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教学时间】6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内容;明确各基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及基本涵义;掌握重点原则的涵义、内容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在整个原则体系中的地位、内涵和作用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2009/1/2
第一节概述一、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指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法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2009/1/2第一节概述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往往包含着丰富的诉讼原理,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律原则。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般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4.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特点2009/1/2第一节概述二、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根据国家追诉原则,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出公诉,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官是否提起公诉,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2009/1/22010年司考卷二真题(单选题):70.关于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实行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
B.公诉为主表明公诉机关可主动干预自诉
C.实行的起诉原则为起诉法定主义为主,兼采起诉便宜主义
D.起诉法定为主要求凡构成犯罪的必须起诉2009/1/2第一节概述(二)控审分离原则
1.刑事追诉权和裁判权分别由警察、检察机关和法院各自独立行使。
2.法院的审判必须在检察机关提出合法起诉的前提下才能启动。
3.法院审理和裁判的对象和范围必须仅限于检察官的起诉书所明确记载的对象和范围,而不得审理任何未经起诉的被告人和行为。2009/1/2第一节概述(三)无罪推定原则现代意义上的无罪推定思想最早由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她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2009/1/2第一节概述
(三)无罪推定原则在审判阶段,无罪推定原则有四项要求:(1)法律已经推定被告人无罪,因此,被告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也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享有沉默权,而无如实陈述的义务。(2)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并且这一证明责任是不可转移的。(3)未经法院以正当程序定罪之前,对任何人不得认定有罪。(4)疑罪从无。该原则对于使被告人在审判中受到公正的对待及依法行使辩护权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现代刑事诉讼司法公正的基石之一。2009/1/2第一节概述因而,我国并未完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而是包含了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该原则仍重在强调法院审判权的独立性与程序性。我国确立作为刑事诉讼中最低限度的人权保障的无罪推定原则仍有一定的距离。毕竟,我国在是否确立沉默权以及违反告知义务所获口供的可采性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2009/1/2第一节概述显然,无罪推定原则与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下的沉默权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对于被告人享有沉默权以及相应知悉权利的规定,就涉及米兰达规则的适用。补充:米兰达规则.doc2009/1/2第一节概述(四)公正审判原则公正审判原则要求刑事审判程序本身应具备一些内在的“善”的品质,并体现并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公正要求,包括:对等原则参与原则中立原则理性原则及时原则终结原则公正审判原则2009/1/2第一节概述补充:英国的自然正义理论:其一,任何人不得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它包括四个要素:(1)任何法官与案件、案件的当事人没有任何利益牵连,此为最基本的要求。(2)法官无偏见的原则。法官不仅不能与任何案件、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还必须不能对案件当事人产生偏见或者偏袒。(3)不能对案件产生先入为主的预断。偏见可能来自于人的社会生活,来自于宗教信仰,来自于利害得失,来自于性别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4)表面的或者外观的中立。即法官的不偏袒,不能让人产生合理的怀疑,如果让人产生合理的怀疑,司法判决的公正性就无法让人信服。
2009/1/2第一节概述其二,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辩。法官不应该单方面接触。单方面接触被认为是自罗马法以来的一种不公平的裁判行为。单方面接触,既包括单方面接触一方当事人,还包括单方面接触一方的证人。单方面接触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在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接触另一方,就是剥夺了另一方陈述的机会,进而会导致采纳证据的基础陷于片面和不公平,影响到实质的正义。
2009/1/2第一节概述自然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双方听证原则。它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听取双方意见。赋予被告人充分的辩护的权利。这与美国的“正当程序”条款完全相同。2009/1/2第一节概述补充:《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前十条修正案于1789年9月25日提出,1791年12月15日批准,被称为“权利法案”)。
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团的报告或起诉书,不受死罪或其他重罪的审判,但发生在陆、海军中或发生在战时或出现公共危险时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除外。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2009/1/2第一节概述第十四条修正案
[1866年6月13日提出,1868年7月9日批准]
第一款所有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都是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在州管辖范围内,也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护。
2009/1/2第一节概述(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1966年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于1998年10月5日加入)第14条第3款规定:在就对于公民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作出决定时,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或者供认罪行”的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
2009/1/2(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1、对于任何提供言词证据的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证人,对于那些使本人陷于不利境地的问题,都有权拒绝回答。
2、这一原则禁止的是强迫自证其罪,而不是自证其罪,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放弃这一特权,而如实提供自己有罪的证言,则该陈述仍可采纳为证据。
3、为彻底贯彻这一原则,应当在立法上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律师帮助权及权利告知程序,并对非法证据确立排除规则等。2009/1/2(六)禁止双重危险原则该原则属于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其要求任何人不得因同一行为而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起诉、审判和科刑。一事不再理则指法院的判决一旦生效,就产生“既判力”,无论正确与否,任何法院或法官都不能将其推翻。第一节概述2009/1/2第一节概述与一事不再理原则有区别:二者在基本立场、旨趣和功能上仍有明显的差别。具体区别为:1、从适用范围上,是既决的案件还是同一行为;2、对于检控方提起上诉的限制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控方原则上禁止对无罪裁断提出上诉,除非一审法院存在法律适用错误(包括中间上诉),且该改判不影响一审的无罪认定;3、对已决案件的重新审判方面,既判力理论与免受双重危险原则有不同的法律要求。2009/1/2第一节概述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体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至第17条规定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的14项基本原则,它们依次是:(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三)依靠群众的原则;2009/1/2第一节概述(四)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五)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七)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原则;(八)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九)审判公开原则;2009/1/2第一节概述(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十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十二)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十三)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十四)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2009/1/2第一节概述四、本章重点原则(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的原则;(二)公、检、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三)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四)审判公开原则;(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六)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七)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2009/1/2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一、法律依据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刑事诉讼法第3条2009/1/2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二、基本内容(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别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并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混淆。(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行使职权,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和程序,不得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2009/1/2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三)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三、意义2009/1/2第三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一、法律依据二、基本内容(一)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二)不同于资产阶级的司法独立;整体名义行使(三)须依法行使三、意义刑事诉讼法第5条2009/1/2第四节依靠群众原则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条二、基本内容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采取向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等工作方法,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2009/1/2第五节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一、法律依据
二、基本内容
以事实为根据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以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作为定罪量刑和处理案件的标准与衡量的尺度。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刑事诉讼法第6条2009/1/2第六节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
一律平等的原则一、法律依据二、基本内容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应依法给予保护,对一切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依法予以追究,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人拥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刑事诉讼法第6条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一、法律依据
二、基本内容(一)基本含义(二)三者的关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者密切配合、不可分割。三、意义刑事诉讼法第7条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1、所谓分工负责,就是公、检、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分工进行刑事诉讼活动,不可混淆也不可代替。2、所谓互相配合,就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应当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3、所谓互相制约,就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基础上,不仅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应对其他机关发生的错误和偏差予以纠正,对重要的刑事诉讼活动或措施,有其他机关予以把关,以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目的,防止权力的滥用导致司法腐败。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补充:检警关系检警一体还是检警分立模式检警一体模式以大陆法系德国、法国、台湾地区为主,基于二者诉讼目标的一致性以及诉讼地位的共同性,强调作为国家公诉机关的检察官同时为法定的侦查主体,享有侦查权或侦查指挥权,有权指挥和利用警察的力量,警察机关只是检察官的辅助机关。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这种模式又称为检察官指挥侦查型(——参见王以真《比较刑事诉讼法》),是指刑事案件的侦查权虽然原则上由警察机关行使,但是检察官有权领导和指挥侦查,警察机关的侦查和检察官的起诉不是一种接力式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有利于保证侦查工作的质量,方便检察官控诉职能的行使,缺点是不利于实行检察官对警察机关侦查工作的监督——以预审法官制度弥补。
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预审法官“调查权力和审判权力之间的混淆”“再也不能接受”,而且预审法官在查案期间权力过大,无法保证接受调查者的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目前大陆法系正在进行预审法官制度的改革,乃至有取消的呼声。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检警分立模式,主要以英美法系为主,基于对国家公权力行使的担忧与限权理念,更加强调权力的界域以及制衡,因而,侦查权由警察机关行使,而检察官仅行使公诉权(英国例外,自1985年始,才有正式的检察官)。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这种检警分立型模式,将刑事案件的侦查权和起诉权分别由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行使,警察机关有独立的侦查权,警察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关系是接力式关系,警察机关独立对案件进行侦查后交由检察机关审查决定起诉。在侦查阶段,警察不需要接受侦查工作的监督,缺点是警察的侦查工作有时同检察官的起诉工作脱节——以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弥补。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我国属于警主检辅的检警分立模式。体现为:以侦查为中心,公诉职能一定程度上从属于、依附于侦查职能,公诉的效果与质量直接依附于侦查机关的办案,检察监督不力,导致侦查权的滥用。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改革思路:在维持现行侦查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检察指导警察进行侦查取证的“检察引导侦查”模式,在侦查阶段根据公诉的证据要求以及对侦查的期待和要求出发,引导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方向与措施,由过去的“后滞型”转化为“前置型”引导与监督,并通过赋予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主动介入权、撤案、解除逮捕监督权、强制性侦查措施审查权以及救济权等——参见宋英辉《刑事诉讼中检警关系模式》。2009/1/2第七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互相制约的原则三者的关系: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三者密切配合、不可分割。分工负责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前提和基础;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分工负责的落实和保障。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则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2009/1/2第八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原则(法律监督原则)一、法律依据
二、含义与内容(一)含义:法律监督原则指检察院对法院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实施某种诉讼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
(二)内容
1.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活动进行监督;
2.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
3.对刑罚的执行进行法律监督(三)监督原则与互相制约的区别三、意义刑事诉讼法第8条2009/1/2第九节各民族公民
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一、法律依据
二、基本内容
(一)不管诉讼参与人是什么民族,都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诉讼,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制作法律文书;(三)公安、司法机关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刑事诉讼,如果诉讼参与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司法机关有义务为其提供翻译。
三、意义刑事诉讼法第9条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条二、基本内容(一)含义:审判公开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进行,既允许公民旁听,也应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除了评议程序外,其他审判程序如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判决宣告,不仅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向其他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二)审判公开的例外情形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二是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三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其中,对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注意:刑诉法修正案单列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在其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也应公开宣判。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补充:集中审理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8月12日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第3条关于合议庭成员不得更换的规定、第9条关于合议庭评议案件时限的规定以及第14条关于裁判文书制作期限的规定,均体现了集中审判原则的精神。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补充:《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的之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更换合议庭成员,应当报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合议庭成员的更换情况应当及时通知诉讼当事人。第九条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在庭审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第十二条合议庭应当依照规定的权限,及时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直接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但是对于下列案件,合议庭应当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一)拟判处死刑的;(二)疑难、复杂、重大或者新类型的案件,合议庭认为有必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三)合议庭在适用法律方面有重大意见分歧的;(四)合议庭认为需要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案件,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确定的应当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第十三条合议庭对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有异议,可以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一次。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补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开庭审理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应当共同参加,不得缺席、中途退庭或者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合议庭成员未参加庭审、中途退庭或者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纠正。合议庭仍不纠正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休庭,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庭审笔录。第六条合议庭全体成员均应当参加案件评议。评议案件时,合议庭成员应当针对案件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以及诉讼程序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必要时,合议庭成员还可提交书面评议意见。合议庭成员评议时发表意见不受追究。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第七条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合议庭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下列案件可以由审判长提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组织相关审判人员共同讨论,合议庭成员应当参加:(一)重大、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案件;(二)合议庭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三)合议庭意见与本院或上级法院以往同类型案件的裁判有可能不一致的案件;(四)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群体性纠纷案件;(五)经审判长提请且院长或者庭长认为确有必要讨论的其他案件。上述案件的讨论意见供合议庭参考,不影响合议庭依法作出裁判。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第十条合议庭组成人员存在违法审判行为的,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合议庭审理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一)因对法律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二)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三)因新的证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四)因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五)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六)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2009/1/22010年司考卷二真题(多选题)7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关于合议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合议庭是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
B.合议庭成员因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不承担责任
C.合议庭成员因法律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不承担责任
D.开庭审理时,合议庭成员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当事人提出异议合议庭不纠正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延期审理,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庭审笔录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2007年司考卷二真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合议庭工作的若干规定》规定,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除因回避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参加案件审理外,不得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更换。这一规定体现的是下列哪一项审判原则?A.公开审判原则B.言词审理原则C.集中审理原则
D.辩论原则2009/1/2第十节审判公开原则三、意义
1.审判公开原则是我国审判制度的核心,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原则。
2.有利于增强公安、司法人员的责任感,加强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以保障诉讼的民主性、公正性。
3.带动回避、辩护、合议等各项审判制度的正确贯彻执行,体现诉讼的科学性,保证案件质量和司法公正。
4.是法制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2009/1/2第十一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
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1条2009/1/2第十一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二、基本内容(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为自己辩解、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及依法得到辩护人为自己进行辩护的权利。(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责任和义务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该项权利。三、意义2009/1/2第十二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二、基本内容(一)确认公民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给予刑罚处罚的权力,只能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一权力。(二)在人民法院做出的有罪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不能在法律上确定任何人有罪,或者说不能在法律上将任何人作为有罪的人或罪犯对待。(三)人民法院的判决必须是依法做出的,不管是有罪判决,还是无罪判决,都必须遵守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要求。
三、意义——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2条2009/1/2无罪推定原则一、基本含义:任何人在未被依法确定有罪以前,应被推定或者假定为无罪。二、无罪推定的理解:1、它首先是一种假定,是在追诉犯罪人过程中的一种态度或视角;2009/1/2无罪推定原则2、它是一种可以被推翻的假定——即它是一种有别于实体认定的具有独立程序意义的法律推定,其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法律状态,而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事实上是否有罪无关,因而,无罪推定不等于无罪认定。2009/1/2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的权利体系与规则体系:(一)权利体系:1、沉默权2、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相应的就要求这种权利的实现建基于侦查阶段警察的告知与保障义务——米兰达规则应运而生。2009/1/2无罪推定原则米兰达规则的由来与内容: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Mirandav.Arizona,384U.S.467(1966))
1963年3月初的一天,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一名白人姑娘被一个带有西班牙语系口音的年轻人绑架并强奸。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察发现了一名嫌疑人,此人名叫厄尼斯多•米兰达。
米兰达出生于一个墨西哥移民家庭,父亲是一个油漆工。他自幼就不喜欢上学,属于“经常在街头混的男孩”,而且多次被送进少年管教机构。九年级的时候,他终于辍学,后来当过兵,干过杂活。他的工作记录也不太好,他曾经因为在工作时间擅离职守而被解雇。另外,他还曾因为盗窃汽车而被判刑,在联邦监狱关了一年。本案发生的时候,米兰达23岁。2009/1/2无罪推定原则
1963年3月13日,警察逮捕米兰达后将其带到警察局,受害人指认了米兰达。然后,警察将米兰达带到审讯室,由两名警察进行讯问。警察没有告知米兰达依法享有的权利。在两个多小时的审讯时间内,两名警察使用一切“合法”的手段迫使米兰达供认自己的罪行,包括“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的审讯策略,并最终获得了有米兰达签名的书面供词。在那份供词的上方有一段事先统一打印好的文字:“本口供是我自愿作出的,没有威胁也没有豁免的承诺,我完全知晓我的法律权利,明白我所做的任何陈述都可能用来反对我。”陪审团采纳了该口供并做出了有罪判决。米兰达对判决不服,在政府为其指定的律师的帮助下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2009/1/2无罪推定原则米兰达对判决不服,在政府为其指定的律师的帮助下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1966年初,最高法院决定受理该案,并于6月13日以5:4的表决结果作出推翻原判的裁决,裁决确立了如下米兰达规则:该判决是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起草的,米兰达判例也是沃伦大法官做出的最受争议的判决之一。但是,其实米兰达规则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米兰达一案亦成为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Warren)领导的最高法院在保护被告权利方面所获成就的顶峰。在他的主持下,法庭不断削弱警察的权力,为了纠正司法制度中它所认为的不公正。
。
2009/1/2无罪推定原则米兰达告知要求警察在对拘押嫌疑人讯问前应告之其可享受的权利——即宪法要求我告诉你以下权利:
1、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
2、你有权利在接受警察询问之前委托律师,律师可以陪伴你接受询问的全过程。
3、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只要你同意,在所有询问之前将免费为你提供一名律师。
4、如果你不愿意回答问题,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终止谈话。
5、如果你希望跟你的律师谈话,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停止回答问题,并且你可以让律师一直伴随你询问的全过程。
如果警察没有提出米兰达忠告,那由此而收集到证据将不被法院接受——即派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2009/1/2无罪推定原则(三)在审判阶段,无罪推定原则有三项要求1、法律已经推定被告人无罪,因此,被告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也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2、检察官负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并且这一证明责任是不可转移的。3、疑罪从无。可见,无罪推定原则可具体化为: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特权、沉默权、律师帮助权及权利告知程序,及自白任意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及追诉机关的诉讼规则要求。2009/1/2无罪推定原则(四)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1、它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基石;2、它对于确保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具有重要意义;3、实现对国家强大追诉权的制约与平衡;4、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并与控方平等对抗。2009/1/2第十三节保障诉讼参与人
诉讼权利的原则
第十四条(新修正)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第二款移至新条文第二百七十条并将可以改为应当。)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条2009/1/2第十三节保障诉讼参与人
诉讼权利的原则二、基本内容(一)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所有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都应当给予保障;(二)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应当给予特殊保护;(三)诉讼参与人有权对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三、意义2009/1/2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
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一、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2009/1/2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
刑事责任的原则二、基本内容(一)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二)对不追究刑事责任案件的处理。
在立案前发现的,应不予立案;在立案后的侦查阶段发现的,应当撤销案件,终止侦查程序;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人民检查院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终止诉讼;在审判阶段发现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对于自诉案件,或者裁定不予受理或者裁定驳回自诉。三、意义2009/1/2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
刑事责任的原则补充: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第二百六十二条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第二百六十三条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具有本规则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2009/1/2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
刑事责任的原则补充——对于自诉案件的处理:在自诉案件中,人民法院应根据情形分别作出不立案的决定或者准予撤诉(包括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驳回起诉、终止审理的裁定,或作出判决宣告无罪。参见《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案件(公诉案件开庭前的审查)经审查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五)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二)至(六)项规定的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决定不予受理;2009/1/2第十四节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
刑事责任的原则参见《解释》第188条的规定:第一百八十八条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或者裁定驳回起诉:(一)不符合本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的条件的;(二)证据不充分的;(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四)被告人死亡的;(五)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六)除因证据不足而撤诉的以外,自诉人撤诉后,就同一事实又告诉的;(七)经人民法院调解结案后,自诉人反悔,就同一事实再行告诉的。2009/1/2司考真题2006年卷二真题(多选题):下列那些选项属于法院应当终止审理的情形:A.张某涉嫌销售赃物一案,经审理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B.赵某涉嫌抢劫一案,赵某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发病猝死的C.李某以遭受遗弃为由提起自诉,法院审查后不予立案的D.王某以遭受虐待为由提起自诉,后又撤回的2009/1/2司考真题2007年卷二真题(单选题):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某甲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法院认定,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将代为保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自我效能提升的研究》1300字(论文)
- 2024年事业单位临时工派遣及管理服务合同3篇
-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 局灶性硬皮病的健康宣教
- 急性鼻窦炎的健康宣教
- 《救生专门游泳技术》课件
- 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
- 同仁县精准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 鼓膜炎的健康宣教
-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第8章
- 2024年员工绩效考核合同3篇
- 地推活动合同范例
- 昆明理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陈义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制度和措施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小儿急腹症观察和护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药品经营使用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24年宣贯培训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
- 生产或营运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2024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