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4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趋势)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事物(1)你知道袁世凯做了多少天皇帝吗?(2)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必然要失败?民主共和是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得到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封建帝制是旧事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得不到认可。(3)为什么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会解体,倒退回资本主义?因为社会主义当前还不够完善,人们对这一新事物的认可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以及资本主义极力扼杀和企图颠覆社会主义造成。83天。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

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族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但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时处于高潮,有时有陷入低谷,甚至出现旧王朝的复辟。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1915年12月到1917年7月,不到两年时间里,袁和张就搞了两次复辟,之后中国革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继续奋斗,但屡遭失败。直到五四运动爆发、共产党成立,才引来中国革命的曙光。但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也并非一帆风顺,革命也曾多次陷入低谷,与国民党的关系上,有过合作,但更多的是受到国民党的反攻,围剿,革命力量此消彼长。中国革命就是在这样艰难曲折中引来了新中国的诞生!(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有曲折(甚至失败),在曲折中前进。有时为了更好的前进,要做必要的后退,以退为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波浪式的前进。新事物:由小到大,日益完善的过程旧事物: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道路是曲折的⑶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①既要要对未来充满信心。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1、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后出现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D课堂练习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CB3、真理是相对的,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这告诉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

C、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D、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4、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

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⑵唇亡齿寒

⑶邯郸学步⑷吐故纳新

A、⑴⑵B、⑴⑷C、⑵⑶D、⑵⑷B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1)量变、质变的含义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事物发展的状态)项目变化指向变化状态变化结果量变数量、场所逐渐、不显著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质变根本性质剧烈、显著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它事物判断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质变的是():A.水结成冰B.冷水变成热水C.食物发霉D.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到垄断E.鸡蛋变成小鸡F.朝核六方会谈有缓和的迹象ACE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质变分为前进的、上升的和倒退的、下降的两方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只有上升前进的质变才能叫做发展。结论: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讨论质变一定是发展吗?

有那么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觉得没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吃到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是白白的浪费。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应该只吃这半个就行了。”愚人吃饼这个饿汉的言行可笑在哪儿?

他没有看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珠峰会无限升高吗?

地球上的山峰高度有一定限度,据估计临界高度为5万米。超过这一高度,山脚下的巨大压强使山脚下的物质熔化,造成高山下沉,走向反面。这说明什么道理?

事物的量变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在佛教《百句譬喻经》中有“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又加了许多盐,其结果是又苦又涩。味淡

味美

味涩

味美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再加盐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发生新的质变加盐(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厚积薄发,水滴石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⑶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①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变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有: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共同说明什么道理?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方法论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方法论辩证的发展观世界观(原理)(对应)方法论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3、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重视量的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1、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新事物的力量开始是弱小的,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C.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中心工作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2.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先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此第三境界也。”这三种境界被后人经常引用,当作对学问之追求和事业之奋斗历程的描述,堪称经典。王国维治学读书三境界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任何事物都受周围事物的影响和制约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B

)2、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任何知识都是无法学到手的。这说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