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法教学设计加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一、诱趣激学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动画•动画片《朝三暮四》2•引发思考,感知规律看完这个动画片,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如果学生们笑了,就借机问问学生们笑什么?)引导说出:4+3=7(个)3+4=7(个)课件出示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得数都等于7,都表示猴子一天吃的桃子)。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课件演示:4+3=3+4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发现规律谈话: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会骑自行吗?(会),李叔叔也会骑车,他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一下。课件出示骑车主题图。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问: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能)请在草稿本上做,老师下去找到需要的答案,板书黑板。40+56=96(千米)56+40=96(千米)问:观察这两个同学的列式,你们发现呢什么?两个算式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课件出示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举例猜想,概括规律课件出示4+3=3+440+56=56+40观察这两组算式,都是两边计算的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列子吗?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把学生的汇报结果写在黑板上。同学们真聪明,举了这么多的列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问:你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我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老师这里有几组算式课件出示讲解过程①30+20两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不变②100+30三位数加上两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也是不变③1000+200四位数加上三位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还是不变刚才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了不管这两个加数是什么,只要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他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课件出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用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吗?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老师下去帮助同学全班交流想法一:甲数十乙数=乙数十甲数想法二:口+。=。+口想法三:a+b=b+a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表示。同学们觉得哪一种最好呢?为什么?(简洁明了。)课件出示:a+b=b+a谈话: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时)课件演示876+1924.思考题,拓展规律下面这个等式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吗?课件出示3+4+5=4+3+5在三个数相加里面,我们也可以用加法交换律运用加法交换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55+423=423+()258+()=340+()a+268=268+()35+42+65=35+()+()总结: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加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教学过程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二、教学加法交换律。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板书算式。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8、小练习:填数三、教学加法结合律。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8、小练习:填数。四、总结新知,组织练习。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2、课后练习:(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3)凑整百小练习。加法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谈话:马老师家有棵橘子树,长着好多橘子,可甜了。今天,我带了一些来送给小朋友,喜欢吗?出示5盘橘子,5个盘子里的橘子数分别是1、1、2、2、3。谈话:老师想把其中的2盘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猜猜看,老师会送给我们班小朋友几个橘子?1:我想可能会送第一盘和第二盘,一共是2个橘子。2:我想可能会送第四盘和第五盘,一共是5个橘子。指出:把第一盘和第二盘的橘子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1+1=2;把第四盘和第五盘的橘子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2+3=5。介绍: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提问:如果送第一盘和第三盘,一共是几个橘子?算式怎么列?如果送第三盘和第四盘呢?小结:要知道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说明:从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问题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亲切而自然,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二、看图计算,初步应用“想想做做”第1题。(1)观察画面 鸡妈妈一家。提问:图上有几只母鸡,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怎么歹U?(2)观察画面——小兔一家,青蛙一家。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青蛙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想想做做”第4题。要求先按顺序观察三幅图,再在小组里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图下的算式填完整,并进行交流。[说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看到的画面情景,并适时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列式计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一年级有2个班级,二年级有2个班级,一共有4个班级;(2+2=4)[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四、独立计算,巩固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先看清算式,画一画,最后列出算式。“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再组织交流。“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连一连,再交流。“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加法教学设计4教材简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教学准备:教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一)、创设情境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复习看图说3句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以下的教学。](二)学习5+1和1+5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的意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5和1可以合成6。)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生:看到5+1=6,想到1+5=6.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二”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二式,从观察角度的不同,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及计算方法。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了解列出两个算式的角度,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生跟着摆圆片。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4+2=6)师: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左边的4个黄圆片和右边的2个红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师:哦---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2+4=6)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右边的2个红圆片和左边的4个黄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我们看到4+2=6,能马上想到2+4=6吗?生:能,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师:你们说的真好啊!给自己鼓励一下吧!生:棒!棒!我真棒![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亲身经历,既巩固了得数是6的加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巩固看图说两个加法算式,并会说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要学生多说。](三)学习3+4和4+31、师:(摆出小辣椒图片)你们看。谁来拉?生:小辣椒。师;谁会看图说三句话?(左边有3个绿圆片,右边有4个红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2、师: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杷”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生:3+4=7(师:你是怎么算的?)3和4可以合成7;生:4+3=7(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得数是7的加法,课本选用了可爱的小辣椒,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出三句话,观察一下哪些学生会说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因为有了得数是6的加法为基础,让学生独立写出2道算式,并说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独立列出2道算式,并说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3、学生实际操作看了一个式子就想到了它的好朋友,你真灵活!下面啊,老师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灵活哦。拿出小圆片,听好老师的指示,自己摆一摆。先左边摆2个黄圆片,再右边摆5个红圆片。生跟着指示摆圆片。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并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来说一说(2+5=75+2=7)。恩,你们同桌说的真好,和他们一样的把小手举起来(全班举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全答对了。4、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跟着我的提示摆,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在练习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完全放手了,做到了教学过程的由引到放。本题的目标是让学生彻底感受到一图二式的数学思想。]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1想一想,填一填一一“想想做做”第2题师: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6+1=7(6和1可以合成7)1+6=7(看见6+1=7就想到1+6=7)3+3=6(3和3可以合成6,注意它没有好朋友)。[设计意图:从图上升到没有图,是一个过度。本题要巩固学生的认知,牢记计算小朋友算得真准,现在呀有个小动物要向我们求救了,瞧,小青蛙要回家,可他不知道哪个水池才是自己的家,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帮帮小青蛙吗?师:你最喜欢哪只小青蛙?(生:2+5的小青蛙)那我们就先一起帮这只小青蛙找一找回家的路。(师示范连线)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有序从一个方向连线。再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课上到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大集中了,用可爱的小青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帮助青蛙回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爱心,促进教学效率。]3找规律一一“想想做做”第4题(1)出示第一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⑶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4小游戏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小结: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其实呀,“6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7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请同学们齐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些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这样有序的记忆,我们就不会有遗漏的了。[设计意图:书上“想想做做”的5,6两题,要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有序记忆,记住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而我设计这个小游戏,不仅能够很好的达到此目的,还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在快乐中学数学。]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你知道了哪些小本领呀?五、板书设计得数是6、7的加法1+5=65+1=61+6=76+1=72+4=64+2=62+5=75+2=73+3=63+4=74+3=70+6=66+0=60+7=77+0=7加法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学情分析:虽然在1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4。想一想,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再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交流估算方法。[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五、随堂练习加法教学设计6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对于美也有感觉,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很了不起,老师要多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去发现。可见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犹为重要。二、趣味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自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让学生具有很好的评价能力,同时能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发自内心地欣赏他人,但由于在课堂有宽松的氛围,学生谁想说就说,在学生个人展示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很想表现自己,树立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读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让学生体验到把数学学习应用到生活的乐趣。小组同学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当好小老师及监督员的角色,公正地为小组成员判断其做题是否准确。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需求及年龄特点。订正,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三、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富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体会自己动手动脑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并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问大海问题时,说得精彩纷呈,兴趣盎然。这制造了课堂的热源效应,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对任何事物都有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样他们对大海充满好奇,想揭开大海神秘的面纱,在向大海提问中,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四、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法习惯。问一问,你是怎样学会的。既巩固基础,又初步放手让学生自学。不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到学生自己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都很有特色,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于知识早就会了,可在做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对,个别同学好的习惯还未正确形成。加法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学习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学习难点:获得探究数学运算定律的基本体验和一般方法。学习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播放FLASH动画“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并列式。2、师:观察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引入新课:猴子吃橡子的故事中蕴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加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呢?二、探究新知,掌握定律(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1)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尝试解决问题。①要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140+56=96(千米);56+40=96(千米)。讨论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两道题都是要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就要用加法计算。)②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40+56=56+40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1)观察思考。观察这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些什么?(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2)猜想验证。请同学们先自己在练习本上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3)交流汇总。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1)总结规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2)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交换律。(1)完成课本练习五第2题部分题目。(2)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1题。(二)探究加法结合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1)出示主题图,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3)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各种算法。(88+104)+96=88+(104+96)比较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异同?2、在枚举中验证规律。3、在比较中概括规律,并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小结:通常用(a+b)+e=a+(b+)表示加法结合律。4、在练习中应用加法结合律。课本第18页“做一做”第2题。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1、练习五第1题。2、练习五第4题。四、回题反思,全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学习了加法交换率和加法结合律。加法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累计30多个常用偏旁部首,能说出其名称、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写出偏旁部首和例字。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3、能够根据偏旁部首猜猜字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孩子们,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的部首,也交了很多朋友,快到期末了,部首们想挑战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它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生:敢师:部首们可聪明着呢,它们设置了许多的关卡,看看你们能不能闯关成功。二、闯关1、第一关:说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称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说一个部首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读读字。(抽生汇报)(设计意图:部首与生字相结合,生字大多数为本学期认字表中及写字表中生字,既巩固了部首又复习了生字)师:你们好厉害啊!全都认识了。你还知道什么部首?师:恭喜过关,继续闯关。有的部首宝宝们长得可像了,你们来2、第二关:火眼金睛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么不同)(抽生说出部首的名称,再教读部首对应的生字)(设计意图:区别本学期所学的相似部首)师:哇,我们又闯过一关了。部首宝宝们可喜欢交朋友了,除了你们,它们还想交更多的朋友,你能给他们找找朋友吗?3、第三关:找朋友(让生写出部首对应的汉字,可以出示相应题单,抽三名,依次展示并及时让其他孩子补充)。(注:既然是写一写,就可以结合写字表。所出部首为语文天地中应掌握及写字表部首出现较多。设计意图:既巩固部首又复习生字)生汇报4、第四关换新衣快过年了,部首们也想穿穿新衣,看看你能给它换几件新衣服呢?(做做部首加减法,可出示题单。请一人汇报然后再让他出一个字考考其他同学)(注:所找练习题为语文天地中题)生汇报5、做游戏还有些部首宝宝们也想换新衣,拿出你们的制作的卡片,在小组内拼拼字吧!(设计意图:巩固部首和字)小组汇报,师出示“讼”让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6、第五关捉迷藏现在想和你们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里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里面找出它们相对应的字吗?要求,分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览、舀、翔、醉,分组查字)(注:所选字为认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册要求掌握的。设计意图:运用部首查字)生汇报。师:孩子们,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忙,部首给你们的帮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部首猜一猜哦。7、第六关想一想猜一猜(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根据部首猜字义猜读音)加法教学设计9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书第24、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加法交换率的含义。2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正确熟练的口算5以内的加法。4、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理解加法交换率的含义。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观察操作法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娃娃伴着徐徐的凉风向我们走来。他想和小朋友门一起做5的拍手游戏,好么?拍手游戏:师:秋娃娃拍一,你拍几?生:我拍四。(师生一起拍)师:秋娃娃拍二,你拍几?生:我拍三。(师生一起拍)……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游戏玩完了,秋娃娃玩的可高兴了,现在她想带大家到果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你们愿意么?(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左边2棵果树,右边有3棵果树。师: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棵果树?师:你会计算么?生1:2+3=5(说原因)生2:3+2=5(说原因)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体会加法交换率。)生1: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生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2和3,等号后面都是5。生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师总结:看来交换加号两边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利用操作,加深理解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秋娃娃可真高兴,它决定送给你们一份奖品。瞧(电脑出示第二幅图)师:秋娃娃送给她家什么奖品?你能说给你的同桌听么?(同桌互相交流)生: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2个苹果。师: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个苹果。(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2=3+1=3师: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学生操作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果园里的小动物可不服气了,说:“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么?摆一摆:左边摆一朵花,右边摆三朵花。(学生独立完成)看着自己摆的图片和同桌互相说算式。集体订正。+3=43+1=4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学么顺利的解决了小动物的第一个题目,这会儿,小兔子急了,他也想给大家出个题目,瞧:(电脑出示图)师: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什么了?生:有小兔子。生:还有萝卜。师:那么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那些加法算式呢?生1:4+1=5(上面有4只小兔子,下面有1只小兔子。)生2:1+4=5生3:1+2=3(上面有1个萝卜,下面有2个萝卜。)生4:2+1=3师:同学们真棒!能够看着一幅图列出这么都得加法算式。我要给你们一点掌声。可是小动物门的题还没完呢!师:从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生:萝卜和盘子师:你能列出什么算式?生1:0+5=5生2:5+0=5师:为什么用0呢?生:因为左边的盘子里一个萝卜也没有。四、运用游戏、巩固新知1、手指游戏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动物门的重重关卡,咱们的朋友秋娃娃见了可真高兴!他向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做手指游戏。师: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1和几?生:5可以分成1和4,1+4=5、4+1=5。师:再把小手动一动、5可以分成2和几?生:5可以分成2和3,2+3=5、3+2=5。师: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我出1,你出几?生:你出1,我出4,1+4=5、4+1=5师: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生:你伸0,我伸5,0+5=5、5+0=5。……(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师:看了同学们玩得这么高兴,林子里的小鸟也想来参加,瞧:(电脑出示图)师: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鸟?生1:3+2=5(树下有3只鸟,树上有2只鸟。)生2:2+3=5生3:1+4=5(有1只大鸟,有4只小鸟。)生4:4+1=52、摘果子游戏时间过得真快,秋娃娃要回家了。可是他想请同学们帮她一个忙,帮他把林子里的果子摘下来,你们愿意么?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可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果子,你必须要回答出树爷爷的一个问题,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你们有信心么?(出示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每一个苹果上又一个题)4+1=2+3=0+4=1+3=5+0=2>()()1+4=3+2=0+5=2+2=3+1=三、课堂小结1、学生自评刚才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么完成了这么多地题,而且还帮秋娃娃把果园里的果子也摘下来了,那么庆同学们相依相你这节课的表现,如果你觉得自己近填表现的特别好,就给自己的5颗星,如果你觉得今天表现的还行,就给自己的4颗星,如果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得不够好,应该继续努力,就给自己得3颗星。请同学们拿出彩色笔为自己把表示成功的星星图上颜色。2、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秋天的果园+3=5+2=5+2=34+1=51+3=4+1=31+4=53+1=4+5=5+0=5加法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2、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意义,感受到加法结合律的价值,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一定得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学过程:一、复习。根据加法交换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20+34=()+()a+100=()+()二、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三、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四、出示自学指导。1、认真看课本29页的例2。想想(88+104)+96先算什么?后算什么?88+(104+96)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104+96”要加小括号?2、(88+104)+96与88+(104+96)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观察后比较(88+104)+96与88+(104+96)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五、检测。1、根据自学指导检测。2、习题。(1)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136+157)+143=136+(+)(288+495)+105=288+(+)(0+0)+△=O+(+△)(a+)+=+(b+c)(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数。TOC\o"1-5"\h\z53+36 + 6 4 = ( ) + ( + )48 + 2 7 + 6 2 = ( )+(+ )89 + 1 2 5 + 1 1 =( + ) + ()35 0 + 3 7 4 + 6 50 = ( + ) +()(3)不用计算,把左右两边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76+18+221、(27+73)+4642+24+582、76+(18+22)31+19+673、24+(42+58)27+46+734、(31+19)+67(4)哪个算式计算最简便,就把表示哪个算式编号的字母填在口内。78+157+22□A78+(157+22)B157+(78+22)C(78+157)+22加法教学设计11一、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活动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活动重点:看图学习6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及相关朋友题。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3、幼儿操作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加法教学设计1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2。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全班做,请学生板演)364287+72+88+49结合板演情况进行评议。二、新课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爬行类376两栖类284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列出算式:376+284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估算方法可使用画外音)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学生独立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三、巩固练习练习五第1、2题。加法教学设计13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方法。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二)能力训练点1、提高学生的□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算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9-6=30+2=8+51=50-20=2、口答: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4=50+()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8+()3、摆小棒算一算。30+(7-2)=70-40+5(二)探究新知1、导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2、教学例1。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3、出示“35-20”。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把35分成30和5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35-2=33(本)先算5-2=3再算30+3=33第二个问题,还差多少本?35-20=15(本)先算30-20=10再算10+5=15比较两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相同:都是把35分成30和5,不同:35-2是将分解出的5-2,而35-20是将分出的30-20加法教学设计14一、教学目标.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三、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读课外书吗?老师想问一问你们自己去书店购买过课外书吗?在一个星期天,小丽到新华书店来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导入2:【老师知道咱班的同学特别爱读课外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小丽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读课外书。在一个星期天,小丽到新华书店来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从这张图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小丽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数学家的故事,另一本书童话选;生2:一本《数学家的故事》,价格是6.45元;另一本是《童话选》,价格是4.29元。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小丽买了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元?或者说《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多少元?师:这两个问题,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答?预设:生1:求“小丽一共花了多少钱?”用加法计算,可以列示6.45+4.29=求“贵多少元?”用减法计算,可以列示6.45-4.29=师:你能估一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估算很重要,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具有估算的意识。有时候估算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帮助我们检查和验算。估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通过估算可以帮助推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而在精确计算中有效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错误答案。借估算定精算,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那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呢?你想通过以前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预设:生1:元角分的知识生2: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生3: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生4: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生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学会知识的迁移和类推,合理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用旧知来解决新知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和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的合作,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P72,自学例1。【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学,完成自主学习单。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3、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呈现不同的算法。4、全班交流。你们小组解决了哪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预设: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以及在具体情境下对小数的理解,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大胆尝试探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4、重点思考:“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呢?”预设:学生1:在学习一位小数加法时,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整数部分相同数位对齐,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的数要对齐。所以当两个两位小数相加时,百分位上的数也要对齐。学生2:因为不同的数位表示的含义不同,个位表示几个1,十分位表示几个十分之一,百分位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当小数点对齐时,相同数位就对齐了。学生3: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师:那该怎样计算呢?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从最低位算起,这道题也就是先从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个百分之一,百分位满十要向十分位进一,在百分位上写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7;最后个位上6加4满10,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写0,十位上写1。那么6.45+4.29=10.74。首先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从最低位算起,这个算式应从百分位减起,5减9不够减,就从十分位退一当十再减,15-9=6,得到6个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写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个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写1;最后个位上6-4=2,得到2个一,在个位上写2。那么6.45-4.29=2.16。【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到各方法间的内在联系与不同;同时借助笔算小数加法的经历,通过运用数学语言的交流,逐渐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体会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比较内化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吗?我们一起来比较分析。预设:学生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学生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从最低位算起。学生3: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学生4: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以用减法验算。在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什么呢?1: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2:整数加减法是从个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要对齐。3: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要写成实心的小圆点。4:计算结果如果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设计意图】通过小数减法与小数加法的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对比,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完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络。(三)知识运用.基础练习教材第72页,做一做。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6.07+4.895.64-1.78【设计意图】巩固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