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课程
教师要这样来教育学生:造成一种风气,使他们感到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目标:了解课程的理论流派;理解课程的基本类型;了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理解课程、课程标准等基本概念;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重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课程标准与教材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几种定义
(一)、课程即学科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评价:普遍把课程等同于学科。是一种单一的课程观。思考:课程与学科的关系????
你认为什么是课程?请尝试着给“课程”下一个定义。二、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与分科(核心)课程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学科课程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重视训练的价值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活动课程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忽略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显性课程(formalcurriculum)
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教育环境被称为“非正式课程”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课程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学校编制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特色很难开发,并易造成不平衡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构成新课程教材编写和师资是最大的问题核心课程:如社会问题课程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三、课程的表现形式(一)、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用以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培养目标2.课程设置3.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计划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实例: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
1.各学年教学时间安排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0~11周;机动时间l~2周。各学年40周教学时间安排: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3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高三年级上课26周,复习考试12周,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2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活动总量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附录
(三)、课程资源
教材教材或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材料。★课程表(课段式、循环式、选课式)第二节课程开发一、课程目标的制订(一)、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二)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生的发展特征2、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的发展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课程内容的选择1、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1)教材取向(2)学习活动取向(3)学习经验取向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二)课程内容的组织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与螺旋式香港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宗旨三、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而上四、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类型(二)课程评价模式1、目标模式2、差距模式3、CIPP模式4、回应模式5、解释模式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对实验区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对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如下: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不利条件改革的有利条件家长对改革的态度改革后教师工作量的变化改革中教师之间的交流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与以往比较如何如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培训中最大的收获使用新教材的主要难点教师对改革的适应性改革后学生的主要变化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中的主要困难(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1999年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2001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2005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2004年9月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2005年9月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6年9月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5省(市)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基本形成了“东部联片推进”的态势)
2007年9月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8年9月山西省进入新课程阶段
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
第一,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
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即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综上所述
教学观念的更新(先导;教学行为、教师角色与职责)
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归宿)
教学制度的重建(保障;以校为本的制度化建设)
——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体现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及相互关系。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品德、语数外、科学(或数理化)、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试行学分制。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实施建议:教学评价、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术语解释、案例前言:
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
使学生获得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的学习领域: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地方与学校课程体育与健康外语艺术(音乐、美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数学体育外语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科学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987654321课程门类年级1、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美术美术艺术艺术音乐音乐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自然自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二一二一新课程现行课程2.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一、二年级)体育体育体育体育音乐音乐音乐音乐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外语外语外语外语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劳动劳动劳动劳动美术美术美术美术艺术艺术艺术艺术体育体育体育体育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科学科学科学科学自然自然自然自然社会社会社会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六五四三六五四三新课程现行课程3.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劳动技术化学化学物理物理物理物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体育体育体育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生物生物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美术音乐美术音乐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活动类、地方安排课程美术美术美术艺术艺术艺术音乐音乐音乐地理地理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历史历史历史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外语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数学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语文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政治九八七九八七新课程现行课程4.与现行课程的比较(七至九年级)5.与现行课程的比较(各学科课时数)新课程现行课程832-10171016艺术832-1017744体育与健康525-615557社会752-937865科学555-740400外语1200-13861486数学1850-21262200语文416404思想品德28-3020-25德国巴伐利亚271363534333227272522俄罗斯318-32440-4240-4240-42333333333333香港287-29330+533+535-3633-35343432322626台湾256303030292929282625日本270343434313129282524韩国274/27733/3433/3433/34303030302827现行274343434303030302626新中国大陆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周总课时年级
周课时数国家6、我国与几个国家或地区周课时数比较表
(三)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坚持实行“一纲多本”,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五)建立新和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学生评价:要把学科目标与一般性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评价。学科学习目标以各课程标准为依据,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
教师评价: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对教师的评价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最高机构----教育部。它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和课程标准等宏观的政策,并指导和监督地方、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政策。地方一级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它们的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具体方案,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合理地实施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
学校课程管理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综上课程改革形成了四项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体现教育公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型的评价制度教材的多样化,教材审查、选用制度一、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求(二)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制约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总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六项具体目标目标一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目标二六项具体目标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