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讲政府组织形式(三)_第1页
第五章,第3讲政府组织形式(三)_第2页
第五章,第3讲政府组织形式(三)_第3页
第五章,第3讲政府组织形式(三)_第4页
第五章,第3讲政府组织形式(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机构:特殊性法院的特殊地位:政府行为的自我评判者,没有替代办法,不可能在政府之外设定评判者,否则走向无政府主义,但必须保证法院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比较:立法体现民意,行政应该中立,但首长对人民负责,人民保持对立法和行政的控制。司法和其它机构的区别:立法和行政是政治性质的机构,司法是法律性质的机构。法官的职责宪政国家必须明确由谁行使什么性质的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将导致制度失序。法官的首要忠诚是法律,而不是人民;如果人民不满意,应改变法律,法官不能超越权限。法官的使命是体现而非创造宪法和法律的价值选择,后者应该由代表民意的机关作出。问题:香港终审法院的判决是否应让香港人民或大陆人民满意?应严格按照《基本法》的意图,还是应考虑判决的社会后果?司法独立的制度保障理性人模式:保证法官依法判案,不受法律之外因素的影响,包括金钱、人情、社会压力等。具体制度:任期、待遇和经费保障,包括终身制或一届制、经济和社会地位保障、回避制度、禁止单方接触等。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法院那么听话?因为院长首先要听话,否则下次就丢官了,而院长又管着其他法官。司法内部结构法院应该是政府中结构最简单的机构,因为法官不(应该)是“官僚”,不需要管理。每一个法院内部应管理最小化,充分保证法官的个人独立。基层法院一般采用独任制,法官直接对判决负责;上诉法院一般采用合议制,少数服从多数,院长也只有一票。一般采用对抗制,但法国民法院和行政法院采用“三角诉讼”,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委员”。司法横向结构如何划分司法管辖权?普通法系:一般管辖权;大陆法系:根据纠纷性质,分为专门管辖权;中国更多借用大陆法系,分为民、刑、行政,更专业化,但容易造成管辖冲突;法国的管辖冲突审判厅界定公私法。每一个法院系统内部:上级一般高于下级,但未必有先例效力;一般二审终审,最高法院未必审查所有案件。司法纵向结构联邦制国家:美国根据政府权限划分管辖权,平等处理解释冲突州法院是州法律的最高解释者;英民地产充公案(1816年):联邦法院是联邦宪法和法律的最高解释者,保证宪法和法律统一。欧洲联盟:共同体法院审查成员国法院提交的共同体法律问题,但成员国法院对是否提交有一定自由度。中国司法机构一府两院(法院和检察院)体制法院内部管理制度:院长负责制有限司法独立:宪法规定法院判案不受行政和社会团体干涉,但法院人事任命受制于人大。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人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院长由同级人大任免,审判员由其报请人大任免;发现判决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上级领导下级:上级法院有权主动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对已发生效力的判决进行再审。问题:法院独立还是法官独立?1995年《法官法》第八条规定法官独立,但实行院长负责制。司法改革的悖论第二个司法改革五年计划:继续第一个五年改革中国司法问题的症结:起点太低,以往重视不够;革命运动型司法理念根深蒂固,长期积重难返。贺卫方:复转军人进法院,并担任领导工作。中国司法综合症:人数多、素质低、资源少,司法腐败严重,独立性不够,地方保护主义。中国司法改革面临相互冲突的需要:一方面需要增强法院或法官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需要遏制司法腐败,而司法腐败的存在必然意味着司法不可能完全独立。司法改革的进一步行政化:法官考核与奖惩制度,法官的“三流九等”,实行错案追究制。中国司法权力的范围法院的职权太大还是太小?法院在政府面前权力太小,但在人民面前权力太大。各级法院似乎有权决定自己的管辖范围:回避敏感问题,譬如过去许多法院拒绝受理拆迁争议,最近最高法院下文要求受理,但又出现反复。司法解释的限度:最高法院的主要任务不是判案,而是负责司法解释和政策导向,作用等于立法,有时修改立法。法院该做的没做好:法官写不出象样的判决书,给司法腐败留下空间。实行中国的判例制度?问题:司法作用究竟是什么?虽然中国不接受三权分立原则,但司法解释可能产生职能分工的紊乱。检察院:另类司法机构?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中国历来重视检察机构,各级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大批准。中国检察院具有“法纪监督”、侦察监督和司法监督,负责抗诉,但本身只对人大和上级负责。比较:美国没有检察院,只有特别检察官;司法部主管起诉,属于行政部门;中国司法部负责司法考试和律师资格管理。公检法分工刑事诉讼过程:公安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察、拘留、逮捕和预审;检察负责批捕、公诉;法院负责审判。《刑事诉讼法》: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限最长为30日,批捕时限最长14日,侦察羁押时限为7个月,起诉时限为45天,一审与二审时限各为75天。如果诉讼程序衔接紧密,普通刑事案件在二审终结前的羁押时间合计不超过160天,即使重大复杂案件也不应超过15个月。中国刑事诉讼的问题三大顽疾: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和妨碍律师履行职务,造成佘祥林等多起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的原因:执法素质低,刑侦手段落后,破案压力大;为所欲为,不对人民负责。超期羁押的原因:程序衔接不紧,拘留后不按期提请逮捕、提请后不按期批捕、批捕后不按期侦结、侦结后不按期审查起诉、起诉后不按期审结;没有落实“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原则。最高检察院数据:1993-2001年,全国政法机关每年超期羁押的人数约5-8万,2002年在4万人以上。问题:如何从制度上消除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从刑讯逼供到超期羁押1994年,河北承德市连续发生两起出租车司机遭劫杀案。市公安局确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在审判过程中,四名被告均推翻了预审阶段的有罪供述,并宣称原来的供述是在刑讯逼供中被迫产生的。但法院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就判处死刑。被告人上诉,河北省高院认为证据不足,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楚”,裁定撤消原判、发回重审。以后,一审法院接连两次以几乎同样的事实证据判决四被告死刑,高院也接连两次裁定重审。2000年,在高院第三次发回重审后,承德中院第四次下达死刑判决。再次上诉后,河北高院开庭审理拖延九年的案件,罗列并肯定了高院自己原先质疑的证据,认定抢劫罪名成立,并判处其中3人死缓、1人无期徒刑。《刑事诉讼法》:二审法院在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以在查清事实后直接改判,也可以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判。第二种选择在中国刑事审判中相当普遍,造成案件在一审和二审法院之间循环往复、久讼不决。上案同样的事实证据和判决在同样的法官之间来回徘徊了七年之久。从刑讯逼供到超期羁押(续)黄广明:“不明不白被关12年”,《南方周末》2003年1月29日:冀西曲阳县杨志杰被刑讯逼供,被迫招认炸死了邻居。由于“无法找到直接证据”,只有杨前后不一的口供,“无法解决”。杨已在看守所关了12年,成了“国内罕见的超期羁押”。杨妻也被逼供承认杨那天晚上外出作案如何改革中国政府权力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