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01
地球运动规律考试热度:★★★★☆内容索引考点01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考点02昼夜长短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微专题01二十四节气微专题02日晷微专题03太阳视运动考情分析考点近三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分布命题预测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2022年1月浙江真题)日期的范围(2021年1月浙江真题)时间的计算(2020年7月浙江真题)时间的计算(2018年11月浙江真题)地方时的计算(2018年4月浙江真题)时间的计算从浙江历年的真题情况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很高。考查的重点难点往往主要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太阳视运动等知识点上,往往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会强化时间的计算、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等知识的应用。试题往往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如白天出行坐车座位选择、国家时事热点事件,地物影子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日出日落方位对照相、旅游资源观察等的影响。昼夜长短(2022年6月浙江真题)昼夜长短的变化(2021年6月浙江真题)昼夜状况正午太阳高度(2022年6月浙江真题)正午太阳光线(2020年1月浙江真题)太阳高度的计算(2018年11月浙江真题)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对点解密【高考解密】
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常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向生活化,不再考查复杂的计算,但会涉及简单计算或估算,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真题探究01】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下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20.若该日日出为北京时间6点56分,日落地方时为18点59分,正午太阳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地最可能是()A.济南 B.广州 C.武汉 D.拉萨【解析】20.正午太阳高度能达到83.8°的城市应在30°N以内,且为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日落地方时距正午相差6小时59分,则日出地方时也应相差6小时59分,即日出地方时为5点01分,这与北京时间(中央经线120°地方时,东八区区时)相差1小时55分,约30°经度,即约东经90°,最有可能是拉萨。故选D。√对点解密【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2.时区划分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3.区时的计算
特别提醒在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时,尽量要按照东(经度或时区)早、西(经度或时区)晚的原则,尽可能不跨越日界线;在跨越日界线时,一定要注意日期的变化。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4.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地方时与区时5.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
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真题探究02】
日期的变更(2022浙江)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20.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 C.2:5 D.3:5【解析】20.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点,新的一天零点经线应该在45°E(120°E-丨5-0丨×15=45°),因此新的一天为180-45°=135°,而旧的一天范围为180°+45°=225°,比列135∶225=3∶5,故选D。√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温馨提示日期的变更关键在于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区分,其区分的方法为:
(1)自转法: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
(2)时间法: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
(3)光照图法: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日期的变更明确日期范围类问题的解法
解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例如:
(1)当180°地方时为6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2)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对点解密【变式演练】变式01时间的计算(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北极村(北纬53.5°,东经122.5°)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区域的一个村庄,一年中白昼最长达17个小时。完成下面小题1.北极村(
)A.与北极圈最近距离可达4000公里 B.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达60C.冬至日到夏至日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D.夏至日有可能出现极昼现象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解析】1.北极村与北极圈相差13个纬度差,同一经线上,每差一纬度差,距离为111KM,故相距1443公里左右,A错;北极村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每年夏至日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H=90-(53.5-23.5)=60°,B对;北极村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短,夏至日,昼长最长,从冬至到夏至,昼一直变长,C错;极圈到极点范围才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村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故答案选B。√对点解密【变式演练】变式01时间的计算(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北极村(北纬53.5°,东经122.5°)位于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区域的一个村庄,一年中白昼最长达17个小时。完成下面小题2.北极村冬至日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
)A.3:30 B.8:20 C.8:30 D.8:40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解析】2.某地冬至日的昼长等于夏至日的夜长。由材料可知,北极村白昼最长为17小时,该日为夏至日,故夏至日夜长为7小时,故该地冬至日昼长为7小时,该地日出时间=(24-昼长)/2=8:30,由经度可知,该地位于122.5°E,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故此时北京时间为8:20,ACD错,B对,故选B。√对点解密【变式演练】变式02日期的变更(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选完成下面小题。3.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时,与北京时间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1/6
B.5/6 C.2/3
D.1/2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解析】3.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此时,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为119°45′W,故全球为3月27日的经度范围为由119°45′W向东至180°,与北京时间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180+119°45′)/360,约占全球的5/6,B选项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对点解密【变式演练】变式02日期的变更(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选完成下面小题。4.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的月份(
)A.北京日出东南方向 B.深圳自转速度不断加快C.南京夜长逐渐变长 D.成都正午日影逐渐变短考点01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解析】4.依据材料信息“北京时间2022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组合体,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时间达十个月”可推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发射时间为2021年5月底,该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京日出东北方向,A错;相对于公转,地球自转速度是稳定的,B错;南京夜长逐渐变短,C错;成都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正确。故本题选D。√对点解密【高考解密】
昼夜长短状况及其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方位及昼长夜长计算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常以区域图、地理表格为载体,以社会生活场景为背景,侧重考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真题探究01】
昼夜长短(2022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2昼夜长短19.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对点解密【核心精要】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6.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1)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判断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该地昼长夜短。若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该地昼短夜长。(2)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全球昼夜等长。(3)根据晨昏线走向判断(如下图阴影表示夜)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7.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高低。
(1)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2)如果一地大于12小时,一地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间越大,纬度越高。如果某地昼长与12小时的时间差为12小时(-12小时),则该地位于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夜)。极昼(夜)区内的地点不能采用此方法比较。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所用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北京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昼长时数=(12:00-日出地方时)×2=(日落地方时-12:00)×2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0)×2=(24:00-日落地方时)×2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3)规律推断①同一纬线上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北半球某度数纬线上各地的昼长=南半球同度数纬线上各地的夜长。③利用时间的对称性计算:相对于夏至日或者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的昼长、夜长都是相同的;相对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某地一个时间的昼长等于另一个时间的夜长。如下图: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核心精要】8.昼夜长短的计算(4)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小时;②极昼区,昼长=24小时,夜长=0;极夜区,昼长=0,夜长=24小时。考点02昼夜长短对点解密【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图1为2022年7月14日19:05某同学在武汉绕城高速(约115°E,30°N)拍到的照片,20分钟后当地迎来日落。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围。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2昼夜长短5.武汉当天的昼长约为(
)A.14小时10分 B.14小时50分C.13小时30分
D.13小时50分【解析】5.由材料可知,2022年7月14日19:05某同学在武汉绕城高速(约115°E,30°N)拍到的照片,20分钟后当地迎来日落。即武汉日落时的北京时间为:19:25,武汉的经度为115°E,此时其地方时为19:05,下午时长为7小时5分钟,因此昼长为14小时10分钟。A正确,BCD错误。故选A。√对点解密【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图1为2022年7月14日19:05某同学在武汉绕城高速(约115°E,30°N)拍到的照片,20分钟后当地迎来日落。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围。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2昼夜长短6.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6.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与该日相同的纬度上,7月14日与6月22日差22天,5月30日与6月22日差22天,因此两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基本一致。下一次在该地观察到相同的景观时,应为下一年的5月30日。由图2可知,地球公转轨道上有一个近日点(1月初),还有一个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5月30日地球位置应位于③处。ABD错误,C正确。故选C。√对点解密【高考解密】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常以热点事件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19.若h为11°,则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A.18° B.23.5°C.29° D.34.5°对点解密【真题探究】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月球与八大行星一样作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可以观测到月球、地内行星经过太阳表面的天象,且前者比后者经过日面的时间短。下图为甲地观测到的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解析】19.甲地夏至日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甲地位于北半球且出现极昼。设甲地的纬度为X°,则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H=90°-(X°-23.5°),子夜的太阳高度h=90-(90°-X°+90°-23.5°),H-h=11°。可知X°=84.5°,代入H=90°-(X°-23.5°)公式,可得H=29°,C正确。故选C。√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5°)=56.5°。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3)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可根据两地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5)确定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为:L=hcotH。如下图: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6)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即α+H=90°时效果最佳。如下图: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对点解密【核心精要】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7)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到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影子的位置与太阳的位置相反,影子的长度与太阳高度呈负相关。一天中,物体影子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先变短,后变长,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时,此时物体影长最短。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正午影长也不断变化。以北回归线以北某纬度为例,夏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这一天影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7.该地位于赤峰市(42°15′N,118°52′E)的方位(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对点解密【变式演练】(2022·浙江邵外高三阶段练习)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进行天文观测,下图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解析】7.据图可知该地在北半球测得的北极星地平高度为45°,故当地纬度为45°N,北京时间12点16分测得正午太阳高度,故该地经度为116°E,故该地位于赤峰市西北,B正确,排除ACD。故选B。√8.通过天文观测,该兴趣小组试图求出北极星光线与当地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范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21.5°至68.5°
B.66.5°至90° C.66.5°至113.5° D.90°至113.5°对点解密【变式演练】(2022·浙江邵外高三阶段练习)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进行天文观测,下图为该地测得的北极星高度。在北京时间12时16分测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完成下面小题。考点03正午太阳高度角【解析】8.根据所学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范围为21.5°-68.5°,北极星光线为45°,则与之构成平角的另一个角为135°。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1.5°时,α=135°-21.5°=113.5°;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8.5°时,α=135°-68.5°=66.5°。故选C。√微专题【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2)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3)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4)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1、二十四节气划分依据及其指示作用
(5)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6)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妈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春分: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谷雨: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夏:
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
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中国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秋:
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秋分: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中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寒露: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太阳黄经为210度。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大雪前后,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谚云:冷在三九。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2、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3、二十四节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专题讲解】4、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微专题【变式演练】(2020·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完成下面小题。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9.下列节气对应的昼夜长短,其中济南的昼、夜时长正好处于长短相反的是(
)A.寒露、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
D.雨水、处暑【解析】9.根据甲图上节气的排列顺序,可知相对的两个节气,昼夜时长相好相反,从图看,雨水、处暑正好处于相对的位置,D正确,ABC错误,故选D√微专题【变式演练】(2020·浙江·高三专题练习)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产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完成下面小题。微专题01
二十四节气10.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如期所处的节气可能是(
)A.①小寒或大寒 B.②立春或立秋C.③春分或秋分 D.④芒种或大雪【解析】10.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反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①表示二至日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大寒或者是大暑,A错误。②表示二分日后的第三个节气立夏或者立冬,B错误;③表示二至日,C错误;④表示二至日前的节气芒种或者大雪,D正确。故选D。√微专题【专题讲解】1、定义: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微专题02日晷微专题【专题讲解】2、工作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
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
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微专题02日晷微专题【专题讲解】3、注意事项:
(1)使用日晷,无论是何种形式都有一根指时针(Gnomon),这根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并且正确的指向北极星,也就是都有一根与地球自转轴平行的指针。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
(2)由于日晷必须依赖日照,不能用于阴天和黑夜。因此,单用日晷来计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种类的计时器,如水钟,来与之相配。
(3)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春分以后看晷盘的上面;秋分以后看晷盘的下面。微专题02日晷微专题【专题讲解】4、优缺点:
日晷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如阴天和晚上。微专题02日晷微专题【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赤道日晷,其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晷面并在南北晷面上都有等长分布,晷针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春分至秋分,晷影在晷盘北面投下日影。反之,则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下图为某中学生在北京故宫某日某时刻拍到的日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微专题02日晷11.该日此时,可能为(
)A.8月6日,09时
B.8月6日,15时C.11月10日,09时
D.11月10日,15时【解析】11.北半球各地的北极星仰角与与当地的纬度数值相同,因为北京的纬度约为40°N,所以北京的北极星仰角约为40°。因为晷针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晷针垂直晷面,可知,日晷的晷面向南倾斜且与地面呈50°夹角。结合图示可知,图片的拍摄点位于日晷的南侧下方。据图可知,晷影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根据材料“春分至秋分,晷影在晷盘北面投下日影。反之,则在晷盘南面投下日影”可知,此时为秋分—春分之间的某日,在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之间,排除A和B。因为拍摄点处于晷面的南侧下方,观察该晷面时为向北仰视的角度,根据图中南北方向,可知,以晷针与晷盘的相交点为中心,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所以晷影位于西北,说明太阳方位为东南,为上午,C正确,D错误。故选C。√微专题【变式演练】(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赤道日晷,其晷面与赤道平面平行,晷针垂直晷面并在南北晷面上都有等长分布,晷针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春分至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旅游项目投标失败旅游资源与合同细节合同3篇
- 2025年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园绿化养护服务合同
- 2025年个人借贷款合同格式版(2篇)
- 2025年个人住房借款合同简单版(2篇)
- 企业专项员工贷款合同2024年版
- 2025高空作业车租赁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产业股权收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汽车起重机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跨境股权投资交易合同-@-1
- 2025年度企业间股权转让及整合服务合同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招聘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偏瘫足内翻的治疗
- 苏州市2025届高三期初阳光调研(零模)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卷(真题+答案)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 标杆门店打造方案
- 蔚来用户运营分析报告-数字化
- 食品安全公益诉讼
- 弱电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