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5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_第1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5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_第2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5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_第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件05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情感及追求。【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历史上我们熟悉的楚人有一文一武两个人,武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文的就是——屈原。当然他们两个不是一个时代的。课前都自学过了,检查预习情况,我们先来做个文学知识的小检测,而后注音题、文言现象的检测(见PPT)话说“诗言志”,那我们来齐读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屈原的内心深处,去感受他的爱国情怀。要求有感情、流畅。课文选了24句,我们四句一来赏析下课文。要求同学能结合工具书与课文注释与对话栏,抓住重点字词,能理解诗歌大意。学习讲解中(PPT展示)穿插讲解诗歌本身很难,但是课文下注释很详细,降低了我们理解的难度。老师这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探究下:一“离骚者,犹离忧也”。文本中,你能否找出表现“忧愁”的词?说说文本中屈原遭遇了哪些忧愁。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进而说说哪些忧愁①流年逝水时不我待②美人迟暮,对话栏说美人喻指国君,国君迟暮大业未成,结合前文迟暮的也可指我吧?后文说抚壮弃秽,朝廷中有秽,奸佞,也是忧愁。二、文本开篇,作为诗人和政治家的屈原有哪些特立独行、异于常人之处?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赐予。主要表达作者出身高贵,血统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诗人还有哪些异于常人的?明确: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像,想像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这里我想提下由离骚开创的美人香草情结。作者是诗人又是政治家,他必然会有诗人般的政治与语言,这就不像我们刚结束的两会可以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这就是“移情入物”法(板书)本诗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这种移情的技法就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这首诗中所运用的,“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等就是移情的写法,“花溅泪”“鸟惊心”也是移情的写法。更熟悉的《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就是诗歌中的移情入物,托物言情的方法。到这时屈原的气质应该了然于胸了。(请同学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就是真实写照。三、第三个问题: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否非要用死来表现?你如何看待?(思维点拨:大胆想象,合力推测,屈原如果不自尽,他可以有哪几条路走?)大家讨论下,给出你们的设想(胡适说大胆想象小心论证,我们不做科学论证只是想象)※退隐说。走陶渊明的路,眼不见为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像文天祥一样大不了从头再来,将以有为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说。甚至顺应潮流投奔秦王,这样可以发挥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优势。※其他说:比如抵抗到底说。我想没有人会怀疑他的爱国思想吧。有人说他是愚昧的忠君者,文革时有人说他是分裂祖国分子要变一个中国为七个中国。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民主思想甚至偏激的去要求他。老师认为他是“非死不可”的。有没有人是我的粉丝。或者说同道中人。(生说)总结下,他有高贵的出身,高尚的气节、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人格。他爱他的祖国楚国,爱得那么深沉,他本身就觉得自己是秉承上天意志,有拯救楚国振兴楚国的使命的,绝不可能去秦国。陶渊明只是诗人,他既是诗人又是政治家,只不过他是成功的诗人失败的政治家。所以退隐说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所追求,否则,他的人生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场梦!振兴楚国是屈原一生的最高理想。当这个理想破灭,他的人生还有何意义!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以明志!这就是他身上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他身上还有什么矛盾吗?或者说跟谁有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屈原希望自己做一个忠臣良将,楚王的左肩右膀,从头到脚都为楚王所用,以实现忠君报国的理想。但楚王不仅不再相信他重用他,而且将他无情地炒了鱿鱼,让他从王公大臣的位置上滚了下来,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从三榈大夫变成了一个无权无职的社会人。从标题“离骚”有“离忧”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既然已经分道扬镳,还谈什么患难与共祸福相依?既然离了婚,还谈什么白头到老痴情不移?国家统一本来是大势所趋,七雄中谁统一都是一样。但屈原离开了皇宫,离开了楚王,这就使楚国统一中国的希望成了泡影,他的政治理想根本无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屈原对楚王失了望,流落田间地头青山绿水间。他认为“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举世皆浊而我独清”,虽然表现了他的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纯洁高尚的品德,但同时他也把自己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为社会为世俗所不容。由于他的不合众,不仅没有贤臣名将举荐他,而且也没有同僚朋友同情他,甚至连一个说话解闷的人也没有!这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精神失常,心理不健康,他只能走进人生和事业的死胡同。君与臣的矛盾:屈原作为一个臣子开口闭口都是三皇怎么怎么纯粹英明,五帝怎么怎么耿介贤达,桀纣怎么怎么昏庸无道之类,哪个君王听着舒服?平民百姓都会嫌你啰嗦,聒噪,麻烦人,作为一国之君,谁又会给你好脸色看?被炒鱿鱼,不被重用当然就在情理之中了!在他之前也不是没有善谏的人,如邹忌,孟子,触龙等等不都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把国君说得服服帖帖,从而达到国富民强兴旺发达的?臣子之间的矛盾:屈原用香草比喻具有内在美好的品德,用披挂香草比喻自己的修身养性,用自己乘骐骥比喻自己追求美政的理想,这大大的为同事们所不服,你屈原什么都好,大家什么都不好,你屈原什么都能干,大家什么都不能干!还用荃草比喻楚王,今天说这个是小人,明天又说那个是奸臣,能不讨人恨吗?上官大夫无事还要生非,你屈原既然被逐还不墙倒众人推吗?与平民之间的矛盾:高贵的血统,王族的出身,使屈原不可能完全和平民百姓打成一片,也不可能得到平名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他只能把理想寄托在天帝,山鬼,神仙,女娲,皇英之类虚幻的人物身上,只能注定理想的破灭而不能实现。像屈原这种为理想而活的人,理想破灭了,他也就活不下去了,投江自杀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像著名诗人海子,著名作家海明威等等的自杀,都是属于这一类。总之,屈原身上的诗人气质肯定是要战胜政治家气质的,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是非死不可的。话要说回来,那也是那个时代那个节点上,他用死诠释了“气节”,历史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