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在从猿到人转换过程的作用_第1页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换过程的作用_第2页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换过程的作用_第3页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换过程的作用_第4页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换过程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手稿思路自然:劳动,手,足,脑袋社会:语言,人与动物,社会关系环境:生态伦理观念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一:劳动促进了从猿往人的转化二:劳动促进人类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P154

因此,劳动工具应该是经过人类加工的工具,除此以外没有工具,也没有劳动。劳动应该被分为两个阶段,即从猿到人的阶段,和主动开始制造工具后的劳动。猿到人过程中的劳动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他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P149

恩格斯首先批判了政治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是劳动和自然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与政治经济学家的简单的劳动——财富观点不同,恩格斯一开始的观点就蕴含了劳动,自然,人,财富的多元的生态关系。劳动促进手,及其他机能的发展恩格斯指出,猿类由于其生活方式影响,手脚从事不同的活动,渐渐分化,产生直立行走。这就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直立行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直立行走才能使双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使手能从事更多的其他活动,才能为自己创的新的生存条件。P209

手在这个时期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事于其他活动了。在猿类中,手和脚的运用已经有了某种分工。它们用手拿着木棒抵御敌人,或者用果实和石块向敌人投掷。它们在被捉住以后用手做出许多简单的模仿人的动作。但是,我们看到:载甚至和人最相似的猿类的不发达的手和经过几十万年的劳动而高度完善化的人手之间,有多么巨大的差别。骨节和筋肉的数目和一般排列,在两种手中是相同的,然而即使最低级的野蛮人的手,也能做几百种为任何猿手所模仿不了的动作。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p150

这其实说明了,上述历史过程猿类表现的并不是真正的劳动,其内容和水平与真正的劳动不同。因此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p154因为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初步形成的标志,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人的社会性。

劳动促进手,及其他机能的发展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前,可能已经经过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和这段时间相比,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时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

所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p150

可以看出,劳动与手的作用是相互的,劳动的作用,导致了手的变化,使其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能够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动作,让人的手达到了高度的完善。

反过来,手的变化又促进了劳动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手不是孤立的,它的变化必然引起身体其他结构和机能的相应改变。

恩格斯强调,我们猿类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最近的祖先发展而来,手的发展,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地统治,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一句话,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P152于是,语言产生了。

劳动促进语言的发展,人与动物的比较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恩格斯还从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交往方式及其比较中进一步说明语言产生的作用。他指出,动物之间,甚至在高度发展的动物之间,彼此要传达的信息很少,不用分音节的语言就可以互相传达信息。在自然状态中,没有一种动物因为不能说或不能听懂人的语言而感觉到是一种缺陷。然而,如果经过人驯养的动物,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狗和马在和人的接触中所养成的对于分音节的语言的听觉是这样敏锐,以致它们在自己想象所及的范围内,能够容易地学会懂得任何一种语言。此外,它们还获得了如对人依恋、感谢等等表现感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它们以前所没有的。p152

这说明,语言不仅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和伦理关系,而且也能促进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其实就是社会产生的前提与基础的一部分。语言的四种主要功能卡尔波普尔认为语言有四种主要的功能,分为低级和高级。(1)表达或表示功能(2)刺激或信号的功能(3)描述功能(4)论证功能

四种功能构成了一个等级体系,每个较高的功能不能离开较低功能而存在,而较低的则可以离开较高的而存在。

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共同具有两种较低的语言功能,所有的动物语言和语言现象都具有这两种较低级功能。然而人类语言具有后两种高级功能。劳动促进脑进化,感觉器官的完善以及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发展

恩格斯认为,正是在劳动和语言这两个最主要因素的推动下。猿脑就逐渐地变成人脑。尽管后者和前者十分相似,但是就大小和完善的程度来说,后者远远超过前者。随着脑的进一步发展,人的感觉器官也逐步发展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使得听觉器官相应完善一样,脑的发展则是和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同时进行的。脑及其相应的感觉器官的发展使人愈来愈具有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这反过来又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而社会的出现使得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p153

语言和人脑都是在劳动作用下产生的,重要的是人脑是人类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产生的基础。随着手的发展,头脑也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人对自然界施加的反作用越来越多。恩格斯因此说:如果人的脑不随着手,不和手一起,不部分地借助于手相应地发展起来的话,单靠手永远造不出蒸汽机来。P19

所以制造工具也是如此,制造工具是在人脑的支配下进行的活动,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工具的产生以及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形成

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有别于猿的根本是劳动,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的生产促使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变革,尤其是随着大脑的进一步进化,意识形态的逐渐产生。恩格斯写到,最早的工具是打猎和捕鱼用的,打猎和捕鱼的前提是猿转变到人的重要的一步———食物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可食用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愈来愈多,食物愈来愈复杂,进而输入身体内的材料也愈来愈复杂;二是从只食用植物转变到同时也食用肉。其次,人通过自己制造的工具打猎和捕鱼就可以食用更多的肉类食物,从而为其超越动物界奠定了生理基础。一方面,这些肉类食物包含着为身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材料;另一方面,食用肉类食物可以缩短消化过程以及身体内其他植物性过程的时间,因而便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材料和更多的精力来过真正动物的生活。这种在形成中的人离植物界愈远,他超出于动物界也就愈高,既吃植物也吃肉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p155劳动工具的产生以及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形成食用肉类食物引起了两种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和动物的驯养。一是火的使用,由于为人提供了几乎是已经半消化了的食物,这样就使得消化食物的过程大大缩短;二是动物的驯养,使得人类的肉类食物更加丰富,因为它和打猎一起开辟了新的更为经常的食物来源。从养分来说,动物的驯养还供给了至少和肉相等的乳制品等新食物。恩格斯认为,“这两种进步就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P155

从以上原文可以看出,劳动及其工具的生产促使人与自然发生变革。前者表现为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与发展促进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进而促进了脑髓的发展;后者则表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与自然的变革使其远离了植物界,也超越了动物界,进而引发了人与植物、动物关系的变革:从单纯的食用相关植物到有意识地种植相关植物,从与动物为伍到打猎和驯养动物。这不仅导致正在形成中的人的食物结构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异,而且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由无意识地适应自然状态,转变为一种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关系。

劳动促使人活动方式多样化劳动不仅使人学会了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而且也使人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这样,人就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在他看来,“人是唯一能独立自主地这样做的动物”。对于其他的动物而言,尽管它们也能习惯于各种气候,但它们或者靠本能无意识地适应气候变化,或者由于被人驯养而跟随人生活。劳动使人从物种关系方面获得提升。当人们从原来居住的较为炎热的地带,迁移到比较寒冷的、在一年中分成冬夏两季的地带,或者从较为干燥的地带,迁移到较为湿润的地带,这样,为了抵御寒冷或者潮湿,人就产生了新的需要:住房和衣服等。而新的需要引发了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活动。这就使人与动物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在其物种关系方面愈来愈远离动物。

一是随着人们需求增加,劳动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而且在空间上范围不断扩大,活动的领域日益多样化。这样,劳动除了最早产生的打猎和畜牧外,后来又有了农业,其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等。二是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出现了艺术和科学。这意味着劳动本身由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开始向脑力劳动发展。三是随着部落发展成为民族和国家,法律和政治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发展起来了。这不仅意味着劳动本身向脑力劳动发展,而且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展。p156

意识发展对劳动的认识产生了误区恩格斯认为随着人类脑力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向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展后,在所有这些首先表现为头脑的产物并且似乎统治着人类社会的东西面前,由劳动的手所制造的较为简易的产品就退到了次要的地位。已经能不通过自己的手而是通过别人的手来执行它所计划好的劳动。随着文明的迅速推进,人们产生了一种误认: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人们常常把文明的迅速推进完全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的发展和活动。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古代世界到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一直统治着人的头脑。由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甚至连最富有唯物精神的自然科学家们也弄不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劳动在这中间所起的作用。P156恩格斯于下文指出了上述误区的认识论根源: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事物是互相作用着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他还通过分析动物与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其相互作用。恩格斯指出,尽管动物不如人所做的那样,但是它们也通过它们的活动而改变外部自然界。同时,由动物改变的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先改变环境的动物,使它们起变化。而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体现了辩证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

由劳动计划性反思人与自然生态伦理观念恩格斯通过将动物的计划性与人的计划性加以比较指出,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尽管动物也具有从事计划的,经过思考行动的能力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它们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造成这一本质区别的仍是劳动。动物仅仅利用自然界生存,而人类是有意识的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但是恩格斯在下文指出,尽管人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以具体的实例生动地说明了上述情况: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尽管他们的确在短期内得到了其想要的耕地局部的、特殊的、第一目标实现了,但是他们却破坏了这些地区长远的、整体的普遍性的生态平衡这些地方由于他们的作为,失去了森林,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进而在今天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生态伦理观念的进一步反思恩格斯不仅进一步揭示了上述问题,提出了以辩证法的相互联系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他列举了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由于砍伐松林,摧毁了其所在区域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进而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但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也把瘰疬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在这一段中,恩格斯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多元性。人与自然其实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林地等关系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的,一旦有一个关系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生态环境破坏,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反过来也会影响作为自然产物的人类的生存。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恩格斯在下文强调了。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P159

反思结果:

一:像统治异族那样统治自然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二:未能正确的认识自然规律。反思人与自然与人与社会恩格斯认为,一是我们要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特别从19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p159

因此,人们愈会重新感觉到,同时也认识到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进而处理好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