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开题报告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国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的变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消亡。在新时期,采用旅游开发的方式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具有较强可行性。当前旅游业在我国高速发展,通过旅游业不仅能够扩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让更多人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提升珍贵文化的生命力。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能够有效提升地区旅游竞争力。其中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以口述、民俗艺术作品、戏剧的方式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能够与我国其他依靠自然风光的景区形成差异化竞争。本文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将采用旅游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立足于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以及相关研究,力图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非遗旅游影响研究旅游对非遗旅游有多方面的影响。正面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负面影响导致传统文化的同质化或变异。YaelBentor对西藏旅游唐卡,krisRyan对新西兰毛利人传统文化,PamDyer等对雅加布卡人土著文化进行研究,认为外来者为了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这样的再利用的做法可能会使文化受到误传、歪曲等负面影响。HyungyuPark对南朝鲜昌德宫的非遗,PierreL.等对秘鲁库斯科人的印加文化,RodrigodeAzeredoGrunewald对帕塔科印第安人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再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形象,旅游收益也反向的滋养了传统文化。(2)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在两者关系问题上,学者们首先强调了两者结合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一面。王健认为部分非遗塑造成旅游产品,除了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也可以打造为特色旅游吸引物,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崔凤军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形成旅游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也可以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陈天培、曾艳、李荣启、伍鹏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非遗保护与旅游利用相互促进。一些学者一定程度上强调旅游开发应适度并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刘茜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利用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保护的范围内。张瑛、刘建平、顾金孚等学者认为旅游开发有可能对非遗保护具有消极影响,在非遗产用时应当注意开发过程中的消极作用,才能更加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3)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讨论是对非遗旅游进一步研究的深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根据表现形式分,贾鸿雁提出非遗开发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等模式。韩双斌认为抚州的非遗旅游开发可采取静态开发模式,如专题博物馆、传习机构等以及活态开发模式,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罗春培提出了综合型、依托型、展示体验型和主题型等模式;杨洪,袁开国认为湖南省侗族非遗旅游可采取景区依托式和市场依托式两种模式。从遗产保护的角度进行模式总结,李混等总结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明确政府在非遗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罗茜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社区等组成的共同开发模式;龙先琼,蒋小梅提出了区域开发中“保护空间载体、优化传承机制和社区增权”的模式。3.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当前我国学者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特殊性,使得在发展中与旅游相结合并不融洽,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产生了许多难题。本文的研究是基于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结合西部实际情况提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改善建议,帮助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同时,采取旅游化的方式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4.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1.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探究法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西部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最终结合我国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与具体开发策略。由于本次研究区域为西部地区,因此从多个文献中收集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最终结合当地旅游发展情况,探索出一条实际可行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2.准备工作(1)尽可能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学术论文,通过多阅读、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加深对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先关问题的认识,发现学术界中对于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中未探索的区域,进行重点分析。另外,在对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规避过于陈旧的论点。(2)联系导师,听取导师的建议,在每一个阶段都尽可能避免陷入后期大量修改的问题中,并通过对收集到文献的阅读来使自己对论文的结构和框架能够很好的把握3.主要措施事先从网上图书馆于学校线上图书馆下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阅读于整理,梳理出当前我国学术界针在融资租赁研究现状于研究成果。在收集相关资料之后,已经对文献有了初步认识于了解,对研究中第一部分于第二部分的理论支撑已经有了一定把握。另外,从网络渠道获取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情况,探索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开发案例。最终通过于相关文献进行的总结分析。通过上文可知,笔者已经掌握完成论文的方法,并已经开始进行论文所需文献资料于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后续写作阶段,积极与导师配合,完成毕业论文。5.研究工作进展安排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期限:论文框架已基本完成,只需开题后拓展内容,规范格式即可。第一阶段(2019年12月15日——2019年12月20日)交开题报告,与指导老师交换意见,结合意见和修改论文需要修改的部分。第二阶段(2020年1月——2020年2月)根据所学知识与指导老师意见,自我总结之后修改论文,完成初稿。第三阶段(2020年2月——2020年3月)将论文交予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第二稿。第四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结合老师建议与意见,二次修改,完成定稿。6.参考文献杨洪,袁开国,黄静湖南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03):50-59.陈炜,陈能幸.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10):85-88.雒庆娇.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9(1).肖刚,肖海,石惠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02):109-113.郝金连.林善浪,王国梁,etal.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利用[J].世界地理研究,2018.韩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王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J].旅游学刊,2019,34(05):8-10.徐慧茗,何昀.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J].企业经济,2019,461(01):91-97.陈奕.少数民族文化遗址产权主体界定问题研究——以龙脊梯田为例[C]//全国法院第29届学术讨论会.0.李江敏,李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J].旅游学,2018(9):11-12.杜晓.基于文化生态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v.28;No.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