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_第1页
文化经典阅读_第2页
文化经典阅读_第3页
文化经典阅读_第4页
文化经典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经典阅读厦门市大同中学陈丰辉《论语》与《孟子》了解“孔门四圣”孔门四圣至圣孔子①复圣颜回③述圣子思②宗圣曾参④亚圣孟轲了解“孔门四科”一、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二、言语科宰予子贡三、政事科冉有季路四、文学科子游子夏孔门十二哲“孔门四科”的主要思想

《<论语>高级读解》目录【德行类】论道德论仁爱论孝友论修养【言语类】论法语论人【政事类】论政治论礼乐【文学类】论为学论学论诗一、论道德(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二)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高考已考)(三)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四)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五)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章旨解读:曾子以忠恕来阐释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孔子认为人类道德善性具有普遍性;孔子劝诫人们不要巧言,不要随意听信或传播无根之言,不要做乡愿老好人,以免伤善害德。【德行类】

一、论道德掌握“道”、实行“道”的五个层次: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①能学习“道”;②能把“道”真正学到手;③能坚守“道”;④能灵活运用“道”,以随机应变;⑤只要心中常想着“道”,“道”并不遥远,就在眼前;重要的不在于口头上讲,而在于实际去做。【德行类】

二、论仁爱

(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四)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五)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六)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德行类】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二、论仁爱(续)

(七)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八)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九)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高考已考)

(十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十二)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十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十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章旨解读:行仁之法为恭敬合礼,克制自己,尊重别人;仁者须谨慎言行;为仁由己,不骛高远;交友、环境对培养仁德的重要;鼓励勇于行仁;不仁者的困顿;立志行仁,即能无恶。【德行类】

三、论孝友(1.论孝)(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章旨:有子勉人力行孝悌之德。孝悌是为仁的根本。(二)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章旨:曾子训勉门弟子爱护身体发肤以克尽孝道。(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章旨:实践孝道,无论生养、死葬、追祭,都不可违礼。(四)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章旨:做子女的要身心健康,不使父母担忧,才算尽孝。

【德行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弟子规》)

三、论孝友(1.论孝)(五)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章旨:孔子论孝,首重恭敬父母。(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章旨:孔子教导子夏孝养双亲之际,必须和颜悦色。(七)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章旨:孔子教导做子女的劝谏父母时,态度语气要恭敬委婉。(八)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章旨:为人子女者,当时时记得父母的年岁,及时克尽孝道。(九)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章旨:为政者应以身作则,重视丧祭礼仪,使民风淳厚。【德行类】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

(《三字经》)

三、论孝友(2.论友)(一)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章旨:曾子示人结交朋友,在于论学辅仁。(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章旨:孔子教人择友当谨慎,以免交到损友。(三)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章旨:孔子告子贡以朋友相处之道。(四)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章旨:要顺任天命,修己恭敬,无须以失去兄弟为忧。

【德行类】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弟子规》)

四、论修养(1.自省)(一)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章旨:孔子勉励人们修德、讲学、徙义、改过。(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章旨:曾子自述每日省身慎行之事。(三)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章旨:孔子戒人勿恃才而骄矜鄙吝。(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章旨:子夏教人为学从实践人伦之道入手。(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章旨:孔子勉人效法贤者,自我反省。(六)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章旨:孔子感叹世人有过失而不能自责。

【德行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四、论修养(1.自省)(七)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2011年高考已考)

章旨:子贡赞许君子勇于改过。(八)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章旨:子夏指责小人文过饰非,勉人应力行君子之道。(九)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2011年高考已考)

章旨:孔子勉人改过。(十)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章旨:孔子勉人充实自己。(十一)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章旨:孔子勉人努力进德修业。(十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章旨:孔子教人应当力求知人。(十三):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章旨:孔子勉人及时进德修业,以期名扬于世。【德行类】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弟子规》)

四、论修养(2.远怨)(一)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市质检已考)章旨:孔子教人立身处世之道,在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二)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章旨:孔子论酬德报怨之法。(三)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章旨:孔子比较处贫富之难易,勉人当善其所处。(四)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章旨:孔子戒人勿唯利是图。(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市质检已考)

章旨:孔子赞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对自己的旧恶。【德行类】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

四、论修养(其它)

【德行类】“论修养”的其它内容3.论君子4.论君子与小人5.论好恶6.论刚毅7.论士请见《<论语>高级读解》。【德行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立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统治者要以身作则)【政事类】你可以选择做官,你也可以选择挣钱,但你不能选择通过做官来挣钱;你也可以选择玩女人,但你不能选择通过从政来玩女人;你可以选择做圣人,也可以选择做俗人,但你不能选择让大家像圣人一样崇拜你,还要像俗人一样原谅你。只想要权力不想要约束是恶霸,只想要享受不想尽义务是流氓。(龙应台)

立功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孟子·尽心下》)

(2011年市质检题)

法语:符合礼法的严正规劝。

【言语类】立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进德为本,知识为末)

《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文学类】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把人分为四等:

①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这是天才);②经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③遇到困难然后学习,是再次一等;④遇到困难还不学习,这样的人就是下等了。(勉励人们努力去学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文学类】“孟子四论”的主要思想《<孟子>高级读解》目录【论性善】人性本善存养善性存理克欲【论行为】行止务本涵养操持【论教育】自动自发确立标准环境移人【论政治】民贵君轻因先尊贤仁者无敌

①因材施教②举一反三③安贫乐道④人格修养(或“品行修养”“修身”)⑤推恩(或“推己及人”)⑥反求诸己(或“自我反省”)⑦与民同乐⑧民本思想(或“民为贵”)⑨提倡安贫乐道,坚决不接受不合乎道义的荣华富贵⑩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思想扫盲”参考

《论语》《孟子》的语言有很强的生命力,其中不少语言已转化成今天的格言、成语和俗语,相关语段也常成为考试的文本,如2007福建卷的“舍我其谁”;2008福建卷的“用行舍藏”;2009福建卷的“德不孤,必有邻”,2009浙江卷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2010福建卷的“择善从之”“闻过则喜”“与人为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