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_第1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_第2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_第3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_第4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探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比较实验前后物质的种类、状态等是否发生改变。议一议完成下列实验记录,议一议以上四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特征?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化学变化中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D随堂练习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煤的燃烧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C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冰融化成水B、钢铁生锈C、钢锭轧成钢条D、蜡烛熔化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B5.下列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A.升华B.燃烧C.爆炸D.蒸发C6、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A、蒸发B、变形C、水变成冰D、物质燃烧7、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红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D、木炭消失DC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B.化学变化一定有其它物质生成C.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9、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以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为原料合成淀粉、葡萄糖等有机物;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是

变化,动物的呼吸作用是

变化。C化学化学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助燃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描述物质性质时常用到“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词语,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例:性质变化汽油可燃烧汽油在燃烧汽油易挥发汽油挥发了注意:(1)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性质变化决定体现性质用途决定体现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受力折断。A是化学性质,B是物理性质。C是化学变化D是物理性质,E是物理变化辨一辨:随堂练习1.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083.4℃,③沸点为2567℃,④密度8.9g/㎝3,⑤铜有较好导电、导热性。⑥铜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⑦但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称为铜绿。⑧高温时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铜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B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