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民事诉讼基本原则论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体系与分类第一节基本原则概述一、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民事诉讼法所确立或体现的、反映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民事诉讼法的本质和基本内容的根本行为准则。(二)特征:1、规范性2、本原性不仅自身是行为规范,还是其他具体行为规范的源泉3、始终性效力上的全面渗透性和贯彻始终性4、指导性5、概括性6、稳定性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立法准则的功能2、行为准则的功能(弥补立法不足)3、表征民事诉讼模式的功能4、创造性司法的功能5、监督司法的功能6、弘扬司法理念的功能第二节基本原则的体系与分类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是一个由若干原则组成的整体或统一体,它形成一个如同板块结构式的制度框架,在特定价值目标的支配下相互牵制、支持、制约。反映了特定国家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面貌,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本原则的分类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第4章链接2.doc(一)以由什么样的法律加以规定为标准,分为1、由《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所确立的几大诉讼程序都适用的共有原则,包括: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补充或变通规定的原则检察院监督原则基本原则的分类2、由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仅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即民事诉讼法中的特有原则,包括: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法院调解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支持起诉原则诚信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1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该原则的含义和具体要求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不论他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还是作为其他的诉讼参与人2、如果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法院有义务免费指定或者聘请翻译人员为他们翻译3、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对案件的审理,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及其他诉讼文书,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外国人在我国诉讼是否用本民族语言?诉讼权利平等原则一、该原则的理论来源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理论来源:1、民事实体法上的私权平等和主体地位平等2、民事诉讼法上平等原则是宪法上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3、民事诉讼法上的当事人平等原则是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含义二、平等原则的含义案例11、民事诉讼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平等。当事人诉讼权利诉讼义务平等,也即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因当事人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民族等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别。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含义2、诉讼当事人双方所享有的权利所承担的义务是同等的或对等的当事人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所进行的“诉讼攻击”与“诉讼防御”的平等性。任何一方不得享有比对方更优越或更多的诉讼权利,只有赋予双方当事人平等的权利、均等的机会,才能维系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双方“攻击”与“防御”的平等进行。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含义3、保障和便利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首先,立法保障。作为立法的指导原则,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应当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制度和具体规范中,使这一原则具体化,为当事人实际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其次,是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提供保障和便利。依法保障当事人双方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并且为他们行使诉讼创造和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是人民法院应当履行的职责,也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实现的重要保证。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完善三、对于平等原则的理论争议及其完善修改民事诉讼法应注意问题:1、完善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切实享有平等的地位与权利,如被告答辩失权制度2、完善民事诉讼法上的各项保障性制度,确保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得到真正落实,如法律援助制度和诉讼费用缓、减、免制度平等与法律扶助法律扶助制度,包括法律援助和救助制度,是国家为了保证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得以实现,对需要采用法律救济手段捍卫自己的法定权利不受侵害,但又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诉讼费和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以及某些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减费法律服务或者减免诉讼费用以保障其司法权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制度。其本质是,国家以向被援助对象提供经济帮助为途径,达到保证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合法权利真正得以实现,完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项法律制度。同等与对等原则一、同等原则《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第一款,确立了同等原则。第二款,确立了对等原则。对等原则二、对等原则见《民事诉讼法》第5条第二款同等原则是一项积极的诉讼原则,对等原则是一项消极的诉讼原则。对等原则既可能表现在单方面的诉讼领域,更可能表现在相互之间的司法协助领域。案例2对等原则同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上报复的反映。报复的适用是有针对性的,它只针对相应的国家,而不涉及第三国。同时注意平等、同等、对等三原则的区别,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的平等。法院调解原则一、法院调解的概念与特征1、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其民事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形式。是一种诉讼活动。调解原则2、法院调解与其他调解形式相比较,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法院调解是一种诉讼活动。第二,法院调解是法院行使审判权与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合。一方面,法院调解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法院调解还必须以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为前提和基础。第三,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结案的一种方式。通过法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经法院审查认可,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从而结束诉讼程序调解原则二、法院调解的沿革(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6字方针)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2)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着重调解)(3)1991年民事诉讼法(自愿、合法)三、法院调解的意义司法实践证明,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调解原则1)法院调解有利于及时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简化程序、降低诉讼成本)(2)法院调解有利于真正化解矛盾,彻底地解决纠纷,促进当事人的团结。(3)法院调解有利于法制宣传,预防和减少诉讼。调解原则四、法院调解原则的适用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调解,包括一审普通程序、一审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再审程序;
注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第2条,下列程序中不得适用调解:(1)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2)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3)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4)执行案件。执行中只有执行和解。、调解原则注意: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况:(1)根据《民诉意见》第92条,离婚诉讼应当调解;(2)根据《简易程序的司法解释》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6类9种案由)(必经与自愿的关系)问题:检察院抗诉案件可否调解调解1、2
调解原则五、法院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适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守以下三个原则:第6章链接2.doc1、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时,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的进行和调解协议的达成,都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调解原则A程序上的自愿,是指是否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人民法院不能未经当事人同意自行依职权调解或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的申请或由审判人员征得当事人同意而进入调解程序;B实体上的自愿,是指经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是当事人协商后形成的协议,也可以是法院提供解决方案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协议。调解原则2、事实清楚原则。分清是非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调解,应当是在事实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础上进行。分清是非,既是对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调解的一种制度要求,也是调解成败的关键。3、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A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调解活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包括调解的开始、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协议的形成以及调解书的送达等,都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原则B实体上的合法,是指经调解达成的协议的内容合法。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应当理解为调解协议的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为合法。这就是说,调解协议内容的合法性,并不是以严格适用实体法的规定为要件,这一点与判决内容的合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调解原则与法院判决的关系调解与判决都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虽然法院调解是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调解方式结案优于判决方式结案。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既可以根据自愿运用调解方式,也可以运用判决方式,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用;调解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人民法院可不经调解,而在查明事实的前提下,直接作出判决;即使当事人愿意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也不能久调不决,调解不成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调解原则理论探讨与完善学术界主要问题:1、法院调解是否属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2、调解原则是否与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性质相冲突?3、调解原则是否与现代社会观念相协调?法院调解2调解的程序
一、具体程序1、调解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申请不公开进行调解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2、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应当同时在场,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3、当事人可以自行提出调解方案,主持调解的人员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注意:调解方案的提出有两种方式。4、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否准许?注意:根据处分权原则,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只能在诉讼请求范围内作出判决,但是在调解的情况下,可以存在超出诉讼请求的例外。法院调解2调解的程序
5、调解协议约定一方提供担保或者案外人同意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案外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应当列明担保人,并将调解书送交担保人。担保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生效。当事人或者案外人提供的担保符合担保法规定的条件时生效。注意:调解协议中对于担保人的约定很特殊。6、当事人以民事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为由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民事调解书的相关内容。注意:这里是以裁定加以补正,而不是再审,或者重新作出新的调解书。法院调解2调解的程序
7、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注意:涉外民事诉讼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要求法院按照协议制作判决书。8、双方可以就不履行调解协议约定民事责任,不得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裁判。二:不需制作调解书的案件(民诉法98#)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4、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法院调解2调解的程序
三、调解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第6章链接.doc3、4(1)对于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在签收前,当事人可以反悔,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判决。调解书不适用留置和公告送达。注意:1)双方不在同一时间签收的,以最后一个签收的时间为准;2)调解书在签收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而不是第二日;(2)对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自调解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调解2调解的程序
(3)按照《调解规定》第13条的要求对于“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经当事人同意,并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也可以将协议附卷。调解协议有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4)根据《简易程序司法解释》第15条,在简易程序中,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的效力法律效力:1)不得上诉2)结束诉讼,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因此,调解协议约定如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请求裁判的条款,人民法院不予准许。3)确定实体权利义务关系。4)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5)一般情况下不得申请再审。张家、李家槐树之争辩论原则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辩论原则辩论原则包含几项内容:1、主体:享有辩论权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论原则存在的前提是当事人享有辩论权2、适用程序: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3、内容:当事人辩论的内空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4、形式:辩论可以由本人行使也可以由代理人行使,辩论既可以通过口头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5、人民法院必须保障当事人双方充分进行辩论6、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诉讼全过程,而不仅仅是限于辩论阶段;辩论原则(二)辩论原则的适用1、辩论原则的实施保障第一,审判人员应当为当事人提供行使辩论权的机会,既要为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之前,提供书面辩论的机会,特别是要为被告答辩提供时间保障;又要为他们在庭审中提供平等的言词辩论机会。第二,审判人员应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当事人的辩论活动,既不能限制当事人的辩论,也不能放任自流,使当事人能够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辩论。辩论原则第三,在辩论过程中,审判人员应当保持“中立”地位,既不能参与当事人的辩论,也不能发表具有倾向性的意见。第4章链接.doc辩论原则
2、当事人辩论权与法院裁判的关系作为辩论原则基础的辩论权,是当事人实施辩论行为的根据。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着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与法院审判行使的相互关系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的司法解释,作为裁判根据的事实、证据,必须经当事人的辩论、质证,凡是未经当事人辩论、质证的事实、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辩论的结果,应当作为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的基础。同时,当事人辩论权的行使亦应受到必要的约束,例如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当事人限期提出证据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辩论主义原则1.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的主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院不能以当事人没有主张的事实作为判决的基础。2.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争议的事实,法院应当作为判决的基础,换言之,法院应当受当事人自认的约束。3.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原则上仅限于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而不允许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其核心在于当事人的辩论内容对法院裁判的制约(我国非约束性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一、处分原则的含义《民事诉讼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处分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处分权为双方当事人都享有,第三人无论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有处分权,只不过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某些权利是受到限制的;。2、当事人处分的内容,是自己享有的民事实体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对实体权利的处分通常通过处分程序权利来实现3、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应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危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4、人民法院代表国家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进行监督。撤诉须经人民法院同意,包括撤回起诉和上诉。处分原则二、处分原则的内容1、处分的对象包括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对民事权利的处分主要体现在(1)原告在提起诉讼时可以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保护的范围,并有权选择保护的方法。(2)对于诉讼请求,原告一方可以作出放弃、变更,也可以扩大或缩小诉讼请求的范围,被告一方可以全部或部分承认对方的诉讼请求,也可以决定是否就此提起反诉。(3)在诉讼进行当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各自的诉讼主张做出让步,进行和解或者接受法院的调解处分原则对诉讼权利的处分主要体现在(1)诉讼启动选择权,指实体争议发生后,是否选择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完全由当事人来决定(2)攻防手段选择权,指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诉讼策略、手段,由当事人自主决定(3)程序终结选择权,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撤诉、进行和解、申请法院调解等方式终结诉讼程序(4)后续程序选择权,是指在一定诉讼程序结束之后,当事人可以决定是否提起上诉,是否申请再审,是否申请强制执行等处分原则2、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必须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任何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作出的处分行为,都不能产生行使处分权的效力。这些情形包括:当事人被强迫、受欺诈或者重大误解等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并不是绝对的如果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违反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则不得行使。处分原则三、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1、当事人处分权是法院审判权的合理制约2、审判权应当指导、监督处分权的行使3、审判权应当保障处分权的实现第6章链接.doc支持起诉原则支持起诉原则一、确立支持起诉原则的意义《民事诉讼法》第15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同侵犯民事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使他们不逃脱法律的制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2)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扶助弱小,扶持正义,使合法的民事权益能够受到法律的保护,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支持起诉原则二、支持起诉的条件和方式支持起诉的条件应当是:1、限于侵权行为而产生的纠纷;2、支持起诉者应是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不能是个人)3、被支持的受害人没有起诉;(不擅于或不能)4、支持的形式:一般是道义上或物质上的,支持起诉者不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支持起诉原则三、支持起诉原则的理论争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支持起诉原则进行规定之时主要是考虑到民事诉讼现实的需要,为了保障当事人能够依靠法律实现自己的权益,而缺少理论上的论证。而且,在民事诉讼的分则中又没有作出具体规定以保障这一原则得到切实的贯彻,所以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太显著。诚实信用原则一、诚实信用原则确立的依据滥用诉权.doc1、民事诉讼法之所以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是因民事诉讼法和民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精神上的关联或一脉相承性。如果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则民事实体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贯彻,这是由民事诉讼法所具有的工具性价值决定的。2、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是为了适应新型诉讼模式的需要。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正在向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制转变。在诉讼模式的转变的过程中,应当扩大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是也要明确当事人的义务,不能导致诉讼权利的滥用。诚实信用原则二、诚实信用原则具体适用的形式根据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分为三种:1、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约束它要求当事人在事实诉讼行为时必须诚意和善意,否则法院有权干预,甚至确认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无效。该原则对当事人在程序要求方面具体表现如下:(1)不正当诉讼行为的禁止(2)诉讼权利滥用行为的禁止(3)伪证的禁止(4)反言的禁止(5)当事人实施诉讼突袭行为的禁止(6)扰乱诉讼秩序的禁止诚实信用原则2、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制约主要体现在:(1)诉讼代理人不得在诉讼中滥用和超越代理权;在代理权限内进行诉讼代理行为,对委托人和法院要诚实。(2)证人不得作伪证。(3)鉴定人不得作与事实不符的鉴定结论(4)翻译人员不得故意作同原陈述或原文意义不符的翻译诚实信用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对法院的制约(1)滥用审判权的禁止(2)判断证据方面的诚实信用的要求(3)审判突袭的禁止检察监督原则《民事诉讼法》第14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莓话题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草编100种编法课程设计
- 2024年度常平瑜兴织造厂与创世纪广告公司户外广告发布合同
- 2024版办公大楼照明系统定制合同
- 茶艺一个小时课程设计
- 茶树植被环境问题研究报告
- 2024版船舶行业广告宣传服务合同
- 茶园管理课程设计
- 茶叶知识问题研究报告
- 2024年度铲车维护保养服务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知识专题培训
-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往事依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2024-2030年中国户外电源行业市场趋势调查及需求场景趋势分析报告
- 《淘气的一天》(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课件(共32张课件)
- 离婚协议书常用范本2024年
- 2024年各地中考语文卷【综合性学习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任务型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XXX200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上课课件
- 202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介绍颁奖典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