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热岛专题报告2012_第1页
第十章热岛专题报告2012_第2页
第十章热岛专题报告2012_第3页
第十章热岛专题报告2012_第4页
第十章热岛专题报告20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付士磊Fsl116@126.com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23/2/2埃菲尔铁塔熄灯5分钟向浪费能源行为宣战2023/2/2全球变暖城市生态学南极冰川北极冰层2023/2/2乞力马扎罗山顶积雪正在消融2023/2/2城市生态学气候变暖北极熊没有了栖息地2023/2/2俄罗斯黑熊无法冬眠2023/2/2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2007年12月3日至14日在巴厘岛举行,全球18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缔结新的国际气候变化协定——巴厘岛路线图。2023/2/2热岛效应2023/2/2概念产生原因危害目前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与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景观格局城市生态学2023/2/2一、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urbanheatisland)—城市内部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城市气候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无论是在中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这一现象均普遍存在。2023/2/2二、城市热岛效应的产生下垫面(导热率高)CO2(反射较多热量)人为热建筑(通风不良)2023/2/2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下垫面(导热率高)“混凝土森林”现象

2023/2/2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CO2(反射较多热量)2023/2/2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人为热——工业化生活方式人均消耗的热量大大高于农业时代

2023/2/2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建筑(通风不良)因此城市气温由中心向外递减2023/2/22023/2/2热岛效应的突出表现

——热岛环流2023/2/2此时郊区因近地面层空气流失需要补充,于是热岛中心上升的空气又在一定高度上流回到郊区,在郊区下沉,形成一个缓慢的热岛环流(local

heatislandcirculation),又称城市风系。在近地面部分风由郊区向城市辐合,称为乡村风(countrybreeze)。2023/2/2三、热岛效应的危害首先是热岛效应加剧了夏天的高温;其次,热岛环流造成循环污染;第三,如果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则热岛环流会把城郊工厂污染物统统送进城市第四,热岛环流加重了市中心环境恶化。2023/2/22023/2/2消除热岛效应?尽量在城市中平均地普遍多种绿色植物

???2023/2/2四、目前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优先,绿地填空

2抽象的绿地规划布局模式3不顾实际的“效益分析”4学科分离,互不通气2023/2/21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绿化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绿地经常被规划师用作填充“不宜建筑用地”和建筑物之间距,很难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2023/2/2

2抽象的绿地规划布局模式美国建设城市公园系统,在理论上探究了若干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其中的很多模式需要有较大的用地规模,或依存于一定的气象和社会环境。但是,在我国却常常见到套用固定模式解释城市绿地规划的现象。如所谓“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这种“点、线、面相结合”的提法,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操作上只不过是将一些缺乏统筹性的绿地用行道树连接起来,没有明确的系统性,往往成为不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护身符。

2023/2/2

3不顾实际的“效益分析”近年来规划工作又出现了一些不顾实际的“绿地效益分析”情况,较为常见的方法是片面夸大单位面积绿地的效能,或将从自然规律上本不属于城市系统的大量绿地也纳入计算范围,造成似乎我国的城市绿地建设已经很不错了的假象,给政府决策造成严重的误导。2023/2/24学科分离,互不通气

城市的生态问题,涉及环保、气象、生物和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在我国行业管理上又分属若干部门,条块分割。尽管各自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有很多成果,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较少,造成在城市规划和管理实践中综合应用科研成果的落后局面。

2023/2/2后果

城市开敞空间不足,须靠拆迁解决。按照目前我国执行的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城市的绿地率最高只能达到30%~35%左右,与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所需的必要值(40%~45%)大约相差10%,人均约10m2。假设我国在城市化程度达50%时,城市的人均绿地和道路用地指标需各增加10m2,这些土地中的2/3需由拆迁解决,拆迁地区的平均楼高为10层,容积率为3;又设此时我国的总人口为14亿,则总拆迁量约为280亿m2。据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经验,旧城区每扩建1m2的绿地,造价高达1万多元,其中建造绿地的直接费仅占1/10。2023/2/2五、城市规划与热岛效应

城市生态学2023/2/2热岛效应与城市街道街道峡谷城市干道上大量的汽车,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从污染分析的角度,街道可以看作一个峡谷,称之为街道峡谷。街道两边建筑的高度和街道的宽度之比,称为峡谷系数,峡谷系数越大,街道的污染就越严重。2023/2/2当迎风面建筑高于背风面建筑时,街道上的空气污染可以大大减轻2023/2/2热岛效应与城市街道街道峡谷街道峡谷中种植行道树有利有弊。如果街道中没有污染源,行道树可以美化、隔噪和遮荫。但街道中有大量汽车行驶时,遮盖天空的树冠会造成污染的聚集。此时,宜在快车道两侧种植灌木和直立树种以隔噪,把街道上方敞开以利于污染物的排出。2023/2/2热岛效应的危害2023/2/22.城市空气的置换次数在有风的时候,城市的大气会被新鲜空气所置换。用城市建成区的直径除以风速,可以得到置换一次的时间,从而进一步得出每天置换的次数。这个理论提醒我们:城市(或其组团)建成区的直径越小,在有风的天气时空气置换的次数就越多,环境质量就越好。

2023/2/2城市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2023/2/2城市进气通道不宜完全顺从城市的主导风向,宜有一定偏角,以利于气流向侧旁分流一部分,称之为平行四边形原理。进气通道应以不太阻挡气流的草坪和低矮植物为主,不宜只追求自身的绿量。2023/2/2城市排气通道则要尽量顺从城市的主导风向,宜通直。2023/2/2城市规划中总想将城市干道通过种植行道树使其成为城市的新鲜空气通道。它可能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城市干道上拥挤的汽车已经成为城市主要的污染源,再靠干道把空气送到各家各户,无异于主动把污染物配送到居民家中。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注意留出适当的开敞空间,作为城市新鲜空气的进气通道和污浊空气的排气通道。2023/2/2热岛效应与绿地系统生态1.氧源及氧平衡机理

维持大气组成成分的平衡:一个人呼吸=有10m2左右的林地或25m2的草地就够了。2023/2/2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布局1.氧源及氧平衡机理

一个概念上的结论:当一个城市居民用地约100m2时,大约需要10倍于其城市用地面积的农田来维持大环境的氧平衡。这可称之为10倍面积论。如果用森林代替农田草地,则不需要这么多的绿地,全是森林时,可减低为2倍直径论。这种绿地,称之为氧源绿地。

2023/2/2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布局1.氧源及氧平衡机理

城市郊区氧源绿地具体的布局方法:将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叠加在城市平面图上,将风向玫瑰图按某种倍数(X)放大,即可得到城市氧源绿地的布局。X值可以这样确定:当氧源绿地全为森林时,X=2;氧源绿地全为农田时,X=6。2023/2/2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布局1.氧源及氧平衡机理

城市郊区氧源绿地具体的布局方法:2023/2/22空气除尘静风时气溶胶的自然沉降速度为1cm/s~0.5cm/s,而在草地上可达3cm/s,森林树冠处更可比开阔地大2~16倍。这就是绿地使我们感觉空气比较清新的重要原因。当污染源靠近地面并距离林带仅10m时,50m宽的林带可过滤掉80%的气溶胶;若污染源距林带100m远,则吸尘效率下降到38%;若150m远,则仅有30%的吸尘效率。此外,树林越高,层次搭配越合理,过滤效果越好。因此,静风天气依靠城市环流来减轻污染时,森林越是紧靠城市就越有效,远郊的森林此时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城市近郊的草皮和农作物作用也很小。。2023/2/2城市组团的生态化规划布局模式城市组团的大小单纯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城市规划除了自然规律,还要顾及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条件。设城市居住区的人口密度为每km22万人,则50万人需要25km2的面积,大体折合正方形的边长为5km,或圆形的直径5.6km。概要而言,是城市组团直径的5~6km论。2023/2/2城市组团的生态化规划布局模式城市组团间的分隔带宽度理论上,分隔带面积应该与城市组团面积相当。由于林带的过滤效能50m宽的林带可以减少50%左右的气溶胶,则100m宽林带可减少75%,200m宽林带可减少85%以上,500m宽林带可减少95%左右。如果城市是组团结构,则绿带要分两边共同利用。因此,我们认为组团之间的分隔带至少需要300~400m宽,最好达到500~1000m以上。2023/2/2城市组团中心的一块大型“绿心”,可以大大分散污染的集中程度2023/2/2城市组团中心的一块大型“绿心”,可以大大分散污染的集中程度绿心的大小:绿心的直径等于分隔带的直径,即200~500m2,占地面积为13~80hm2,可在标准不高的城市采用。这里所说的“绿心”,是指直径5~6km大小的城市组团中的绿心,而不是指在直径十几km甚至几十km的“城市大饼”中挖一个绿心。许多人将后者誉为“市肺”,但从城市微气候原理来看,这种“市肺”的作用范围只有其边缘一圈,对于整个城市环境的生态改善意义不大。2023/2/2结论在静风条件下一个城市需要多少公共生态绿地呢?设每个城市组团50万人口,居住人口密度为2万人/km2,组团间分隔绿带宽度500m2(合计5.25km×0.5km=10.5km2),组团绿心宽度1000m(面积1km2),则生态绿地总面积为11.5km2。如果大城市由数个这样的组团组成,每个组团分隔带的面积只摊到一半,则生态绿地面积为6.25km2,大致为组团面积25+5.25+1=31.25km2的20%,人均12.5m2。2023/2/2理想模式

静风条件下城市的绿地总量应为总用地的45%左右。2023/2/2“绿地集中布局”规划模式

城市建成区合理的总绿地率指标,中小城市是40%,大城市是45%左右。2023/2/2城市建筑空间布局与城市生态的关系

如果将高层建筑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就相当于为城市建造了一道防风墙,将会严重影响城内的空气交换频度。如果在城市周边布置一圈高层建筑,就等于把城市建成一个“大盆”,在无风天气里也将影响城市内的空气交换频度。城市道路的走向,对城市的进气和排气作用亦产生很大影响。2023/2/2从“饼”到“星”J.PAULUSSEN-2003-05+=From“pancake”to“star”景观基本格局的演变2023/2/2J.PAULUSSEN-2003-05a2a3aa=900-1000mapprox.4a绿楔,动脉,绿带糖葫芦串生态镇2023/2/2理想的城市建筑空间布局模式

2023/2/2

城市街道绿化1城市街道绿化的主要类型街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全城,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各类绿地,使城市绿地组成一个美丽壮观的有机整体,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良好的城市防护林网,对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和美化市容来说都有重要作用2023/2/2

按现有车道(板)和绿带(带)的多少和组合不同,街道绿化可归纳为以下五个基本类型:三板四带式中间为快车道,两侧为慢车道,再外侧为人行道。快慢车道之间,及慢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均有四条绿带,列植大乔木四至六行。这种类型的优点为:覆盖成荫早,护荫降温能力强,管理方便。缺点是隔车带较窄,树木生长和配置方式受一定限制2023/2/2街道绿化:三板四带式2023/2/2

四板五带式

道路的路幅在60m以上,中为较宽的林带,两侧为车行道,车行道又被隔车绿带分为快车道和慢车道,再外侧为人行道,每边人行道还可种植两排行道树,共可列植八行大乔木2023/2/2街道绿化:四板五带式2023/2/2

一板二带式

这是常见的一种类型,路幅较窄的道路多用此形式。中间为车行道,两侧为人行道,人行道可植二至四排行道树。一板二带式的用地最省,但树木配置比较单调,树木与架空线路的矛盾不易解决2023/2/2街道绿化:一板二带式2023/2/2

一板四带式

中间为车道,两侧为宽阔的人行道,人行道上有带状绿地。由于人行道上有绿地,树木花草布置方式可以丰富多样,有利于装点市容。绿带分置二侧,对道路两侧建筑的卫生防护功能相应增强。人行道宽、电杆位置与乔木分列,有利于避免架空线与树木之间的矛盾。此类型的主要缺点是:在车道宽的情况下,林荫道难于形成,一到炎夏,车道易受到曝晒2023/2/2街道绿化:一板四带式2023/2/2

两板三带式车道两条,外侧为人行道。车道与车道中间可绿化的地带较宽,在栽植二排以上的大乔木后,还可布置常绿树、灌木花卉和铺种草皮。有些道路的中间绿带宽达50m,

除种植林带外,还设有散步道、坐椅、棚架、水池、花坛等,形成绵亘数公里长的花园林荫道

现在许多城市均以此形式为发展方向2023/2/2街道绿化:二板三带式2023/2/2

行道树栽植时一般沿人行道和隔车绿带设置,栽植的株距依树种不同而定,悬铃木、柳树等6~7m,杨树3~5m。也有采用早期株距3~4m,以后再隔株间伐,但从许多城镇街道绿化经验来看,行道树的株距以一次定点为好行道树定干高度多在3.2~3.5m,过高易于与架空线路发生矛盾,过低则影响交通,并且有压抑感觉2023/2/2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城市干道两侧适宜种植紧密的林带,以将干道交通空间与两侧的生活隔离。此林带不是用作空气过滤的,所以可用密林,宽度宜20~30m为好。如将干道同时用作进气通道,密林后边的绿地宜种植稀疏、低矮的植物以利于空气流通。干道上方不宜采用树冠开张的乔木覆盖,以利于污浊空气的便捷排出2023/2/2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关系

城市干道两侧理想的林带2023/2/22023/2/2

按树种构成分类:以我国中纬度暖温带湿润及半湿润地区为例,城市的行道树按树种构成又可分以下三个主要类型2023/2/2

以悬铃木、白腊树、毛白杨、槐树等落叶乔木为主的类型悬铃木为优良的行道树种,在城市中栽种十分普遍。从环境保护效益来看,它生长高大,枝叶开展,遮荫面积大,夏季降温的效果极为显著,吸收有害气体和吸滞粉尘能力强,有一定的杀菌能力2023/2/2

此种绿化类型,对人行道来说,减弱交通噪音的能力较差,但对街道两边楼房的二、三层楼来说,因浓密的树冠恰好阻挡了噪音波的传布,减噪作用比较明显悬铃木的一个重要缺点是嫩叶叶背的刚毛和果实成熟期种毛散入空气,对人的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023/2/2

以雪松、桧柏等常绿针叶树为主的类型有些城市用雪松、桧柏、油松、白皮松等常绿针叶树作为行道树(包括隔车带种植)。这些树种美化街景的作用大,并且具有较强的减噪、防尘和杀菌能力(桧柏抗性强,属乡土树种)

缺点是夏季遮荫降温的效果不佳,抗污、抗毒能力也差,在一些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段常受危害,致使枝叶发黄,生长不良;此外,还有阻挡交通视线的缺点,因此用常绿针叶树作行道树,只能在某些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2023/2/2

以棕榈、大叶女贞等常绿阔叶树为主的类型

中纬度偏南地区的城市中多采用这种类型用常绿阔叶树作行道树,既可使街景终年常绿美观,又具有地方特色

缺点是减低噪音能力不如雪松、桧柏等,遮荫效果不如悬铃木2023/2/2

工厂企业区的绿化及其要求

大型工厂企业一般都重视在厂区、生活区周围有规划地种植树木、花草,以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果。但工厂绿化面积差距很大,一般的规律是,大厂、新厂、合资企业的绿地较多,比例较大;小厂、老厂的绿地多数不足。如许多大型合资企业,结合厂房设计,进行园林式绿化,绿地面积均占全工厂区总面积35%以上,工厂内绿树成荫,芳草遍地,环境极为优美2023/2/2

工厂企业区的绿化应做到:周密规划:根据工厂性质和企业门类,

制定功能与之相应的绿化措施,并保有一定的面积生物制品、医药、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厂,要求空气清洁,含尘量低,应栽植滞尘力强的树种,还应铺种草坪,春季飞絮的杨柳则应禁止纺织印染企业对温、湿度要求严格,应栽种高大、荫浓的树种2023/2/2

机械、锻造厂噪声大,工人工余应有一个稍事安静的环境,借以恢复听力,应种植减噪效果显著的女贞、海桐、珊瑚树和雪松等化工、冶炼、石油、电力等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的工厂,应配置抗污性强、净化力高的植物,还应增加绿地面积,以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劳动强度大的工厂,工间休息需安静清新的环境,因此绿化可着眼于绿地草坪,并种植花卉,以助工人下班后恢复疲劳2023/2/2

合理布局:绿化不但要保有一定的绿地面积,而且还要合理布局,均匀分布,才能充分发挥绿地卫生防护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例如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在厂房车间周围开辟供职工班前工后休息谈心的小花园,使树木、花草、园路、建筑小品布置得体,形成优美的厂区环境2023/2/2

有条件的还可在绿地内建假山、喷泉、小亭、雕塑等,花坛中植花卉草木;园内搭建蔓性藤本植物进行攀援绿化,使厂区呈宽敞、宁静、清洁的气氛在一些地形破碎,用地紧缺的工厂,可以见缝插针方式搞绿化,不论面积大小,形状如何,甚至在水泥地上也可挖洞、筑台,开辟多种块状绿地目标要求:洁净、荫浓、抗污、休憩、减噪2023/2/2

工厂企业还应注意在生产区和生活福利区之间因地制宜地设置防护林带。这对改善厂区周围的生态条件,形成卫生、安全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促进职工健康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绿化要注意在普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以利用植物美化和保护环境为主。在有条件时,还可以利用屋顶进行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热辐射2023/2/2

立体绿化--有限面积内的城市绿化对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就紧缺的城市建设用地更趋紧张。其结果或是不断侵蚀城郊农田,或是挤占城市绿化用地,前者无疑不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后者则不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健康水平。因此,应走城市立体绿化的道路,使绿色植物向空间发展,在有限面积内布置尽可能多的花、草、藤、蔓,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发展2023/2/2

1)立体绿化的特殊功能和效用—除具有一般绿化的各项功能和效用外,还有以下特殊功能:节约城市用地和绿化投资在繁忙拥挤、寸土如金的大城市中,立体绿化见缝插“绿”,无论是墙壁、廊柱、栅栏,还是屋角、房顶、阳台,均可实现立体绿化。这不仅可在不增加绿化用地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绿化面积,突破城市绿化瓶颈,而且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绿化效果,从而达到节约绿化投资的目的2023/2/2

增加和改善景观艺术性,提高审美情趣立体绿化能与城市各种建筑有机结合,只要设计得当,不仅能协调和突出建筑物的艺术造型,赋予建筑物季节感,同时可丰富建筑物的空间变化和层次性,从而起到美化环境,改善景观,陶冶城市居民生活情趣的作用合理运用各种攀缘植物搭建的棚架、回廊,编织厚密的绿篱,还可以遮盖视觉中的不佳部分,如垃圾站和厕所,达到藏拙的效果2023/2/2

保护建筑物,延长其使用寿命攀缘在建筑物上的植物,在夏季因遮荫可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温度;相反在冬季又具有保暖作用,从而减少因温差过大引起热胀冷缩造成的建筑物损坏。建筑物表面的绿化层还可使其粉刷层少受风化腐蚀的影响。此外,植物一年四季叶展叶枯、花开花落的变化交替,也赋予建筑物以生机2023/2/2

开发资源,增加收益立体绿化是在建筑物侧面或顶部攀缘或覆土种植,因而运用得当,可以在美化环境、清除垃圾、消纳污物的同时,提供蔬菜、瓜果、花卉及其他经济收入,做到变废为宝,增加收益2023/2/2

2)城市立体绿化的内容立体绿化内容丰富多样,在城市的不同建筑立面上以及空间位置中,均可布设。一般立体绿化可分为墙面绿化、阳台绿化、棚架绿化、篱栅绿化、屋顶绿化、桥梁绿化、立体花坛、护坡绿化等2023/2/2

墙面绿化:

泛指利用攀缘或其他植物装饰建筑物外墙面或围墙的绿化形式墙面绿化是立体绿化中占地面积最小,而绿化面积最大的一种形式。据文汇报报道,若能将上海市区建筑物表面积的1/10进行绿化,则市区人均绿化面积就可增加到98平方米,可见在大城市开发墙面绿化的潜力和前景十分诱人2023/2/22023/2/22023/2/2

阳台绿化:城市新建住宅楼的每个单元都有一或两个阳台,用各种花木植物把阳台装饰点缀起来,不仅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生机,体现其整体美,同时也美化了城市环境阳台绿化就好似给窗前搬来一个微型花园,又好像在阳台上安装了一台空气清新器,对保证住户居民的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利的2023/2/22023/2/2

棚架绿化:

棚架绿化包括花门、绿亭、花榭等,占地不大,却具有组织空间、增加景深、点缀景观的功效,置身其下,令人凉爽惬意、倍感舒适篱栅绿化:

篱栅最初是出于安全考虑,用来划隔空间的,但在其上进行绿化,可在创造幽静环境的同时,增加美的享受,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2023/2/22023/2/22023/2/2城市绿化一角2023/2/2

屋顶绿化:

由来已久,如公元前七世纪新巴比仑国王尼布加尼撒二世的“悬空园”,被后世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巴黎开始在个别住宅平屋顶上把立体绿化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以后各国纷纷效仿。如美国把办公楼屋顶辟为花园;日本将屋顶连成一片,使之变成广阔的种植有花草的“开放式”场地;联邦德国更是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住宅群,在各层屋顶上布置花草2023/2/2

瑞士、丹麦、俄罗斯等,均有各具民族特色的屋顶花园我国的成都、重庆、广州、上海等城市,也有不同规模的屋顶绿化和屋顶花园屋顶绿化可以为城市居民开辟新的休息、娱乐场所,加强屋顶的隔热、隔声效果,提高城市的蓄水能力2023/2/2

桥梁绿化: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立体交叉桥相继出现并增加。形体庞大、颜色单调的钢筋混凝土立交建筑,不经绿化,不仅自身丧失了生机,而且也有碍城市观瞻,因此桥梁绿化现今已成为桥梁建筑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经绿化植物的覆盖和装点,才显得立交的宏大与壮观2023/2/2

立体花坛:

极富艺术造型魅力,常常是人们视线的集中点,具有点缀街头、美化环境、分隔道路的功效,同时能起到宣传形象和扩大影响的作用2023/2/22023/2/2城市绿化一角2023/2/2

护坡绿化:具有美化环境和保护城市自然坡面的双重功效。城市道路两旁的坡地、堤岸、桥梁护坡和公园假山等,若无植物保护,久之必然因雨水冲刷或侵蚀而受损。用绿色植物来保护,既可增加绿化面积,美化环境,又能防止水土流失,起防尘降温等保护作用2023/2/2

工厂垂直绿化:潜力很大,特别是绿化用地不足的地方,可栽植地锦、凌霄、金银花、紫藤、蔓性蔷薇类植物,草本的如牵牛花、鸟萝等在厂区的墙沿上也可栽植花木,利用有限的土地,得到更大的垂直绿化面积,以提高叶面积系数,增加绿视率,促进职工健康2023/2/2

3)立体绿化的设计理念立体绿化的设计,应讲究选材适宜,注重艺术观赏性,考虑和顾及与周边环境的合谐性,使之融为错落有致的整体植物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为首选,结合各类藤、灌、草、花,并以某一、二种为主,形成基调;有条件时,多选择常绿植物,辅以观花、观果、观叶、观形植物,使之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经年有景2023/2/2

立体绿化的色彩运用,应以建筑物为主体,植物起点缀作用。由于绿化的美学特征,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因此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还要因“人”制宜,如考虑民俗风情、传统习惯,南、北方差异,东、西部有别然而共通之处应是师法自然,以求恬淡素静、雅俗共赏2023/2/22023/2/2

城市绿化展望大城市的绿化大城市应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一个合理、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循序渐进,使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逐步走上布局合理、绿化普遍、面貌清新的良性循环轨道2023/2/2城市绿化展望2023/2/2

中小城镇园林绿化依山傍水的城镇:

园林绿地要和水体、山川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河滩空地和自然山林开辟公园、公共绿地和风景区,使景观更加秀丽有文物古迹的城镇:可合理并有机地将之组织到园林绿地系统中,

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或游览胜地注意街道、街坊小区和单位庭院的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2023/2/2

厂、矿、机关、学校园林绿化

厂、矿、机关、学校等的庭园绿化,主要要确保一定数量的绿地面积。国家规定,

新建城市的绿地面积不应低于总面积的30%,旧城区改建保留地面积不应低于25%。该指标一般也适用于各个单位。城市规划与园林部门要共同把关,

以确保各企、事业单位的绿地面积。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绿化规划,确定绿化用地,力争达到25%以上的绿地面积2023/2/2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应该注意以下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由于生态因素的地域差别,不同的城市以及城市的不同地区,适于用作园林绿化的植物是不同的2023/2/2

乡土树种对当地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苗源多,价廉,易成活,有地方特点,应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看,选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是保护和维持地区自然景观特色的重要途径为了丰富植物种类,也可有计划地引进一些本地缺少,而又可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或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但一般应经过引种驯化试验,才能推广应用2023/2/2

抗性强的植物优先选择抗性强的植物,是指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的植物2023/2/2

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如杨、桦等虽生长快,可很快成荫,但往往三十年后就衰老,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否则要影响城市绿化的效果。慢长树如柏、银杏等,要三、四十年才能见效,但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早日发挥绿化效果,应该以速生树种为主,搭配一部分慢长树种,尽快进行普遍绿化。同时要近远期结合,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慢长树种替换衰老的速生树种2023/2/2

常绿和落叶植物结合,针叶和阔叶树结合为达到景观要求的色彩效果和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时间动态序列变化效果,

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叶色、叶的枯荣期、植物的体态、外貌等,并使之有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2023/2/2

与园林绿地的功能相适应如行道树的选择应该注重考虑以下特点:适应多种土壤,耐干旱、耐瘠薄,抗污染性强,病虫害少易繁殖,易移栽,耐修剪,寿命长,不易萌发根蘖出芽早,落叶晚,绿化展叶期长2023/2/2

落果少,不飞絮,无异香恶臭,不妨碍街道环境卫生枝繁叶茂,冠幅较大树形、叶形美观尽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2023/2/2

注重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在公园绿地上为了达到“鸟语花香”的效果,除了一要注意不同植物花、果的色泽与味道外,还要注意到动物与植物的食物链及传粉、授粉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规律2023/2/2

科学性—做到适地适草适树,按各类绿地的功能要求,制定科学的绿化结构方案、混交或配置方式,使所搭配的树木花草能组成相对稳定的人工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的功效艺术性—注重树木花草配置,讲究疏密、层次、色彩、季相变化、空间组织等,力求美观大方生产性—除考虑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降低绿化建设管理的成本,加强绿化的卫生防护作用2023/2/2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定额的几个因素⑴国内外城市绿地现状水平的对比资料表明,欧、美国家的城市公共绿地指标较高,一般在20m2/人以上,如英国大伦敦为24.2m2/人(1977年),法国巴黎为24.7m2/人(1976年),美国纽约为19.0m2/人(1976年),洛杉矶为20.0m2/人(1974年),即基本在20m2/人以上2023/2/2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绿地面积水平很低。31个城市(1990年)的公共绿地面积,每个非农业人口居民平均为3.8m2。其中较好的城市有深圳(38)、威海(15.5)、长春(15.6)、北京(8.3)等,上海最低,仅5.5m2这个数字现在已经发生变化(见下页表),然而与国外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联合国在1969年的一份报告中要求,城市居民拥有的市区内公园绿地面积应达人均60m22023/2/2中国直辖城市园林绿化现状2023/2/2

⑵城市环境与健康保护的科学要求根据林学方面的研究,一个地区的植物被覆率至少应在30%以上,才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疗养学方面的研究指出,舒适的休养环境,其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面积的50%以上从保护环境和抗震防灾的要求来看,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应大于市区用地的30%。而我国1993年绿化覆盖率全国城市总平均仅约为21.4%,目前约为25%,尚不够30%,难以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2023/2/2

⑶城市园林绿地的定额指标应从以下方面考虑:Ⅰ应从植物净化大气、吸收噪音、调节小气候、防免灾害等保护环境的功能方面,推算出城市绿地的需用量Ⅱ要从国民经济水平、城市性质、规模、现状等条件出发。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城市用地紧张,既要恰当合理发展城市绿地,又要尽量少占农业良田2023/2/2

就城市性质及大小而论,风景城市如杭州、桂林、肇庆、承德等,其定额标准要高些中、小城市离郊区近,市区的绿化可少些;大城市市区绿地标准应高些旧城市建筑密集,用地紧张,虽然正需要增加绿地,但实际困难较多,定额也不能过高新建城市或卫星城镇,限制条件较少,有可能按合理的需要,制订定额2023/2/2

还要根据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来考虑定额标准:南方干热地区,需要运用绿化降低气温,增加湿度,绿化条件也好,绿地指标可以高些多风沙城市需要营造大面积的防护林带,指标必然应该高一些2023/2/2

2游憩绿地游人容量的确定游憩绿地要求有一个合理的游人密度,游人密度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每个游客在绿地中所需要的活动面积(m2/人),二是单位时间内最高游人量占城市总人口的百分比。俄罗斯学者认为,一个游人在公园中至少应有60m2的活动面积,而节假日期间游人一般大约占城市居民的10%,因此推算每个居民至少应有6m2的公园面积2023/2/2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大约占城市总人口的20%,流动人口过境,大多都要到公园或名胜古迹观光。北京全市公共绿地面积(包括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花园、游园和供游览休息用的林荫道绿地、广场绿地等),平均每个市区常住人口拥有7.9m2(1990)(2001年已达9.0m2);日均接待游客25.3万人,按节假日游客是平时的3倍计算为75万人,则占市区常住人口的13%,由此得出每个游人有活动面积61m2。此数字已超过每个游客拥有公园面积60m2标准2023/2/2

然而上海市绿地面积则明显不足,至1995年底,人均绿地面积仅为1.65m2(2001年已达5.5m2);日均接待游客24.7万人,节假日可达100万人左右,每个游人活动面积只有不足20m2,游人密度已超过定额2倍如果以常住人口为基数,一个城市合理的公共绿地定额应为人均7~12m22023/2/2

3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公共绿地:属城市规划土地平衡表中生活居住用地的范畴,是由市政建设部门投资的绿地,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完善的设施,可供居民游览休息之用。主要包括各种公园、动物园、植物园、陵园以及花园、游园和供游览休息用的林荫道绿地、广场绿地;不包括一般栽植的行道树及林荫道的面积2023/2/2

园林生产和卫生防护绿地:属于园林部门主管的绿地,如苗圃、花圃、果园、林场和防护林等,在城市规划总图中可以用绿色反映出来。其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卫生条件和提供树苗、花卉等。风景旅游绿地:一般是市郊的大面积自然风景区或文物古迹名胜区绿地2023/2/2

专用绿地:是指具有专门用途和功能的绿地,包括各企业、事业单位大院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