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
——钱里群刘铁芳编
内容介绍、框架结构与写作思路李芳芳15级学前教育学1523010066任课教师:王凌教授2016年3月目录一、本书内容简介二、作者简介三、框架结构四、各辑内容归纳
(一)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二)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
(三)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五、写作思路六、敢问“路”在何方
——基于《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的思考一、本书内容简介
《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分三辑,每辑选十一篇文章,所选文章以“乡村文化和教育的重建”为核心展开。从现象、问题到观点、解决方法,本书较系统和立体的呈现了当前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状态。面对目前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现状,本书表达了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展示了实践者的行动力和面临的阻碍以及困境。书稿以宏观、大视野的思路使读者认识到:乡土文化和乡村教育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每一个人。
本书选文的作者几乎遍布涉及到乡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各个领域,体现了文化包容的精神,客观上也使本书可以全面而真实的展现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现状和整个社会对它的认识与思考。二、作者简介
钱理群简介: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一生著有与编写多本著作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有《贵州读本》、《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等。刘铁芳简介:
刘铁芳(1969~),湖南桃江人,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道德哲学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宽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追求精神,近年来,又在对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深刻把脉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如何应对时代的虚无主题,力求重温古典教育传统。同时,把教育人文思考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会,深入探求乡村教育的内在人文机理,并把对乡村教育的认识置于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之中。三、框架结构第一辑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第二辑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
第三辑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一)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韩少功:山里少年朱丽敏等:我是农民的儿女——乡土叙事文本张楷:我教书是希望孩子们抬头望望自己的未来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陈壁生:我的故乡在渐渐沦陷刘永刚、李子鹏、谢兴华:守望的童心孙世祥:巧家有个发拉村孙立平:大学生生源农村孩子比例越来越小了中央党校课题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张玉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二)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文敏:高桥镇的学生们吴秀笔:农村该有怎样的人文教育郑新蓉:故事与反思:教材在农村遭遇的尴尬钱理群: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乐黛云:乡土教育与人文素质蔡蓬溪:大雁哪里去了?彭程:荒野与大学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张柠:乡村的游戏和玩具蒋铧薇:乡土教材在中国赖长春:村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需求(三)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黄灯:故乡: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康晓光:“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宿命刘健芝:乡村建设的另类经验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蔡禹僧:重建一个丰富的民间社会刘健芝:乡村图书馆——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刘老石:农村的精神文化重建与新乡村建设的开始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张宝石:空心社会的发展陷阱和困境中的不绝希望黄菡:乡村的目光——农村学生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钱理群:关于西部农村教育的思考四、各辑内容归纳
闭门看书与总结,已经成为我这些天的习惯—因为任务紧急,很少干别的事情,也就是说,作业的繁忙化给我这样的懒人提供了一个“躲进图书馆”的机会。“躲进图书馆”并不意味着忘却外部的世界,因为独自静思与阅读,却了解到了平时不以为然、无暇思考的问题,不免扼腕长叹。(一)乡村教育问题与出路(是什么)这块土地上的多数人是怎么“活着”的?(1)韩少功《山里少年》:初中生流失成了农村新的沉重问题(原因是仍无就业保证)。其次通过农村中低学历青年精神面貌(精神爽朗、生活充实、实干能力强、人际关系好)与高学历青年(面色苍白、人瘦毛长、目光呆滞、怪癖不群)进行对比引发思考。(2)朱丽敏等:《我是农民的儿女》—乡土叙事文本(农民向前冲、做农民的儿女、一对吵个不停的老人、乡野之乐、快乐着并痛着、家乡的泥土路)所反映出的乡村教育与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
农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环境却在受侵蚀农民的本质变了,有土地变成了无土地城乡之间有着种种的不平等(乡村经济差、贫困、收入低、教育落后)乡村老年人口多生活难以维持,年轻人受教育水平低一条新的血脉带来另一条血脉的灭亡乡村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下降了。(3)《我教书是希望孩子们抬头望望自己的未来》: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才可能够改变自己如牛一样的生活。(4)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现在农村的问题不只是在于农民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他们精神生活上的贫困同样严重(维系农村社会的传统道德伦理价值已经瓦解、追求享乐)(5)陈壁生《我的故乡在渐渐沦陷》:故乡沦陷在现代的大潮之中,从潮剧的消亡到生活方式的消亡到故乡的消亡。(6)刘永刚等《守望的童心》:留守儿童的处境(自卑、厌学、成绩差、品行问题)(7)孙世祥《巧家有个发拉村》:“泣血般的感觉”、“惊人的,超出想象的物质贫困”,“画饼”“发拉现象”(8)孙立平《大学生生源农村孩子比例越来越小了》:教育返贫“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因教致贫,因教返贫”(9)中央党校课题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辍学率反弹、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经济困难、学困、校困、师困、前景贫困)(10)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形式上“分数面前人人平等”(11)张玉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基本普及”、“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两幅图景”、教育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乡村教育问题的共性
(归纳)1、物质贫困:穷,无法在这块土地上容身,出现生存危机。2、精神贫困:“生存危机”必然带来“礼仪沦丧,情义扫地”,家族亲情淡漠,凝聚力彻底丧失,充斥着生活。3、环境、生态受到破坏:农村的发展以破坏生态和环境为代价,“青山秃了,河水变脏”,一条新的血脉带来另一条血脉的灭亡。4、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农民眼中“金钱”成为了最能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他们行动的动力。许多富裕的农民走上了滥赌之路。5.教育凋敝:(1)失学现象严重:大约有15%的人口所居住的地区没有普及义务教育,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基本普及”中间的15年时间,有一亿5000多万的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6.因教致贫,因教返贫:教育成本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出身农村家庭的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乡村教育的出路(归纳)1、人生不过百年,没有思考和梦想——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悲哀。
我教书是希望孩子们抬头望望自己的未来努力改变命运(教育)2、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重建农民的或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城市和乡村合作(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3、发拉现象读书改变命运为脱贫打下基础(孙世祥《巧家有个发拉村》)4、从根本上调整城乡之间和各级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不要在老框框里做小幅度调整(张玉林《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在笔者看来,农村教育的出路:1.对农民寄以希望的“教育”(包括农村教育)进行新的反思与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调整城乡之间和各级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解决农民子弟就业难的问题。2.农村孩子自身需要努力,努力改变命运,如何努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命运。3.城市和乡村联手合作,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二)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为什么)(1)在一个经济发展主宰一切的社会里,经济发展的边缘化文化的边缘化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乡村教育文化的缺失、乡村的终结。(《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文化的缺失》刘铁芳)(2)教材:黑白教材中的红叶秋天(黑白教材反而妨碍了学生的学习)、“经典的未必就是普遍的”(未与儿童的文化背景和经验系统发生联系)、“教材是工具还是上帝,是教师用教材,还是教材用教师”(郑新蓉:故事与反思:教材在农村遭遇的尴尬)(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开发与建设的问题并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钱理群)(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现代人参与对自然的破坏、科技的发展“河开了,雁没来”。人有所畏惧,其福不远;人无所畏惧,其祸将至。(《大雁哪里去了》蔡蓬溪)(5)村落文化的自身问题:(1)"熟人”、“人情”、“关节”(2)习惯受奴役、管制无争取意识(3)缺乏合作精神与能力(《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教育需求》赖长春)乡村教育和文化危机出现的原因
(归纳与总结)在笔者看来,乡村教育与文化危机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一个连生存或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状态下,谈教育和文化的问题未免太过奢侈了。2.由于乡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和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城市的孩子政府养,农村的孩子农民养,导致乡村教育财政投入过低,师资队伍素质不高,农村孩子所使用的教材不符合农村实际,与经验相脱离等的一系列问题。3.乡村村落文化自身存在问题:如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的处事理念,凡事都要靠“熟人”、“人情”、“关节”,他们已经习惯了奴役与管制,他们缺乏合作精神与能力,从而导致乡村教育和文化出现了一系列危机。4.现代人参与了对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农村的自然和生态受到了破坏,从而农村的一系列具有乡土气息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遭到了破坏,文化与教育出现了危机。5.政府的问题,国家在对乡村的文化开发与建设的问题上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三)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怎么办)
(归纳与总结)
笔者在深入研究这一辑的各篇文章的基础上,归纳与总结出了,要重建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需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1.如何看待和对待“农业文明”(乡村文化)与“工业文明”(城市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需要重建一种什么样的乡村文化,追求创造怎样的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3.怎样重建乡村教育?如何看待和对待“农业文明”(乡村文化)与“工业文明”(城市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以农村文明的衰落作为农村城市化的代价的主张其背后有三个理念做支撑:(1)“农村”与“城市”,“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乡村文化与二元文化”的对立,非此即彼。(2)采集文明、渔猎文明—农村文明—工业文明是一个直线的进化运动,后者比前者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进步性。(3)这是一个取代,以至消灭一个的过程,人们总是站在今天嘲笑过去,为我们今天的一切沾沾自喜。(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以上观念提出质疑2、我们必须走出在“钟摆”中不断损害农民利益的怪圈,必须根本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跳出“现代化-反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命运》)3、各种文明形态,既是各不相同,存在矛盾、冲突,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由此形成“文明的多样性”和文明的“生态平衡”。(石中英《失重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需要重建一种什么样的乡村文化,追求创造怎样的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1、做到在两种文明之间,城、乡之间寻找互补与平衡,做到多样下的稳健发展(《“现代化”是必须承受的命运》)2、“低消费(可以说是低污染,低能耗),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建设”,以及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进行“新农村建设”,保留城乡二元结构,但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沟通、补充(贺雪峰《新农村建设和中国道路》)3、一方面需要吸取工业文明的科学精神,"以科技作为手段来帮助农村提高生产,改善生活”,但是同时需对“科学主义”持批判态度,把科学中的生态问题放在首位。(刘建芝《乡村建设的另类经验》)4、乡村建设是关乎所有人的,不简单只是一个农民问题。(乡村建设的另类经验)怎样重建乡村教育?(1)重建乡村文化的尊严,要重新确认乡村文化在整个社会、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地位。(2)而把文化重建与教育重建联系起来,也包含着从乡村教育入手,强化其对乡村文化的“庇护和培育”功能的设想。(3)明确农村教育的基本任务:引导农民和他们的后代“正确理解他们所生产、传承、享受、所创造的文明”,并作为基本的精神资源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4)将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培育,和外部文化资源的引入、培育结合起来,构成乡村文化和教育“重建”的基本内容和任务。(5)“乡村文化、教育的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避免陷入精英立场模式,需同中国农民一起面对共同的中国问题,以及我们自己的问题,并一起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路和实践途径。五、写作思路乡村教育:现象、问题与出路(是什么what)乡村教育:被遮蔽的文化世界(为什么why)现代化、乡村文化与教育重建(怎么办how)六、敢问“路”在何方
——基于《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的思考
读完全书,若有所思,中国乡村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那么当今的乡村教育到底该何去何从呢,究竟有哪些实际性的建议和方案可以成为中国乡村教育的一剂良药呢?1.乡村教育应该是一种“活教育”早在大约100年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为中国的乡村教育开出了一剂良方,只不过药方是开出来了,大部分的乡村在这100年左右的时间里似乎没有“按方抓药”,导致许多乡村教育的“病”似乎越来越严重。
在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成为了现代化的主导,农村被动的跟随其后,到今天农村的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改观较好的,多是把农村变成了城市的“模式”),但城乡差别依然客观存在,甚至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扩大趋势。现在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读书对乡村儿童究竟意味着什么?换言之,他们究竟从读书中获得了什么?当然,有人会回答,读书可以升学,上大学,让他们从乡村中走出来。但是我们必须再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真的可以让他们走出来吗?,即使走出来了那也只是少部分的乡村孩子。所以我们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改变在乡村中我们所设立的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多大选择余地的教育模式。我们要考虑乡村教育对于乡村生活的意义。我们要建设合宜的乡村教育模式,在尽可能给予乡村少年同等升学的机会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政府电脑采购合同范例
- 住房养猫合同范例
- 出租登山设备合同范例
-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社会科学量化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货物出口合同范例
-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体育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保本型产品合同范例
- 美术班4月特色课程设计
- 天棚打磨合同范例
- 烟囱合同范例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 Y3150齿轮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 化工生产车间人员配置方案(精编版)
- 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范文三篇
-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课堂PPT)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学前版
- 鸿业市政管线排水设计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