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科学对三峡移民工程的贡献简介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三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在百万移民搬迁安置。三峡工程的主要矛盾①三峡大坝蓄水,将淹没了大片的耕地、住房。
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②环境容量不足。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耕地不足,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长期存在。大片土地被淹没后,城镇、企业搬迁和基础设施重建占地,耕地进一步减少,使得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对农村移民实行外迁安置。③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移民外迁是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只有30%,基本无成熟森林,水土流失面积已占62%,平均每年进入长江的泥沙约为4000万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事关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2.5万农村移民外迁,将使近百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并对库区现有的森林资源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移民之难移民规模大、范围广、涉及区域多。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19个区县和重庆主城区。根据1991—1992年调查,三峡水库坝前正常蓄水位为175m,接20年一遇回水线下面积1084km²,其中陆地面积632km²。移民迁移线下人口84.75万人,淹没房屋3473万m²,淹没耕园地41.83万亩(1亩≈666.67m²)。淹没涉及2座地市级城市、10座县城、114座集镇、1632家工矿企业和大量专业项目。三峡工程移民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区域之多远远超过其他各类大型工程。搬迁安置工作周期长。三峡枢纽工程建设期长达17年,移民安置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搬迁建设时间长。期间,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政策、法规、规范变化使得移民安置工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移民安置难度。移民之难库区环境容量有限。三峡库区是全国连片贫困区之一。三峡工程建设以前,库区以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库区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水库蓄水后沿江河谷地区较为肥沃的耕园地被淹没,人地矛盾突出。再加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暴雨集中,历来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土地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进一步减小了库区环境承载能力。城镇淹没比重大。三峡水库淹没涉及2座地市级城市、10座县城、114座集镇,城镇受淹非农业人口占水库全部受淹人口的57%以上,相应受淹房屋面积占淹没房屋总面积约69%。城镇均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淹没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影响较大。而城镇复建一般周期较长,复建选址、建设对当地近期、长期发展均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结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库区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加大了安置工作难度,使得三峡移民安置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参考文献:石伯勋、尹忠武、王迪友.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实践.)破解世界难题(一)城镇选址第一层次:从区域地质环境入手,论证可能构成城镇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性地质作用,包括活动性断裂、地震、含盐/气地层/构造以及崩滑易发层位和泥石流沟等;第二层次:详查新址周边地形、地质环境,论证有没有影响城镇安全运行的诸如崩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源;每个地表水汇水域为地质论证的一个单元;第三层次:论证新址的地形、地质条件。根据地形、地质环境并结合建设条件,每个新址划分为I—V类。其中,土地利用率I类场地可充分利用;II类场地为I类场地的80%左右;III类(限制性利用场地)土地利用率为I类场地的60%左右;IV为回避区;V类为崩滑区,称为警戒区。遗憾地是,少有城镇是按上述分区进行规划的,I—III类场地均按I类场地规划,有些城镇甚至连IV类场地也按I类规划。大挖大填就是这类规划的必然结果。第四层次:重要单体建筑物的地质条件论证。为此,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库区所有区县都建立了地质工作站,旨在当好各区县城镇建设的地质参谋,对新建工程进行地质咨询。对一个工程进行咨询,其意义在于移民系统对该工程的地质问题心中有数,而且一旦出现新的地质问题可核查咨询报告。(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滑坡防治事关三峡工程成败.)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自然灾害风险。三峡库区由其特定的山地气候和山地地形、地貌决定,历来就多自然灾害,主要有春季的低温(倒春寒)、夏旱、伏旱、暴雨、山洪和泥石流、危岩滑坡等。(二)不可预测的灾害性风险。水库的蓄水会对水库周边地质状况产生影响,新的危岩、滑坡、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且不可预测性强。(三)三峡库区的消落带生态风险。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每年水位在175米~145米之间变化,其中在145米水位时有30米水位落差暴露出的沿库消落带。这里一是可能存在环境污染风险;二是存在坍岸、滑坡灾害风险。(四)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水库蓄水后部分文物古迹、三峡自然景观和部分耕地将被淹没。局地气候和一些水文因素,对人群健康,对陆生动物和植物等都会产生影响。(参考文献:梁福庆.三峡工程移民问题研究.)(一)地理科学在预防自然灾害风险和不可预测的灾难性风险中的应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建立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和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施工期工程地质测绘与“信息化”施工滑坡治理与库岸再造相结合加强移民迁镇工程地质研究(参考文献:刘新喜等.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三峡库区的防治规划编制、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防治工程方案和防治工程设计目前,很多先进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已引入到库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如3S智能分析决策系统等。三峡库区的防治规划编制、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防治工程方案和防治工程设计(二)地理科学在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中的应用坚持采取种质资源保存、植物园保存、野外迁地保存、建设三峡珍稀特有植物培育基地等多种措施,开展了以琪桐、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旅、红豆杉等三峡珍稀特有植物为重点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工程施工区的古树名木,实行了就地或移栽保护。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分区进行了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开展了长江干流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工程设施建设和长江鱼类增殖放流站工作,并在中华鳃及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研究保护、鱼类增殖放流、生态调度,以及分层取水、底流消能等工程减缓措施方面,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劳动合同中员工权益与义务的具体规定
- 2024版给排水管材生产与销售框架协议2篇
- 项目经理合同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新闻联播素材课件
- 生猪采购合同范本
- 合伙经营项目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工厂产品代理与分销合同2篇
- 沥青施工合同完整版
-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合同(2024版)
- 排水管道检测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样本
- 金属材料购销合同
- 地铁车站保洁培训课件
- 中药热奄包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研究
- 职务侵占知识产权案例
- 《铁路三横五纵》课件
- 中医文化夜市活动策划
- 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操作
- 会议费用预算使用明细表
- 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作策略
-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