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一:对中医外科学的心得体会】对中医外科学的心得体会2013级针灸推拿专升本业余本科班这个学期,学校给我们针灸推拿专业开设了《中医外科学》这门科目的学习。经过了几节课的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还有书本的内容,让我对中医外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运用。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历代中医外科著作颇多,各家所载外科疾病的病名,由于地区不同,方言各异,致使病名不统一,同一性质的疾病因所患部位、阶段、形态等不同而有几个病名,有时一个病名又包括多种性质的疾病。外科疾病名目虽然繁多,但从它的命名依据来看,一般是根据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疾病特性、范围大小、是否传染等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灵枢痈疽》篇首将外科疾病的分类以痈疽概之,并以脏腑隶之。后人又以疮疡两字概括一切外科疾病,且以病变在皮、肉、脉、筋、骨的不同,来分别表里阴阳;又依据疮疡的发病过程分为肿疡、溃疡,未溃的疮疡统称肿疡,已溃的疮疡统称溃疡。这样的分类笼统、不实用。直至隋《诸病源候论》以疾病的病因、病理、性质归类,才使疾病的分类渐趋合理。外科疾病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病因病机,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病因病机,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觉得这些分类及病因病机在实际运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当今社会,乳腺恶性病变在我国就位居女性癌的首位,被医学界称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运用《中医外科学》的相关阐述,我就从中学到了如何分析辩证乳腺疾病。首先,我通过学习知道,中医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等七个方面:一、外感六淫;二情志内伤;三、饮食不节;四、外来伤害;五、劳伤虚损;六、感受特殊之毒;七、痰饮瘀血。所以,我会考虑情志与乳腺疾病的关系。情志是指人的内在精神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会致病;相反,由于长期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可使体内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外科疾病。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生火;肝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郁、火郁、痰湿阻于经络,气血凝滞,结聚成块,形成瘰疬。又如肝主疏泄,能调节乳汁的分泌与排泄,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易致肝胃不和,使乳汁积滞,乳络不畅,邪热蕴蒸,以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导致乳痈的发生。肿瘤的发病,更与情志内伤有关,朱丹溪认为乳岩是由于“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所致;失荣之病,《医宗金鉴》认为乃“忧思恚怒,气郁血热与火凝结而成”。总之,由情志内伤所致的外科疾病,大多发生在乳房、胸胁、颈的两侧等肝经循行部位,患处肿胀,或软如馒,或坚硬如石,常皮色不变,疼痛剧烈,或伴精神抑郁、性情急躁、易怒、喉间梗塞等症状。了解到情志与乳腺疾病的关系,我们就可以通过有效疏导病人的情绪来着手,确定正确的袪病方案,而不至于搞错大方向,导致病情的延误。其次,我会考虑痰饮瘀血与乳腺疾病的关系。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之一;同时身体经络的局部虚弱也能成为外科疾病发病的条件,所谓“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经络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它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故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脏腑的内在病变,由里出表,外达体表,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此外,患处部位所属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乳腺疾病一般会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 初期的乳腺瘀堵表现为:结节,小、有压痛感;中期的乳腺囊肿表现为:大、厚、边界光滑、有痛感;后期则属于癌症了,表现为:硬、边界坑坑洼洼、无痛感。并且,产生瘀堵的位置各不相同:有些女性是堵在乳房外侧,有些是位于乳头上下位置,还有一些是发生在乳房的内侧范围。通过经络定位,我们就可以知道,乳腺疾病是发生在哪条经络上,也就是说,我们就可以考虑可能是胃经,可能是肾经,也可能是肝经发生了经络阻塞,那么,在治疗上,我们就可以从这条经络着手,进行乳腺疾病的治疗,正确考虑如何消除乳腺结节或囊肿。又例如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痔疮,我们运用中医外科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就知道可以具体从三点来辨证,这三点就是:便、血、痛。例如从患者大便的性质、软硬,每天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所用时间;排便时出血情况,是否呈点滴养还是喷射养,大便表面是否附有鲜血或脓血;排便时是否伴有疼痛等各方面来分析病人的具体疮疡情况,然后再加以内外方法的治疗。老师说过,中医外科的特色就是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辩证。“望闻问切”的基本步骤与方法需要好好掌握,另外,我体会到在中医外科上,一定要注重观察,要重点掌握中医外科疾病辩证的辨病,阴阳辩证,部位辩证,局部辩证,注意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免诊断错误而耽误病情。通过结合实际病况的分析,我发现,中医外科学对我们了解掌握外科疾病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中医外科学。篇二:中医外科学学习笔记】中医外科学学习笔记第一单元疮疡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两大类。外邪引发的疮疡,尤以热毒、火毒表现为最常见。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一、疖(清热解毒为主,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2、外治: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疔疮(清热解毒)内治以清热解毒为**,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需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2、红丝疔若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膏收口。三、痈(清热解毒,和营消肿)(1) 内治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2) 外治
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成脓宜切开排脓,以得脓为度。溃后先用药线蘸八二丹插入疮口,三五日后改用九一丹,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待肿势消退十之八九时,改用红油膏盖贴。脓腐已尽,见出透明浅色黏液者,宜生肌收敛,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颈痈四、 有头疽火毒凝结证: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湿热壅滞证: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加减。阴虚火炽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气虚毒滞证: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2) 外治初起未溃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敷。②酿脓期以八二丹掺疮口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用七三丹,外敷金黄膏。待脓腐大部脱落,疮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若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或“++”字形切开。收口期外敷**膏(3) 其他疗法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用胰岛素制剂以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可根据病情及脓液培养的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五、 丹毒(凉血清热,解毒化瘀)风热毒蕴证:疏风清热解毒。肝脾湿火证:清肝泻火利湿。毒汤加减。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解毒。风热毒蕴证:疏风清热解毒。肝脾湿火证:清肝泻火利湿。毒汤加减。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解毒。(2)外治外敷法:用玉露散或金黄散。普济消毒饮加减。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砭镰法六、瘰疬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加减。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加减。七、褥疮(1)内治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加减。蕴毒腐溃证: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气血两虚证: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2)外治初起外擦红灵酒或红花酊,或外撤滑石粉后局部按摩。或用红外线灯、频谱仪照射,每天2次。②溃烂后尽可能剪除坏死组织,腐烂处可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布外敷。疮口脓腐脱净,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八、窦道腐蚀法:五五丹或千金散蚀管拔毒,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如有丝线、死骨等异物应及时取出。②冲洗法。灌注法。可注入生肌收口药油,促进窦道愈合扩创法。垫棉法。第二单元乳腺疾病:乳痈1、内治:气滞热壅证: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正虚毒恋证: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二、乳漏(1)内治余毒未清证方药:银花甘草汤加减正虚毒恋证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阴虚痰热证方药: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2)外治法腐蚀法:先用提脓祛腐药,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后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②垫棉法:适用于疮口漏乳不止和**部漏脓腐脱尽后,以促进疮口愈合。③切开疗法:适用于浅层漏管及腐蚀法失败者。乳晕部乳漏手术的关键是切开通向乳头孔的漏管或扩张的乳腺导管。切开后创面用药同腐蚀法。挂线疗法:适用于深层漏管,常配合切开疗法。三、乳癖(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加减。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四、乳核(对单发纤维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加减。血瘀痰凝证: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五、乳岩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②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②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正虚毒炽证: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加减。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人参养荣汤加味。脾虚胃弱证: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加减。第三单元气瘿内治: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舒郁丸加减二、肉瘿气滞痰凝证:理气解郁,化痰软坚。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三、瘿痈风热痰凝证:疏风清热化痰。牛蒡解肌汤加减。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柴胡舒肝汤加减。第四单元、瘤、岩气郁痰结证: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痰开郁方。阴毒结聚证:温阳散寒,化痰散结。阳和汤加减。瘀毒化热证: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加减。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解毒化瘀。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二、肾岩(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1)内治湿浊瘀结证:利湿化浊,解毒化瘀。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加减。火毒炽盛证:清热泄火,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2)外治法①岩肿溃烂不洁,用五五丹或千金散撒于疮面,或用红灵丹油膏外敷,每日1〜2次更换,腐蚀至癌肿平复后,改用九一丹。如创面渗血可掺海浮散,外敷生肌玉红膏。创面清洁后改用红油膏或**膏。皮癌净外敷,每日1次或隔日1次。氟尿嘧啶软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第五单元皮肤病性病:热疮(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初发以清热解毒治之;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二、蛇串疮(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①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胃苓汤加减。气滞血瘀证:理气活廊,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三、疣(热解毒散结为主要治法。)1、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各种疣均可选用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薏苡仁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天2〜3次,可使部分皮疹脱落。
2、传染性软疣用消毒针头挑破患处,挤尽白色乳酪样物,再用碘酒或浓石炭酸溶液点患处。若损害较多,应分批治疗,注意保护周皮肤。皮肤。四、癣(本病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1)内治①风湿毒聚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消风散加减。湿热下注证:清热化湿,解毒消肿。湿重于热者用萆薢渗湿汤;湿热兼瘀者用五神汤;湿热并重者用龙胆泻肝汤。(2)外治灰指甲: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然后用棉花蘸2号癣药水或3%冰醋酸浸涂。或鹅掌风浸泡方浸泡;白凤仙花捣烂敷病甲上;或采用拔甲方法。五、疥疮疥疮以外治杀虫为主。硫黄为治疗疥疮的特效药,目前临床常用5%〜20%的硫黄软膏。在浓度方面,小儿用5%〜10%,**用10%〜15%,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但浓度不宜过高。预防:接触疥疮患者后用肥皂水洗手。患者所用衣服、被褥、毛巾等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六、湿疮(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急性者以清热利湿为主;性者以养血润肤为主。)①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②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1)胎火湿热证:凉血清火,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加减。(2)脾虚湿蕴证:七、(2)脾虚湿蕴证:七、健脾利湿。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1)风热蕴肤证:2)湿热毒蕴证:1)风热蕴肤证:2)湿热毒蕴证:接触性皮炎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3)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加减。八、药物性皮炎(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重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1、湿毒蕴肤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萆薢渗湿汤加减。2、热毒入营证:清热凉血,解毒护阴。清营汤加减。3、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九、瘾疹①风寒束表证:疏风散寒止痒。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风热犯表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胃肠湿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加减。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当归饮子加减。十、牛皮癣(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肝郁化火证风湿蕴肤证血虚风燥证十一、白庀血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肝郁化火证风湿蕴肤证血虚风燥证十一、白庀血热内蕴证血虚风燥证气血瘀滞证湿毒蕴阻证⑤火毒炽证: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养血润燥,熄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犀角地黄汤加减养血滋阴,润肤熄风。当归饮子加减。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清利湿热,解毒通络。萆薢渗湿汤加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十二、粉刺①肺经风热证: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加减。①肺经风热证: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证:清热除湿解毒。茵陈蒿汤加减。痰湿瘀滞证: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十三、酒齄鼻(清泄肺胃、理气活血为主。)1、肺胃热盛证多见于红斑型,治以清泄肺胃积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2、热毒蕴肤证多见于丘疹脓疱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3、气滞血瘀证多见于鼻赘型,治以活血化瘀散结,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十四、红蝴蝶疮①热毒炽盛证:清热凉血,化斑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脾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脾虚肝旺证:健脾清肝。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十五、淋病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清热利湿,解毒化浊。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滋阴降火,利湿祛浊。知柏地黄丸加减。十六、梅毒①肝经湿热证:清热利湿,解毒驱梅。龙胆泻肝汤加减。【篇三:中医外科学笔记】第一章、中医外科学发展简史脏器疗法:食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等经验(一)起源:原始社会——周代被后世医家证实了其科学性及有效性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植物包扎伤口、四)成熟:明清时期1、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植物包扎伤口、四)成熟:明清时期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进入自身发展,=i2、 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砭石、砭针的黄金时期。,=i3、 专科形成:到了周代,外科形成独立专1、形成学术流派科二、中医外科学主要学术流派4、春秋时期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较大提高1、“正宗派”:是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影响的学术流派。论基础代表著作:《外科正宗》。“膏梁之变,足生大疔.”“诸痛疡疮,皆属学术思想:重视脾胃。于心.”学术成就:外治法和手术方面比较突出。5、汉代中医外科有了较大发展2、“全生派”外科的贡献较大。代表著作:《外科全生集》(3)我国有记载的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法则,(公开了阳和汤、阳和解凝膏、犀黄瘈疭方》丸和小金丹等治疗阴疽名方。)(三)发展:(两晋——金元时期)3、“心得派”遗方》代表著作:《疡科心得集》.=J(2)《肘后备急方》海藻治瘿,是世界上学术思想:“外疡实从内出论”,(指出:“夫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外疡之发,…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也。”)注重外证与内证的关系。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学术成就;创立外科三焦辨证善于应用治7、唐代:《千金方》: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疗温病的犀角地黄汤、.=J紫雪丹、至宝丹等治的记载,疗疔疮走黄。第二章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第三节基本术语疡:又称外疡,是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疡科即外科疮疡:广义:上是指一切体表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溃疡: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腐肉,称为胬肉。痈:痈者,壅也。指气血被邪都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外痈: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化脓性疾患。内痈: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患。西医学的痈:相当于中医的有头疽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有头疽:发生在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是指发于骨骼或关节间等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等。根盘:指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般多用于有如钉丁之状粟粒状脓头的疔的基底根部的描述。根脚收束为阳证。根脚散漫或塌陷者,多提示可能发生走黄。应指:指患处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用手按压时有波动感。护场:“护”有保护之意,“场”为斗争场所。所谓护场,是指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袋脓:溃后疮口缩小,或切口不当,致使空腔较大,有如口袋之形,脓液不易排除而蓄积
袋底,即为袋脓痔:痔有峙突之意,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古代均称为痔。由于痔的发病以肛门部最多见,故归属于肛门疾病类。漏:指溃口处脓水淋漓不止,尤如滴漏。瘘管指体表与有腔脏器之间的病理性管道,具有内口和外口;或溃口与溃口相通的病理性管道。窦道指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一般只具有外口而无内口。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属有形之征,多为阴证。结核:即结聚成核、结如果核之意。是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岩:病变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故称之谓岩。岩与癌相同。第三章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一、致病因素: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外来伤害、劳伤虚损、感受特殊之毒、痰饮瘀血等七方面1、六淫致病总的特点(1) 有季节性(2) 疾病性质与病邪性质相关(3)常相兼致病(5)常侵犯相关部位(4)以“火毒(4)以“火毒”、“热毒”最为常见。二、发病机理外科疾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四个方面。第四章外科疾病的辨证(一)辨病的程序1.详询病史2.全面体检3.注重局部4.选用新技术和必要的辅助检查5.综合分析(二)阴阳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是八纲辨证的总纲(1) 、局部和全身相结合(2) 、辨别真假(3)、消长与转化
虽然疾病有其阴阳属性归类,但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阴证和阳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与正邪盛衰和治疗方法有关。(三)部位辨证所谓部位辨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辨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清代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屑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其中间有互变,十证中不过一二。”(四)经络辨证经络是体表组织与脏腑器官之间的重要联络渠道,从而使人体构成一个有机体。{1、人体各部所属经络不用背头顶:正中属督脉经;两旁属足太阳膀胱。面部、乳部:属足阳明胃经。耳部前后:属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心部:手心属手厥阴心包经;足心属足少阴肾经。背部:总属阳经臀部、腿部:外侧属足三阳经;内侧属足三阴经。腹部:总属阴经2十二经络气血之多少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实证居多,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活血。多血少气之经:太阳经、厥阴经、血多则凝滞必甚,气少则外发较缓,故治疗时注重破血,注重补托。多气少血之经:少阳、少阴经、太阴。气多则结必甚,血少则收敛较难,故治疗时要注重行气,注重滋养。}3、循经用药。膏麻翘皮麻术皮石升连青升苍丹活麻芷胡胡枝麻胡羌升白柴柴桂升柴手太阳经:黄柏、藁本;足太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手太阴经足太阴经手厥阴经膏麻翘皮麻术皮石升连青升苍丹活麻芷胡胡枝麻胡羌升白柴柴桂升柴足厥阴经:柴胡、青皮手少阴经:黄连、细辛足少阴经:独活、知母。(五)局部辨证(外科疾患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局部病灶的存在,一般都有着比较明显的外在表现。这些外在表现取决于疾病的本质。由于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有效地提供了临床辨病和辨证的客观依据。)a)、辩肿(肿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形成的体表症状。)(1)肿的性质1.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肿势急剧。(丹毒、大腿痈)2.寒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热则舒。(流痰)3.风肿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疼痛。4.湿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5.痰肿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脂肪瘤)6、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气瘿)7.瘀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8.脓肿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9.实肿肿势高突,根盘收束,10.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b)、辨肿块、结节(肿块是指体内比较大的或体表显而易见的肿物,如腹腔内肿物或体表较大的包块等。)(1)肿块1.大小2.形态3.质地4.活动度5.位置6.界限7.疼痛8.内容物(2)结节结节是相对肿块而言,大者为肿块,小者为结节(了解)c)辨脓(1)成脓的特点1.疼痛阳证脓疡:疼痛剧烈,按之痛甚。阴证脓疡:痛热不甚而酸胀明显。2.肿胀浅部脓肿:肿势高突,根角收束,皮薄光亮。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3.温度阳证脓疡,则局部温度增高。4.硬度肿块变软,按之应指。(2)确认成脓的方法1、按触法2、透光法3、点压法4、穿刺法5、b超第五章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外治法常用的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一、药物疗法**常用的膏药、油膏、围药、掺药有哪些,各自的适应症***(一)膏药膏药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1、适应证:一切外科疾病初起、成脓、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初起贴之能消,已成贴之能溃,溃后贴之能祛腐。2、用法:(1) 阳证太乙膏生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千捶膏祛腐(2) 阴证: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3)蚀破疮头: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排脓者。(二)油膏(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一效散经香油调后称一效膏,是我院外科用药:“四大膏”之一。具有祛腐生新之功效。1、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2、用法(1)肿疡期阳证:金黄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化痰,肿有结块玉露膏散瘀化痰性偏寒凉肿势散漫半阴半阳证:冲和膏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阴证:回阳玉龙膏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2)溃疡期生肌玉红膏偏于祛腐早期红油膏去腐生肌去腐生肌并重一切溃疡生肌白玉膏偏于生机收敛并重(3)特殊用药皮肤病用药:疯油膏润燥,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止痒青黛散油膏清热皮肤病有热者肛门病用药:消痔膏、黄连膏:消痔退肿止痛,用于痔疮箍围药古称敷贴,是药粉和液体调制成的糊剂,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用于肿疡初期,(1)、适应证:外疡不论初起、成脓及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硬块者。(2)、用法:阳证:金黄散有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玫瑰花购销合同
- 工业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合同
- 出售房屋委托代理合同书
-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服务合同
- 水电接入合同协议书
- 承包建造船舶合同
- 电子政务系统合同
-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美容外科学医学美容》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教学与微课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马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PPT-绪论
- GB/T 26752-202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 民间曲艺戏曲课件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
-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 监理人员安全生产职责目标考核与奖罚办法
- AUMA澳玛执行器内部培训课件
- 加强营房管理的对策
- M系列警报明细表复习课程
- 施工队结算单
- 关于对项目管理的奖惩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