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泥石流灾害_第1页
第四节泥石流灾害_第2页
第四节泥石流灾害_第3页
第四节泥石流灾害_第4页
第四节泥石流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泥石流灾害一、泥石流概念及特征二、泥石流类型三、泥石流形成条件四、泥石流成灾机理五、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及危害六、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七、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泥石流是在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俗称“山洪”、“龙扒”、“走蛟”、“出龙”、“蛟龙”等。一、泥石流概念及特征(一)地貌特征——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1、形成区地貌特征形成区位于泥石流沟头至上游地段,固体物质供给地和汇水区。沟谷陡峭,沟槽顺直,横剖面呈深而宽的槽形状,平面呈环形或圈椅状,沟谷侵蚀速度快。2、流通区的地貌特征流通区呈峡谷状态,单沟泥石流平面上与形成区呈瓶颈状。岩性均一:沟床顺直,沟壁陡面光滑,常常保留泥石流磨石撞击的划痕岩性不均一:沟谷可宽可窄,多岩坎,沟口处留有泥石流堆积物。3、堆积区的地貌特征堆积区位于下游山麓平原和大河谷底黏性泥石流——常形成舌状堆积体,有许多平行于主流向的条带状陇岗组成,两侧和前缘坡度较陡,堆积物大小混杂,分选、磨圆极差。大石块集中于堆积体顶部、两侧和前缘。稀性泥石流——少见陇岗,扇面平整,倾斜度小,大石块较小,堆积物有一定分选。泥石流堆积扇和冲洪积扇比较(二)径流特征泥石流是水和泥沙、石块组成的特殊流体,属于一种块体滑动与携沙水流运动之间的颗粒剪切流,具有特殊的流态、流速、流量及运动特征。1.流态的特征泥石流是固相、液相混合液体,随着物质组成及黏稠度的不同,流态也发生变化.细颗粒物质少的稀性泥石流,流体容重低、黏度小、浮托力弱,呈多相不等速紊流运动的石块流速比泥沙和浆体流速小,石块呈翻滚、跃移状运动.这种泥石流的流向不固定,容易改道漫流,有股流、散流和潜流现象。含细颗粒多的黏性泥石流,流体容重高、黏度大、浮托力强,具有等速整体运动特征及阵性流动特点。各种大小颗粒均处于悬浮状态,无垂直交换分选现象.石块呈悬浮状态或滚动状态运动.泥石流流路集中,不易分散,停积时堆积物无分选性并保持流动时的整体结构特征。2.流速、流量的特征泥石流流速不仅受地形控制,还受流体内外阻力的影响.由于泥石流挟带较多的固体物质,本身消耗动能大,故其流速小于洪流流速.稀性泥石流流经的沟槽一般粗糙程度比较大,故流速偏小。黏性泥石流含黏土颗粒多,颗粒间黏聚力大,整体性强,惯性作用大,与稀性泥石流相比,流速相对较大。泥石流流量的过程线与降水过程线相对应,常呈多峰形。暴雨强度大、降雨时间长,则泥石流流量大;若泥石流沟槽弯曲,易发生阻塞现象,则泥石流阵流间歇时间长,物质积累多,崩溃后积累的阵流流量大。泥石流流量沿流程是有变化的,在形成区流量逐步增大,流通区较稳定,堆积区的流量则沿程逐渐减少直至产生堆积。3.泥石流的直进性和爬高性和普通洪流相比,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直进性和冲击力。泥石流黏稠度越大,运动惯性越大,直进性就越强;颗粒越粗大,冲击力就越强。因此,在急转弯的沟岸或遇到阻碍物时,泥石流常出现冲击爬高现象。在弯道处泥石流经常越过沟岸,摧毁障碍物,有时甚至裁弯取直.4.泥石流漫流改道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因而流速减小,挟带物质逐渐堆积下来。但由于泥石流运动的直进性特点,首先形成正对沟口的堆积扇,从轴部逐渐向两翼漫流堆积,待两翼淤高后,主流又回到轴部。如此反复,形成支叉密布的泥石流堆积扇.(三)灾害性泥石流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特征灾害性泥石流是指造成较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泥石流。1.区域性由于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的分布有区域性的规律,因此泥石流的发育分布也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从构造特征看,泥石流多分布在地质构造夏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岩石破碎、植被稀少的山区,这些区域为泥石流形成和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从气候特征看,泥石流多分布在温带和半干早山区,特别是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集中的山区。这些区域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大量风化碎屑在早季积累,而雨季时雨水又集中,极易激发成泥石流。2.季节性和周期性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份;而西北地区7,8两个月降雨染中,暴雨强度大,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60年代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仅东川铁路在1970-1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250余次。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由于中国大部分山区在夏季的午后及傍晚多有雷雨、暴雨,以及冰川亦在午后消融,易激发泥石流,多发生在傍晚和夜间。因较长的干旱期间积累了大量碎屑物质,且干旱后多有丰富的降水,因此,泥石流多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云南东川小江泥石流东川泥石流越野赛3.暴发突然,来势凶猛泥石流从强降雨过程开始到泥石流暴发间隔时间仅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规模大、流速快和龙头高,来势凶猛。如成昆铁路沿线的利子依达沟已有几十年没有发生泥石流了,但在大暴雨的激发下,突然暴发,使上百人丧生,酿成惨重灾祸。4,冲击力强,冲淤变幅大泥石流的容重可达2.3t/m3,黏性泥石流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快速运动,故流体的整体冲击力和大石块的撞击力均十分可观。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沟铁路桥和东川铁路支线达德沟铁路桥均被泥石流强大冲击力所毁坏.泥石流的冲淤变幅很大,是携沙水流所无法比拟的。1976年5月14日四川育德汉罗沟泥石流在中游段至沟床刷深达3-5m,在下游普遍淤高1~2m,形成一片石海.泥石流的强烈冲淤可使桥涵遭受严重破坏,大片农田沦为沙砾滩,整个村庄变成废墟。5.主流摆动速度快、幅度大稀性泥石流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黏性泥石流的主沟槽摆动频次较少,可是一旦发生,其幅度更大,如云南盈江辉水沟主槽曾在1974年发生一次摆动,最大幅度达280m。

(一)按泥石流成因分类(1)冰川型泥石流.冰川型泥石流是在冰川的前进与后退,冰雪的积累与消融,以及与此相伴生的冰崩、雪崩、冰湖溃决等动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又可分为冰雪消融型、冰雪消融及降雨混合型、冰崩一雪崩型及冰川溃决型等亚类。(2)降雨型泥石流.即以降雨为水体来源,以不同的松散堆积物为固体物质补给来源的一类泥石流。根据降雨方式的不同,降雨型泥石流又分为暴雨型、台风雨型和降雨型三个亚类。(3)共生型泥石流。根据共生作用的方式,它们包括了滑坡型泥石流、山崩型泥石流、湖岸溃决型泥石流、地震型泥石流和火山型泥石流等亚类。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一工程活动而形成的泥石流,称为“人类泥石流”,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型泥石流。二、泥石流类型冰川性泥石流堆积的砂砾层(二)按泥石流体的物质组成分类(1)泥石流.即由浆体和石块共同组成的特殊流体,固体成分从粒径小于0.005mm的黏土粉砂到几米至10~20m的大漂砾。这类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广泛。(2)泥流。即以细粒为主要固体成分的泥质流。泥流中黏粒含量大于石质山区的泥石流,黏粒重量比可达15%以上。泥流含少量碎石、岩屑,黏度大,呈稠泥状。(3)水石流。即发育在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砾岩或部分花岗岩山区,由水和粗砂、砾石、大漂砾组成的特殊流体,黏粒含量小于泥石流和泥流。水石流的性质和形成类似山洪。(三)按泥石流流体性质分类1.稀性泥石流(1)流体内水含量多于固体颗粒含量,固体颗粒含量占总体积的10%~14%,容重为1.3~.8t/m3。(2)运动中浆体是搬运介质,浆体流速较固体颗粒流速快,呈紊动状。(3)有冲有淤以冲刷为主,堆积扇上表现为大冲大淤,或集中冲分散淤。(4)不易造成堵塞和阵流现象,亦无明显“龙头”,泥石流体在沟口处停积后,水与泥浆慢慢流失,形成表面比较平整的扇形体。2.黏性泥石流(1)流体内的固体物质含量很高,可达80%以上,容重为2.0~2.2t/rn3o(2)流体内含大量钻土和粉砂,形成黏稠的泥浆。(3)流动时有明显的阵流,每次阵流时间只有几分钟,但有很大的能量,在泥石流前端,大石块被推挤成高耸的“龙头”。(4)侵蚀能力和搬运能力很强,常侵蚀岸坡和铲刮谷底,龙头能推动巨大石块向前移动,泥浆可顶托石块浮动。堆积物保持原有结构,含有大量泥球。蒋家沟泥石流为这一类代表。3.过渡性泥石流(1)固体含量较多,容重在1.8~2.0t/m3之间。(2)运动过程中有层流,也有紊流,或随时间、区段的不同,流态交替出现.(3)有时大冲大淤,有时以冲为主,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和破坏作用.(四)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分类1.坡面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恒定地域与明显沟槽,只有活动周界。(2)限于30。以上的坡面,下浮基岩或不透水层埋藏浅,物源以地表覆盖层为主,活动规模小。(3)发生时空不易识别,成灾规模及损失范围小.(4)坡面土体失稳,主要是在有压地下水的作用下和后续强暴雨的诱发下产生.暴雨过程中的狂风可能造成林、灌木拔起和倾倒,使坡面局部破坏。(5)总量小,重现期长,无后续性,无重复性.(6)在同一坡面上可以多处发生,成梳状排列,顶缘距山脊线有一定范围.(7)可知性低,防范难。

2.沟谷型泥石流

沟谷型泥石流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流域为周界,受一定的沟谷制约。泥石流的形成、堆积和流通区较明显。(2)以沟槽为中心,物源区松散堆积体分布在沟槽两岸及河床上,崩塌、滑坡、沟蚀作用强烈,活动规模大,由洪水、泥沙汇流而成,更接近于洪水。(3)发生时空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识别,成灾规模及损失范围大.(4)主要是暴雨对松散物源的冲蚀作用和汇流水体的冲蚀作用。(5)总量大,重现期短,有后续性,能重复发生。(6)构造作用明显,同一地区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列人流域防灾整治范围。(7)有一定的可知性,可防范。

(五)按暴发规模分类

按一次性暴发规模分为特大型、大型、中性、小型四类表3-15泥石流按暴发规模分类┌─────────────┬───┬─────┬────┬──┐│分类指标│特大型│大型│中性│小型│├─────────────┼───┼─────┼────┼──┤│泥石流一次堆积总量(108m3)│>100│10~100│1~10│<1│├─────────────┼───┼─────┼────┼──┤│泥石流洪峰量(m3·s-1)│>200│10~200│50~100│<50│└─────────────┴───┴─────┴────┴──┘(六)按暴发频率分类(1)高频泥石流:一年暴发多次至五年暴发一次。(2)中频泥石流:五年暴发一次至20年暴发一次.(3)低频泥石流:20年暴发一次至50年暴发一次。(4)极低频泥石流:超过50年才暴发一次。三、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一)地形地貌条件1.沟谷形态典型泥石流上游形成区多三面环山、一面出口,呈漏斗状或树叶状,地势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水和碎屑固体物质易聚集于此;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沟床纵比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较宽阔的河谷,使碎屑固体物质有堆积场地。2.沟床比坡降一般来讲,沟床纵比降越大,越有利于泥石流的发生,纵比降在10%~30%的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5%一10%和30%-40%,其余发生频率较低.

3.沟坡坡度沟坡坡度是影响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数量和泥石流规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利于提供固体物质的沟谷坡度,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为100~300,固体物质的补给方式主要是滑坡和坡洪堆积土层,在西部高中山区多为300~700,固体物质和补给方式主要是滑坡、崩塌和岩屑流。4.集水面积泥石流多形成在集水面积较小的沟谷,集水面积为0.5-10km2:者最易产生泥石流,其次为小于0.5km2和10~50krn2,汇水面积大于50km2以上的沟谷发生泥石流的几率较少.5.斜坡坡向斜坡坡向对泥石流的形成、分布和活动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阳坡降水量较多。冰雪消融快,植被生长茂盛,岩石风化速度快、程度高,故阳坡泥石流一般比阴坡发育。如我国秦岭和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上产生的泥石流比北坡要多得多.

(二)碎屑固体物质源条件1.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强度的关系地质构造越复杂,褶皱断层变动越强烈,岩体破碎,常成为泥石流丰富的固体物质源.如我国西部的安宁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波密断裂带、白龙江断裂带、怒江断裂带、斓沧江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等,是我国泥石流分布密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地带。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特别是在Ⅶ度以上的地震烈度区,不仅使岩体结构疏松,而且能直接触发大量滑坡、崩塌发生,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物源。2.与地层岩性的关系一般软弱岩性层、胶结成岩作用差的岩性层和软硬相间的岩性层比岩性均一和坚硬的岩性层易遭受破坏,提供的松散物质也多。花岗岩类,由于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特点,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岩体崩解,形成块石、碎屑和砂粒,形成大厚度的风化残积层,当其他条件具备时可形成泥石流。由于石灰岩具可溶性,溶蚀现象发育,塌陷、漏斗等岩溶堆积松散土多见,难以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再加上岩溶地区地表水易流人地下,故灰岩地区泥石流现象少见。

(三)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1.降雨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并且具有降雨集中,多暴雨和特别大暴雨的特点,这对激发泥石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处于停歇期的泥石流沟,在特大暴雨的激发下,甚至有重新复活的可能性。1963年9月18日,云南东川的老干沟,一小时内降雨55.2mm,暴发了50年一遇的泥石流。连续降雨后的暴雨是触发泥石流的重要动力条件,因为泥石流发生与前期降水造成松散土含水饱和程度与1h、10min的短历时强降雨(雨强)所提供的激发水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在日本,激发泥石流的1h雨强一般在30mm以上,10min雨强在7~9mm以上。2.冰雪融水冰雪融水是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季节性积雪地区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水源.特别是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等地的冰川,活动性强,年积累量和消融量大,冰川前进速度快、下部海拔低,冰温接近熔点,消融后为泥石流提供充足水源。夏季冰川融水过多,涌人冰湖,造成冰湖溃决溢水,形成泥石流或水石流。3.水库(堰塞湖)溃决溢水当水库溃决,库水倾泻,而且下游又存在丰富松散堆积土时,常形成泥石流或水石流,特别是由泥石流、滑坡在河谷中堆积,形成的堰塞湖溃决时,更易形成泥石流或水石流。

四、泥石流成灾机理

(一)冲刷泥石流沟道上游坡度大、沟槽狭窄。随着沟床的不断刷新,两侧岸坡坡度加大、临空面增高,沟槽两侧不稳定岩土体发生崩塌滑坡而进入沟道,然后泥石流冲刷堆积体,再次刷新沟床。如此周而复始,山坡不断后退,进而破坏耕地和山区村寨.泥石流中游沟段纵坡较缓,多数流通段有冲有淤,冲淤交替。冲刷作用包括下蚀和侧蚀。黏性泥石流的侧蚀不明显,一般出现于主流改道过程中;稀性泥石流的侧蚀作用明显,主流可来回摆动。泥石流下游沟道一般以堆积作用为主,但在某种情况下可出现强烈的局部冲刷。泥石流沟槽下游的导流堤在泥石流的侧蚀作用下时有溃决,从而酿成灾害。(二)冲击泥石流由于流体容重大、携带的石块大、流速快,具有强大的动压力、撞击力。处于泥石流沟槽的桥梁很容易受到泥石流强大的冲击力而毁坏。泥石流的爬高与弯道超高能力也是由泥石流强大的冲击力所引起的。

(三)堆积泥石流的堆积作用主要出现于下游沟道,尤其多发生在沟口的堆积扇区。但在某些条件下,中、上游沟道亦可发生局部(或临时性)的堆积作用。泥石流堆积扇的强烈堆积和堆积区的迅速扩大,还可堵塞它所汇人的主河道,在主河堵塞段上、下游造成次生灾害。除上述三种主要危害方式外,泥石流还具有磨蚀、震动、气浪和砸击等次要危害形式.它们与泥石流的规模、流态、沟床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四)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由于修建公路、水渠、铁路及其他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因修公路及水渠,使山体破坏。(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如四川省冕宁县沪沽铁矿汉罗沟,因不合理堆放弃土、矿渣,1972年一场大雨暴发了矿山泥石流,冲出松散固体物质约10万m3,淤埋成昆铁路300m和喜(德)一西(昌)公路250m,中断行车,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损失.(3)滥伐乱垦。如甘肃省白龙江中游是我国著名的泥石流多发区,而在一千多年前,那里竹树茂密、山清水秀,后因伐木烧炭,烧山开荒,森林被破坏,才造成泥石流泛滥。山洪冲蚀尾矿砂形成沟谷泥石流五、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及危害泥石流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双鸭山市,南至海南岛石禄县,东起台湾的阂林,西到新疆喀什和慕士塔格山麓,分布有几万条泥石流沟.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与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在以上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断裂、深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以及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西藏等.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泥石流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冲进乡谕、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六、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

(一)预报方法(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2)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3)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田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当月降雨盘超过350mm时,日降雨量超过150mm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4)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索、形成条件、灾害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5)划分泥石流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6)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灾情评估、预测、防灾救灾决策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了泥石流的活跃程度,还反映了泥石流的可能破坏能力.1.泥石流危险区的确定泥石流危险范围是指有可能遭到泥石流损害的区域。由于泥石流堆积扇是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一般是山区人类活动最频繁、工农业生产最集中及村寨城镇最密集的场所,同时也是我国山区扇形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因此,泥石流堆积扇不仅是泥石流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相互斗争的焦点,也是泥石流灾害最关注的区域,是泥石流危险范围可认定的区域.泥石流危险范围可以由若干线条圈画出其周围界限,从而计算出该区域的面积。2一次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模型一次泥石流堆积面积、最大堆积长度与一次松散固体物质最大补给量、堆积区坡度成正比,与泥石流容重的自然对数成反比;一次泥石流量最大堆积厚度与堆积区坡度成反比,与泥石流容重成正比。3.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预测模型典型的泥石流堆积扇通常划分为三个堆积带,分别是无扩散带、建设带和扩散带.无扩散带位于堆积扇顶部,外形呈狭窄舌状,又称扇根;建设带,堆积扇主体,范围广,泥石流堆积的主要部分;扩散带,位于堆积扇前部,宽度大,是泥石流细粒物质扩散沉积的区域.扩散带外围是漫流区主要为稀性泥石流和洪水。堆积长度与流域面积和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为正相关,即泥石流最大堆积长度随着流域面积和松散固体物质储量的增大而增大;泥石流最大宽度与主沟长度和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为正相关,即泥石流最大宽度随主沟长度增大和松散固体物质储量的增多而增大;泥石流堆积幅角与主沟长度为负相关,即泥石流堆积幅角随着主沟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反之亦然;泥石流堆积幅角与流域最大相对高差为正相关,即泥石流堆积幅角随着流域最大相对高差的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因此,可推出结论:堆积幅角越小,主沟长度越大,则最大堆积宽度越大,堆积面积越大,泥石流危险范围越大。刘希林根据泥石流的概念模式,给出了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的预测模型:S=0.6667LB一0.0833B2sinR/(1一cosR)式中,S为泥石流最大危险范围.4.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1)灰色系统法灰色关联评价法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用均值化方法把原始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均值化矩阵,然后计算主导因子序列与各关联因子序列相互比较的绝对差值,并找出最大绝对差值和最小绝对差值,最后按公式3-5计算主导因子与关联因子间关联度。在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时,先运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结果确定所选用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然后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该方法将泥石流的活动看做一种灰色系统,计算量小,而且量化结果可靠,其关键是运用关联度计算确定主次因子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0~1之间的数值表示出来。(2)模糊数学理论泥石流危险性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就是将全部参评因子集合U按某种属性分成几类,先对每一类做综合评判,然后分别对评判结果进行类之间层次的综合评判.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虽然数学原理复杂、但几实际操作起来十分的简单方便,而且结果可靠。

(3)转换函数法根据《泥石流风险评价》一书中最新的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和转换函数法对工程区泥石流沟进行危险度评价,选取的评价因子及其数值分别是泥石流规模(m)、发生频率(f)、流域面积(s1)、主沟长度(s2)、流域相对高差(s3)、流域切割密度(s6)和不稳定沟床比例(s9).其转换函数和转换值见表3-16.泥石流危险度采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泥石流风险评价》中推荐的最新公式进行定量计算:H单=0.29M+0.29F+0.14S1+0.09S2+0.06S3+0.11S6+0.03S9将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