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_第1页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_第2页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_第3页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_第4页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三次议会改革理解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伶伶蹇英国现有政治制度三次议会改革对于议会改革的学术争鸣参考文献英国政治制度: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它的政府体系(即所谓西敏制)直接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牙买加等英联邦成员国。英国没有成文的宪法,但宪法惯例(constitutionalconventions)具有宪法的作用;各种成文法和普通法共同组成了所谓的英国宪法。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英国君主(百度百科)英国议会:

THEUNITEDKINGDOMPARLIAMENT又称威斯敏斯特议会(即西敏制),起源于13世纪,

是英国的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1341年,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实行两院制,由君主、上院(HOUSEOFLORDS)和下院(HOUSEOFCOMMONS)组成,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通过《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枢。随着英国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在历次议会改革中,上院权力逐渐削弱,下院成为国家核心立法机构和各党派角逐的场所。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进一步巩固了下院权力,确立了现行议会制度。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下院是代议制民主的标志。英国大选就是指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英国大选每届原则上相隔5年(最长不能超过5年),但首相有权提请女王提前解散议会,举行大选。

(中国人大网)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经济:工业革命。

政治:国内选举改革民主运动的强大压力;两党反复的斗争和较量。

国际:法国七月革命(1830),西班牙革命(1820)等。过程:辉格党人组阁,提出改革方案,1832年6月议会通过。改革内容:重新分配下院议席;降低选民的财产限制。意义:增加了选民人数,土地贵族仍掌权,工业资产阶级参加政权,刷新政治制度;但工人阶级仍排除在选举权之外,处于无权地位。1867年议会改革背景:经济:英国国富民穷;周期性经济危机。政治:工人和其他阶层劳动群众运动高涨;议会内两党的斗争和较量。过程:1866年,否决自由党议案;伦敦海德公园大会后,保守党决定改革,1867年7月15日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方案,8月15日成为法律。改革内容:继续取消一些小城镇的议席;进一步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意义:完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争取参加政权的斗争;贵族地主势力进一步下降,财产特权受到冲击;资产阶级在下议院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选民人数增加,扩大到城市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是英国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化的一个重大发展;但农业工人仍被排除在外,并非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妇女没有选举权,普选境界尚未达到。

1884年议会改革背景:

经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内阁专横”;强化军事官僚国家机器,加强政治统治;无选举权的群众的压力。

过程和内容:1872年议会通过《投票法案》(秘密表决,保护选民投票自由)1883年为清除舞弊行为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使舞弊行为明显减少)1884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经选举权扩大到农业工人。1885年议会《重新分配席位法案》(使选举接近平等代表制原则)

1911年两次改革:缩短议会期限;实行下院议员薪金制。1911年8月,阿斯奎斯提案获两院通过后成为正式法律,即“议会法”,明确了上下院的关系。(议会法在实际上取消了上议院的立法权力)意义:权力的下放(上院→下院),选举权的扩大,使得政治民主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可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下院权力增大,后逐渐形成内阁对下院负责的局面;在一战前都无变动;但是妇女和家庭仆人还是无选举权,有些人有多个投票权。英国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实行的改革。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君主制的确立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旧封建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其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内阶级力量对比的消长,议会制度又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第一次,1832年通过的议会改革法案,首先调整了选区的不合理分配,取消了56个被土地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补充和新分配给24个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其次,调整了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得以进入议会。第二次,1867年的议会改革法案,再次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限制,城市熟练工人基本上获得选举权;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主宰地位。

第三次,1884年的选举改革,再次扩大选民范围,使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增加了一批乡镇的席位。此外,1872年议会通过秘密投票法。1883年通过取缔选举舞弊法;1885年第一次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1918年通过人民代表制法,21岁以上的男子均获得了选举权;30岁以上的妇女也第一次获得了选举权,到1928年女子选举权的年龄也减为21岁。这些改革表明,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已日臻完善。

来源:《中国百科大辞典(第2版)9》

资料时间:2005年08月第2版贵族寡头统治→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32年改革)这次改革只是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与政权的机会,可见它是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寡头政治妥协的产物,但也打破了贵族寡头垄断政治的局面,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王正平《世界史大事汇编》

(1832年改革)

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民主化转变的第一步。它促进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系列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改革,…..这次改革

是英国历史的转机,具有进步意义。因而恩格斯认为“1831年的议会改革是整个资本家阶级对土地贵族的胜利”。但是,1832年改革毕竟是一次改良运动,因而,得益的不仅是资产阶

级,而且还有土地贵族,工业资产阶级开始部分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在议会里获得了公认的强大地位”。关勋夏《十九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1867年改革)有利于结束贵族代表控制下议院的局面,议会的寡头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世界史大事汇编》

在1867年改革之后,两党在竞选中都必须争取大众的选票。因而,两党都建立了全国性的、为争取工人群众的组织和协会,同时,随着选民的增多,政党领袖也必须向群众进行竞选演说。从此英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便从封闭转向开放。两党政治活动不能再限于贵族政治的形式而是要搞资产阶级大众民主。这时,两党已不再是松散的政治联盟,而是相对团结的、有明确提纲的、有共同拥戴的领袖,并且有较严格纪律的政治集团。所有这些,说明英国已经开始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国家了。《英法近代史》

议会法在实际上取消了上院的立法权力,并使英国的两院制和双重审议在实际上变成了一院制的单一审议。上院自此以后成为一个议政机构而非参政机构。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在这三次议会改革的进程中,英国议会制度也发生了内在的蜕变,资产阶级的官僚国家机器逐渐加强,在议会中的多数党成了财政寡头和贵族寡头的工具。寡头们使资产阶级的两个党,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登场,更牢固地保住自己的统治。关勋夏《十九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色:英国君主制与民主制相结合,议会至上的议会内阁制和风格独特的两党制。《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分析》王卫。对于议会改革的学术争鸣对于1832年改革的评价:英国议会舞台上的一个骗局说(洪永珊);相当保守的改革,也不能低估它的重要历史意义说(程西筠);对英国历史进程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性说(钱乘旦)对于1867年改革的评价:工业资产阶级胜利,工人运动失败说(周呈芳);群众斗争彻底埋葬了土地贵族的寡头政治说(洪永珊)

选自《世纪近代史学术争鸣录》的英国议会改革一章。参考文献王正平主编:《世界史大事汇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王铭:《英法近代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关勋夏:“十九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历史教学,1985年第三期黄尊严:《世界近代史学术争鸣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王卫:“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文化分析”,理论导报,2007年第11期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