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起源_第1页
室性早搏起源_第2页
室性早搏起源_第3页
室性早搏起源_第4页
室性早搏起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性早搏起源

体表心电图定位Contents概论体表定位总原则

常见起源部位心电图特征123

一概论室早较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包括健康人和心脏病患者部分需消融治疗可起源心室各部,体表各导联QRS形态不同,可初步标测起源点,指导消融。心电图基本原理心肌细胞除极方向——探测电极位置心脏空间心电向量环——额面,横面——肢体导联,胸导联

QRS环心室除极顺序:室间隔(左向右)—心尖部—前壁—侧壁—后壁—基底部额面心电轴二室早体表心电图定位原则

(定位依据向量方向)

V1导联:定左右LBBB形(S型)—右室RBBB形(R型)—左室下壁导联:定上下

(II,III,aVF)

R型—上(流出道)S型—下(心尖部)v2-v4导联:定前后R型—后(心脏后壁)S型—前(心脏前壁,心尖部)三室早常见的起源部位

右室流出道(最常见)

左束支阻滞型.(胸前导联移行晚,≥V4)II,III,avF呈R型avL,avR一般呈QS型RVOT进一步分为前间隔,后间隔,前游离壁,后游离壁四个区

右后上左前下RVOT不同起源

(上-下,右-左)CCABABDDA前间隔B后间隔C后游离壁D前游离壁部分起源于肺动脉瓣,形态与间隔部相似,体表心电图不易区分部分起源于LVOT,但V1导联呈LBBB型(rS),胸导联移行区在V1-V2,若此时

R波时间比(tR/tQRS)≥50%R波电压比(tR/tS)≥30%否则,为RVOT起源部分起源于主肺动脉干(流出道延伸),此处有肌袖组织,与前间隔相比的特点:

II,III,avF的R波更加高大:总和≥7.0mv胸导联移行更快,≤V2-V32左室流出道(10%)

(上—下,左-右)右束支阻滞型,胸前导联移行早(≤V1-2)II,III,avF呈R型形态多变最常见起源为:左冠状窦下,左冠状窦内其它:右冠窦,无冠窦ABA左冠状窦下B左冠状窦内LVTO不同起源3三尖瓣环起源(5%)

(右-左,后-前)左束支阻滞型

(V1-3S型,V5-6R型,移行晚V3-4)II,III,avF呈S型(偏后)或R型(偏前)I,avL呈R型分为游离壁(前,中,后)间隔部(前,中,后)(时钟法)前上后下ABA后间隔B前游离壁三尖瓣环起源定位前上后下4二尖瓣环起源(3%)

(左室最后方,后—前,左-右)右束支阻滞型

(移行早V1-V2)II,III,avF呈S型(后下部)或R型(前上部)分为游离壁(前侧壁,侧壁,后侧壁)间隔部(前间隔,中间隔,后间隔)前上后下A前间隔B后间隔C前游离壁D后游离壁ABCD二尖瓣环起源定位前上后下5左室间隔部起源右束支阻滞+左前/左后分支阻滞常呈室性并行心率,有室性融合波分为:

左室前间隔上部(左前分支区)左室下后间隔部(左后分支区)A前间隔上部B下后间隔部ABC(2)左束支分支阻滞电轴(1)左室间隔起源正常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6乳头肌起源左侧乳头肌:RBBB右侧乳头肌:LBBB左侧(左前+左后)右侧(右前+右后+右隔)消融较困难

(解剖变异大,基底宽厚,起源位置深,振动剧烈等)

A左前乳头肌B左后乳头肌C右前乳头肌D右隔乳头肌ABCD乳头肌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