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DCS_第1页
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DCS_第2页
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DCS_第3页
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DCS_第4页
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DC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

6.1概述

6.2浙大中控DCS系统硬件构成

6.3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6.1概述

6.1.1DCS系统的概念

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

6.1.4DCS典型产品6.1.1DCS系统的概念1958年开始陆续出现了有计算机组成的控制系统-DDC系统在人机界面、控制、计算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但还保留现场模拟方式的变送单元和执行单元。所有控制回路的计算都集中在主CPU中,引起了可靠性和实时性问题。1975年出现了DCS,结合了仪表控制系统和DDC两者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DDC存在的两个问题。在现场端仍采用模拟仪表的变送单元和执行单元,其余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均采用数字方式。以计算机的CRT、键盘、鼠标等代替仪表盘形成系统人机界面。人机界面由操作员站实现,系统可有多台操作员站。回路控制功能有现场控制站完成,系统可由多台现场控制站,每台控制一部分回路。6.1概述

6.1.1DCS系统的概念

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

6.1.4DCS典型产品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一、DCS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CG: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直接控制层过程控制计算机直接与现场各类装置相连,对所连接的装置实施监测、控制,向上与第二层的计算机相连,接收上层的管理信息,并向上传递装置的特性数据和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过程管理层主要有监控计算机、操作站、工程师站。综合监视过程各站的所有信息、集中显示操作,控制回路组态和参数修改,优化过程处理等。过程控制级操作监控层一、DCS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生产管理层管理计算机根据产品各部件的特点,协调各单元级的参数设定,是产品的总体协调员和控制器。决策管理层这一级居于中央计算机上,并与办公室自动化连接起来,担负起全厂的总体协调管理,包括各类经营活动、人事管理等。产品管理级工厂总体管理和经营管理层一、DCS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四个大的组成部分:

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系统网络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现场控制站DCS的核心部分,对生产过程进行闭环控制,可控制数个至数十个回路,还可进行顺序、逻辑和批量控制PCU-ProcessControlUnit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操作员站OS-OperatingStation监视操作、打印报表调出有关画面,进行有关操作,如修改某个回路的给定值;改变某个回路的运行状态;对某回路进行手工操作、确认报警和打印报表等。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工程师站进行系统的组态、编程和监视。ES-EngineerStation在系统运行之前所有的监控点、控制回路、各种画面、报警清单和工艺报警表均由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师站进行组态。系统在线运行时,工程师站可以对DCS本身的运行进行监视,能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并及时进行处置。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系统网络是连接系统各个站的桥梁。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数据通信能力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以太网应用的广泛性和成熟性,特别是开放性,使得大多数DCS厂家都先后转向了以太网。但网络的高层规约方面,仍是DCS厂家自有的技术。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服务器及其它功能站主要完成监督控制的工作,在控制系统出现异常,需要实行人工干预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二、DCS系统的基本构成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1、分散性和集中性三、DCS系统的特点分散性:分散控制,地域分散、设备分散、功能分散和危险分散分散的目的是为了使危险分散,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集中性:集中监视、集中操作和集中管理通信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是集中性的具体体现,用通信网络把物理分散的设备构成统一的整体,用分布式数据库实现全系统的信息集成,进而达到信息共享。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2、自治性和协调性三、DCS系统的特点自治性:各台计算机均可独立工作控制站可自主进行信号输入、运算、控制和输出;操作员站能自主地实现监视、操作和管理;工程师站的组态可在线也可离线,或在其它计算机上进行,形成组态文件装入DCS运行协调性:系统中的各台计算机用通信网络互联在一起,相互传送信息,相互协调工作,以实现系统的总体功能。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3、灵活性和扩展性三、DCS系统的特点硬件采用积木式结构,可灵活配置成小、中、大各类系统。还可根据生产要求,逐步扩展系统,改变系统的配置。软件采用模块式结构,提供各类功能模块,可灵活组态构成简单、复杂各类控制系统。可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改变,随时修改控制方案,在系统容量允许范围内,只需通过组态就可以构成新的控制方案,不需要改变硬件配置。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4、先进性和继承性三、DCS系统的特点DCS综合了“4C”(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CRT)技术,随着4C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硬件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屏幕显示;软件上采用先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管理和算法语言;算法上采用自适应、预测、推理、优化等先进控制算法,建立生产过程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DCS更新换代比较快,出现新型DCS时,老DCS作为新DCS的一个子系统继续工作,还可互相传递信息,避免更新换代给用户带来不兼容和经济损失。-继承性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5、可靠性和适应性三、DCS系统的特点DCS的分散性带来系统的危险分散,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硬件上采用一系列冗余技术,控制站主机、I/O板、通信网络和电源均可双重化,且采用热备份工作方式,自动检测故障,一旦出现故障立即自动切换。硬件上采用高性能电子元器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各项抗干扰技术,可使DCS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软件上安装了一些列故障诊断和维护软件,实时检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并采用故障屏蔽技术,使故障影响尽可能地小。6.1概述

6.1.1DCS系统的概念

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

6.1.4DCS典型产品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一、DCS系统的发展趋势系统功能从低层(现场控制层)逐步向高层(监督控制、生产调度管理)扩展系统的控制功能由单一的回路控制逐步发展到综合了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程序控制、批量控制及配方控制等混合控制功能。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由DCS厂家专有的产品逐步改变为开放的市场采购的产品。开放的趋势使得DCS厂家越来越重视采用公开标准,这使得第三方产品更加容易集成到系统中来。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向现场延伸,使得现场控制功能和系统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将发展成为更加智能化、更加分散化的新一代控制系统。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二、DCS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一代DCS(初创期)1975—1980代表系统——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四个组成部分,奠定了DCS的基础体系结构注重控制功能的实现,设计的重点是现场控制站,控制功能成熟可靠人机界面功能相对较弱,操作站提供信息有限各厂家系统均有专有产品构成,包括高速数据通道、控制站等。造成价位高、系统的维护运行成本高,应用范围受限。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二、DCS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二代DCS(成熟期)1980—1985代表系统——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引入局域网(LAN)作为系统骨干,系统的扩充更加方便。增加顺序控制、逻辑控制等功能,加强了系统管理站的功能,可实现一些优化控制和生产管理功能。网络协议仍各自为政,不同厂家的系统不能进行数据交换。用户图形界面逐步丰富,提供更多生产现场信息和系统控制信息。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二、DCS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三代DCS(扩展期)1985—代表系统——Foxboro公司的I/ASeries,Yokogawa的Centum-XL形成现代DCS的标准体系结构,直接控制、监督控制和协调优化、上层管理三层功能结构组态方面实现了标准化,IEC61131-3所定义的五种组态语言为大多数DCS厂家所采纳。各厂家普遍采用了标准的网络产品,如各种实时网络和以太网等。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二、DCS系统的发展过程新一代DCS——FCS生产现场层进行变革将控制站内的软功能模块分散地分布在各台现场数字仪表中,实现彻底的分散控制6.1概述

6.1.1DCS系统的概念

6.1.2DCS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特点6.1.3DCS系统的发展过程

6.1.4DCS典型产品6.1.4DCS典型产品一、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US:通用操作站GUS:全局用户操作站6.1.4DCS典型产品一、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6.1.4DCS典型产品一、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TDC-3000系统已形成了现场直接控制层(由DataHiway

和UCN连接的各种控制模块组成)监督控制层(由LCN连接的底层控制网和人机界面等功能单元组成)工厂管理层(由PCN连接的控制层功能和管理层功能所组成)三层清晰的体系结构Honeywell公司所推出的各代系统都具有向前的兼容性,可以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扩充新设备实现系统的升级。但系统显得有些烦琐,为追求兼容性,不得不增加很多接口单元,影响运行效率。典型的从底层控制逐步发展到高层管理的系统,是大部分具有仪表控制系统背景的公司发展DCS的模式6.1.4DCS典型产品二、ABB公司的IndustrialIIT6.1.4DCS典型产品核心设计理念是高度集成化的工厂信息:

1)

集成了ABB公司的800xA控制系统,具有过程控制、逻辑控制、操作监视、历史趋势和报警处理等综合型的系统控制能力

2)

支持多种现场总线、OPC等开放系统标准,形成了从现场控制到高层经营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3)

以控制网络为核心,向下连接现场总线型网络,向上连接工厂管理网络二、ABB公司的IndustrialIIT典型的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式形成的系统,注重信息技术的标准,在统一的标准构架上集成各个方面的产品,是很多有计算机系统背景的公司所采取的方法。具有开放性好、适应性强及功能完善的特点。行业背景略差,在不同行业应用时,要针对行业点进行专门的开发,才能充分满足应用需求6.1.4DCS典型产品三、和利时公司的HOLLiAS系统采用多“域”的结构形式,每个装置就是一个“域”,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意义上的DCS,多个域通过骨干网连接,形成功能完善、范围广泛的信息系统。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

6.1概述

6.2浙大中控DCS系统硬件构成

6.3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6.2浙大中控DCS系统硬件构成

6.2.1系统总体结构

6.2.2控制站规模6.2.3控制站硬件6.2.1系统总体结构6.2.1系统总体结构6.2.1系统总体结构1、信息管理网2、过程控制网3、控制站内部网络(名称为SBUS)采用符合TCP/IP协议的以太网,连接了各个控制装置的网桥以及企业内各类管理计算机,用于工厂级的信息传送和管理,是实现全厂综合管理的信息通道。

采用双高速冗余工业以太网SCnetII作为其过程控制网络,连接操作站、工程师站与控制站等,传输各种实时信息。

采用主控制卡指挥式令牌网,存储转发通信协议,是控制站各卡件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6.2浙大中控DCS系统硬件构成

6.2.1系统总体结构

6.2.2控制站规模6.2.3控制站硬件6.2.2控制站规模控制站主要由机柜、机笼、供电单元和各类卡件(包括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各种信号输入输出卡)组成,其核心是主控制卡。主控制卡通过系统内高速数据网络-SBUS扩充各种功能,实现现场信号的输入输出,同时完成回路控制、顺序控制,以及包括优化控制在内的各种控制算法。6.2.2控制站规模6.2.3控制站硬件1、机柜机柜采用拼装结构,可以通过拆卸各个机柜上的侧面板,形成互通的控制柜组,以方便整个系统内的走线。机柜最多可安装一个控制站的电源单元、6个I/O单元(机笼)和相关的端子板。6.2.3控制站硬件2、机笼机笼由金属框架和母板组成,母板一方面为卡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直流电源(5V,24V),另一方面实现卡件之间必要的电气连接。插拔卡件方便,容易扩展机笼分为两类:主控制机笼(配置主控制卡)和I/O机笼。每类机笼最多可以配置20块卡件,即除了最多配置互为冗余的主控制卡和数据转发卡各一对外,还可以配置16块各类I/O卡件。2、机笼接线端子DB9插头电源端子机笼背面互为冗余的SBUS网络接口6.2.3控制站硬件3、电源系统提供1种电源安装机笼(SP251);每个电源机笼可安装6个SP251-1电源单体;配置电源:根据机笼数量及配置选择电源的功率;按照系统容量及对安全性的要求选用单电源供电、冗余双电源供电、冗余四电源供电等配置模式;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主要由主控制卡、数据转发卡和I/O卡(即信号输入/输出卡)组成,卡件按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完成信号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输出、控制、计算和通信等功能。(1)主控制卡(SP243X)主控制卡是控制站的软硬件核心,负责协调控制站内的所有软硬件关系和各项控制任务

。可冗余配置。SBUS总线接至机笼背面互为冗余SCnet网接口网络节点地址SCnet设置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2)数据转发卡(SP233)系统I/O机笼的核心单元,一方面驱动SBUS总线,另一方面管理本机笼的I/O卡件。负责主机与I/O卡件之间的数据交换,是每个机笼的必备卡件支持冗余结构,每个机笼可配置双卡可采集冷端温度,作为本机笼的温度参考信号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2)数据转发卡(SP233)通过数据转发卡,一块主控制卡可以扩展1~8个机笼,可扩展16~128块不同功能的I/O卡件。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2)数据转发卡(SP233)通过数据转发卡,一块主控制卡可以扩展1~8个机笼,可扩展16~128块不同功能的I/O卡件。机笼间距离超过200m时,需要用SBUS中继器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2)数据转发卡(SP233)通过数据转发卡,一块主控制卡可以扩展1~8个机笼,可扩展16~128块不同功能的I/O卡件。主控制卡与数据转发卡位于同一机笼内时,SBUS总线不必外部连接,与扩展机笼的数据转发卡SP233连接时,SBUS总线需要通过机笼背面的“SBUS”插头来外部连线。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3)万能模拟信号输入卡(SP311)万能模拟信号输入卡是一块智能型的、点点隔离的、带有模拟量信号调理的二路信号采集卡;每一路分别可接收各种型号的热电偶、热电阻信号,毫伏信号,以及II型和III型电压、电流信号,将其调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送给主控制卡;并且该卡具有给变送器配电的功能;XX为I/O槽位号(0#~15#)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4)电流信号输入卡(SP313)四路电流信号采集卡;信号调理分为两组,1、2通道为一组,3、4通道为一组,同一组内信号调理采用同一个隔离电源供电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5)模拟信号输出卡(SP322X)四路点点隔离型电流信号输出卡;

隔离方式:光电耦合;输出信号:0~10mA或4~20mA(可组态选择)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6.2.3控制站硬件4、控制站卡件冗余卡件地址设置原则1)主控制卡可以冗余配置,也可以非冗余配置,地址范围是2-31。

冗余配置时,主控制卡的地址遵循“I和I+1连续,且I必须为偶数,“2≤I<32”的原则,且地址不能重复。非冗余配置时,I+1地址被占用,不可做其它节点地址用。JX-300X系统最多可有15个控制站。3)当I/O卡按冗余配置时,互为冗余的两卡槽地址遵循“I和I+1连续,且I必须为偶数,“0<=I<15”的原则。2)数据转发卡可以冗余配置,也可以非冗余配置,地址范围是0-15。冗余配置时,地址遵循“I和I+1连续,且I必须为偶数,“0<=I<15”的原则,且地址不能重复。6.2.3控制站硬件

应用实例6.2.3控制站硬件

应用实例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1、熟悉工艺流程2、设计控制方案,形成工艺控制流程图3、统计进控制室的信号类型和种类4、进行硬件配置1)操作站数量2)控制站数量3)控制站的控制柜配置、I/O机笼数量、I/O卡件类型和数量、卡件分配(信号来源)4)形成DCS配置图和数据表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

工程设计步骤6.2.3控制站硬件第六章集散控制系统

6.1概述

6.2浙大中控DCS系统硬件构成

6.3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一、AdvanTrolPro软件包组成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一、AdvanTrolPro软件包组成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二、系统组态基本功能1、说明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总体信息组态-控制站,操作站总体情况的说明控制站I/O组态-卡件的配置选择-信号点特性的设置控制站常规回路组态2、操作站一般显示画面的生成总貌画面;趋势画面;分组画面;一览画面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3、提供工程设计的相关组件的接口流程图制作软件报表制作软件图形化组态软件二次计算软件4、配置信息的编译、下载和传送二、系统组态基本功能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1、总体信息组态-控制站,操作站总体情况的说明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1、总体信息组态-控制站,操作站总体情况的说明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1、总体信息组态-控制站,操作站总体情况的说明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2、控制站I/O组态

卡件的配置选择;信号点特性的设置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2、控制站I/O组态

卡件的配置选择;信号点特性的设置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组态过程2、控制站I/O组态

卡件的配置选择;信号点特性的设置6.2浙大中控DCS软件组态三、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