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5786-2010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是一项国家标准,规定了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通过多步反应制得的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质量控制。
根据此标准,产品需满足特定的外观与纯度要求。对于外观而言,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应呈现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状态;而其含量则不得低于99.0%(质量分数)。此外,还设定了水分、灰分等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净度达到使用需求。
在测试方面,《GB/T 25786-2010》详细描述了如何测定上述各项指标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熔点范围测定法用于评估物质的物理性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要手段来精确测量主成分含量及其相关杂质水平;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含水量;灼烧残渣法检测无机杂质总量等。
关于验收规则,《GB/T 25786-2010》明确了每批出厂前必须进行全项检查,并且只有当所有项目均符合规定时方可放行销售。同时,也指出了抽样方案及判定原则,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CS71100018706010
;
G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86—2010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
2-Amino-4-acetaminoanisole
2010-12-23发布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86—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34)。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吉华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美芬季浩
:、。
Ⅰ
GB/T25786—2010
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醚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
2--4-、、、、、
装运输和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醚的产品质量控制
2--4-。
结构式
:
OCH3
2
췍NH
췍췍
췍췍췍
NHCOCH3
分子式
:C9H12N2O2
相对分子质量按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180.20(2007)
CASRN.:6375-47-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1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03(GB/T603—2002,neqISO6353-1:
1982)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
GB/T2386—200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8—2003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2008
3要求
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醚的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2--4-1。
表1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的质量要求
项目指标
外观灰色至棕褐色结晶
(1)
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醚的质量分数氨基值以干品计
(2)2--4-(,)/%≥96.00
氨基乙酰氨基苯甲醚的纯度
(3)2--4-(HPLC)/%≥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体育赛事用帐篷购销合同
- 双方夫妻离婚协议书
- 柚子水果购销合同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合作协议
- 离婚协议书去哪弄
- 环境监测技术设备供应协议
- 绿色出行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砂石场劳动合同
- 农产品电商运营推广合同
- 房产中介公司劳动合同
- 新人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课件
- 肺部查体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生字拼音+偏旁+结构+组词+造句课件
- 英文报价单模板
- 无线电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完整版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0篇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表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