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1.gif)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2.gif)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3.gif)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53b3b510a27509e920d883d455af50bd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维维2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怎样书写历史,历史都以本人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浏览。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1第一单元中国的成立和稳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中国的成立1、P.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主要内容〔1949.9北平〕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确定国旗、代国歌、国都,并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注意碑文的含义〕2、开国大典〔1949.10.1〕〔国庆节〕: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P.4中国的成立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国的成立开拓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和奴役的耻辱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②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气力,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认识与启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证实,只要共产-才能救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选择。二、P.4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第2课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1950.10——1953.7〕B.目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C.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精神、国际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D.意义: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稳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第3课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土地私有→农民土地所有制〕1、开场标志:(P.12)1950(中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2、P.13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愈加稳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2第二单元社会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的工业化的起步1、基本任务:1953年,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气力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当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相貌,向社会工业化过渡。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公路。二、P.20第一部中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类型的宪法。第5课三大改造〔1953——1956〕1、P.24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1956年,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农业——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春——1956年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合作社——〔1954年——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创举赎买政策〕——1956年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的道路一、P.27中共八大〔1956〕它是-对社会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二、P.2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大概情况:中共八大后,-中央于1958年提出了社会建设时期总道路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评价〕:总道路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和人民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缺乏(对国情认识缺乏〕,对怎样建设社会缺少经历,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中央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教训:?要事实就是,一切按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不要急于求成,踏实稳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2.本质:P.2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3.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的道路经过中的一次“左〞的失误,导致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是石油工业〔大庆油田,告别洋油时代〕在社会建设时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好干部〞焦裕禄,-的好儿子雷锋。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P.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场了社会当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背景: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内容: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认“两个但凡〞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道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的思想道路、政治道路和组织道路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当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9课改革开放一、P.4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包产到户〞〕〔1〕背景:人民公社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3〕扩大:随后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及影响:①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公有制的转变,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道路;③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程度,严重措施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在社会建设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④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当代化开拓了一条新路。二、P.4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1、重点:国有企业——92年以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2、主要措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92年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中小企业采取改组和合并。3、目的: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4大)。三、P.43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开场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如今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构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4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1、民族分布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2、措施:〔1〕政策: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实践:施行西部大开发战略。3、成果:如今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很多自治州、自治县等。4、意义: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第12课香港和澳门回归一、P.60“一国两制〞〔1〕提出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2〕根本出发点: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解决港澳台问题。〔3〕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实践成果:港澳回归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理论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3、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葡——澳门回归4、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三、港澳回归的认识1、港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3、“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正确施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P.65中共三代领导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努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P.65①新中国成立后,-和政府武力解放台湾P.65②20c50中期,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P.65③改革开放后,-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在“一国两制〞的科学设想基础上,构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三、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P.66①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P.66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沟通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鸣〔九二共鸣〕,1993年两会将“加强两岸经济沟通,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四、目前影响中国统一的不利因素:〔1〕国际反华势力粗暴干预中国内政,尤其是美国经常违背(中美联合公报),支持台独;〔2〕岛内的台独势力的阻挠和毁坏,台湾民进-企图通过所谓的“公投〞“扩大生存空间〞。六、对祖国统一的认识:〔1〕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和全球华人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2〕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决不允许任何气力干预中国内政,阻挠统一。〔3〕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决不允许任何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行为,我们有自信心也有能力完成历史交给我们的使命和责任。〔4〕祖国统一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也不放弃武力。〔5〕海峡两岸、国共两-加强对话和沟通,政治上缩小分歧,经济上缩短差距,尽快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担任核还击任务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前夕〕我国空军建立在陆军基础上,刚建立就经受抗美援朝的考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P.77〕1953年底,周恩来初次提出根据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三、万隆会议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第16课外交事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策略组态MCGS》课件
- 《品读林黛玉》课件
- 《COS治疗的指南》课件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题目答案大全及解析
- 微课教学交流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 年度合作成果回顾模板
- 咨询项目半年汇报模板
-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方法研究
- 小区道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实施国学教育必要性的策略培养论文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工程款纠纷》课件
- 中建地下管廊竖井及矩形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 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 课件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1500字
- 诊所规章制度汇编全套
-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基础知识(四级)(基本乐科)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学校校长思政课讲稿共五篇
- 有限公司事业合伙人管理办法
- 演示文稿国库集中支付总流程图
- 空调维保服务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