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8641-2002 伪狂犬病诊断技术》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为伪狂犬病的诊断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实验室检测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各种技术和要求,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1. 范围: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即规定了动物样本中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临床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文献,确保所有操作均有据可依。

  3. 术语和定义:对伪狂犬病、伪狂犬病病毒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便于读者理解。

  4. 诊断技术

    • 病毒分离与鉴定:介绍了在适宜细胞系上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以及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免疫荧光法(IFA)等技术鉴定病毒。
    • 血清学试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等,用于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 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用以直接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核酸,提高检测灵敏度和速度。
  5. 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详细说明了不同种类动物(如猪、牛、羊等)的适宜采样部位、采样方法,以及样品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条件要求,以保证样品质量不受影响。

  6. 质量控制:强调了实验过程中应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使用,以及定期进行方法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7. 安全防护:提供了实验操作中应遵循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病毒传播和人员感染。

  8. 附录:可能包含具体的操作步骤、参考品信息或其他补充材料,进一步细化和指导实际操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8641-2018
  • 2002-02-19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_第1页
GB/T 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_第2页
GB/T 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_第3页
GB/T 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11.220B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DiagnostictechniquesforAujeszk'sdisease2002-02-19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伪狂犬病诊断技术GGB/T18641-2002中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2002年7月第一版2004年1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18545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8641-2002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Auieszky'sdisease.AD)是危害猪、牛、羊、狗、猫、家免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动物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主要是以发热、奇痒和脑脊髓炎症状为特征以死亡为结局,并呈散发形式。本病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猪感染后可引起姓振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大量死亡,15日龄内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死亡率10%~20%,种猪不育,母猪返情,空怀,公猪宰丸发炎肿胀、菱缩、失去种用能力:育肥猪增重缓慢、饲料报硼降低。本病呈世界性分本标准规定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用于死亡动物的病料检测和活体动物的鼻技子样品检测,其中聚合酶链反应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大批样品的检测。血清学诊断主要用于非免疫动物的诊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动物的抗体水平监测。中和试验特异性强,是国际通用的法定方法,可用于口岸进出口检疫;胶乳凝集试验,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基层现场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实验室大批样品检查、产地检疫、流行病学调查和无本病健康猪群的建立。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负责起草,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焕春、何启盖、李晓成、吴斌、方六荣、金梅林、邱德新、吴美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641-2002伪狂犬病诊断技术DiagnostictechniquesforAujeszk'sdiseas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猪、羊、犬、猫等及其他易感动物伪狂犬病的诊断。其中病毒分离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家免接种试验适用于伪狂犬病病毒的检测: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非免疫动物伪狂犬病抗体的检测以及免疫后抗体水平的监测:胶乳凝集试验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对伪狂犬病抗体的早期检测。病毒分离鉴定2.1试验材料改良最低要素营养液(DMEM)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仓鼠肾细胞(BHK.)或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新生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0.22m微孔滤膜,细胞培养瓶。2.2操作步骠2.2.1病料的采集:对死亡病畜或活体送检并处死的动物,以无菌手术采集大脑、三叉神经节、扁桃体肺等组织,冷藏送实验室检测。2.2.2样品处理:待检组织在灭菌乳钵内剪碎,加入灭菌玻璃砂研磨,用灭菌生理盐水或DMEM培养液(见附录A)制成1:5乳剂.反复冻融三次,经3000r/min离心30min后.取上清液经0.22m微孔滤膜过滤,加入青霉素溶液至最终浓度为300TU/mL、链霉素为100g/mL,-70℃保存作为接种材料。2.2.3病料接种:将病料滤液接种已长成单层的BHK细胞(或PK-15细胞)接种量为培养液量的10%.37℃恒温箱中吸附1h.加入含10%新生牛血清(已经过56C水浴灭活30min,过滤除菌,无支原体)的DMEM培养液,置37C温箱中培养。2.2.4观察结果:接种后36h~72h.细胞应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表现为细胞变圆,拉网、脱落。如第一次接种不出现细胞病变.应将细胞培养物冻融后盲传三代.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判为伪狂犬病病毒检测阴性。2.2.5病毒的鉴定: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或家免接种试验,或作进一步监定。3聚合酶链反应3.1试验材料蛋白酶K,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苯酚,三氯甲烷,异戊醇(分析纯)溴化乙键(EB).TEN缓冲液【见附录B(标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