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鉴赏表达技巧-语言表达技巧
一、考点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涉及最多的的内容,也是整个诗歌鉴赏中的难点。对诗歌技巧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常常体现为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即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要借助各种艺术技巧来表现,可以说理解了诗歌的艺术技巧,也就打开了诗歌殿堂的深奥的大门。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描写、修辞、抒情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描写手法
1、衬托:正衬/渲染、烘托反衬(反衬:以动衬静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
3、白描4、对比5、细节描写
6、侧面描写描写技巧之烘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是衬托。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
描写技巧之烘托1.烘托,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指从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景物或人物)鲜明突出。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烘托《采莲曲》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问题:《采莲曲》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表达技巧,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逻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回目录对比和衬托
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对比是黑与白,衬托是红花和绿叶。
对比是两者并重,并不是只突出其中一方。
衬托就是用次要的事物使主要的事物显得更突出、更明显。衬托与对比。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1、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2、对比常用于议论,衬托常用于描写。
例:
1、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我那俩丫头,一个特爱干净,一个特不讲究。
上面的例1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的不宁静。例2用了对比,告诉我们两个女孩的不同。例1: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这是两种事物的对比。“一车炭,千余斤”,说明物质之多,“半匹红绡一丈绫”,说明价值之少,两相比较,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性质,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典型例题(09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说明。【答案】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来表达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技巧答题模式方法总结1、准确判断运用的手法2、结合诗句分析手法表现的内容。(句意)3、分析手法的作用。(诗情或哲理)正面与侧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描写技巧之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诗经·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蝤蛴qiúqí
瓠hù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曹植形容洛神用: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齿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描写技巧之侧面描写2.侧面描写: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髭zī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1、绿绮:古代名琴。2、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分析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艺术手法。【答案】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步骤一)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步骤二)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描写技巧之侧面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髻jì
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自己想她怎么美,她就怎么美。回目录描写技巧之虚实结合
1.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2.虚写的三种内容类型:(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的未来之境。虚写3-1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虚写3-2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虚写3-3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虚实相生2-1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虚实相生2-2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辔pèi
上阙实写,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设想“行人”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虚写习题:苏轼《江城子》例一: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虚写习题:苏轼《江城子》答:这首诗其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回目录典型例解: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虚实结合。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渲染烘托,突出中心。
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何作用?明作用明作用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2、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念奴娇·赤壁怀古》
3、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月夜》
描写技巧之动静结合
1.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2.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3.以动衬静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的环境,主要运用了的手法。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深幽寂静以动写静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问题:这首诗用哪些手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答案:1.比喻,水面好像轻轻磨过的镜面一样,形象生动地表现水面的清澈平静。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是静态,“垂杨舞”“万点声”等是动态。本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了雨后池塘的平静。表现作者雨后观自然的怡然心态。描写技巧之色彩的渲染
1.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描写技巧之色彩的渲染
2.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回目录描写技巧之白描
1.白描: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描写技巧之白描
2.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析】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如第二联,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月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回目录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
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2008山东) 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撚(niān):持取,捻弄。1.“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参考答案〗A.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B.作者用“捻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用“放花”表达对春去的无奈。C.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答: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描写技巧之诗中有画
1.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2.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答:诗中有画,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2)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答:写出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回目录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3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4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5用典抒情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
1.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例: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例: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
2.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
3.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边关落日、夜月清风、梧桐细雨、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回目录借景抒情之乐景与哀景
1.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2.我们只需记住: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借景抒情之以乐写乐
(1)以乐写乐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借景抒情之以乐写乐
(2)以哀写哀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瑟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借景抒情之以乐写哀
(3)以乐写哀: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诗人客寓成都思东归时,因战乱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借景抒情之以乐写哀(4)以哀写乐: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机器转让简单合同范本年
- 施工工程运输合同范本
- 购买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cc直播平台主播转公会合同
- 二手商品房买卖合同
- 水泥销售合同范本
- 石料买卖合同
- 2025续订劳动合同通知书模板
- 2025建筑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范本版
- 广告发布投放合同
- 新《学前教育法》知识讲座课件
- 公文写作题库(500道)
-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学习活动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大闸蟹养殖行业运营形势分析及未来销售格局研究报告
- 集成墙板购销合同范本(2024版)
-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 新人教版
- 骨髓穿刺课件
- 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中南大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燕道数科
- 元素的用途完整版本
- 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方案
- 供热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