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1页
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2页
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3页
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4页
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王温宁;张娜浏晓斌浏希鹏;薛宇翔;杨洁;李克昌;侯婉玉【摘要】从宁夏天然草原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近年来宁夏草原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和成效,分析了宁夏天然草原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7(058)012【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对策【作者】王温宁;张娜浏晓斌浏希鹏;薛宇翔;杨洁;李克昌;侯婉玉【作者单位】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宁夏草原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6宁夏是我国传统十大牧区之一,有天然草原面积244.33万hm2,占宁夏国土总面积的37%,是宁夏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黄河中游上段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宁夏草原共分5个大类、52个组、353个型。其中:温性草甸草原8.86万hm2,占草原总面积3.63%;温性草原63.59万hm2,占26.03%;温性荒漠草原144.30万hm2,占59.06%;温性草原化荒漠22.69万hm2,占9.29%;温性荒漠4.87万hm2,占1.99%。1宁夏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现状从2003年起,面对草原生态持续恶化局面,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全自治区域的禁牧封育。同时,组织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等重大工程项目,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大力开展草原监理执法,强化草原防火和鼠虫病害防治工作,草原植被得到恢复,草原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1.1保护与建设的成效经过14年的努力,宁夏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由禁牧前的35%提高到52%;重度沙化草原面积由42.29万hm2减少到16.45万hm2,减少了61.1%;天然草原鲜草产量401.4万t,干草产量195万t,比禁牧前增长51.1%。草原生物多样性指数达到0.89,比禁牧前提高56.3%。草食家畜饲养量由禁牧前的1010万头(只)增长到1950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9亿元,比禁牧前2003年的36.35亿元增长了2.8倍。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9939元,初步实现了〃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的阶段性目标。1.2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措施1.2.1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2003年5月,宁夏境内草原全面实行禁牧封育,各市(县、区)政府认真贯彻禁牧政策,落实禁牧措施,把禁牧封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书。同时,出台加强禁牧封育工作十项新规,通过强化宣传、选聘村级禁牧工作人员、在主流媒体设立〃曝光台”和实行约谈制度等具体措施防止禁牧反弹。1.2.2大力实施草原建设项目2003-2016年,宁夏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涉及宁夏16个县173个乡镇,共完成草原工程围栏建设155.33万hm2,退化草原补播改良53.73万hm2,分别占宁夏草原总面积的64%和22%;建设棚圈148万m2。建设国家级固定监测点8个,自治区级固定监测点120个,覆盖所有草原区,开展了草原生态与生产力监测、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草原补奖政策评价等工作。1.2.3落实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十二五”期间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19.4亿元,惠及20个县34万户农牧民。其中,禁牧补助10.668亿元,牧草良种补贴2.85亿元,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4.437亿元,绩效考评奖励资金1.430亿元,受益农户户均获得直补资金5656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全面落实,确保禁牧封育期间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有力地推动了宁夏优质牧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1.2.4强化草原执法监督宁夏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强化行政执法,依法查处了一批非法占用、先占后批、少批多占、乱占滥用、开垦草原等违法案件。〃十二五”期间,宁夏各类草原违法案件发案1933起,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和草原监督管理机构立案1331起,平均立案率68.86%,结案1278起,结案率96.02%,案件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28起。同时,对查处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增强了草原执法的权威性。1.2.5开展草原灾害防控宁夏将草原防火、鼠、虫等灾害防控作为一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纳入到整个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内容中,使草原灾害防控措施能落到实处。建成草原防火物资储备库4个、防火站13个、草原防火指挥中心2个,总建筑面积1.1万m2。在建的贺兰山东麓和环六盘山草原防火项目将使宁夏重点草原防火区实现基础设施全覆盖。累计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153万hm2以上,推广25个狐狸控制草原鼠害试验点,其中宁夏区内17个,区外8个。目前已野化训练了10批共442只银黑狐放归草原,防治面积达到45.2万hm2。1.2.6开展了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工作2015年7月开始,宁夏在盐池县青山乡启动了草原确权承包登记试点工作。经过承包草原权属调查、家庭成员及承包地块信息采集、承包地块指认勘界、面积确认、审核公示、完善合同、确权发证等环节的工作,完成了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4060户,12739人的入户调查和2.6万hm2草原的实地测绘和确权承包。建成了《宁夏草原确权承包登记综合信息平台》,制定了《宁夏草原确权承包技术规程》,为宁夏开展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探索了路子。2存在的问题2.1草原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受制于所处的生态大环境,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草原生态系统仍十分脆弱。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发展,铁路、公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农业开发、矿藏开采等工程项目日益增加,舌L征滥用、私开滥垦、舌L采滥挖等破坏草原案件呈高发趋势,导致天然草原面积持续减少。2.2草原资源管理利用水平不高宁夏虽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但从人均资源量、资源分布利用、承载力水平、管理方式来看,宁夏草原资源管理利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草原资源的底子尚未摸清,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草原监测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草原灾害监测预警机制还不够2.3草原监理执法难度大目前,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与司法、国土、林业仍没有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草原违法犯罪案件查处难度大。基层草原监理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手段不强,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仍需提高。3对策与建议3.1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继续围绕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工程,以禁牧封育、自然修复为主,加强草原补播和沙化草原治理,改良天然草原,开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生态建设工程,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3.2建立健全草原保护制度体系全面落实草原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全面开展草原确权承包登记,使草原资源变成资产。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划定基本草原和草原生态红线,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对生态红线内草原、基本草原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审批制度。严格执行草原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定草原植被覆盖度约束性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积极推广草原管护员制度,建立草管员队伍,形成自下而上草原管理体系。全面建立起权属明晰、保护有序、评价科学、利用合理、监管到位的草原保护制度体系,促进草原实现休养生息和永续发展。3.3大力推进依法治草进一步修改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主动加强与司法、国土、林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健全和完善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切实强化项目建设使用草原全过程的动态监管,解决〃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加大执法培训和普法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强化市(县)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提升全社会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积极营造依法治草工作环境。3.4探索科学利用草原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草原资源调查成果,按照资源禀赋与特点因地制宜划分生态区域,制定中、长期的草原保护建设总体规划。对天然草原科学利用做长期的试验研究,科学核定天然草原载畜量,总结出对生产有指导作用的放牧强度、放牧制度和放牧方式,为科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国家、自治区级固定监测点和路线调查点的三级监测网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草原资源与生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并逐步建立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草原生态保护系统,为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3.5加快现代草畜产业发展大力扶持优质牧草种植和饲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饲草资源的供给能力。引导农牧民由天然放牧向舍饲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