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使用)_第1页
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使用)_第2页
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使用)_第3页
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使用)_第4页
第3课宋明理学(课堂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春秋:创立战国:发展(冷遇)秦朝:打击西汉:正统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孔子孟子秦始皇董仲舒知识回顾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依据材料概括宋明理学兴起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表现:(见课本第一自然段)(即“三教合一”)原因:国家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儒家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道教和佛教广泛传播。2、儒学复兴运动——奠定了理学兴起的基础(1)唐朝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石阶?)课堂探究阅读课文,思考: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1、儒学独尊地位不断动摇、“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2、韩愈和李翱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3、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较少干预学术文化,学术思想活跃。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议政;3)科举制度下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课堂探究什么是理学?它是怎样形成的?理学有哪两大派别?“北宋五子”是哪些人?试简要指出他们对理学形成做出的贡献。

北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吸收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从而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因而被称为“理学”。理学的含义:(见课本)主要派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理学”的形成

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自南朝到韩愈,儒学反佛多从社会效用、现实利害立论,进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释道哲理,进行内在批判的,则要等到宋明理学了。宋明理学这种吸收、改造和批判主要表现在:它以释道的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

______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1、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2、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3、理学的含义: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4、各自主张(对理学形成的贡献):(1)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⑵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⑶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⑷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即“孔颜之乐”?)。程朱理学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

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气)。

——《朱子语类》卷九请归纳朱熹的观点???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先于气;万物各有其理。(理学的核心思想)程朱理学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二程遗书》卷二请归纳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四书章句集注》

理只是这一个,道理相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朱子语类》人伦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书》卷七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试归纳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

程朱理学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天理本质上是社会人伦之理(社会伦理属性)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二程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朱文公文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请问: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这是理学的又一核心思想。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知识梳理)1、朱熹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成就(1)理气关系(哲学思想、宇宙观)A、宇宙万物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理是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修养论(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B、“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3)理学的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核心——“正君心”;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4)、理学经典方面: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宋代以后,把《四书》规定为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读物。2、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学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后,朱学便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强有力de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基本内涵:(1)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影响: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陆王心学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反省内心可得天理南宋陆九渊去人欲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陆王心学知行合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答顾东桥书》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人欲,恢复良知本性。(为善去恶)陆王心学‘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一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一个心去恶。——《传习录上》知行合一陆王心学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2、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A、核心思想是“心即天理”,意思是本心即天理B、“发明本心”,即主张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C、“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应剥落、扫除3、王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思想:①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为了遏制伪善流行,特别强调“知行合一”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影响:

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清·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清人戴震

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参见导学案)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认识“理”)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本心是“理2、实现“理”的途径不同(实现“理”)前者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后者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3、哲学范畴:前者属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主观唯心主义内容上,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都是唯心主义思想理学心学不同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范畴“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通过外物求”理”)(通过内心的反省)相同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含义:

目的:明道德之善通过深刻探究万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格物”即考察、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物之理,并尽量加以扩充积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之理,而具体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