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史课件7-南亚封建国家剖析_第1页
中古史课件7-南亚封建国家剖析_第2页
中古史课件7-南亚封建国家剖析_第3页
中古史课件7-南亚封建国家剖析_第4页
中古史课件7-南亚封建国家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南亚封建社会

教学目的:1.驾驭中古时期南亚历史的主要内容、发展脉络与趋势;2.驾驭中古时期南亚的重要历史事务及其对南亚历史发展的影响;3.了解南亚封建化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参考资料论著

1.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黄思骏《印度土地制度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印度]R.C.马宗达等著《高级印度史》(上),商务印书馆,1986年。

4.[印度]R.塔帕尔著《印度古代文明》,林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史料

1.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重点问题

1.印度封建化的内容与特点。

2.中世纪印度种姓制度的发展变更。

3.德里苏丹国时期印度的社会状况及其对后来印度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中世纪南亚的历史发展概况

1.总体特征: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印度照旧是一个地理概念,相当于现今南亚次大陆。

它以德干高原为界,明显地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历史发展以北部为中心。2.北部印度的状况(1)4——7世纪:先后建立了统一的笈多王朝和戒日帝国,此时印度完成了封建化。(2)7——12世纪:陷入混乱,称“拉其普特”(Rajputra,意思是王孙贵族)时期。这一时期,印度教王公割据独立,并遭遇外族入侵,其中10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建立的伽色尼王朝(960—1186年)曾经侵入恒河流域,12世纪,另一支突厥人推翻伽色尼王朝而建立古尔王朝(1173—1206年)接着入侵印度。(3)1206—1526年:德里苏丹国时期。1206年,古尔王朝分裂,其驻德里的总督独立为王,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统治北印度。(4)1526——1858年:莫卧尔帝国时期。1526年,帖木儿的孙子巴布尔灭亡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尔帝国,统治印度北部。3.南部印度状况中古时期虽然出现过一些强大的王朝,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在大陆的南端有潘迪亚人建立的潘迪亚国家(580——1323年),德干高原有查鲁其亚国(550—750年)和帕拉瓦国(550—910年),三国彼此争霸。南印度始终处于列强争霸状态,历史发展没有形成持续。4.伊斯兰教的传入中古时期,印度曾多次遭遇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族入侵,并建立政权统治印度。它们在印度推广伊斯兰教、压抑印度地方宗教,使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变得特殊困难,并伊斯兰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二、笈多王朝和戒日帝国时期的印度

(一)笈多王朝(320—540年)1.王朝的建立公元3世纪30年头,贵霜帝国衰弱后,南亚次大陆又陷于分裂。4世纪初,印度北部恒河上游摩揭陀地区的一个王公笈多起兵攻占曲女城,此后,渐渐强盛并折服四周小国,320年,国王旃陀罗笈多一世以吠舍里城为中心,建立了笈多王朝。

2.王朝的扩张旃陀罗笈多一世(320—335年)统治时期,通过政治联姻和军事折服,笈多王朝限制了印度西北部和孟加拉一部分地区。沙摩陀罗笈多(335—380年)时领导人民抵抗了西北部外族的入侵,把国土向西拓展到印度河流域。他还先后折服了恒河流域和中印度的大片领土,基本统一了北印度。并在海外占据了马来半岛、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旃陀罗笈多二世(380—412年)时,笈多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土向西推动到阿拉伯海岸,东至恒河流域的孟加拉,并且限制了南印度的纳伽人和伐卡塔卡人,领土到达纳巴达河。这个时期,笈多王朝统治了整个印度北部地区,抵抗了西北部外族的入侵,并对印度南部诸邦具有强大威慑力气。成为印度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

旃陀罗笈多二世被称为超日王。

3.笈多王朝的统治实行中心集权的专制制度。在中心:国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并被神化为“最高的神”;在王之下设立枢密顾问、宣战与媾和大臣、文件档案大臣、军政大臣和军法官等文武大臣;中心大臣职务通常是世袭的,一般由皇亲贵族担当。

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置县,县下设村,由中心分别派遣总督和县长管理。总督一般由王子或亲信担当,县长由总督任命。村由村长和村会共同管理。地方各级官员都干脆或间接地受国王领导。——建立起了等级分明、管理有序的地方行政系统。此外,还有附属的小邦国,它们干脆向国王纳贡称臣。大臣都有俸禄,《佛国记》“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

4.笈多王朝的经济发展农业上:铁制农具普遍运用,有铁犁、铁锄、铁铲等;农业技术进步(施肥、轮作等)使北印度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种植的作物品种多,有小麦、大麦、水稻、豆类、芝麻等谷物,也有棉花、大麻、甘蔗、亚麻等经济作物,饲养的家畜有黄牛、水牛、骆驼、驴、绵羊、山羊等。

手工业上:棉纺织业、丝织业、毛织业、武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珠宝首饰业、采矿冶金业都很发达。其造船业和纺织业的成就突出,可以造容纳200多人的大型多桨帆船。薄棉布和绫罗绸缎行销国内外。

商业上:各大城市之间保持着交换关系;对外与东亚、南亚、东南亚都有海上或陆上贸易关系,向外输出棉花、谷物、细布、挂毯、首饰、香料、象牙制品等,输入丝绸、茶叶、肉桂、黄连等。

5.笈多王朝的灭亡旃陀罗笈多二世以后,帝国渐渐走向衰落:诸王争夺继承权,帝国政局动荡,地方王公拥兵自重,导致帝国的分裂;来自中亚的匈奴人乘虚而入。5世纪中叶以来,白匈奴人(恹哒人)不断进攻笈多帝国西部边疆。5世纪末,侵入印度西部,并逐步向中印度推动。6世纪初,白匈奴人以旁遮普的奢羯罗为首都,建立了恹哒帝国,统治着印度西部广袤地区,并一度深化到中印度。528年,北印度诸王公联合击败了匈奴人的侵略势力,但四分五裂的笈多帝国名存实亡,540年灭亡。6.法显旅印

在超日王时期,中国东晋僧人法显(342—423年)来到印度。法显于399年从长安动身,经新疆、越葱岭,过中亚,历尽千辛万苦,于402年到达北印度。他遍访印度佛教中心,搜寻佛教经典。后从南路海道回国,于413年回到东晋建康。他把历经15年30余国的印度求经见闻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成为探讨当时印度历史的重要资料。

法显的记载记述了超日王时期北印度的一些状况:印度“举国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货易则用贝齿”,反映了印度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

关于超日王时期印度的政治状况,他说印度“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用刑罔,有罪者但罚其钱……恶逆,不过截右手而已。”政治比较稳定,罪犯不多刑罚也比较轻。国家的官吏都从政府中拿俸禄,即“王之左右,皆有供禄。”

(二)戒日帝国

(606—647年)1.帝国的建立与统治

6世纪末、7世纪初,在北印度诸侯割据称雄时,恒河与朱木那河流域的坦尼沙王国渐渐强大起来。606年,戒日王继承了王位,率领大军南攻北伐,东征西讨,先后折服了印度北部各地王公(还企图折服南印度,但遭到挫败)。建立了印度历史上又一个封建大帝国,版图包括除克什米尔、西旁遮普、拉其普特纳之外的整个北印度。被称为戒日帝国。

戒日帝国照旧实行中心集权制度:戒日王是帝国最高统治者,中心设大臣会议辅弼政事。全国各地按省、区、县、村分级管理。推行严刑峻法,体罚盛行。依靠强大的军队在国内四处巡察。

2.经济的发展

农业上:耕地面积增加,水利浇灌设施不断扩建,农作物品种繁多(水稻、小麦、豆类和油料作物、品种繁多的蔬菜和水果、经济作物甘蔗、靛蓝、棉花等)。

手工业上:

棉纺织品驰名,行销国内外;金属(金、银、黄铜、紫铜、赤铜、铁等)冶炼和武器制造业(刀、剑、斧、戈、矛、戟、甲胄、盾牌等)也较发达。

商业上:首都曲女城的商业贸易较发达。另外,坦尼沙城处于印度东西南北交通的要冲,四方的无价之宝都汇合于此,转销国内外。对外贸易输出的多为棉布、金银首饰、珠宝、象牙等,输入的主要是中国丝绸和瓷器、阿拉伯马和西方的金属制品等。

3.玄奘旅印

玄奘(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感到国内对佛经的说明众说纷纭,决心去印度取经。629年随商人从长安动身,经河西走廊、敦煌、新疆、中亚等地,于631年到达中印度的王舍城,进入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此后游历印度几十个国家,643年起先返回,645年回到长安。玄奘的旅印,行程5万里,带回大小乘佛经657部,他将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为后世探讨印度以及中亚一带的历史供应了丰富的史料。

4.权力的分散和帝国的衰亡

戒日帝国是印度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戒日王的统一是建立在武力折服之上的,帝国是由很多小国结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境内还有30多个处于独立和半独立状态的藩国。封建关系的发展,各地的封臣和藩王的势力不断加强,帝国末期,地方割据的倾向愈益强化。

646年,戒日王死去。他没有后嗣,戒日帝国陷入争夺王位的混乱之中,北印度再次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三、印度的封建化

印度在中古时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各地的封建化进程也特殊不平衡。一般认为,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于笈多王朝时期,在戒日帝国时期基本完成了封建化。1.奴隶制度的瓦解

自公元前后起至四世纪,次大陆的奴隶制渐渐走向解体,其重要标记是奴隶劳动在生产领域被逐步解除,雇工、佃农和依附农夫起先代替奴隶劳动。到笈多王朝时,奴隶主要用于家内劳动,在生产中应用很少。公元初几个世纪完成的《政事论》中就记载:不要把自由民变为奴隶,奴隶假如能够交纳赎金,就应当释放。奴隶主把土地分为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向主子交纳确定的收获物并服确定的劳役。2.笈多王朝时印度的封建化起先笈多王朝时印度的生产者主要是自由民。

法显在《佛国记》中记载:“人民殷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往便往。”“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应,供应田宅、园圃、民户、牛犊,铁券书录,王王相承,无敢废者,至今不绝。”它说明:当时的土地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公社的土地,归国王全部,称“王地”,由农夫自由耕种,交纳租税后,可以迁移,身份是自由的;另一部分则是教俗封建主领有,国王封赐,“民户”耕种,并且这种赠送经过“铁券书录(法律依据),而被赠送的民户,随土地被捐赠,成为依附在贵族土地上的依附民。封建的食邑制也出现。——当时的农夫已经分化为“耕王地者”的自由农和称作“民户”的封建依附农夫。3.戒日帝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基本确立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

“王田(国有土地)之内,大分为四:一充国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辅佐、宰臣;三赏聪睿、硕学高才;四树福田,给诸异道。”“宰牧、辅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这些说明,这时土地虽仍属“王田”,名义上归国王全部,但已实行了分封,农夫连同土地一起被封赐官僚和寺院,向他们交纳租税。

赐地都发给铜牌赐地证书,使封赐土地合法化。

于是,农夫渐渐转化为依附农夫:被束缚在土地上,必需向土地的主子缴纳封建地租和赋税,甚至还要服各种劳役。

《大唐西域记》记载:戒日王时期的农夫“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说明农夫已经世代耕种佃田,没有迁徙的自由。

4.印度封建化的特点:1.国家政权作用大,通过自上而下的赐地形成封建主和依附农夫;2.各地发展不平衡,封建化阅历了许久的过程;3.农村公社长期存在,并且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和社会基层组织。不论分封还是赏赐土地,村社没有变动,它被整个地封赐,农夫也就连同村社一起变换了主子,为封建主或国家服役。四、种姓制度的发展和演化

印度的种姓制度形成于国家形成之初,是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的社会等级制度,在上古时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了一些变更——职业、婚姻界限的松动、四个等级社会地位的变更等。随着印度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印度的种姓制度又发生了变更。《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真,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舍,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首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穑。……自余杂姓,实繁种族,各随类聚,难以详载。”首先,婆罗门和刹帝利照旧属于高级种姓,是统治阶级。虽然也有一些婆罗门和刹帝利被淘汰,沦落为士兵或农人。但婆罗门和刹帝利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保留下来,他们照旧是社会的主要统治阶级。其次,吠舍和首陀罗发生了明显的职业变动。吠舍在上古时期包括农夫、牧人和商人,但此时,吠舍则主要指商人。农夫和手工业者大都沦落为第四等级,首陀罗成为封建制下各种类型的依附农夫。再次,手工业者形成各种各样的迦提伴随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的每一个行业都依据种姓制度的原则组织起来,行业世袭,互不通婚,互不流淌,形成各种亚种姓,即玄奘所说的“杂姓”之中——“他们各随类聚,难以详载”。他们地位不分上下,却彼此之间有严格的界线。互不通婚,职业世袭。最终,不行接触的贱民出现伴随迦提制的形成,贱民成为种姓中地位最低的。“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唐突”。——《大唐西域记》他们只能从事社会上最低贱的职业,高级种姓的人碰见,则被认为沾了晦气,要实行仪式清污。

五、印度教的兴起

(一)印度教的兴起1.佛教衰弱:伴随封建化的进行,佛教的禁欲苦行不适合封建主奢侈生活的须要,佛教的行善戒杀也违反封建王公割据独立的愿望,众生同等对下层人民也失去了吸引力,佛教起先衰弱。法显和玄奘看到印度的很多佛教圣地已经荒废。2.婆罗门教起先复兴:《摩奴法典》等婆罗门教的法规得到整理,《吠陀》的正统权威又得到认可,并做了大批的经论,婆罗门教信仰复兴并发展。3.婆罗门教、佛教及民间信仰的融合:婆罗门教的圣殿里又增加了印度各地的民间神祗,他们被看作是最高神灵在不同场合的显现,婆罗门教起先向印度教过渡。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它是由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及民间信仰等综合而成。是对婆罗门教改革的产物。商羯罗(788—820年)是此时印度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他以婆罗门教教义为基础,吸取了佛教和耆那教的部分教义,重新注释了《吠陀》文献,先后写成了《梵经注》、《奥义书注》等重要宗教文献。现代印度教的雏形由此形成。

(二)印度教的信仰(或教义)

印度教包罗了印度次大陆全部的宗教派别、哲学思想和信仰观念,是很多宗教和信仰的大汇合。它没有公认的教祖和统一的经典,其信仰学说、哲学伦理观点相当困难。

其信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奉吠陀《吠陀》包括《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吠陀经典。《吠陀》成为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文献。2、多神的主神崇拜印度教是典型的多神教,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代万物有灵论残余的同时,三大主神成为印度教徒的普遍信仰对象——即多神的主神崇拜。这是印度教的一大特征。印度教崇拜三大主神:梵天又称大梵天,是创建之神,位居三大主神之首;湿婆又称自由天,是破坏之神。他掌管世间斗争、瘟疫、饥荒等破坏性力气,能够降魔镇妖。毗湿奴又称遍入天,是守护之神。他能够除恶伏暴,赐福人间。除三大主神以外,印度教还保留了原始的万物有灵论观念,盛行形形色色的自然崇拜:一些山河湖泊、动植物等都被当成神圣的东西来崇拜。如在南印度,圣蛇圣鼠不计其数。神牛在印度各地畅行无阻。使印度教形成了极具宽容性的、丰富多彩甚至相互冲突的宗教信仰。3.业报轮回、灵魂解脱

生死轮回说是印度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它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的肉体生命终结意味着人的灵魂生命的重新起先,肉体生命仅仅是灵魂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灵魂在宇宙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每一种生命形式仅仅是生死轮回中的一个环节。神、人、动物之间生死轮回,灵魂恒久不得安静。生死轮回的确定因素是一个生命所造的“业”,也就是积德行善的功。业报说。认为灵魂的再生和转世以今生的善恶为依据。善有善报,可以升天享福;恶有恶报,沦为畜类受难。

如何能够在轮回中变更地位?印度教认为,现世的人民必需按既定的“法”(即“达磨”)生活,各守种姓,安安分分。因为现实中的种姓和经济地位是前生注定的,是不行更改的。只有遵守“法”去生活,死后才可以上升为高级种姓,否则就是做恶,就要沦落到下级种姓甚至畜类。灵魂得救的最高境界是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达到“梵我合一”。梵我合一是一种不生不死、安静自由的奇异状态。在这种奇异状态中,灵魂贯注于神体之中,与神同为一体。这是灵魂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后的最高、最清静的境界。为了从生死轮回的苦痛中解脱出来,必需祭神,苦修身心,通过虔诚和深思才能达到灵魂与神合一的境界。

因此,印度教是以婆罗门教的教义为基础,吸取大乘佛教、耆那教等教义中的“法”、“业”及轮回等说教而形成的。其实质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疼惜和支持。在9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印度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六、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印度

7—12世纪,北印度处于分裂割据时期,史称“拉其普特”时期。拉其普特意思是王公之子,他们大多是土著王公的后裔,属于刹帝利种姓,他们割据独立,建立一个个的小国。(一)穆斯林的侵入与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最早进入印度的穆斯林是阿拉伯人。711年,阿拉伯军队就沿海路攻入印度河下游,之后挥师北上,占据印度信德和旁遮普南部地区并把这里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伊斯兰教起先传入印度。

贾兹尼王朝(962-1186)的入侵10世纪中叶(962年)时,在阿富汗东部地区的突厥人阿尔普提金在贾兹尼建立了独立国家,称贾兹尼王朝。素丹马哈茂德(998——1030)曾经17次远征印度,夺取了整个旁遮普地区。古尔王朝(1152-1206)的入侵

12世纪中叶在阿富汗西部兴起了古尔王朝并取代了加兹尼王朝,定都赫拉特。1192年,古尔王朝的大军越过旁遮普,向东折服了德干高原以北的印度次大陆,为德里苏丹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1206年,古尔王朝的国王遇刺身亡,古尔王朝分裂。该王朝驻德里的总督库特卜·乌丁独立为苏丹,以德里为中心,统治印度北部地区,德里苏丹国建立。因其出身于阿富汗的突厥奴隶,故所建政权也称奴隶王朝。德里苏丹国共存在320年,历经5个王朝,都以德里为首都,首领称苏丹。

五个王朝是:奴隶王朝(1206—1290)卡尔基王朝(1290—1320)图格拉王朝(1320—1414)赛义德王朝(1414—1451)罗迪王朝(1451—1526)。

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定的穆斯林政权,并对印度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德里苏丹国的政治统治和土地制度

1.政治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以苏丹为主的、以穆斯林为基础的伊斯兰教神权专制政体。首先,苏丹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是国内最高的政治、神权领袖。但名义上还与阿拉伯的哈里发保持宗藩关系,接受哈里发的策封。

素丹限制国家军队,是军队最高首领。军队由阿富汗人、突厥人及印度血统的穆斯林组成骑兵、步卒、象兵,印度教徒只能充当后备和帮助兵源。其次,形成了系统的中心统治体系。苏丹下设有宰相(维齐尔)和若干个部(迪万),维齐尔作为税收部长官并帮助苏丹管理其他各部,各部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宰相和各部长官都由苏丹任命。

再次,形成了对地方的限制体系。地方划分为若干省份,设立总督进行统治。总督干脆隶属于苏丹,在省内有税收、治安、军事指挥权,税收除用于地方军政开支外,其余上交苏丹。省下分“舍克”,舍克之下是“巴尔加纳”,再下是村社——最小的行政单位。

边远地区还分布着众多土邦,它们的王公承认苏丹的宗主权并交纳确定的贡税,在自己的土邦内拥有广泛权力,土邦事实上处于半独立状态。

中心和地方的各级官僚机构的官员都以穆斯林为主,重要官职都由来自中亚的突厥人垄断,印度教徒只能充任低级官吏。2.经济上,实行伊斯兰教式的土地国有制度和包税制度

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全部者,土地占有形式分为三类:①哈斯:素丹干脆支配的土地。由中心财政部门管理,供应中心政府开支和宫廷消费;②伊克塔:军事采邑,是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这是土地占有的重要形式,接受采邑的人(伊克塔尔)必需为苏丹供应确定数量的军队。③神庙土地:有两类:“伊纳木”,苏丹赏赐给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的土地,“瓦科夫”,是国家赐给清真寺的土地,占有者拥有世袭享用税收的权利。这部分土地占的比例不大。以上全部土地都由农夫耕种,国家规定税收标准。农夫除了交纳地税外,穆斯林要交纳宗教税,非穆斯林要交纳人头税,人头税比宗教税高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