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应试高分答题技巧新课标卷生物高考应试答题口诀2则对口决一的解释:
例1:(2014年新课标卷32)(11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填个体编号)分析:这道题是近几年新课标卷最简单的一道遗传题,然而学生的得分情况并不乐观。一些好学生也存在漏答的情况,一些以前做过一次原题的学生依然存在漏答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这道题不难,为什么会丢分呢?老师和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心态,对于一道看起来较简单的遗传题,总是想心算而不愿意动笔,而这正是出现漏答和错答的原因。这道题告诫我们,再简单的遗传题,为了准确起见,也要动笔演算。此外,本题11分,共4空,那就意味着有3个空都是3分,而本题有2个3分空的答案都是3个内容,这很值得关注。这说明做题之前先评估一下每空的分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评估之后一个空值3分,很有可能命题者就设计了3个答案。另外新课标卷经常出现“为什么”、“原因是”、“是因为”这样的设问方式,旨在考察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一般这种空的赋分都是3分,标准答案往往是一个或2个长句子,因此不要幻想写几个字就能拿全这3分,就是“凑”也得“凑”出2个长句来。对口诀二的解释: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理解能力”的要求: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一:题干语言(命题者和做标准答案的是同一个人,所以命题人在题干中的表述特点在答案中也会体现出来,因此模仿题干语言来答题跟标准答案的接近程度就高,俗称“抄题干”。)表达方式二:教材语言(生物学名词和术语),切记不说“心里话”。例2:“庄稼地里放稻草人”有什么生态学意义?用“心里话”回答:吓唬鸟,产量高。(不得分)用“教材语言”回答: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满分)新课标卷应试答题技巧之——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知识,不熟悉的设问角度》
在高考题中,也有这么一些空,有“百花错拳”的味道,乍看“熟悉”,实则“有变”,思维定式的考生往往“中招”。下面给朋友们分享几则高考题中的“百花错拳”,提醒各位将要应试的朋友,做新课标卷生物高考试题时,要警惕“最熟悉的陌生人”,越是熟悉的考点越要谨慎,仔细体会设问前后句语境的限定,避免思维定式导致的无谓丢分。
【例1】(2015新课标II卷31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分析】:看到题干中“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时,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对,K/2。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模型中,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K/2填过很多次了吧,但是这一空不能填K/2,因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前一句的语境限定是“当乙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时”。
总体来说,新课标卷命题情景都不复杂,往往用新颖的设问角度来考察熟悉的主干知识,设问角度的新颖性又往往体现在前后句的语境限定。请体会下面的例子。
设问1:中心法则包括____________。
评价:这是学生最熟悉的设问角度,都知道怎么回答,当然也就没有区分度
设问2: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_____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在不同分子之间的流动,即_______。
评价:这是2015年新课标II卷的设问角度,高下立判。
【例3】(2015新课标I卷30节选)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
【分析】:这一空看似简单,答案无非就是“神经调节”或者“体液调节”,二选一,但是很多好学生却做错了。原因何在?还原一下这部分考生的思考过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题干中剪断传出神经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该过程不属于反射,所以不能填神经调节。
但,问题是,“不属于反射”不代表“不属于神经调节”。我猜测命题人的想法本来是挺简单的,因为题干给的信息是“迷走神经(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因此只能填神经调节。学生做错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想多了,课标卷的有些空本来就是挺基础的。二是平时的训练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这样的训练过多,形成了思维定势。
新课标卷应试答题技巧之——不可或缺的废话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理解能力”的要求: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因此,新课标卷经常出现“为什么”、“原因是”、“是因为”这样的设问方式,旨在考察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一般这种设问的赋分都是3分,标准答案往往是2个较长句子。很多学生往往理解了题意,但就是不能组织恰当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写出的答案总是跟标准答案有较大差距;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标准答案说的是“废话”。下面将用新课标卷的高考真题来告诉大家,标准答案中的这些“废话”为什么是不可或缺的。
先举个地球人都看懂的例子。
情景:小明坐爸爸的车去学校,爸爸的车坏在路上了,所以小明迟到了。
问题:小明迟到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1:因为小明是坐的爸爸的车。(阅卷人心情好给1分,心情不好给0分,因为坐爸爸的车跟迟到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答案2:因为小明爸爸的车坏在路上了。(1分,因为阅卷老师要猜测小明坐在爸爸的车上)
标准答案:小明坐爸爸的车去上学(1分),爸爸的车坏在路上了(1分),所以小明迟到了(1分)。【例1】(2013新课标II卷30节选)回答下列问题:(2)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命题情景: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正常,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血糖;所以,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下降速率不同。
问题: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
学生答案1: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多(1分,因为胰岛素分泌多,跟血糖下降速度不同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学生答案2: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2分,缺少一句你觉得是废话的话)。
标准答案: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和被利用,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分,标准答案比学生答案2只多了一句你认为是废话的话)
【例2】(2015新课标II卷29节选)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A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情景:A组果实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他组,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A组。
问题: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A组,其原因是?
学生答案1:A组果实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他组(书写工整2分,书写不工整1分)。
学生答案2:A组果实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他组,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书写工整3分,书写不工整2分)。
学生答案3:A组果实乙烯释放量高于其他组,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A组果实最早成熟(就算书写不太工整也必须给3分,因为这样回答,逻辑上无懈可击)。
【例3】(2015新课标II卷31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答案1:丙增加则乙减少,乙减少则甲增加(1分,因为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丙增加则乙减少)。
学生答案2:丙吃乙,丙增加则乙减少;乙吃甲,乙减少则甲增多(2分,太口语化,没有用生物学语言答题)。
学生答案3:丙动物捕食乙动物,丙动物数量增加则乙动物数量减少;乙动物捕食甲动物,乙动物数量减少则甲动物数量增多(3分,表述具有浓浓的生物学味道,虽然有点啰嗦)。
【例4】(2012新课标节选)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紫色加粗字体部分为设问处和答案)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第(1)问的第4空,标准答案就是把题干反着说了一下,就是一句“废话”,但这句废话值2分。所以,面对新课标这样的设问方式,实在不知道如何回答,把题干反过来抄上去,没准就能蒙对2分。答案: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情况新课标卷应试答题技巧之——秒杀遗传探究类题目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遗传大题,以遗传知识为背景考察探究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由于此类题目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但此类题目由于题干的文字描述较长,题干信息量较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作答十分困难,对此类题目的命题模式和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归纳,构建出一种容易操作的解题模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
探究的一般流程
因为遗传类探究题重点是要考查探究能力的,所以要求学生对探究的一般流程要非常熟悉。探究的一般流程见图1。探究是一种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探究总是以问题为起点的,有了问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提出假说。假说是否正确则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方案来验证。在还没有实施实验方案之前,我们心中就有一个期盼,如果假设正确,那么实验方案实施之后会出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称为预期结果。实验方案实施之后会得到一个真实的实验结果(也称为结果),我们把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做比较,就能判断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相符,则结果支持假设,假设就是结论,结论是对问题的回答。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结论就是否定了假设。简单的说,探究其实就是找一个看得见的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结果是看得见的证据,结论是问题的答案。
我们发现,上述探究的一般流程如果和遗传知识结合,可考察的环节一般就只有2个,一是实验方案设计,二是预期结果。命题者一般都会在题干中交代“问题”是什么,“假设”是什么,然后让考生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哪种假设正确并预期实验结果。简而言之,此类题目的命题思路一定是:问题→假设→方案设计→预期结果,学生只要按照这4个环节去审题,就不会迷茫,就能快速而有效的对题干信息进行转换,下面结合一道经典高考题来具体分析。
例1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I.若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II.若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III.若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命题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以遗传和变异知识为背景,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题目。按照上文提到的4个环节(问题→假设→方案设计→预期结果)审题并进行题干信息的转换,见图2。
解析:按照3种不同的假设,M的基因型分别为XRY、XrY和XrO(不育)。题干要求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来验证哪种假设正确。由于题干中的实验步骤只有一步,又要求简便,那就意味着只需要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那就只能是让M和一只雌果蝇杂交。相当于用这只雌果蝇来检测M的基因型,联系测交原理,应该用XrXr产生的一种隐性配子来检测M产生的配子种类,从而检测M的基因型。所以实验方案是“让M和白眼雌果蝇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按照假设一预测的结果是“子代有红颜果蝇和白眼果蝇”,按照假设二预测的结果是“子代全都是白眼果蝇”,按照假设三预测的结果是“无子代”。2
构建解题模型
依据上文的分析,遗传类探究题的命题模式是比较固定的,题干中必定会给出“问题”和“假设”,设问主要集中在“方案设计”和“预测结果”。这类题目,题干的文字描述往往比较多,很可能读完一遍题干后不知所云,为了避免造成思维混乱和节省时间,需要对题干中的文字信息进行转换类似图2的转换。
下面结合解题的三个步骤(审题、解题和答题),给出此类题目的通用的解题模型,见下图审题:按照“问题→假设→方案设计→预期结果”的顺序审题并进行题干信息的转换。
解题:遗传题的实验方案设计步骤一般不会很复杂,有的是一步杂交实验,有的是两步杂交实验。杂交实验方案设计必须得有主角(基因型不明确的个体),其次得有用于检测主角身份的配角,如果主角是雄性,那配角肯定是雌性。确定好主角和配角之后,按照不同的假设在草稿纸上推算出杂交实验的子代结果。
答题:把草稿纸上的解题过程转换成文字填到答题卡上。写实验步骤时,要交代清楚主角谁,配角是谁,“看得见的证据”是什么。预测结果(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时,一般先说结果(看得见的证据),再说结论(结果支持的那个假设),中间加上“说明”二字。3
提高熟练程度
例2(2013新课标I卷31)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多代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_______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某植物开紫花是因为合成了紫色色素,紫色色素是通过8步生化反应链生成的,由8种酶来催化该生化链的完成,8种酶分别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题干中说“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所以可确定A_B_C_D_E_F_G_H_开紫花,其它开白花。题干中又说“大量多代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可判定紫花品系为纯合子AABBCCDDEEFFGGHH,白花品系之一为aaBBCCDDEEFFGGHH。
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实验方案是让该白花植株分别与上述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的颜色。按照假设一预测,5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开紫花,按照假设二预测,有4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开紫花,有1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开白花。
例3(2012新课标节选)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___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____性基因突变为____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_______。
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____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____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答案】:(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情况(2)
1:1
毛色正常新课标卷应试答题技巧之—获取信息能力如何考察最坑人
高考考试大纲(生物部分)中明确指出高考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这就意味着,高考的答案未必都是所学知识,也可能来自刚刚给你的题干中的课外材料中的信息。题干信息可以直接作为高考题的答案【例1】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分析】:读题时要关注两类信息:熟悉的信息和新信息。熟悉的信息是指你能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的这部分信息,例如本题中的“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新信息是指你不能够联系到课本所学知识,题干中刚给你的这部分信息,例如本题中的“成年女性排卵的前一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教材中学过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调节的结果是二者含量相对稳定,但本题的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相互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这显然与所学知识是矛盾的,因此这就是新信息,而新信息往往直接就是本题的答案。
答案:C知识表达的准确到位可以借助于题干信息(抄题干)。
【例2】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3)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
【分析】:第(2)问中,雌蛙垂体悬浮液含有的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雄蛙的垂体悬浮液中的促性腺激素能不能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当然可以。请注意题干“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蛙垂体”悬浮液包括雄蛙垂体悬浮液和雌蛙垂体悬浮液。那么地(3)问的2个空该怎么回答,怎么组织语言?很简单,抄第(2)问的题干。
答案:(3)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是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新课标卷的选择题如何考察获取信息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新课标卷的选择题,题干都非常简洁,大部分都是“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这些选择题的题干里几乎没有新信息。这样的题主要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以“刚正面”为主,不“坑”不“偏”,不用考虑太复杂,更不能钻牛角尖。注意,这跟平时做模考题是很不同的,很多模考题的命题水平跟高考题差距较大,模考题由于命制不出区分度高的大题,因此往往在选择题上为难学生,巴不得每个选项都挖坑。
课标卷的选择题最多有一个选择题考察获取信息能力,很容易辨别,往往就是题干较长的那一道题。
【例3】(2014新课标II卷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分析】:作为一道选择题,这道题的题干很长,很显然要考察获取信息能力。但读完题,你会发现,题干的文字描述主要是为柱状图服务,新信息主要蕴藏在柱状图中。因此正确解读柱状图就成了解题的关键。
对于这样一道题目,首先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道题就是选择题里区分度最高的一道了,值得慢下来花3分钟认真的做。为什么要花3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它值6分。
首先对柱状图中的信息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转换:
由柱状图可知,a、b、c组,花冠细胞吸水;a组吸水最多,a组细胞液浓度最低,A选项错误;
由柱状图可知,d、e、f组,花冠细胞失水;f组是失水,但b组是吸水,所以f组失水量大于b组,B选项错误;水分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的ATP,C选项错误;
【答案】D
4、获取信息能力如何考察最坑人
高考如果在遗传大题考察获取信息能力,不可怕。因为遗传题的新信息一般都是用于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的,题干中的新信息不容易遗漏,因为遗漏了你就做不下去。
高考如果在其他模块考察获取信息能力,如果信息是以曲线图,柱状图,表格形式给出的,那也不可怕。因为这些信息你也不容易遗漏。
高考考察获取信息能力最可怕的方式是:新信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而当你答题的时候,命题者成功的通过前面的设问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在回答专门为新信息设置的那一空时,你已经忘记了新信息的存在,若你想当然的按自己的理解作答,则必错无疑。
【例4】(2014新课标I卷30节选)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分析】:首先,题干中有新信息:“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这个新信息意味着,就算没有人为的干预,由于气候越来越干旱,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最后也会出现荒漠。如果第(3)问没有第一个空,只有第2个空,那么会有较多的学生会想到要利用新信息。但,很遗憾的是,本题有两个空,第一个空成功的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做第二个空的时候,学生已经忘记题干中的新信息。这就是考察获取信息能力最可怕的方式。
答案:(3)变快
未发生改变【例5】(2012新课标卷29节选)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再通过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萌发过程中在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mg。
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mg·粒-1·d-1。
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建议大家整体做一下这道题,但我只分析第(4)问,因为只有第(4)问与本文直接相关。【分析】:由于题干中给的信息限定是“黑暗”,所以萌发种子就算长出叶子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随时要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因此,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下降,原因是萌发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种子储存的有机物,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多么简单的2空,4分。但是,据当年的阅卷老师回忆,最后这2空得分率也非常低。因为这道题的第(2)和(3)太难了,等学生做到第(4)问时,已经头昏脑涨,根本就没有看到或者没心思看“若保持实验条件(黑暗)不变”这个重要信息。
【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
26.5
(3)22
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种子储存的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应对策略】:读题的时候,把题干中的新信息画出来,告诉自己,后面有个空一定会用到,一定会用到,一定会用到。。。。。。
一般牵扯到新信息的这一空很可能就是这道题区分度较高的一空,做完题一定要回头看一下,新信息有没有用到。如果没有用到,告诉自己,此中必有蹊跷。如何规避高考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兼谈“抄题干”)本文大致内容一、先明确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答案最容易得分?
2、高考阅卷的潜规则
3、课标卷生物高考试题标准答案的出处二、如何规避高考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
1、遵从正常的书写习惯,不要标新立异
2、不写错别字,尽量把字写工整
3、学会“抄题干”(用题干语言来组织答案)
三、什么是“马后炮”和缘分一、先明确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答案最容易得分?
当然是跟标准答案越接近的答案越容易得分。
标准答案谁制定的?
当然是谁命题谁制定标准答案。
如何让你的答案跟标准答案长的像?
当然是模仿命题者题干中的用词和风格(抄题干),因为命题者命制题干和制定答案的风格具有一致性。
2、高考阅卷的潜规则(不是你的答案不对,而是阅卷老师不会花时间仔细看)
每年都有中学教师参与高考试题的阅卷工作,所以高考的阅卷流程不是什么秘密。正式阅卷之前,会先试阅几千份试卷,收集学生答案中可能存在的正确答案(与标准答案的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考生的答案意思正确,但并没有在试阅时被收集到。所以,这些学生的正确答案很可能就会被误判。
高考阅卷的主力军是在校的研究生,阅卷速度非常快,长句子表述题阅卷时首先看关键词,没有关键词的答案被误判的概率就很大。有人可能会说,高考阅卷会这么不负责吗?其实这不是负责不负责的问题。简单的算个账,就按一分钟批阅5份试卷算(当然,这个速度肯定是要挨批的,被扣工钱也是有可能的),一个小时300份,一天下来将近一天要评阅将近3000份试卷,阅卷老师也是人啊,阅卷老师也会觉得累啊,换谁谁也累。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3分的产句子表述的空,阅卷老师评阅了几十份卷子都见到一个跟标准答案长的像的,突然发现你的答案的表述习惯跟标准答案很接近,那是什么感觉?亲人啊,他乡遇故知了!然后,毫不犹豫的,就给了你的这一空满分,哪怕你的字写的很难看。
3、课标卷生物高考试题标准答案的出处
课标卷生物高考题,虽然有较多的赋分为3分的长句子表述题,但认真分析标准答案,就会发现,其实答案用词的出处只有两个,一是教材(对课标卷而言就是人教版教材)中的重要名词和概念,二就是命题者在描述题干时的用词。下面略举几例。【例1】2015课标I卷29节选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1)单位光照时间(光照135s)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
学生答案1:C组光照时间短,而光合产物相对含量高(意思基本是对的,但很不规范)
学生答案2:C组只用了一半的光照时间,光合作用产物大于D组的50%(答案完全正确,但跟标准答案的表述有差距,因为没有抄题干)
标准答案: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分析:首先,这个长句子表述的设问是非常难的,得分率很低。阅卷老师评阅这一空时,看的关键词应该是两个:“一半光照时间”和“94%”。我们可以想象,高强度的机械的长时间干一件事,人是很容易疲劳的,疲劳之后是不愿意思考的。所有我们有理由相信,阅卷老师只要看到了“94%”这个关键词,就会毫不犹豫的给这一空满分,这就是抄题干的魅力。【例2】2015新课标II卷31节选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学生答案1:丙增加则乙减少,乙减少则甲增加(1分,因为没有说清楚为什么丙增加则乙减少)。
学生答案2:丙吃乙,丙增加则乙减少;乙吃甲,乙减少则甲增多(2分,太口语化,没有用生物学语言答题)。
学生答案3:丙种动物捕食乙种动物,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则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乙种动物捕食甲种植物,乙种动物数量减少则甲种植物数量增多(3分,表述具有浓浓的生物学味道,虽然有点啰嗦)。
标准答案: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
分析:
“丙吃乙,丙增加则乙减少”这个答案其实意思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很不规范。如果经过训练,学生有很强的“抄题干”意识,就不会表述成“丙吃乙”或者“并捕食乙”,而是“丙种动物捕食乙种动物”,这样跟标准答案就长的非常像了,当然也就更容易得满分,从而规避掉被误判或扣分的风险。二、如何规避高考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
在认同上述观点之后,咱们再来说一说,如何规避阅卷时被误判的风险,减少无谓的丢分。
1、遵从正常的书写习惯,不要标新立异
例如,写基因型的时候,按照大多数人的习惯,通常是A和a在前,B和b在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在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在后。但是如果你写成BbAa、XBXbAa,肯定不算错误,因为教材也并没有规定谁在前谁在后,但是这种答案被误判的风险就很大。
再如(2014课标II卷39题节选)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ⅹ1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交易中介合作协议
- 工程劳务涂装分包协议
- 党建项目培训合同
-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合同
- 消防设备维修改造工程招标合同
- 范文个人保证书写作指导
- 教育机构电脑采购协议
- 组合贷款借款合同的履行解决
- 官方版简易房屋买卖合同
- 膨润土采购合同格式
-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控制电路》
- 环保设备运行管理台账
-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 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表
- Photoshop(PS)教学课件:第6章调色
- 幂函数评课稿
- 能你也能:IPD产品管理实践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妈妈来抓兔兔》含反思
- 中原银行2023年招聘人员(郑州)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做个快乐的小学生》
- 一道新能 《2022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