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关键词: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孙中山(1866-25)毛泽东(1893-76)邓小平(1904-97)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三、三民主义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3)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4)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的内涵内容同盟会纲领思想内涵地位及影响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平分土地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前提核心补充发展主要内容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积极性:①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②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3)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2、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4、结果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条件: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区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外)反对帝国主义,(内)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新”在反帝“新”在强调了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封建相结合“新”在扶助农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扶助农工4、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5、意义(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2)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局限性(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实践: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阶级基础:五四后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2.国际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其实践基础。5.历史教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方法失败。败
第二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毛泽东思想创立与发展的过程(一)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二)形成(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三)成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四)新发展(建国以后)(一)萌芽(国民革命时期)1.关注的问题:农民问题。2.著作、内容(1)1925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
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
。(2)1927年发表《
》再次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农民同盟军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二)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即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时期)1.背景:2.形成的过程:3.形成的标志:
4.形成的意义: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2.形成的过程:(1)城市武装起义受挫:南昌起义、
。(2)创造性的实践: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3)理论升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3.形成的标志: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形成的意义:为以后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遍布全国10多个省,建立起大大小小的10多块革命根据地。1930—1933年蒋介石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派遣的军队从10万、20万、30万到50多万,人数一次比一次增多,这反过来说明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壮大。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实践上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为以后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三)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1.促使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历史条件:2.主要著作——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成熟的表现:(1)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系列理论的系统化。(2)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对中国革命意义:(1)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三)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时期)1.促使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历史条件:2.主要著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
》。①中国革命长期斗争实践及其成功与挫折的经历。②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③抗战时期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大后方的相对稳定的环境。(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以毛泽东为代表中共党人的不懈努力。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分别是什么?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任务、对象、性质、动力和前途分别是什么?社会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对象革命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帝反封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动力)社会主义领导权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京,毛泽东兴奋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吧!”“进京”说明了什么?“赶考”是赶一场怎样的考试?“进京”说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赶考”毛泽东和共产党人面临着一场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挑战。(四)新发展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
向
过渡和建设
两大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2.主要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论十大关系》(195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3.主要内容:
(2)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1)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4)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农轻重比例适当,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4.意义三、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一系列问题的论述:革命的性质:革命动力:中国革命分两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前途: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一、邓小平理论——走向富强道路的前进旗帜1.历史背景2.形成过程(1)开始形成:(2)发展成熟:1992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3)最终确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写入党章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历史背景(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文革”结束,人民期待摆脱困境;(2)“两个凡是”——“左倾”思想的禁锢,徘徊局面;(1)开始形成
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时间:
内容:
意义:1978年12月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要解放思想;①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②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2)发展成熟--形成完整的体系
A、南巡讲话B、中共十四大回答了长期束缚人民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内容:意义:1992年初1992年10月内容:①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主场经济体制;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意义:(3)最终确立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写入党章,成为党的行动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三步走战略,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一国两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建桥学院《中国山水画写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技术贸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百家争鸣》公开课教学实录
- 2024年中国氧甲氢龙源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文化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预防医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摄影行业的创意营销推广策略
- 幼儿园安全管理员工作总结
- 缝纫工(三级)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 运动是良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小学教育课件教案劳动与学科整合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 2023年山东省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3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标准版)
-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 临床常用抗凝药物的应用培训课件
-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复习资料
- 年度工作总结ppt美观模板
- 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