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材料磨损性能_第1页
第六章材料磨损性能_第2页
第六章材料磨损性能_第3页
第六章材料磨损性能_第4页
第六章材料磨损性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零件的摩擦1)

运动零件的实际表明接触情况第六章材料的磨损性能1、机件间相对运动→摩擦→磨损。2、研究对象:最常见的磨损方式→磨损机理;→材料磨损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与探索控制磨损的方法和提高材料耐磨性的途径。1.1摩擦及其分类两接触的物体在接触表面间相对运动或有一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阻碍其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称为摩擦。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

根据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将摩擦状态分为四种:

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这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1.干摩擦2.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隔开的摩擦称为液体摩擦。3.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这种摩擦称为边界摩擦。4.混合摩擦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6.2磨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一、摩擦与摩损的概念:1、摩擦:接触物体间的一种阻碍运动的现象。2、磨损:在摩擦作用下物体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分离出磨屑(局部变形和断裂),从而不断损伤的现象。3、磨损过程:(1)跑合(磨合)阶段:磨损速率下降。(2)稳定磨损阶段:磨损速率稳定。(3)剧烈磨损阶段:磨损速率增加。二、磨损的基本类型:1、根据摩擦面损伤和破坏的形式,大致可分4类:

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包括氧化、微动、浸蚀磨损);

麻点疲劳磨损(接触疲劳)。2、各种磨损可以发生转化。一、粘着磨损:1、概念:因两种材料表面某些接触点局部压应力超过该处材料屈服强度(σ>σs);发生粘合并拽开;而产生的一种表面损伤磨损。2、发生条件:多发生在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小;接触面氧化膜脆弱;润滑条件差;以及接触应力大的滑动摩擦条件下。3、表面特征:机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疤。→产生很高的应力→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粘着点→被剪断、拉开→转移到一方材料表面→脱落下来→形成磨屑。就是粘着点不断形成,又不断被破坏并脱落的过程。5、粘着磨损量:W=KpL/(3Hv)4、形成过程:表面接触的少数微凸体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咬死。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减轻粘着磨损的措施: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表面处理,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轻粘着磨损。二、磨粒磨损(磨料磨损或研磨磨损)1、概念:

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或在接触面间存在硬质粒子;产生的磨损。前者称两体磨粒磨损;后者称三体磨粒磨损。依据磨粒受的应力大小,分为凿削式、高应力碾碎式、低应力擦伤式3类。2、发生条件:3、表面特征: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显犁皱形成的沟槽。4、形成过程:磨粒对摩擦表面产生的微切削作用→塑性变形→疲劳破坏或脆性断裂→产生沟槽。5、粘着磨损量:W=KpLtanθ/(Hv)三、接触疲劳(表面疲劳磨损或麻点磨损)1、现象和特征:(1)两接触材料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

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使材料表面疲劳损伤,局部区域出现小片或小块状材料剥落,而使材料磨损的的现象。(2)表面特征:出现许多痘状、贝壳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凹坑(麻坑)。有的凹坑较深,底部有疲劳裂纹扩展线的痕迹。(3)分类:分为麻点剥落(点蚀)、浅层剥落、深层剥落(表面压碎)3类。深度在0.1~0.2mm的小块剥落→点蚀→形状为不对称V型针状或痘状凹坑。深度在0.2~

0.4mm的小块剥落→浅层剥落→剥块底部大致与表面平行,裂纹沿与表面成锐角或直角扩展。深度>0.4mm的小块剥落→深层剥落→深度与表面强化层深相当,裂纹垂直于表面扩展。2、接触应力的概念(赫兹应力):两物体相互接触时,在局部表面产生的压应力;分为线接触(如圆柱与圆柱接触)

与点接触(如滚珠与轴承圈)两类。

最大综合切应力τmax。3、接触疲劳过程:(1)麻点剥落

滚动兼滑动的情况。最大综合切应力→表层材料累积损伤→萌生裂纹;

润滑油→挤入裂纹内→形成油楔→裂纹沿与滚动方向倾斜角小于45º的方向扩展→裂纹与表层材料间被折断→形成0.1~0.2mm深的痘状凹坑→形成麻点剥落。(2)浅层剥落

纯滚动情况。最大综合切应力→次表层材料累积损伤→萌生裂纹。→裂纹沿非金属夹杂物平行于表面扩展→而后垂直扩展直至表面→形成盆状剥落凹坑→形成浅层剥落。(3)深层剥落裂纹源多位于硬化层与心部的交界处(过渡区)→优先萌生→造成沿硬化层的大块材料剥落。综上所述,接触疲劳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是

接触综合切应力高于材料接触疲劳强度的结果。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气蚀磨损等。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合形式出现的。§6.3耐磨性及其测量方法一、材料的耐磨性:1、概念:耐磨性是指材料抵抗磨损的性能。2、磨损量:磨损量愈小,耐磨性愈高.3、磨损量的测量:称重法和尺寸法。(1)称重法:用精密分析天平称量试样试验前后的质量的变化确定磨损量。(2)尺寸法:根据表面法向尺寸在试验前后的变化确定磨损量。(3)单位摩擦距离、单位压力下的磨损量称之为比磨损量。(4)常用磨损量的倒数或用相对耐磨性(ε)表征材料的耐磨性。ε=标准试样的磨损量/被测样的磨损量(5)相对耐磨性的倒数亦称磨损系数。§6.3耐磨性及其测量方法二、磨损试验方法:1、分为实物试验与实验室试验两类。2、实验室试验分类:(a)为销盘式磨损试验机(b)为环块式;(c)为往复运动式试验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