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结构设计开题报告3500字》_第1页
《课堂结构设计开题报告3500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认知课堂结构设计研究结构来源于拉丁词“structure",最初的含义只有指代建筑学上的的意义,指的是“一种建筑样式”。但到了17、18世纪,“结构”这一词的含义就被拓宽延展了,逐渐地演变为“部分构成整体的方式”,因而“结构”这一词也被用来描述形形色的结构,如应用于描述心理学、数学结构等。结构在应用于描述诸如心理学结构等时,包含着作为一个整体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由许多成分组成的,这些所有的成分中,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它成分。可以看出,“结构”不仅仅包括时间序列,同时也包括空间集合,主要指的是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以及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或顺序。当“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了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结构化”的思维去分析事物存在的秘密和他们成分之间的关系。在探讨课堂结构时候也离不开这种思维,也需要去探讨课堂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国内研究现状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学术界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是宏观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整体研究。由杨耕、吴向东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方法上中下)》(2016年)从时间上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思想进程,从内容上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建构方法、实践活动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思潮的关系,呈现为一个理论整体。张景荣所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靠前篇由7章组成,主要总结概括理论界以下方面成果: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原则方法、表述方式,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主要问题,“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第二篇由6章组成,梳理展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原则、路径机制、规律、针对不同群体、从不同学科研究的状况,以及关于国外价值观培育研究成果。田鹏颖所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论》(2015年)重点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国内思潮等视角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现实基础、文化土壤、生活践行、世界视野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旨在深入揭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及基本规律。由黄德珍、李艳、石中晨所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章共分为六篇,理论研究篇、创新案例篇、特色经验篇、人物风采篇、文献资料篇、工作大事记篇,主要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探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探索。徐东升以及李纪岩等著的《基于沂蒙精神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2015年),阐述了社会主义观的使命、进展、路径,最后把沂蒙精神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载体,把两者融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是针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具体研究。由常卫国主编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初中版)》分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引领》《凝聚社会的价值共识》《培育合格公民的道德规范》三个单元,分别阐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层面的内容。层层递进,从国家、社会再到个人,引导初中生理解24字的深刻内涵。余林所著《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对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为科学地了解我国青少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情况提供条件,采用内隐实验的方法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内隐和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教育进行系统探讨。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研究己经有了前期的基础。杨红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阐述了融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融入的对策,促进了道德法治课程教学在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的主渠道作用。彭晓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中指出了在大环境下初中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不足,且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席蕊在硕士论文《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研究》(2015年),提出思想品德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策略,指出初中生的价值观培育对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探析》(2015年)一文,主要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达到有效融入的效果。殷壮求在《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探索》(2015年)提出了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渗透初中思品课程教学的探究。二、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寥寥无几,但是西方对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研究由来己久。第一,20世纪以来,西方对价值观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从价值相对主义到强调核心价值观的过程。20世纪上半叶,受道德相对主义影响的价值澄清学派否认存在公认的价值观,盛行多年后由于加剧了社会道德混乱而广受批评。80年代,品格教育学派兴起,它认为社会存在着一些人们共享的基本价值观,要用这些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90年代以后它成为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近年来西方对公民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日益深入。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之上的意识形态,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指导国家人们的行为。当代西方主要是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的核心价值观,西方价值观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便开始萌芽,恩格斯指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希腊文明中关于自由、民主、理性、科学、秩序、节制等以及罗马文明中关于“私有财产、法治、权利、公正、共和”等重要观念都构成了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社会专制社会、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过程中,提出了与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英国的《人民宪章》,较为完整地表述了资本主义的这种核心价值观-一“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博爱。”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宁说过:“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三、文献评述第一,尽管中西方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还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中西方在进行价值观方面教育的手段和具体措施还存在共通之处。中西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重视以及传播的部分手段具有一致性,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经验。第二,虽然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研究在融入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原则上有了很多共识,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研究关注甚少。本人查阅中国知网的数据库时发现以“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关键词,在检索结果中搜到43篇,如果定位到“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初中道德与法治”等相关关键词的文献则只有8篇文献,可见当前学界对初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对其与中学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衔接研究还稍显不足。上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这方面关注度不足的问题,正为本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问题研究提供了空间。

参考文献[1]卢娟莉.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小组协作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9(35):92.[2]杨春霞.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74+161.[3]韩夏琴.心理教育在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2):54.[4]赵四军.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走进生活[J].学周刊,2019(32):108.[5]张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6]罗桂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合作探究法运用的评价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7]张春雷.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结构的审视与重构[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5):66-71.[8]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