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衡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罗功林二O一三年九月QQ:314393020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职业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和谐文明程度。职业卫生和生产安全是广大劳动者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安全和健康得到保障,才能激发社会活力;只有遏制重特大事故,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讲求科学态度,才能防范事故。加强职业卫生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防范职业危害事故发生,保护广大劳动者生命健康权利,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最本质的体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安全发展,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是安全发展的关键内涵之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有效防范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既促进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又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支撑。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能够提高企业防范职业危害的能力,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防止职业危害对“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破坏。据统计,我国实际发生职业病在100万例以上,每年因职业病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00亿元。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一方面保护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发挥其“减损功能”和“本质增益功能”,间接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通过强化管理,企业采用新卫生防护和安全科学技术,使劳动者在保障安全和健康条件下开展生产作业,能够实现生产力的提升。从世界范围内看,凡是生产力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往往都是职业卫生保障条件好的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状况已经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2009年,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农民张海超,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先后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从事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种工作3年多后,因怀疑在工厂得了“尘肺病”,长年奔波于郑州、北京多家医院反复求证,而职业病法定诊断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给出的专业诊断结果,引起他的强烈质疑。在多方求助无门后,为证明自己得了职业病,2009年6月22日不惜“开胸验肺”,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患上了“尘肺病”。他的不幸遭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通过这个案件,我国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11年12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是指企业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职业危害防治层层负责的制度。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职业安全卫生制度。因此,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也是依法维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主要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一)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主要职责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第二章用人单位的职责共有30条(第八条至第三十八条),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现将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主要职责归纳如下: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3、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4、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6、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7、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9、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10、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应当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11、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12、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1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用人单位还应当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14、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用人单位必须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并保证可能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15、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16、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7、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18、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19、落实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并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及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20、在日常的职业病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现状评价过程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21、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22、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23、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2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25、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26、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应当知悉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故意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用人单位对其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27、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28、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29、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30、劳动者健康出现损害需要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等资料。31、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2、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档案资料:(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六)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七)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九)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申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十二)其他有关职业卫生管理的资料或者文件。33、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所需费用。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职业病危害事故。34、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5、工作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36、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二)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主要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主要义务归纳如下:(1)健康保障义务。用人单位应该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4)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安监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结果。(5)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6)减少职业病危害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7)职业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8)不转移职业病危害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9)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示栏、警示标志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10)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11)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2)落实职业病患者待遇义务。用人单位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负责职业病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和安置,并依法赔偿;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津贴;妥善安置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13)事故处理义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14)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5)举证义务。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16)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1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二、当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卫生法制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负责人不知道国家已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和《尘肺病防治条例》,对本单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一无所知。一些企业主不惜以牺牲劳动者健康为代价,来追求高额盈利,甚至有让工人从事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有毒有害作业,又在发病前辞退他们,把职业危害的后果转嫁给社会的现象。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企业未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职业卫生管理台帐,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未列入议事日程,有的企业甚至无人分管。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劳动保护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职业病的发病率就会降低。反之,就会因职责不清,互相推诿,职业危害防治无人负责,而导致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病不断发生。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不开展。相当一部分企业不开展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从业人员不知哪些工种有职业危害,如何防护,更不知道还有国家卫生标准,工人的知情权被剥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现象较突出。4、职业病防护情况不尽人意。相当一部分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卫生防护设施缺乏,已有的防护设施停开或损坏未进行维护,起不到防护作用。个人防护也未予重视,多数企业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都只是棉线手套、袖套、工作服和棉纱口罩等,不能有效防尘防毒,不具备确实的防护效果。5、警示、告知不理想。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设置有毒有害作业警示牌或警示标志,工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事着有毒有害作业。大部分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劳动者。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不开展。由于以前因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争相降低招商引资门槛,致使大量职业病危害企业从发达地区向我市转移,大量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未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建设项目也不经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就开工建设、投入生产和使用,“带病”运行,造成有些建设项目新落成即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危害隐患,甚至有的隐患难以实施整改。7、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定期监测。国家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定期监测1次,但部分企业以种种理由逃避、据绝定期监测。许多企业未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给今后职工患病后诊断职业病或鉴别、判定是否与职业接触有关带来极大困难,直接损害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8、职业健康体检不规范。不少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流于形式,职工少检查、不检查就上岗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单位不安排员工到职业病诊断机构体检而安排去医疗机构体检。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只要我们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避免劳动者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就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保护劳动者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原因,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来控制与消除职业病危害,维护劳动者的健康。下面,就企业职业卫生与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大家一起进行探讨。(一)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应指定一名主管厂长(总经理)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要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二)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用人单位要建立如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通过制度建设,来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三)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是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根本措施,也是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第三条规定: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第四条规定: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依照本办法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1、积极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通过编制预评价报告达到:(1)识别、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该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的分析和评价;(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类型分析;(四)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技术分析和评价;(五)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及有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六)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的建议;(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2、积极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的依据;2、建设项目概述;3、建设项目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理化性质、毒理特征、浓度、强度、分布、接触人数及水平、潜在危害性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分析;4、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有关防控措施及其控制性能;5、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的设置情况;6、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7、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的说明;8、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9、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10、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及评价。建设单位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对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3、积极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和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通过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1)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设施或单元系统,提出防护及治理改进措施;(2)针对项目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3)为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4)为安监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宏观控制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建设单位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4、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书;(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印件);(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七)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八)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自行验收情况报告;(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2)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外,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四)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七)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八)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外,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五)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六)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4)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要求对于未依法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对建设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并视不同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的建设项目未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于正在施工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未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并按规定组织审查。对于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就投入试运行的建设项目,应当责令建设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有关规定申请验收;对未经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就投入生产运行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如评价结论为职业病危害严重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严重不符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停产整顿。(四)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知情权是一种基本人权。劳动者为企业创造财富,他对整个劳动过程中包括劳动环境、原材料、设备等有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具有知情权,对危害因素产生的危害后果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具有知情权,同时,对有关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保养知识、健康检查结果等都具有知情权。劳动者的知情权需要用人单位充分告知才能真正享有知情权。因为,用人单位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掌握与生产有关的作业环境、原材料、设备等的有关信息与知识,掌握职业病防护知识和采取的防护措施,而劳动者对有关的知识(信息)了解甚少,也不容易获得。因此,《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履行职业卫生告知义务。职业卫生告知包括:合同告知、公告栏告知、警示告知、原材料和设备危害告知、培训告知等。1、合同告知《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合同告知体现了民法诚实信用、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则。2、公告栏告知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实施公告栏告知,可让劳动者熟悉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增加管理的透明度,调动起工人的积极性,配合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这有利于避免因劳动者不了解职业病危害而盲目操作,导致受害。3、警示告知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2003年卫生部颁布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对各类警示标识式样作了详细规定。作业场所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可对在岗劳动者起到时刻告知和提醒的作用,这对防治职业病是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近年来,许多企业在有毒有害作业环境设立警示标志,各种职业中毒事故比实施前明显减少,充分验证了作业场所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的良好的预防效果。4、原材料和设备危害告知原材料和设备危害告知主要内容是生产、经营、进口及使用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等原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5、培训告知职业卫生培训对预防职业病危害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因此,《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对新入厂工人和在岗的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义务。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大量农民来到城区务工。而这些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劳动者,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但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职业病危害缺乏必要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是职业卫生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只有让劳动者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如何预防与控制的知识后,才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五)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可以知道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是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制)。如果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加以控制,避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检测结果应通过公告栏告知劳动者,这样可以提醒他们注意做好个人劳动保护。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目的是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并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
2、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是指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运用职业卫生的理论和方法,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及效果、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做出评价结论。(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目的:①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社会发展。②明确用人单位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确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明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以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卫生日常管理提出建议,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2)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和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治经费等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查与评价。(六)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1、申报分级与管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2、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当提交的资料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方式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同时申报。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时间第一次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完后,不需要每年再进行申报。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程序电子申报用人单位登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网址:)进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用人单位网上注册(点企业)用人单位在线填写《申报表》
用人单位在线提交《申报表》
安监部门在线审查并备案纸质申报用人单位打印安监部门备案的《申报表》并签字盖章按规定报安监部门安监部门开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七)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医学检查,动态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正确评价工作场所是否存在不利健康的因素,以便能及早发现一些不适宜从事该工作的疾病(职业禁忌证)或发现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和新的危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状况分析和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等工作。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7)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2、职业健康检查的分类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对象:①新招收的员工;②调换新的有害作业或增加新的有害作业上岗前;③工伤事故或长期病休后再上岗者。检查的意义:①根据劳动者健康状况合理安排工种(岗位),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损害,防止职业病发生。②避免招收已患职业病的人员入厂,减少劳资纠纷,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对象:①在岗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②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观察)对象定期复查。检查的意义:①发现职业禁忌证,及时调换工种(岗位);②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及时治疗。③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病。(3)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对象:①脱离有害作业场所,调换工作岗位时;②解除劳动合同(约)前;③离岗退休前。④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全体人员。检查的意义:了解劳动者离岗时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4)应急健康检查检查对象: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同一工作场所的全体人员。检查的意义:全面了解、评价特定环境下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以便控制危害,避免扩大化。
3、职业健康检查与一般健康体检的区别职业健康检查,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一般性质的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基本上是针对身体总体健康状况而言,主要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泌尿科、妇科等检查项目以及血常规、血脂等化验项目,通常是以提供健康咨询,发现常见病,并在早期实施治疗,达到保护员工健康为目的。职业健康检查与一般体检主要区别:①职业健康检查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体检行为,实施体检的单位必须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定批准的医疗机构,其出具的体检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职业健康检查针对性强,比如就业前的健康检查就是针对劳动者者即将从事的有害工种的职业禁忌进行的。③职业健康检查特殊性强,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也不同,各有其特点,比如粉尘作业,主要是呼吸系统的损伤,所以除了常规体检项目,还必须要做X线胸部拍片和肺功能检查等。④职业健康检查政策性强。其目的是为了掌握劳动者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的法律责任。所以劳动者如果是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而进行的体检,就应该选择职业健康检查,这样不仅达到了健康体检的目的,也使体检结果具有法律效力,维护了“人人享有职业健康”的权利。4、职业健康监护要求(1)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应提供以下材料: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浓度或强度资料;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其他有关资料。(2)用人单位应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的要求,制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于每年的11月底前向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出下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申请,签订委托协议书,内容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健康检查的人数、检查项目和检查时间、地点等。(3)将年度职业健康检查计划报辖区的卫生监督机构备案。(八)加强职业病防护设备建设和管理1、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2、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安装事故通风装置以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4、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并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5、实施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九)加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尽可能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设施来控制,如采取先进的自动化、密闭化作业技术,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毒系统等,但仍无法控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为接触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配备不同的、合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1、根据工种的不同,选择适合头部防护、眼睛防护、手部防护、足部防护、身体防护、听力防护、呼吸防护等各种防护用品。2、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劳动者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3、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不使用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或者已经失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十)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也称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是指在生产或工作中职业人群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化学物质,引起身体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急性健康损害,即导致群发性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具有发病急骤、紧迫性、危险性、复杂性和灾害性等特点,造成群发性人员伤亡,严重影响生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条规定:职业病危害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四个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急性工业中毒100人以上;(二)重大事故:急性工业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三)较大事故:急性工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四)一般事故:急性工业中毒10人以下。2、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企业应根据情况立即采取以下紧急措施:(一)停止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二)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三)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四)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五)及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开展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是指按照某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制定的措施,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牵头,组织有关科室部门和相关人员参加的应急抢救、应急救护、人员疏散等内容的联合演习。通过演练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改善各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其目的是检验救援组织反应速度、救援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要定期进行,一般每年演练一次。(十一)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用人单位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的一项措施。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企业职业卫生防治管理以及职业卫生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像、影片、计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是企业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用人单位保护自身权益的行为,也是安监部门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好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工作和健康监护档案工作是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长期、艰巨的基础工作。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内容: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
2.职业卫生管理的方针、计划、目标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4.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它内部文件。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包括:(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3)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7)安监部门审查意见书;(8)安监部门验收意见书;(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7.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与评价报告。9.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及维修档案,包括:(1)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2)安装、调试验收记录;(3)运行使用记录;(4)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10.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11.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包括:(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2)职业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4)职业禁忌症名单及调离情况;(5)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6)职业病检出名单。12.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13.职业病(含工作有关疾病)发生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14.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15.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16.各种监督文书。17.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18.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资料:(1)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部位;(2)监测设备;(3)监测专人、监测时间;(4)监测结果及处理情况。19.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职业病防治工作年度总结。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的要求:(1)职业卫生档案案卷归档前要做好以下事项:①简明扼要地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制发机关、内容、文种三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的内容;②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卷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③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④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2)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3)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4)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5)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6)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2、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职业病预防防治和职业病诊断等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是职业病发生、发展、监测、防治、康复的重要记录。(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①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②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③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④职业禁忌证名单及调离情况;⑤职业病检出名单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2)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二)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四)职业病诊疗资料;(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照片姓名:___
单位:___建档时间:___序号资料名称日期页码1劳动者基本情况表2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4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5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6职业病诊疗情况表7相关材料粘贴处8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目录姓名性别婚姻出生日期家庭地址籍贯民族文化程度嗜好身份证号一、劳动者基本情况表
起止日期单位名称车间(部门)工种危害因素接触时间防护措施二、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病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是否痊愈补充说明三、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上岗前检查情况检查日期结论检查机构在岗期间检查情况检查日期结论检查机构复查项目复查结论复查机构应急检查情况离岗时检查情况检查日期结论检查机构四、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工作场所名称检测日期危害因素种类检测结论检测机构复测日期复测结论复测机构五、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诊断情况诊断日期诊断结论诊断机构治疗情况治疗日期病情处方治疗机构主治医师六、职业病诊疗情况表七、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1、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2、职业病(身体损害)诊疗等相关资料;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原件;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5、其他资料(包括门诊病例、辅助检查结果等)。注:以上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代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东风模式”东风汽车公司属特大型企业。1969年建厂以来一直沿用总部下设若干专业厂或子公司的建制,专业厂或子公司具有相对独立性。建厂初期。职业卫生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1978年才成立职业病防治所。1982年设安技环保处,各专业厂或子公司相继成立安技环保科。1985年公司召开第一次防尘防毒工作会,并每年投入近百万元用于尘毒治理。90年代初,公司对各部门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划分,1995年成立总公司、分厂两级“初级卫生保健(PHC)委员会”,旨在“保护企业员工家属享有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保健水平”。1999年公司通过ISO9000第三方认证和ISO14000评审,2001年ISO18000公布后,企业又按该标准内容作了大量的职业安全评审前期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后,公司及时制定了《东风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至此,东风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日臻完善,堪称“东风模式”。1东风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1权威性公司健康促进委员会(PHC)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均由主管卫生和生产经营的副总经理任主任,其成员互有交叉。并由生产、总工会、安技环保、人事、监察、宣传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形成健康(H)、安全(S)、环保(E)(即HSE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该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的有效管理方式。两个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对职工和家属健康造成危害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统一规划、制定相应目标逐级分解与考核,并与专业厂或子公司负责人签订责任状。
1.2两级管理即公司级和专业厂级。专业厂或子公司也设PHC和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技环保科和卫生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劳动合同中员工权益与义务的具体规定
- 2024版给排水管材生产与销售框架协议2篇
- 项目经理合同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新闻联播素材课件
- 生猪采购合同范本
- 合伙经营项目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工厂产品代理与分销合同2篇
- 沥青施工合同完整版
-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合同(2024版)
- 排水管道检测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样本
- 金属材料购销合同
- 地铁车站保洁培训课件
- 中药热奄包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
- 职务侵占知识产权案例
- 《铁路三横五纵》课件
- 中医文化夜市活动策划
-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操作
- 会议费用预算使用明细表
- 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策略
-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