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383-1998 是一项由中国发布的国家标准,其全称为《造船及海上结构物 挖泥船 分类》。这项标准主要规定了挖泥船的分类方法,旨在为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及管理等相关领域提供统一的分类依据和标准,促进挖泥船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标准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对象是用于疏浚、挖掘水下土壤及类似作业的各类挖泥船,包括自航式、非自航式以及特殊用途的挖泥船。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执行本标准的具体要求至关重要。
-
术语和定义:对挖泥船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挖泥船类型(如抓斗式、吸吮式、切割式等)、船舶尺度、作业能力等,以便读者准确理解后续分类标准的基础概念。
-
分类原则:阐述了挖泥船分类的基本原则,通常依据挖泥船的作业原理、推进方式、自航能力、船体结构特点及主要作业水域等因素进行综合分类。
-
分类方法:详细描述了挖泥船的具体分类体系,包括但不限于:
- 按作业原理:分为抓斗式挖泥船、链斗式挖泥船、吸吮式挖泥船、切割式挖泥船等。
- 按推进方式:可划分为自航式和非自航式挖泥船。
- 按自航能力:进一步细分为远洋、沿海、内河等不同等级。
- 按特殊功能:如有无安装定位系统、是否具备环保作业能力等进行分类。
-
分类代码:为每一种分类提供了相应的代码,便于信息交流和数据处理时的统一性和便捷性。
-
示例与说明: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如何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对挖泥船进行分类,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B/T_17383-1998idtISO8385:1990造船及海上结构物挖泥船分类Shipbuildingandmarinestructures-Dredgers-Classification1998-05-18发布1999-02-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船及海上结构物挖泥船分类GB/T17383-1998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0号邮政编码:100045电话:63787337637874471998年11月第一版2005年1月电子版制作书号:155066·1-15313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7383-1998前本标准等同采用ISO8385:199《造船及海上结构物挖泥船-一分类》。本标准的附录A是原ISO标准的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元。
GB/T17383-1998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国标准机构(ISO成员团体)的国际性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团体如对某一技术委员会所从事的课题感兴趣,都有权参加这个委员会与ISO有联系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的国际组织也可参加这项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所有电气标准化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各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在IO理事会批准为国际标准之前,先送各成员团体认可。按ISO标准制定程序,国际标准草案至少需要有75%的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才能成为国际标准。国际标准ISO8385由ISO/TC8——造船及海上结构物技术委员会编制。附录A仅提供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船及海上结构物老泥船分类GB/T17383-19981dtISO8385:1990ShipbuildingandmarinestructuresDredgers-Classirication范园本标准规定了为通过挖掘或移动泥土以改变航道尺度而设计的各类挖泥船的分类。挖泥船包括以疏没为目的的船舶或源浮结构物。2分类挖泥船分类按表1中1~11的规定:1)作业区域:2)土质特性:3)动力装置4)可移动性:5)可运送性:6)船员住舱;7)挖泥装置的位置;8)作业运动;9)移位和推进设备10)挖泥方法;11)挖掘物的输送、表1分类作业区城1.1内河1.2海域1.2.1港区和沿海1.2.2近海1.2.3远洋1.3特殊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