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教学案3汽化和液化3课时_第1页
初二物理教学案3汽化和液化3课时_第2页
初二物理教学案3汽化和液化3课时_第3页
初二物理教学案3汽化和液化3课时_第4页
初二物理教学案3汽化和液化3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教学案3.3汽化和液化(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自主学习】活动一: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2、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液化。3、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现象是汽化?活动二:探究水的沸腾观看水的沸腾,回答问题:1、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沸腾前:沸腾时:2.回顾现象,观察分析图像,进行小结:思考:水沸腾后,如果熄灭酒精灯还会继续沸腾吗?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的特点: 沸腾:;沸点:。3、阅读教材58-60页“沸腾”部分,回答问题:(1)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2)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 ,如。【合作探究】阅读教材60页“纸锅烧水”,纸锅会燃烧吗?为什么?【感悟与收获】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蒸发的条件和特点2、掌握蒸发和沸腾的区别3、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认识液化现象。能列举有关液化的实例4、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自主学习】活动一:蒸发问题1:①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汽化还有一种方式叫做。②蒸发是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③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④沸腾与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都需要要—热;蒸发可以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具有作用。问题2: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夏天晒衣服和冬天晒衣服,哪个时候衣服干得快?(2)放在碟子中的水和放在窄瓶口中的水,哪个干得快?(3)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结论:哪些因素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 问题3: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重点)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位置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液体自身温度变化相同点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活动二:液化阅读课本61页部分内容,回答问题:.液化的两种方法是什么?.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例如:.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举例:.液化要 热。思考: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些白气是哪里来的呢?烧水烧饭时,也会有大片的白气,这些白气又是哪里来的呢?它们一样吗?(认识水蒸气)【合作探究】解释下列现象:①打开冰箱,烟雾冒出来。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烟。冬天,我们口里呼出白气。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夏天,地面的自来水管经常会冒汗。夏天,开有空调的屋里玻璃上会有一层小水珠,请问:水珠是出现在玻璃的外侧还是内侧,试解释形成的原因?冬天呢?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阅读课本第62页“电冰箱与臭氧层”,说明电冰箱的工作过程【感悟与收获】本节课我知道了 【当堂检测】.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口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水烧开时,壶嘴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是()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白烟.夏天扇扇子能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扇子所产生的风()A.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B.在人体表面吸热C.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 D.减慢了人体表面汗水的蒸发.炎热的夏天,打天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风降低了人周围空气的温度 B.电风扇吹采的是凉风C.吹风加快了汗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作用 D.电风扇有制冷的效果.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D、以上都不对.小帆同学揭开棒冰的包装纸后发现棒冰会冒“白气”,这个现象属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8、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使病人不感觉到冷第三课时TOC\o"1-5"\h\z.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60℃的水,正在沸腾中 B.用纸盒装水,放在火上加热,可将盒中的水烧开C.液体吸热后,温度却不升高 D.用水银温度计测得南极考查站的温度是-60℃.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镜面变得模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变模糊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液化;D.汽化。.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逐渐升高B、不变C、逐渐降低D、忽高忽低.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变湿后变干,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先后•.把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时会看到水面出现“白气”在这过程中,先是水发生,后是水蒸汽发生..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进入教室后,总出现镜片先模糊,稍等一会儿又清晰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经历的物理过程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熔化后凝固.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喝热水时,用风扇吹,水凉得快.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D.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8.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开水的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遇冷,使手表面温度升高。.“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热。.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14.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A.液化B.沸腾 C.凝固D.蒸发.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例如,家庭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如图甲),实际上是采用的方法由水蒸气成小水珠形成的;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如图乙)是在常温下采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到钢瓶中的。.10.(2013•南宁月考)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