。表里辨病变部位,寒热辨疾病性质,虚实辨邪正盛衰,阴阳辨疾病属性。表里(一)表证表证是外邪侵犯肌表的初期阶段,病位在表、病势较轻浅者。特点: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主要症状: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临床选方用药有较大区别。(二)里证广,形式多样,很难概括其表现。一般无表证,脉不浮,舌象有变化多为里证。里证形成:1、外邪不解内传八里,侵犯脏腑。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3、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所致。寒热制。(一)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虚衰所致的一类病变。临床表现:冷(恶寒、肢冷、喜温、踡卧)白(面苍白,舌苔白,尿清长痛(身体、四肢、关节疼痛)稀(咳痰清稀,大便稀薄)润(口不渴,舌苔润)寒证分实寒证和虚寒证两大类,临床治疗用药区别较大。(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所表现的一类病变。病变特点:呈病理性机能活动亢进,以“火”、“热”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热(发热、恶热、手足热)乱(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红(面红,目赤,舌红或绛黄(苔黄,尿黄)干(口干、咽燥,便秘(干)热证分实热和虚热两大类,临床治疗用药区别较大。虚实指邪气实。故虚证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侯,实证是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侯。(一)虚证虚证是人体正气虚弱,邪气不盛所表现出一类病变。病变特点:不足,松驰,衰退,病程较长,以“亏虚”为主。临床表现:由于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故临床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四类。虚证临床证侯复杂,表现不一,治疗用药区别很大。(二)实证实证是人体感受实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所表现的一类病变。病变特点:有余,结实,亢盛。邪气亢盛,正气未衰,实证由于实邪的性质和所在部位不同,表现极不一致。实证形成的原因1、外邪入侵。如六淫侵袭,郁闭经络,内结脏腑。2、脏腑功能失调,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体内。实证临床证候复杂,治疗用药应区别对待。阴阳六纲。阴阳也具体概括体内脏腑组织某些病理变化及证候。如阴虚,阳虚、亡阴、亡阳等。(一)阳证阳证是邪热内壅,或阳气亢盛所表现的一类证候。病变特点:属热,属实,机体反应呈亢盛表现。临床表现:阳证实际指实热证。(二)阴证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或阴寒凝滞所表现的一类证候。病变特点:属寒,属虚,机体反应呈衰减表现。临床表现:阴证实际指虚寒证。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表里、寒热、虚实证候常交织一起混同出现。因此既要辨明八纲各自不同的证候,又要注意八纲证候间的相互联系。第三节中药基础知识由于其来源以植物为多,使用较。既“诸药以草为本道地药材:产于一定的地方,品质优良,相对疗效显著的药材。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以性、味占核心地位。一、四气四气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与凉,热与温药性类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能,治疗阳证、热证。另有平性,为微凉、微热,但仍属四气范围。二、五味实际不止五味,但习惯乃称五味。1、辛味:能行,能散行气:气滞证(香附、禾香)发散:表证,发汗解表,宣肺达邪(麻黄、苏叶行血:血瘀证(桃仁、红花)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补益:虚证(人参、大枣)缓急:拘急疼痛(白芍)调和药性:甘草3、酸味:能收、能涩收敛固涩:滑脱不禁,久咳不止(五味子,金樱子,乌梅)4、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清泄——火热炎上(枙子)能泄 降泄——肺气上逆(杏仁通泄——大便秘结(大黄)燥湿:湿证苦温燥湿——寒湿证(芲术)清热燥湿——湿热证(黄连)坚阴:阴虚火旺证(黄柏泻肾火,坚肾阴)5、咸味:能下,能软泻下:便秘(芒硝)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痞块(昆布、海澡)6、淡:能渗、能利利水渗湿:水湿停聚,小便不利(茯苓、薏苡仁)一般来说,性味相同,作用相近,性味不同,作用有异。也有特殊情况。三、用药禁忌禁忌指药物作用具有对人体不利的方面。应该慎用,忌用或禁用。1、配伍禁忌目前医药界公认的是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芨、白蘝;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石脂;丁香畏郁金。2、证候禁忌自汗,阴虚盗汗则忌。一般药物均有证候用药禁忌。3、妊娠用药禁忌为慎用和禁用两大类。禁用: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大戟、水蛭、斑蝥等。慎用:通经祛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的药物。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木通、冬葵子等。4、服药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用某些对药物疗效有影响或有碍病情的食物。俗称“忌口”。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食物。古代文献有甘草、黄连、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何首乌忌四、给药途径五、煎煮方法主要指中药汤剂的煎煮。1、用具:砂锅、瓦罐;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器。2、用水:长流水、井水、雨水、自来水等,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3、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的火候,武火是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又称急火。4、方法:先将药材浸泡302cm1/3~1/2,两次药液滤渣混合分两次服用。3~530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的不同。六、服药法1、温度:汤剂宜温服,发散风寒药宜热服,呕吐或中毒宜冷服。2、时间:补益药饭前服,健胃和对胃有刺激药饭后服,安眠药睡前服。3、次数:汤剂每日一剂,分24~6病情增减。养生养生即保养身体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措施的健身益寿活动。一、养生的意义1、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体质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保证饮食适宜、饥饱恰当、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增强和改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2、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素和其他因素的伤害。因此,一方面要保养正气;另一方面要注意避免邪气侵袭;第三是保持良好心态。3、延缓衰老,尽终天年短,皆非人人相同,多与养生有关。二、养生的基本原则1、顺应自然人依赖自然而生存,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相应是效法自然,顺时养生的理论依据。首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衣着、饮食合理恰当。其次尽量减少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对身心的干扰,保持乐观、积极态度。“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回也不改其乐。”2、形神兼养强化,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动以养形,静以养神。3、保精护肾健神旺,延年益寿。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注意节欲保精,药食益精,保健护精。4、调养脾胃件之一,只有营养物质不断化生、补充到各组织器官,才能抵抗病邪,保持健康。食不裹腹,衣不遮体,哪有长寿。脾。养生保健,调摄脏腑,应以脾肾为先。三、养生的基本方法1、适应自然变化规律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综合摄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2、调神养生①静养藏神。少思寡欲,减少杂念,不贪求名声物欲,不排斥顺情从欲。打拳、游泳、气功等。静:保持精神上的清静,形体活动在相对安③移情易性。养生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通情操陶冶与锻炼,涵养心田,逐步培养乐观、开朗、豁达性格,克制不当欲念。正确对待生活,遇事善于自我调解。退让一步,宽容一点,给自已留下一片海阔天空。3、惜精养生①节制房事,惜精节欲,防止早衰。②注意房事卫生,遵守房事禁忌,不能乱交性伙伴,防止性病。4、饮食调养①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污染、不洁、变质食品。②饮食有节。不过饱、不过饥,坚持按时进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③克服偏嗜。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保持进食营养平衡。④清淡平和。不宜过食肥甘、酒醪。膏梁厚味,足生大疔。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5、其他①传统的健身方法。五禽戏、太极拳、气功等,要领是意守、调息、动形三者相统一。关键是意守,宁神静息,呼吸均匀,以意领气,以气动形。②避免外邪、防止侵害。虚邪赋风,避之有时,亦可适时药物预防,药物保健。③推拿、针灸等养生。养生应做到:目之所好,不可从也;耳之所乐,不可顺也;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四节 常用非药物疗法及保健方法一、针刺法(一)常用针具:毫针 2-3寸,28-30号(二)常用体位:仰卧卧位,侧卧位,腑卧位。二、针刺方法(一)进针:双手协作,互相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肤。原则是:针入贵速,进入徐进。分刺手、押手。(二)进针方法1、指切进针法甲切压处刺入进针。适用短针进针。如内关、足三里。2、夹持进针法:押手拇、食指夹捏消毒干棉球裹住针尖下端,将针固定在穴位上,刺手持针柄使针垂直,双持协同用力下压进针。适用于长针进针,如环跳。3、提捏进针法。持针从捏起的皮肤上端刺入。适用皮肉浅表部位进针。如印堂、水沟。4、舒张进针法。开,使之繃紧;刺手持针刺入穴位。适用皮肤松驰的部位进针,如中脘,关元。(三)针刺角度90处腧穴。45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如胸、背部。15处,如头、胸部。针刺的深度以既有针感又不伤重要脏器为原则。(四)行针的基本手法1、提插法:针刺透皮肤后,在一定的深度内,将针由浅层插1-1.5cm2、捻转法:进针到一定深度,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360不能朝一个方向捻转180180另外还有刮柄法、弹针法,震颤法等多种方法。(五)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头目眩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头稍低,保温,送服温开水或糖水,必要时,配合其他措施。2滞针应放松肌肉,按揉局部附近加刺一针,恢复原有体位。3弯针着方向慢慢退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