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高考考点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真理。(3)认识过程。
(1)结合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3)结合科学的新发现及对宇宙认识的加深,说明认识发展的过程。
考查重点关注热点特别提醒:(1)认识的源泉≠认识的途径。(2)主观认识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3)“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它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4)认识运动的“循环论”和“直线论”都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真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名师点睛[闪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图解]状元笔记1.2.理解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特点。本考点在高考中命题较少,一般掌握即可。考点一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活动。注意: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知识梳理】1.2.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易错警示: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重点突破】1.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2.(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本考点不是高考的常考点,复习备考时重点把握实践的三个特点即可。(2011·课标,21,4分)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命题角度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解析
①强调“经验”这一意识的重要性,与漫画所强调的“实践”无关,故排除;③则强调了失误和错误的重要作用,也与题意不符;②④均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选C。答案C(2009·海南)“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②④的说法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的特点,故本题选B项。答案B【典例2】►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人士能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A.自觉选择性 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解析由材料信息“通过实践把头脑中的观念变成现实的存在”可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故选C。答案C对应训练【训练1】►(2012·苏州三校联考)浙江台州市的农民说,以前卖农产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卖,后来有了专业批发市场,使销量大增,现在有了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把产品卖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些变化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解析由“变化”一词可知,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D正确。答案D【训练2】►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提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知识梳理】1.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2)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3)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3.4.正确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来源是唯一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则有两条,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重点突破】1.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2.★★★★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几乎各省份每年在此都有命题,既有选择题,又有主观题,复习备考时应格外关注。(2011·安徽文综,9,4分)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和认识的发展的理解。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只有人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③正确;④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客观性。故选A。答案A
命题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1】►(2010·江苏单科)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典例2】►解析本题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切入点,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要重点把握这句古诗的哲学寓意——要求人们重视实践,明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是在讲学习他人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与题干中的诗句寓意不符,故舍去;C的寓意是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调查研究,也与题干中的诗句寓意不符,故舍去;D的寓意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题干中的诗句寓意也不相符,故亦舍去;B的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与题干诗句的寓意一致,都强调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故选B。答案B与改革开放同行,折射时代变幻风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又促进和保障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顺利前进。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析材料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深深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和保障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顺利前进”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答案B对应训练【训练1】►(2011·上海单科)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抽象思维的过程C.获得经验的过程 D.寻求真知的过程解析欧阳修再赴滁州城外,目的是“准确反映景象”,是一个寻求真知的过程。虽然这一写作修改过程是实践活动,也可能需要运用抽象思维,获得经验,但这都不是目的,A、B、C不合题意,故选D。答案D【训练2】►理解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考点三真理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知识梳理】1.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1)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2.3.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因:(1)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2)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重点突破】1.2.★★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一般,但有些省份在此常有命题,如江苏、广东等。复习备考时应重点把握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2011·江苏单科,28,2分)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①表述错误,既然是真理,即是正确的认识,就不能被推翻,否则就是谬误;②表述也不对,认识是基于历史条件的,而不能超越,排除④;②③分别表明真理的发展过程和具有的特点,故选C。答案C命题角度真理 [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2012·泰州质检)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③真理是永恒不变的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③本身说法错误,真理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①②④正确,故选B。答案B
对应训练【训练1】►(2011·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训练2】►解析本题以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热点为背景,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这一知识。答好此题,首先要熟练掌握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内容,然后认真审题,明确设问的指向,即对“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最后找准评析点,把评析点与理论对应起来分析即可。答案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考点四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知识梳理】1.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的前进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3.正确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逐步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方向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如图示)。【重点突破】1.意识与认识的关系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概念对应。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2.★★★本考点是高考的常考点,常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考查。(2011·课标,20,4分)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①表述错误,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可能不同,而不是总是不同;②的说法没有揭示出合理性,只是问题的重复。③④分别从客观、主观两个角度说明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的原因。故选D。答案D命题角度认识的过程[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010·全国Ⅰ)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对应训练【训练1】►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大陆漂移说的认识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过程,①②正确切题;③④观点错误,不能入选。故选A。答案A20世纪30年代前,反对政府干预、崇尚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占主导地位,大萧条发生后,主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与干预的凯恩斯经济学占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滞胀”现象出现后,新自由主义占主导地位,主张恢复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秩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新自由主义的金融政策导致的。当前,经济学界的认识进入一个新境界,世界各国普遍把市场手段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认识具有上升性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认识具有循环性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训练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认识的特征。由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经济学,由新自由主义到经济学界的新认识,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和无限性。④观点错误。答案C■9月29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①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会与“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也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并建立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具有浓郁中国特色,让人联想起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新闻播报■“天宫一号”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天宫一号”上航天员的生活空间大约为15立方米,是载人飞船上空间的2倍多,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②除了同神舟飞船一样配备有空间医学试验设备、医学健康监督设备、灭火装置和消耗性资源外,为了今后长期飞行任务的需要,“天宫一号”还携带了废物循环利用再生设备和航天员锻炼器材。■网友开始大胆畅想:“科学技术的先进,医学试验设备等科技发展给‘天宫一号’增光添彩,也是我们未来的向往。③也许我们有生之年都能飞上太空,欣赏我们居住的地球。”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店员工劳动合同续签协议2025
- 电子产品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合同2025年度
- 二手房交易法律合同2024年适用版版B版
- 三方房产抵押担保抵押合同(2024版)
- 2025年林业工程安全隐患树木清理与生态修复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品质商品混凝土代加工及售后保障合同3篇
- 个人质押典当借款合同书样例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抵押融资服务合同样本
- 2024施工合同补充协议范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3篇
- 2025年度特种作业车辆司机劳动合同标准文本3篇
- XX小学体育特色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 高考专题复习:《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分析
- 风电工程需要编写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危大工程目录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 新大《新疆地质概论》教案第6章 矿产资源
- EGD杀生剂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zj
- GB/T 12229-2005通用阀门碳素钢铸件技术条件
- 超分子化学-第三章 阴离子的络合主体
- 控制变量法教学课件
- 血压计保养记录表
- 食品的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本范文(通用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